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消化系统解剖结构

第一章 消化管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所组成(图1-1-1)。消化管是一条从口腔到肛门的蜿蜒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在临床上,常把从口腔至十二指肠的一段称为上消化道;而空肠以下的部分则称为下消化道。

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两种。大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以外,构成器官,如大唾液腺、肝、胰。小消化腺则分布于消化管壁内,如胃腺、肠腺等。它们的分泌液借导管排入消化管腔内。消化液中含各种消化酶,能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将摄取的食物进行物理、化学性的消化,吸收其营养物质,排出食物残渣。此外,口腔、咽等器官还与发音、呼吸等活动有关,肝脏还具有解毒功能、调节血容量功能、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等作用。

图1-1-1 消化系统模式图

图1-1-2 胸腹部的标志线及分区

为了便于描述腹腔内脏器的大致位置,叙述和记录发生症状与病变或损伤的大致部位,临床上经常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9个区。上水平线是经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相当于第10肋)的连线,下水平线是经过两侧髂结节的连线,两条水平线将腹部分为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三个部分。两条垂直线分别是经过左、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垂直线,并与两条水平线相交,以此将上腹部分为右侧的右季肋区、中间的腹上区、左侧的左季肋区;中腹部分为右侧的右腰区、中间的脐区、左侧的左腰区;下腹部分为右侧的右腹股沟区、中间的腹下区、左侧的腹股沟区(图1-1-2)。

第一节 口 腔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向前经口唇围成的口裂通向外界,向后经咽峡与咽相通。口腔以上、下牙弓(包括牙槽突、牙龈和牙列)分为位于前方的口腔前庭和后方的固有口腔两部分。当上、下牙列咬合时,口腔前庭仅可经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与固有口腔相通。

一、口唇

口唇可分为上、下唇,其外面为皮肤,中间为口轮匝肌,内面为黏膜。皮肤与黏膜的移行部呈红色,称唇红。唇红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缺氧时呈绛紫色,临床上称发绀。在上唇外面中线上有一纵形浅沟,称人中,为人类所特有,昏迷病人急救时常在此处进行指压或针刺。上唇两侧各有一弧形浅沟称鼻唇沟,是上唇与颊的分界线,面瘫病人的鼻唇沟可变浅或平坦。

二、颊

颊位于口腔两侧,由黏膜、颊肌和皮肤构成,与上颌第2磨牙牙冠相对的颊黏膜上有腮腺管乳头,其顶部有腮腺管开口。

三、腭

腭是口腔的顶,分隔鼻腔与口腔。腭分硬腭和软腭两部。硬腭位于腭的前2/3,软腭位于腭的后1/3。软腭前份水平,其斜向后下的部分称腭帆。腭帆后缘游离,其正中部有垂向下方的突起,称腭垂(悬雍垂)。于软腭两侧向外下方分出两个黏膜皱襞,前方一对为腭舌弓,延续于舌根的外侧,后方的一对为腭咽弓,向下延至咽侧壁。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腭咽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它是口腔与咽的分界,也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窄部(图1-1-3)。

图1-1-3口腔

软腭在静止状态垂向后下方,当吞咽或说话时,软腭上提并与咽后壁相贴,从而将鼻咽与口咽分隔开。

四、牙

牙是人体内最坚硬的器官,具有咀嚼食物和辅助发音等功能。牙位于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之间,嵌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分别构成上牙弓和下牙弓。

(一)牙的形态

在外形上,牙由牙冠、牙颈和牙根3部分组成。暴露在口腔内的部分为牙冠,嵌入上、下颌骨牙槽内的部分为牙根,介于牙根和牙冠交界部分为牙颈。每个牙根有根尖孔通牙根管,进而进入牙冠内较大的牙冠腔。牙根管与牙冠腔合称牙腔或髓腔(图1-4)。

(二)牙的分类

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久暂可分为乳牙和恒牙。人的一生中换牙一次。第1套牙称乳牙,从出生后6~7个月开始萌芽,到2岁左右萌齐,共20个。第2套牙为恒牙, 6~7岁时,乳牙开始脱落,第一颗恒牙中长出,14岁左右出齐,共32个。

(三)牙组织

牙由牙本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牙本质构成牙的大部分。牙冠部的牙本质外面覆有釉质,釉质为全身最坚硬的组织,用于磨碎食物。牙根部的牙本质外面包有牙骨质。牙腔内为牙髓,由结缔组织、神经和血管共同组成(图1-4)。

(四)牙周组织

牙周组织位于牙根周围,对牙起保护、固定和支持作用,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3部分。牙周膜是连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固定牙根,并可缓冲咀嚼时的压力。牙龈是口腔黏膜的一部分,呈淡红色,包被牙颈,与牙槽骨的骨膜紧密相连(图1-1-4)。

图1-1-4下颌切牙矢状切面

五、舌

舌是一肌性器官,由骨骼肌被覆黏膜而成,有协助咀嚼、搅拌、吞咽食物、感受味觉和辅助发音的功能。

(一)舌的形态

舌分舌根和舌体两部分。舌体占舌的前2/3,其前端称舌尖,舌根占舌的后1/3,两者在舌背以“Λ”形的界沟为界。界沟尖端有一小凹,称舌盲孔(图1-1-5)。

(二)舌黏膜

舌背黏膜上有许多小突起,称舌乳头,根据其形态的不同,可分为4种(图1-1-5):丝状乳头,通常呈白色,数目最多,体积最小,几乎遍布舌背前2/3;菌状乳头,位于舌尖及舌体两侧缘,呈鲜红色;叶状乳头,位于舌外侧缘的后部,人类不发达;轮廓状乳头,排列于界沟前方,在舌乳头中体积最大,为7~11个,乳头中央隆起,周围有环状沟;轮廓乳头、菌状乳头以及软腭、会厌等处黏膜上皮内,含有味觉感受器,称味蕾,可感受酸、甜、苦、咸等味觉功能。在舌根背部黏膜内,有许多由淋巴组织组成的小结节,称舌扁桃体。舌下面的黏膜在舌的中线上,形成一黏膜皱襞,向下连于口底前部,称舌系带。在舌系带根部的两侧有1对小圆形隆起,称舌下阜(图1-1-6),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开口于此。由舌下阜向口底后外侧延续为舌下襞,其深面藏有舌下腺,舌下腺小管开口于舌下襞表面。

图1-1-5舌的形态

图1-1-6舌下面(右侧黏膜剥离,显示舌下腺等结构)

六、口腔腺

口腔腺分泌唾液,分大唾液腺和小唾液腺两类。小唾液腺属黏膜腺,如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等。大唾液腺有3对。

(一)腮腺

腮腺形态不规则,分浅部与深部。浅部略呈三角形,上达颧弓,下至下颌角,前至咬肌后1/3的浅面,后续腺的深部。腮腺管自腮腺前部发出,在颧弓下方一横指处,横过咬肌浅面,在咬肌前缘向内斜穿颊肌,开口于上颌第2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的腮腺管乳头(图1-1-7)。

(二)下颌下腺

下颌下腺位于下颌骨下缘及二腹肌前、后腹所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其导管自腺内侧面发出,沿口底黏膜深面前行,开口于舌下阜(图1-1-7)。

(三)舌下腺

舌下腺较小,位于舌下襞的深面,导管有大、小两种,大管1条,与下颌下腺共同开口于舌下阜,小管约10条,开口于舌下襞表面(图1-1-7)。

图1-1-7三大唾液腺(左侧)

第二节 咽

咽是一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端附于颅底,向下于第6颈椎下缘续于食管。咽有前壁、后壁及侧壁,其前壁不完整,故咽向前分别与鼻腔、口腔及喉腔相通。咽腔分别以软腭与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3部分。

一、鼻咽

鼻咽是咽腔的上部,介于颅底与软腭之间,向前经鼻后孔与鼻腔相通。鼻咽的顶和后壁相互移行,其黏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咽扁桃体,在婴幼儿较为发达。有的儿童咽扁桃体可异常增大,以致鼻咽腔变窄,影响呼吸,熟睡时张口呼吸。6~7岁后开始萎缩,至10岁后差不多完全退化。在鼻咽的两侧壁,下鼻甲后方约lcm处,有咽鼓管咽口,鼻咽腔经此口与中耳鼓室相通。吞咽或充分张口时,咽鼓管开放,空气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以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图1-1-8)。

二、口咽

口咽介于软腭至会厌上缘平面之间,向上通鼻咽,向下通喉咽,向前经咽峡与口腔相通。口咽的侧壁有腭扁桃体。腭扁桃体是淋巴上皮器官。6岁以前发育快,青春期后开始萎缩,到老年仅留少量淋巴组织。腭扁桃体呈扁卵圆形,位于腭舌弓与腭咽弓间的扁桃体窝内(图1-1-8)。咽淋巴环由咽后上方的咽扁桃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以及前下方的舌扁桃体所组成,对消化道和呼吸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图1-1-8鼻腔、口腔、咽和喉的正中矢状切面

图1-1-9 咽(后面观)

三、喉咽

喉咽居咽的下份,位于会厌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向下与食管相续,向前经喉口与咽腔相通。在喉口的两侧和甲状软骨内面之间,黏膜下陷形成梨状隐窝,是异物易嵌顿停留的部位(图1-1-9)。

四、咽肌

咽壁的肌层由咽缩肌和咽提肌两组骨骼肌组成。当吞咽时,各咽缩肌自上而下依次收缩,即将食团推向食管。咽提肌位于咽缩肌深部,收缩时可上提咽及喉,舌根后压,会厌封闭喉口,梨状隐窝开放,食团越过会厌,经喉咽进入食管。

第三节 食 管

食管的位置与分部

图1-1-10 食管位置及三个狭窄

食管为前后扁窄的肌性管,上端于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续咽,下行穿过膈的食管裂孔,下端约于第11胸椎左侧与胃连接,全长约25cm。按其行程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图1-1-10)。颈部较短,长约5cm,自始端至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胸部较长,为18~20cm,自颈静脉切迹平面至食管裂孔。腹部最短,长1~2cm,自食管裂孔至贲门。

食管有3个生理性狭窄:第1个狭窄在食管的起始处,距切牙约15cm。第2个狭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切牙约25cm。第3个狭窄为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切牙约40cm。这些狭窄尤其是第2个狭窄部常为异物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当进行食管内插管时,要注意这3个狭窄。

第四节 胃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其大小和形态因胃充盈程度、体位以及体型等状况而不同。胃有容纳食物、分泌胃液、初步消化食物和吸收少量水分和酒精的功能。成人胃的容量约1500ml。新生儿的胃容量约为30ml。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胃有上下两口,大小两弯和前后两壁,可分为4部。胃的上口称贲门,接食管。下口称幽门,通十二指肠。胃上缘凹而短,朝向右上,称胃小弯,胃钡餐造影时,在胃小弯的最低处,可见一明显的切迹,称角切迹,它是胃体与幽门部在胃小弯的分界。下缘凸而长,朝向左下,称胃大弯(图1-1-11)。

图1-1-11胃的外形

胃分为4部。贲门部指胃贲门周围的部分,与胃的其他部分无明显的界限。胃底指贲门切迹平面以上的部分,亦称胃穹窿,其中含有咽下的空气(约50ml),X线摄片上可见一气泡,放射学中称之为胃泡。胃体上方与胃底相续,下界在胃小弯为角切迹,是胃的中间部分。幽门部居胃体下界与幽门之间。在幽门部的大弯侧有一浅沟称中间沟,将幽门部分为左侧较为扩大的幽门窦及右侧呈长管状的幽门管。幽门窦通常居胃的最低部,幽门管长2~3cm。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于胃的幽门窦近胃小弯处,临床上所称的“胃窦”即幽门窦,或是包括幽门窦在内的幽门部(图1-1-11)。

二、胃的位置

胃的位置因体型、体位、胃的虚盈等情况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胃在中等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贲门与幽门的位置比较固定,贲门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右侧附近。胃大弯的位置较低,其最低点一般在脐平面。胃壁肌张力低、饱食后站立时,胃大弯最低点向下可达髂嵴水平。

三、胃壁的构造

胃壁有4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胃黏膜柔软,血供丰富,呈淡红色,空虚时形成许多高低不一的皱襞。黏膜上皮的表面黏液细胞分泌黏液覆盖在黏膜表面,起润滑保护的作用。胃黏膜表面遍布不规则分布的小凹陷,称胃小凹,是胃腺开口之处(图1-1-12)。胃腺分泌胃液,胃液含盐酸和胃蛋白酶原等具有分解消化食物的功能。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丛。胃壁的平滑肌在幽门处环形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其表面覆有胃黏膜,突入管腔内形成环形皱襞,称幽门瓣,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和防止肠内容物逆流至胃的作用。

图1-1-12胃的黏膜

第五节 小 肠

小肠上起自幽门,下接盲肠,分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3部,在成人全长5~7m,是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

一、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介于胃与空肠之间,全长20~25cm,紧贴腹后壁,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小肠段。由于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胆汁的注入,所以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十二指肠外形呈“C”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4部(图1-1-13)。

(一)上部

上部长约5cm,起自胃的幽门,行向右后方,至胆囊颈的后下方,急转向下移行为降部,其弯曲的部位称十二指肠上曲。十二指肠上部近幽门约2.5cm的一段肠管,壁较薄,黏膜面较光滑,没有或甚少环状襞,此段称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二)降部

图1-1-13 胆道、十二指肠和胰(前面观)

降部长7~8cm,起自十二指肠上曲,沿第1~3腰椎体和胰头右侧下降,至第3腰椎水平,弯向左侧,移行为水平部,其弯曲的部位称十二指肠下曲。降部的黏膜形成许多环状襞,其后内侧壁的内面有一圆形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图1-1-13),距中切牙约75cm,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此,为胆汁和胰液流入小肠参与化学性消化过程的重要管口。大乳头稍上方,偶尔可见十二指肠小乳头,这是副胰管的开口处。

(三)水平部

十二指肠水平部又称下部,长约10cm,起自十二指肠下曲,自右向左横过第3腰椎的前方,至其左侧移行为升部。

(四)升部

十二指肠升部长2~3cm,自第3腰椎左侧向上,至第2腰椎左侧转折向前下方,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续于空肠。十二指肠空肠曲由十二指肠悬肌连于右膈脚。十二指肠悬肌和其表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又称Treitz韧带,它是确定空肠起端的重要标志。

二、空肠和回肠

空肠和回肠上接十二指肠,下续盲肠,借小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故又称系膜小肠,在腹腔中、下部。空回肠有系膜附着的边缘叫系膜缘,其相对缘叫对系膜缘或游离缘。空回肠无明显分界,但空肠占空回肠全长的近端2/5,占据腹腔的左上部;回肠占空回肠全长远端3/5,位于腹腔右下部,部分位于盆腔内。空、回肠的黏膜形成许多环状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小肠绒毛上的吸收细胞表面又有更小更密的微绒毛,这些结构使小肠的吸收面积扩大了20~30倍。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适于吸收;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也相当长。这些都是对于小肠吸收非常有利的条件。一般认为,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的大部分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的,而当到达回肠时,通常均已吸收完毕。回肠能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小肠绒毛的根部有小肠腺的开口,小肠绒毛除了吸收功能之外,其上的杯状细胞和小肠腺尚能分泌黏液,润滑和保护肠黏膜。

第六节 大 肠

大肠是消化管的下段,全长约1.5m,围绕于空、回肠周围,分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图1-1-14)。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吸收粪便中的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如氨、胆汁酸等),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大肠还分泌杯状细胞分泌黏液中的黏液蛋白,能保护黏膜和润滑粪便,使粪便易于下行,保护肠壁防止机械损伤;通过肠内的细菌合成维生素B复合体和维生素K等。

除直肠、肛管以及阑尾外,结肠和盲肠具有3种特征性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结肠带由肠的纵行肌增厚而成,有3条,沿肠的纵轴排列(图1-1-15),3条结肠带均汇集于阑尾根部。结肠袋的形成是由于结肠带较肠管短,使后者皱褶呈囊袋状,结肠袋为由横沟隔开向外膨出的囊状突起。肠脂垂为沿结肠带两侧分布的许多小突起,由浆膜及其所包含的脂肪组织形成。在结肠的内面,相当于结肠袋间的横沟处,环行肌增厚,肠黏膜皱褶成结肠半月襞。

图1-1-14大肠和小肠

图1-1-15结肠的特征性结构(横结肠)

一、盲肠

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下端呈盲囊状,上续升结肠,左侧与回肠末端相连,以回盲瓣与升结肠及回肠为界。回盲瓣是由回肠末端突入盲肠所形成的上、下两个半月形的皱襞。此瓣可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并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盲肠位于右髂窝内,高位盲肠可在髂窝上方,甚至到达肝右叶下方,低位盲肠可到达小骨盆内。

二、阑尾

阑尾为一条细长蚓状的盲管,长6~9cm。阑尾根部附着于盲肠的后内侧壁,开口在回盲口下方2~3cm处。阑尾的远端(阑尾尖)为游离的盲端。阑尾的位置因人而异,变化较大,它可位于回肠末端的前面或后面,或位于盲肠后方或下方,也可越过骨盆缘进入盆腔内(图1-1-16)。据国内体质调查资料,阑尾以回肠后位和盲肠后位为多,盆位次之,再次为盲肠下位和回肠前位。此外,还可有肝下位和左下腹位等,虽属少见,但在急腹症的诊断过程中,应予考虑。鉴于阑尾位置变化颇多,手术中有时寻找困难,由于3条结肠带均在阑尾根部汇集,故沿结肠带向下追踪,是寻找阑尾的可靠方法。

图1-1-16盲肠和阑尾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McBurney点)为标志。有时也以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Lanz点)表示。

三、结肠

结肠在右髂窝内续于盲肠,在第3骶椎平面连接直肠,其整体呈“M”形,将空、回肠包围在内。结肠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大部分固定于腹后壁(图1-1-14)。

(一)升结肠

升结肠续于盲肠,紧贴于腹后壁右侧,向上抵达肝右叶下方,转折向左移行为横结肠,其转折处称结肠右曲,又称结肠肝曲。升结肠长度因盲肠位置的高低而异,其后壁借结缔组织贴附于腹后壁,活动度甚小。

(二)横结肠

横结肠起自结肠右曲,向左横行,至脾下方转折向下,续于降结肠,转折处称结肠左曲。横结肠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活动度大,横结肠中部下垂至脐或低于脐平面。

(三)降结肠

降结肠自结肠左曲起,沿腹后壁左侧向下达左髂嵴,移行为乙状结肠。

(四)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自左髂嵴水平开始,沿左髂窝转入盆腔内,全长呈“乙”字形弯曲,至第3骶椎平面续于直肠。乙状结肠借乙状结肠系膜连于骨盆侧壁,活动度较大。

四、直肠

直肠在第3骶椎水平接乙状结肠,向下沿第4~5骶椎和尾骨前面下降,穿过盆膈移行为肛管,全长10~14cm。直肠并非笔直,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一个在骶骨的前面,与骶骨弯曲一致,形成凸向后的弯曲,称骶曲,距肛门约8cm;另一个是直肠绕过尾骨尖,继而转向后下方形成凸向前的弯曲,称会阴曲,距肛门约4cm(图1-1-17)。

图1-1-17直肠和肛管

直肠上端较窄,直肠下部显著膨大,称直肠壶腹。直肠内面有3个直肠横襞,由黏膜及环行肌构成。最上方的直肠横襞接近直肠乙状结肠交接处,位于直肠左壁,距肛门约11cm。中间的直肠横襞最大而明显,位置最恒定,位于直肠右壁,距肛门约7cm。最下方的一条直肠横襞多位于直肠左壁,有时此横襞缺如。

五、肛管

(一)肛管的形态

肛管的上端在盆膈平面与直肠相接,下端止于肛门,长约4cm,为肛门括约肌所包绕,平时处于收缩状态,其生理功能是控制粪便的排泄。

肛管内面有6~10条纵行的黏膜皱襞,称肛柱。肌柱下端之间,彼此借半月形的黏膜皱襞相连,这些半月形的黏膜皱襞称肛瓣。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小隐窝称肛窦,窦口向上,肛门腺开口于此,窦内往往积存粪屑,易于感染而发生肛窦炎。肛柱下端与肛瓣边缘连成锯齿状环行线,环绕肠管内面,称齿状线(图1-1-18)。在齿状线下方,由于肛门内括约肌紧缩,而形成一宽约lcm略微凸起的环形带,称肛梳,其外观呈浅蓝色,光滑,深部为静脉丛。肛梳下缘有一不甚明显的环形线,称白线,它的位置相当于肛门内、外括约肌之间,肛门指诊可触知此处有一环形浅沟,称括约肌间沟(图1-1-18)。

图1-1-18直肠和肛管腔面的形态

肛门是肛管的下口,为一前后纵行的裂孔,前后径为2~3cm。肛门周围皮肤富有色素,呈暗褐色,成年男子肛门周围长有硬毛,并有汗腺(肛周腺)和丰富的皮脂腺。

(二)肛门括约肌

环绕肛管周围的肌有肛门内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

1.肛门内括约肌属平滑肌,是肠壁环行肌增厚而成,有协助排便的作用,对控制排便的作用不大。

2.肛门外括约肌为横纹肌,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的外面。肛门外括约肌其纤维所在部位,可分为3部:皮下部、浅部和深部。皮下部为位于肛门周围皮下的环形肌束,如此部肌纤维被切断,不会产生大便失禁;浅部为围绕肛管下端的椭圆形肌束,前后方分别附着于会阴中心腱和尾骨尖;深部为位于浅部上方较厚的环形肌束。浅部与深部是控制排便的重要肌束。肛门内括约肌、肠壁的纵行肌、肛门外括约肌的浅、深部以及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共同构成一围绕肛管的强大肌环,称肛门直肠环,对肛管起着极重要的括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