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 心灯
  • 张鹏飞
  • 1937字
  • 2021-04-25 17:38:16

马金莲

认识张鹏飞有些年头了,早在2009年,他辗转打来电话,说要出一本书,想让我看看稿子,当时我有点迟疑,怕自己不会看,我不是文学编辑,更没有专业的文学眼光,但是他很诚恳,说也就是看看,他自己改了很多遍,有些地方拿不准,想找个合适的人看看……我就答应了,毕竟是老乡。电子版发过来,我停了手头自己的活儿,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抱着学习的心态,看完了十多万字三十多篇的小说集。不久书出版了,鹏飞郑重其事地寄了我一本,我也就郑重其事地留存在书柜中直至今天。有时候我打开书柜找书,目光会在这本叫做《幸福的胳膊》的书本上划过,忍不住停留一会儿,还能记得起书中的篇目和作品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基层农电工的生活为素材而写的短篇。因为参与完善过其中每一个篇目,所以我便觉得这本书和自己是有着一点关系的,每次看到都从心里觉得亲切。

今年鹏飞又联系说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想让我看看,写个序言。拿到作品我吓了一跳,近二十万字,大部头,长篇。距离上次那部短篇小说集,时间过去了将近十年,想不到他不声不响地又写了一部长篇。他介绍说题材范围还是农村电力的故事。我一口气阅读下来,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呈现心头。说熟悉,从《幸福的胳膊》到这部长篇,题材内容都是西部乡村电力这一片沃土;说陌生,是因为,同一片土地,同一种题材,但《心灯》已经不是《幸福的胳膊》。不论从容量、字数、架构、人物、故事……哪一方面去考量,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心灯》是长篇小说,结结实实的长篇,十个大章,三十个小节,近二十万字。放在眼前,俨然呈现出一种大的气象。

故事从一辆北京开往西北乡村的火车上讲起,北京大学生温智去父亲当年支边工作的西北深山沟里寻找父亲,遇到美丽聪慧的乡村姑娘晓慧,禁不住怦然心动,他也亲自领略到父亲工作过的这片土地的古老厚重和这里人们的淳朴善良,他决定留在这片土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大学毕业后他真的来了,放弃了市区供电局工作的岗位,自愿来到偏远艰苦的锦绣城县供电局,跟其他新参加工作的同事一样,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线工人,从此温智和所有基层电力系统的工作者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开始了平凡普通的工作,通过温智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西北偏远地区百姓生活的艰苦和对电力的迫切需求,“别看改革开放都二十年了,可由于这里太偏远,交通不便,天旱少雨,山里人多数都没有脱贫致富,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别说平时进城,就是那些还没有用上电的农民家中,有时候连点灯盏的煤油都要省着用”;我们认识了一群普普通通的基层电力工作者,“他们的工作不是栽杆送电,就是抄表收费,鲜有轰轰烈烈的场面,更没有引人注目的亮点,不容易干出名堂来,但这些平常工作多数是与老百姓打交道,所以要经得住磨炼,受得了委屈,耐得住寂寞,时时刻刻用一颗爱人敬业之心干好工作,为老百姓做好供电服务,踏踏实实走好平凡之路”。他们中的黄兵、红在子、杨柳、董河、胡大堡……被作者塑造成有血有肉、性格饱满、内心丰富的基层电力工作者的典型代表。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温智在基层工作的考验当中一点点成长,一天天成熟,他成功解决欠费大户明小兴欠费问题,独自一人帮明小兴修理了变压器,一时成为传奇,成功晋升为县供电局第三位“大拿”;他失恋后没有被失落情绪打倒,而是一头扎进工作,成功完成了全县无电户的统计工作,并成功解决统计工作中掀起的野鸡湾群众群闹事件;用自己的真诚和能干一次次感化了工作当中遇上的坏人,比如明小兴、杨福堂……从北京到锦绣城,基层五年工作经历,温智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自己立下的愿望,当一盏为老百姓照亮黑暗的明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善良本真的品质、无私宽广的心胸,诠释了基层电力工作者的全新形象,让读者在阅读当中感受这群人的艰苦和不易,感叹这一群体做出的无私奉献。故事以温智负了工伤躺进医院,父母不远千里赶来陪伴,爱情修成正果,和纳程程订下婚期收尾。

当然,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心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尤其文学的艺术性方面缺陷是明显的,例如温智第一任女友,乡村走出的女大学生晓慧,和富二代戴勤相恋的那段故事,文本的讲述手段就跟一个常见的庸俗桥段一样,把整个过程交代得很仔细,但是缺乏富有说服力的感人细节,这样的结果便是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文学性。

但是,瑕不掩瑜,总体来说,《心灯》是一部不错的作品,这部作品是对新时代西部基层电力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和全新赞歌,也让读者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有了感性的认识,电力在基层的发展脚步从供电局到供电公司,到“十一五”时期的电网建设和“户户通电”工程的实施,到第一、第二期农网改造工程的推进,我们看到国家电网的服务在升级,理念在更新,水平在提高,国网人的形象,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有血有肉地显现在我们面前。

2018.12于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