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国别史研究(第1辑)
- 朱明
- 1729字
- 2021-05-11 18:13:15
前言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世界史学科长期以来有着区域国别史研究的优良传统,曾经在法国史、20世纪世界史等领域达到较高的研究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华东师范大学的世界史专业在冷战史、非洲史、德国史等方面亦有长足的发展。
目前,世界史学科整合力量,重点发展地区国别史,在有所突破的同时形成若干优势领域。在国别史方面,有德国史、法国史、美国史、俄国史、意大利史等;在区域史方面,有非洲史、地中海文明史、东亚史、东南亚史、中亚史等;在跨区域方面,又有全球史作为联系的纽带和新的视角方法。世界史学科将利用几年的时间,有效整合系内的已有力量,并且逐渐引进优秀的师资力量,完善地区和国别史系列,形成世界史研究的梯队和团队。本书的编撰正是要在回顾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为将来的研究寻找合作和整合的突破口。
本辑主要集中于地中海文明圈、德国史、俄国史三个栏目。未来还将整合并呈现更多成果。
地中海文明圈
地中海文明史是世界史学科整合已有研究团队开拓的新领域,由于已有的教师主要分散在上古中古史、古代近东、古希腊罗马等领域,为了进行有效的整合,我们将这些研究者都涉及的地中海作为一个平台,在此基础上对地中海的文明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因此,该栏目是比较新的探索和尝试。目前,该方向共有2位教授、1位副教授、3位讲师。本辑所收论文中,李海峰教授从当下比较受关注的养老问题入手,探讨了古巴比伦时期的家庭养老习俗,他认为古巴比伦人较完善的、多种模式的家庭养老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王悦博士从拉丁文“帝国”概念的衍生探讨罗马人的帝国观,她指出帝国的成长与帝国观念的更新是共同演进的;刘衍钢博士探讨了晚期古典时代的伊苏里人,他借鉴了詹姆士·斯科特的Zomia理论,认为伊苏里人的历史与行为模式对于我们重新评估高地族群的历史演化模式具有现实意义;顾卫民教授从长时段的角度探讨了葡萄牙海洋帝国宗教裁判所的历史,他认为葡萄牙宗教裁判所抑制了葡萄牙文艺复兴的思潮,迫使大批有犹太人背景并拥有经济实力的“新基督徒”流亡国外,使得葡萄牙在与荷兰和英国的商业竞争中最终归于失败;朱明副教授从全球史和城市史的角度探讨了米兰、马德里、墨西哥城三座城市在近代早期的西班牙帝国内部的联系和交往,注重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变迁和宏观空间当中的联结性,他认为在近代早期的全球化时期,欧洲城市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外来影响;李晔梦博士谈论了“新历史学家”对以色列传统史学的挑战,他指出“新历史学家”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视域,推进了学术自由,有益于促进国家的世俗化与民主化进程,但他们的批判性大于建设性,有些主张过于激进而不切实际,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以色列社会的动荡性。
德国史
德国史是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该方向共有2位教授、2位讲师,已培养1位博士后。本方向重点是20世纪德国史,从时间维度上贯穿魏玛共和国史、纳粹德国史、两德史、统一德国史,从研究主题上涉及政治史、社会史、史学史、城市史。本辑所收论文中,郑寅达教授讨论并澄清了我国德国史研究中的几大误区;孟钟捷教授以魏玛时期的公众史学争议为中心,勾勒了德国史学专业化进程中的特征与问题;范丁梁博士重点评述了联邦德国民众在纳粹记忆中的受害者意识;葛君博士从国际史的角度重新认识了“新”东方政策的来龙去脉;王琼颖博士通过巴伐利亚的“难民城镇”形成进程,探讨了这一特殊城镇发展模式所拥有的历史与政治意义。
俄国史
俄国史是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的优势学科。目前,该方向共有2位教授、2位副教授、2位讲师。该方向重点是20世纪俄国史。本辑所收论文中,沈志华教授和余伟民教授通过斯大林是怎样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探讨了战后苏美从合作走向对抗的路径和原因;余伟民教授从列宁和斯大林的建国主张差异入手,探讨了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国家体制的建构以及其对苏联后来命运的影响;艾苏博士以“整合国家”和“边疆国家”这两个概念及其主要特征为理论基础,分阶段地探讨了苏联的分离主义并总结了其特点;谷继坤博士利用大量解密文件,系统全面地梳理并探讨了1918~1921年苏俄对外蒙古政策的发展变化;崔海智副教授探讨了战后苏美经济合作尝试的失败,并且进一步讨论了经济冷战的起源问题。
本书的策划和整理由朱明副教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