第2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 蔡钊利主编
- 12764字
- 2021-04-21 11:34:16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地位的重要著作。它是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根本转变之后,作为一位无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自觉地、系统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说、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部著作;是马克思第一次沿着正确道路开始探索社会规律的著作;是马克思第一次在研究政治经济学、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深入分析批判,并在社会历史领域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着手创立唯物史观的著作。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和哲学作为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加以论证和阐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胚胎和萌芽。尽管《手稿》还不是一部思想成熟、结构完整的著作,还不可避免地带着黑格尔、特别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影响的烙印和痕迹,但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逻辑进程来看,《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
一、《手稿》的写作背景
《手稿》是马克思一部未完成的著作,1844年4—8月,时年26岁的马克思流亡在法国巴黎,写下这批手稿,因而也叫《巴黎手稿》。
任何一种思想观点的发源和成熟之间,都是存在一定距离的,马克思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如此。马克思并非生来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思想从萌发到成熟也经历了一个艰苦的探索和发展过程。《手稿》就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关于《手稿》的写作背景,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首先,《手稿》是马克思从对政治批判转向对现实批判的结果。在马克思进行哲学批判以前,费尔巴哈等青年黑格尔派已经对宗教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批判,马克思继承和吸收了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有益成果,于1843年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阐述了对宗教和宗教批判的一系列新观点,并指出,要实现对“人的解放”,就必须从宗教批判转向对德国现实的批判,要对现实进行批判,必须同时批判为德国现实制度合法性进行辩护的黑格尔法哲学。马克思在此之前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和德国现实的对比观察,得出这样一个初步认识,即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理解政治国家的秘密在市民社会。由此,马克思为弄清德国现存制度为什么不把人当人看,便进一步由政治批判转向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由关注彼岸世界转向面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的此岸世界,开始集中研究经济问题,力求从这种研究中寻求人被政治奴役的根源。
其次,《手稿》是马克思在得出“市民社会”即社会物质生活关系是政治国家和法的基础的结论后,对政治经济学进行初步研究,从中寻求决定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产物。马克思在大学期间,先学法律,后改学哲学。在哲学上,马克思接触、接受并信奉的是黑格尔哲学,认为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国家和法的原则决定社会生活。大学毕业后,马克思从书斋走向社会,担任《莱茵报》主编,这使他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现实生活。在此期间,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在对“难事”思考的过程中,马克思初步感觉到:在现实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思想观念,也不是国家和法的原则,而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物质利益比思想观念及法的原则更有力量,当物质利益和思想观念及法的原则发生冲突的时候,总是物质利益占上风。1843年,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得出了政治和思想的关系根源于物质生活关系的结论。1843年10月底,马克思到巴黎后,在编辑《德法年鉴》的过程中,受到恩格斯以及赫斯(1812—1875)的影响,认为仅停留在哲学上,还不是“针对原本,而是针对副本”的批判,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他便开始着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他认真研读了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按照恩格斯提供的线索,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学著作,并对亚当·斯密、李嘉图、穆勒等经济学家的著作做了摘要和札记。《手稿》便是马克思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成果。
再次,《手稿》的写作,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反思以及对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借鉴的产物。1843年,费尔巴哈出版了后来有广泛影响的几本著作,即《基督教的本质》(第2版)、《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在这些著作中,费尔巴哈进一步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把神学归结为人类学,并系统阐述了他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原理。同年,德国早期社会主义者赫斯撰写了《金钱的本质》一文,并将其提交到了马克思和卢格担任主编的《德法年鉴》编辑部。赫斯在文中已表述了这一核心观点:生产和交往规定了人的本质,而金钱不外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作为青年黑格尔派中由政治批判转入经济社会批判的第一人,赫斯还提出德国哲学必须同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结盟。费尔巴哈和赫斯等人的思想,给当时的马克思以启迪和推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马克思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哲学批判,并将这一批判同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结合起来,发展和论证了自己已经获得的新观点,形成了《手稿》。
二、《手稿》的主要内容
《手稿》在马克思生前没有问世,直到1927年,在马克思逝世44年后,才由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院长梁赞诺夫主持,将其中部分译文以《〈神圣家族〉的预备著作》为题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卷,当时并没有引起广泛注意。1929年2月,巴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评论》杂志第1期上,编者以《关于共产主义和私有制的札记》《关于需要、生产和分配的札记》为题发表了另一些片段。1932年苏联的阿多拉茨基等人在其编辑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部分第3卷中,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国民经济学批判》为题全文发表了这部手稿。几乎与此同时,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家朗兹胡特和迈尔在他们编辑出版的《卡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早期著作集》中,发表了题为《国民经济学和哲学》的手稿的另一个德文版本。《手稿》发表后,在西方世界引起众多领域学者的关注和讨论,促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手稿》的第一个中译本由何思敬翻译,1956年出版。1979年中央编译局重新翻译,编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2009年,中央编译局在1979年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订,编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手稿》由序言和三个未完成的部分组成。在《手稿》中,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各种历史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性考察,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经济学观点、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理论观点,并进行了初步的综合性阐述。
《手稿》的内容极其丰富,需要重点掌握的是第一手稿中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和第三手稿中的“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中的部分内容。
(一)劳动的作用与异化劳动
对劳动作用的充分肯定和对异化劳动的详细分析,构成了第一《手稿》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是人的根本活动,是人类社会和历史过程的基础。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表现为奴役劳动者的异化劳动。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指出了异化劳动的历史必然性、历史地位和历史暂时性,展示了人类克服劳动异化回归自由自觉劳动的未来远景。
1.提出了人的本质理论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的劳动出发,论述了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指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但是,人又并非像动物一样与自然物具有直接的同一性,直接呈现出来的对象不是人的对象,直接地、客观地存在着的人的感觉也不是人的感性及人的对象性。人的感性、对象性是在劳动中产生、实现和得到确证的,因而,人是人的自然存在物,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是类存在物。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说,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的生产受肉体需要的直接支配,且仅仅生产自己所直接需要的东西;而人甚至不需要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因此,人能够有目的地“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一个属人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而且使人从中观照自己的本质、体验劳动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享受和乐趣,给人提供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方式和内容,是人的本质,“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2.提出劳动、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在理论上系统地探讨了劳动的性质及其作用。他认为,人对自己的确证,并不是靠单纯的意识活动,而主要是靠对自然进行改造的生产劳动。劳动是人创造自己生命的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是人的类生活。正是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2]劳动这种生命活动也是人类所独有的,人能够把它变成自己意识的对象,因此,它在本质上是自由自觉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3]他还强调,劳动、物质生产是感性世界的现实基础,“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4]。任何人类社会都在劳动中存在发展,而自然界对人来说,也不像对动物那样直接地存在,它按照自己被人的劳动改造的程度而存在。他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5]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把生产劳动看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人的劳动是一种客观的、改造自然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在所有的社会活动中,物质生产是最基本的活动,宗教、家庭、国家、法律、道德、科学、艺术等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3.指出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表现为“异化劳动”,由此提出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指出,对人的确证的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却表现为对劳动者——工人的奴役。这种工人从事的但反过来奴役工人的劳动就是异化劳动,它与作为人的类生活的劳动相对立。他认为,在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状态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6]。马克思由此提出异化劳动概念,并以此为核心展开对资本主义经济世界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
“异化”一词,最早出现于17、18世纪,是法国唯物主义者和契约论者提出的,表明财产的让渡、转让。黑格尔把它作为哲学范畴进行了探讨,在“对象化”“外化”的意义上使用“异化”。之后,费尔巴哈也使用了“异化”范畴,提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马克思吸收了上述观点的合理之处,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在马克思看来,“异化”是一个主体派生出来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主体的力量,同主体相对立。“异化劳动”,就是人的劳动作为与人的独立的、异己的独立力量,不依赖于人而存在。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有四种基本形式:
一是劳动产品的异化,亦即物的异化。工人通过劳动生产出的产品不但不为工人所拥有,反而成为支配奴役工人的异己力量。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他就越受自己产品的奴役;工人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就越没有价值;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财富,但却为工人生产了赤贫。
二是人的生产活动本身的异化,亦即自我异化。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这种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只要各种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逃避这种劳动。
三是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人是类存在物,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人的类本质必须对象化,而人在劳动中生产的产品、创造的对象世界正是自己类本质的对象化和确证。然而异化劳动表明了人既失去了自由自觉的劳动,也丧失了赖以实现和确证其活动的对象世界,因而导致了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使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四是个人与他人相异化。当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分离时,必然意味着他人对工人本该拥有的东西的占有,因而必然导致人与人相对立。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同他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的上述对抗性质,既暴露了资本主义的非人性和反人道性,也暴露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非批判性。
4.指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它又反过来成为劳动借以异化的手段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的秘密就是它与异化劳动之间的关系: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本质和根源,私有财产则是异化劳动借以实现的手段和形式。从根本上说,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劳动活动本身同劳动者相异化了,才使作为这种活动结果的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私有财产所表现出来的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是由异化劳动决定的,异化劳动是这种关系的内容,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反过来,私有财产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一经产生,又不仅以物化的形式成为异化劳动借以实现的形式,而且进一步加剧劳动的异化,成为异化劳动进一步加剧的手段。正是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这一辩证关系出发,马克思强调指出,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才发展到最后、最高的阶段,才真正符合自己的概念;也只有在这个阶段中,私有财产的秘密才会完全暴露出来。《手稿》关于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本质和根源的论断,实际上深刻揭示了雇佣劳动与资本、工人与资本家相对立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由此得出结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度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7]
5.论述了劳动的异化及其扬弃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过程的基本内容
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虽有其不合理性,但是却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他认为,历史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过程,即使在私有财产制度下,人的本质力量也在异化的形式下实现着,异化和扬弃异化走着同一条道路,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这样一来,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就被理解为一个辩证的历史过程,而劳动的异化和异化的扬弃是这一过程的基本内容。因此,异化劳动并非仅仅是需要加以道义谴责的非人状态,因而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和环节。马克思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任务是要探讨:人是怎样使自己的劳动外化、异化的?这种异化又是怎样由人的发展的本质引起的?这种从劳动自身发展中寻找异化劳动的原因的思路是极其深刻的。这种问题的新提法本身就已包含了对解决问题的思考。
(二)共产主义与人的解放
共产主义理论和人的解放是《手稿》的中心问题,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马克思从经济学和哲学相结合的高度,通过对各种既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批判,阐发了自己的共产主义见解。他强调,共产主义是扬弃私有财产的现实运动,是人的解放和本质实现的现实的必然的环节。在共产主义运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真正人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彻底解决。
1.批判既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马克思指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8]。私有财产发展到资本主义时期,其内在本质就开始暴露,超出了有产与无产之间的外在对立,成为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发展过程,既是劳动自我异化的发展过程,也是私有财产内在矛盾发展,最终实现劳动自我异化扬弃的过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正是这一过程的理论表现。
马克思首先批判了普鲁东、傅立叶和圣西门等人的社会主义学说。他指出,普鲁东认为不用消灭异化劳动,只要消灭资本和财产的占有方式,就可以扬弃异化,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私有财产的物化观念。傅立叶和圣西门看到了私有财产的本质在于异化劳动,但仍局限于劳动的特殊形式。傅立叶把资本主义的分工看作是产生异化的根源,要求消灭资本主义的工商业分工,回到单一的农业劳动。圣西门则认为工业劳动是扬弃异化的途径,但他未看到工业中的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幻想在保留资本家统治的条件下扬弃异化。马克思认为,只有从工人中产生出来的各种共产主义学说,才认识到作为私有财产本质的一般的异化劳动,因而是“扬弃了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不过其最初形式是以巴贝夫为代表的粗陋的平均共产主义,仍然停留在私有财产和雇佣劳动的普遍化上。它把物质的直接占有看作是生活和存在的唯一目的,想把不能被所有人作为私有财产占有的一切都消灭;把雇佣工人的规定“推广到一切人身上去”;甚至通过极端的形式用普遍的私有财产来反对私有财产,例如用公妻制来反对婚姻。更进一步的形式则是用卡贝、德萨米和布朗基等人的共产主义学说。他们有的试图在民主或专制的国家政权基础上达到对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有的则试图通过废除国家进入无政府状态来实现人向自身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已把自己理解为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但没有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也不了解“需要所具有的人的本性”,所以仍然受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
2.提出共产主义是扬弃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马克思以“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和“需要所具有的人的本性”为基础,阐发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在他看来,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在客体方面,作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共产主义并不取消在私有财产制度下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迄今为止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对象世界正是人的本质(劳动)的对象化。共产主义让人重新占有对象世界,这是符合真正的人的本性的占有。“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9]。在主体方面,这种占有是一个“完整的人”,以“全面的方式”,对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加以占有;而不是以个人的单独享有或据为己有(拥有),不是对物的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人的感觉真正成为人的感觉,即“社会的人的感觉”,具有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因此,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意味着彻底消灭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敌对关系,建立起人对自己的本质、对其他人、对自然界的合乎人性的关系;人的活动不再局限于谋生和对对象的排他性占有,而以全面的方式欣赏对象、享受生活、发展自己;人的需要和享受从单纯的利己主义中解放出来,自然界从纯粹的有用性中解放出来。通过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展现出无限的丰富性,而自然界则在人的活动作用下,展现出与人的全面的和谐关系。
3.论述共产主义运动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为自己找到经验和理论的基础
共产主义作为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是私有财产矛盾运动达到最高阶段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与资本、工人与资本家对立和斗争达到极限的必然产物。它的根据和条件就存在于现实的社会运动中。马克思指出:“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10]他认为,私有财产的运动本身包括物质的、感性的和意识的、观念的两个方面。共产主义绝不是以往历史的简单中断,而是继承了以往历史长期积累起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并为这种积累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因此,对异化的扬弃也必须包括两个方面。当然,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共产主义运动从哪个领域开始,这要看一个民族的真正的、公认的生活主要是在意识领域还是在外部世界中进行,这种生活更多的是观念的生活还是现实的生活。
4.提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彻底解决。到那时,人的社会性、人与人的关系性、自然的属人性才能够现实地建立起来,社会成为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人作为个体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人只有在社会中才成为现实的人,才有自己的现实的个性和发展;而个性和发展本质上不过是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内在于社会生活;个体的意识不过是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理论存在。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自然界也只有在社会中才展现出对人的完整意义。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成为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成为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成为人存在的基础;人的自然的存在才具有人的性质,而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此外,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也表现在理论上。由于人类史不过是自然史的一个部分,与自然史密不可分,人只有在关于自然本质的科学中才能获得自我认识。同样,自然科学也不能离开对人的研究,人本身就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而且只有在关于人的生产劳动的科学中才能获得对自然界的真切认识。因此,“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1]
5.提出共产主义是人的解放和复归的现实的、必然的环节,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必然性
在《手稿》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理解为积极扬弃私有财产的运动,理解为人的解放的一个现实的必然的环节。他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向人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12]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论述有以下四层含义:
第一,共产主义既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的历史活动过程,又是一种对这一历史过程的科学的理论概括即科学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共产主义是人们在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指导下,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历史实践活动。共产主义运动的客观的、物质的根据就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之中,是资本主义自身矛盾的历史必然,因而,也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客观的、物质的基础。
第二,共产主义是人的本质异化的彻底扬弃。马克思说: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表现”。因此,对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扬弃,也就是彻底消灭私有财产,即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的根本目标就是消灭一切私有制。
第三,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由于私有制被积极地扬弃,原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那种人统治人、人剥削人的人和人相异化的现象解决了。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才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改造自然的劳动生产,表现为自我异化和自己的本质相异化,是人性的丧失。而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都是属于人们自己的,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自然界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第四,共产主义是人本身的解放。共产主义绝不是单纯追求物的占有,而是寻求人的解放,只有人和人的活动的解放,才会有人对对象世界的真正占有,才能使人真正占有人的本质,向人的本质复归;但是复归不是倒退,扬弃不是全盘抛弃,共产主义保留了以往的全部财富,是对私有制的积极扬弃。
三、理论贡献
《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描述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宏伟大厦的轮廓。在理论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现实批判相结合的理论探索中,马克思把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哲学的批判第一次结合起来,从剖析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论证了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合乎规律地第一次揭示了共产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并且第一次阐明了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科学预见,为创立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第一,《手稿》继承和发展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为新世界观的系统构建做了必要的准备,构成了马克思完成“两个转变”、创立新世界观的重要环节。
第二,在《手稿》中,马克思在研究和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黑格尔等人的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学、哲学、共产主义学说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论证、相互补充的整体。《手稿》反映了马克思当时在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马克思对自己研究所得的新观点的综合和阐述。虽然这种综合和阐述还不完善,但却预示了一个新的方向。
第三,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全面地、初步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在矛盾和阶级局限性,也为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开辟了道路,确定了根本方法。
第四,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系统地、全面地阐明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并在论证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特点及其剥削实质。在异化劳动理论里,已经以一种带有抽象的、思辨的色彩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的胚胎。
第五,《手稿》发挥、发展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关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原理,《德法年鉴》中关于人类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的原理,并提出了一些新思想,如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观点、论述了劳动及生产实践对于人的自身发展及其历史进步的重要意义,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的思想、历史的辩证法思想等等。这些观点和思想都是建立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都以萌芽的形式或不完善的状态预示了即将全面创立的新世界观的基本原理,换句话说,马克思即将全面创立的新世界观的一些基本原理都以萌芽的形式或不完善的状态在《手稿》中得到了强调和论述。
第六,在《手稿》中,马克思系统地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入手,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初步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趋势,并在批判各种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概括地提出了自己关于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的预见。
第七,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比较全面地、直接地评论和肯定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伟大功绩,并初步纠正了费尔巴哈没有认识到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因素的缺陷及其唯心主义历史观。
第八,在《手稿》中,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进行了剖析。一方面揭露了他的唯心主义错误;另一方面又肯定了他的辩证法的积极方面,开始了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特别是批判地继承、发展了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思想。
纵观《手稿》的全部内容,不难看出,尽管《手稿》是一部过渡性、未完成的著作,具有形式与内容的矛盾,但这一矛盾并不影响《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即《手稿》标志着马克思在完成“两个转变”之后开始自己理论上“立”的工作,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开端,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诞生地,也是马克思进一步创立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
四、世界影响与当代价值
1932年《手稿》在德国全文发表以后,引起西方、东欧和苏联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文艺学等诸多领域众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并产生了持续广泛的国际影响。对于《手稿》的历史地位和哲学性质,国外的争论可以归结为两种截然相反的代表性观点,即“顶峰论”与“不成熟论”。争论的焦点是青年马克思思想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真正的人道主义,青年马克思的《手稿》主张人道主义,他们宣扬《手稿》“在某种意义上是马克思的最重要的著作”,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是“概括了马克思的全部精神的唯一文献”;而马克思晚年的著作则“暴露出他的创作能力的某种衰退和减弱”。他们不仅制造“两个马克思”,还提出“回到青年马克思”的口号。苏联和东欧以及国内的部分学者则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手稿》是一部不成熟的著作,所蕴含的青年马克思人道主义观带有非常浓厚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非科学的痕迹。由此便引发了关于“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关系、马克思早期著作与晚期著作何者能代表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争论。
透过这两派争论,抛开意识形态和主观偏好等因素,可以肯定的是,《手稿》既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胚胎和萌芽,又不可避免地带有费尔巴哈等德国古典哲学的痕迹和影响。《手稿》主要从人本主义出发来考察工人阶级的异化劳动,还没有真正从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根本因素或劳动的经济关系出发来说明社会历史,因而还不够成熟。但是,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和对市民社会的初步解剖,既深化了他在此之前关于到市民社会中去寻找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钥匙的思想,又在对异化劳动的研究中发现了人的需要、分工、物质生产劳动、经济关系对解释社会历史的重要性,以及改造现存世界的必要性,这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创立找到了有效途径。
因此可以说,《手稿》是马克思开始真正转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并产生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萌芽的第一部手稿,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形成的真正起点;在本质上,《手稿》既属于马克思主义形成起点上的代表性著作,也是马克思集中考察工人阶级的生存境遇、发展命运以及人的解放的一部代表性著作,还是以“异化劳动”为纽带而集科学因素和价值因素、经济分析与人道主义关怀,以及哲学、经济学和共产主义学说等马克思主义各种萌芽要素于一体的具有整体性的一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完整体系创立的一个开端。
尽管《手稿》还只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尽管《手稿》是马克思写于170余年前的著作,但直到今天,它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学习研究《手稿》,无论是对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和阐发的重要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更加历史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脉络。
第二,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深刻论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自觉地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第三,马克思在《手稿》中所阐发的异化劳动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解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也有助于我们自觉地纠正仅仅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以及重物轻人、片面追求GDP增长的错误倾向,使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人的权益和幸福,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第四,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劳动及生产实践对于人的自身发展及其历史进步的重要意义,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等思想,对我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自觉地践行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第五,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尤其是关于“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等思想,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五位一体”总布局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