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体制群体:“自理口粮”户籍身份的结构化形塑
- 刘杰
- 5854字
- 2021-04-23 13:08:08
2.3.3 城乡接合部的功能定位分析
从历史和发展的视角来看,作为社会形态上跨体制的产物,城乡接合部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至少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一是为进城农民工提供一种“正常”的生产生活空间。城乡接合部集结着大量的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大多是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来到城市谋生。但因教育程度和劳动技能的缺乏,他们要么以临时工的身份在城市从事低端的、无多大技术含量的体力活,要么在城乡接合部租种本地居民的菜地谋生。他们收入不高,无力承担也不愿承担市区高额的房租;临时工的身份也使他们无法获得工厂、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他们只能选择城乡接合部廉价的租房。而城乡接合部的本地居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丧失耕地,在缺乏专业技术与其他谋生技能难以实现城市就业的情况下,将多余房间或原有农村宅基地上的老房子进行扩建和改造,出租给外来人口,自己“转变为收取租金的房东,仰赖房租而活”。虽然这种出租房非常简陋,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但相较于“宿舍劳动体制”下的集体宿舍,显然给城乡接合部的外来人口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宿舍劳动体制”是潘毅等对南中国工业区中普遍存在着利用宿舍安置外来劳动者的现象的形象概括,这是一种“工作-生活”一体化的另类社会空间形态。[87]与宿舍劳动体制下“宿舍劳工”相比,城乡接合部为进城农民提供的是一种“正常”的生产生活空间,在这简陋的空间里,他们能有正常的家庭生活,能在劳累之余享受家庭的温馨,实现了流动人口的“家居化”。
二是缓解了城市化速度过快与城市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比,就意味着有1500万左右的人从农村流入城市,同时将伴随着城市住房、道路、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钢铁、水泥的大量消耗。[88]但是中国的城市化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快速化”特征,这种快速城市化“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了强大的机遇和动力,同时也给节约资源、改善城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89],特别是在城市的基础设施方面。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由于低廉的房租及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外来农民工大都选择在城乡接合部作为临时栖居之所,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压力。同时,由于当前户籍制度的作用,外来农民工只是城市的匆匆过客,城乡接合部恰恰弥补了城市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缺陷,缓解了快速城市化和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人们的社会地位及其所拥有资源将最终决定他们以怎样的方式生活和工作在城市的哪些地点。”[90]外来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就在于希望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或体力获取比农作更高的收入,他们希望以最低的生活成本获取更高的回报,城乡接合部这一特殊地域空间恰好满足了进城农民工的这一需求。
三是为本地居民顺利市民化提供了预演场所。就城市化的实质而言,城市化不仅仅是将郊区的农民纳入城市管辖范畴,也不仅仅是户籍的“非农化”,即实现表面的“人口城市化”,而是包含内在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城市化,这就涉及农民市民化问题。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农民市民化是指“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现有的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变迁过程”[91]。农民市民化不仅仅是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居住场所的转换,更是“农民社会文化属性与角色内涵的转型和城乡关系的重构过程”[92]。因此,对城乡接合部的本地居民而言,他们的土地被征占,耕地丧失,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居住由平房变为楼房,[93]在经济收入来源上主要依靠房租和打零工。虽然他们在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上实现了城市化,但离实际意义上的市民化相去甚远。首先表现在经济生活层面,虽然他们实现了职业身份的“非农化”,但在消费层面并未学会理性化消费习惯,很多本地居民拿到征地补偿款后很快挥霍一空,重新沦为一无所有状态。其次表现在社会交往层面,城乡接合部的本地居民找不到满意的方式与城市市民群体相处,同时他们也瞧不起外来农民工,轻蔑地称之为“外来户”,因此他们仅仅在原有的社会交往圈来往,依然保留原有 “熟人社会”的生活逻辑,从而出现一种自愿性隔离局面。[94]自愿性隔离“并非一种真正的隔离……它的首要目的是,阻止外来人的进入——而内部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进入”[95]。 最后表现在身份认知层面。对市民身份的认知是衡量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指标,没有对身份的认同,社会角色意识就会缺位,也就没有与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对城乡接合部的本地居民而言,身份认知是他们能否积极融入城市的关键,“我是谁”“我的位置在哪里”,这是本地居民进城后必须回答的问题。这意味着他们在城乡不同的社会情境中要重新界定自己的身份,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城乡接合部特殊的社会样态为他们的市民化提供了预演场所,房租收入可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经济实力去学习城市生活技能;接近城市的天然地域优势,使其可在较短时间内开辟新的社会交往圈,并重新进行自我身份定位。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80,第46页。
[2]转引自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科学出版社,2008,第3页。
[3]转引自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科学出版社,2008,第4页。
[4]转引自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第40页。
[5]吴楚材:《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第10页。
[6]西蒙·库茨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常勋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第87页。
[7]王学真、郭剑雄:《刘易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的否定之否定——城市化战略的理论回顾与现实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8]转引自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科学出版社,2008,第3页。
[9]转引自许学强等:《现代城市地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第47页。
[10]中国科学院国庆分析研究小组:《国情研究第三号报告:城市与乡村》,科学出版社,1996。
[11]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第2页。
[12]张鸿雁:《城市进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治理创新》,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第37页。
[13]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112~117页。
[14] Friedmann J.,“Four Thes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30(2)(2006):440-451.
[15]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科学出版社,2008,第9~15页。
[16]张鸿雁:《城市进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治理创新》,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第37~38页。
[17]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编《中国城市状况报告(2010/2011)》,外文出版社,2011,第6页。
[18]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科学出版社,2008,第56~64页。
[19]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编《中国城市状况报告(2010/2011)》,外文出版社,2011,第6页。
[20]张鸿雁:《城市进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治理创新》,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第57~60页。
[21]黄亚生:《“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中信出版社,2011,第57页。
[22]郑永年:《中国的强制性城市化:是人还是土地?》,《联合早报》2011年11月9日。
[23]黄亚生:《“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中信出版社,2011,第60页。
[24]刘杰:《从隔离走向融合:失地农民社群隔离现象的剖析及破解》,《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25]陆学艺:《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6]〔美〕阿瑟·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第1~46页。
[27]袁静:《二元结构的解构与中国农民的发展》,《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28]郭书田、刘纯彬:《失衡的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29]谢志强、姜典航:《 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30]文军:《农民市民化》,《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
[31]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32]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第89页。
[33]谢志强、姜典航:《 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34]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35]王海光:《从政治控制到社会控制: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当代户籍制度的历史渊源和形成建立过程的考察》,载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编《中国当代史研究(二)》,九州岛出版社,2011,第34~35页。
[36]郭书田、刘纯彬:《失衡的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第16页。
[37]王海光:《从政治控制到社会控制: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当代户籍制度的历史渊源和形成建立过程的考察》,载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编《中国当代史研究(二)》,九州岛出版社,2011,第38~43页。
[38]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39]王海光:《从政治控制到社会控制: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当代户籍制度的历史渊源和形成建立过程的考察》,载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编《中国当代史研究(二)》,九州岛出版社,2011,第43页。
[40]郭书田、刘纯彬:《失衡的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第7~8页。
[41]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的通知,http://www.ahga.gov.cn/FaLv/HZGL/XZFG/1003.htm。
[42]何家栋、喻希来:《城乡二元社会是怎样形成的》,《书屋》2003年第5期。
[43]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
[44]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
[45]王国敏:《城乡统筹: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9期。
[46]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47]孙立平:《“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中的三元结构”》,《中华建筑报》2010年11月9日,第10版。
[48]辛章平:《城市化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消解》,《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49]文军:《农民市民化》,《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
[50]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人民出版社,2009,第73页。
[51]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52]文军:《农民市民化》,《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
[53]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54]文军:《农民市民化》,《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
[55]时宪民:《个体户发展的社会学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56]迟福林:《中国改革进入新阶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57]《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http://www.southcn.com/news/china/china04/16-3/doc/200310211253.htm。
[58]厉以宁:《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关键何在》,《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4期。
[59]厉以宁:《走向城乡一体化:建国60年城乡体制的变革》,《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60]何家栋、喻希来:《城乡二元社会是怎样形成的》,《书屋》2003年第5期。
[61]温铁军:《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性》,《书摘》2008年第1期。
[6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387~388页。
[63]接栋正:《从“同城同待遇”到“同城同待遇指数”——中国的三元社会结构与人口城镇化政策》,《浙江学刊》2013年第3期。
[64]《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www.gov.cn/jrzg/2008-10/19/content_1125094.htm。
[65]迟福林、夏锋:《城乡二元结构能否实现历史性突破》,《人民论坛》2010年第6期。
[66]白永秀、赵伟伟、王颂吉:《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理论演进》,《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67]新华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作重要讲话》,2017年12月29日。http://www.gov.cn/xinwen/2017-12/29/content_5251611.htm,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5月30日。
[68]顾朝林、丁金宏、陈田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5,第1页。
[69]顾朝林、丁金宏、陈田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5,第2页。
[70]顾朝林、丁金宏、陈田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5,第40页。
[71]黄公元:《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72]周大鸣、高崇:《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研究——广州南景村50年的变迁》,《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73]R.J.Pryor,“Defining the Rural urban Fringe,”Social Forces407(1968).
[74]Conzen M.R.G.,Alnwick,Northumberland:a Study in Town-plan Analysis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Publication (London:George Philip,1960).
[75]Anjana Desai,Smita sen GuPta,“Problems of Changing Landuse Patternsin the Rural-urban ringe,”Perspective in Urban Geography9(1987).
[76]联合国人居署:《贫民窟的挑战:全球人类住区报告》,于静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7]周大鸣、高崇:《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研究——广州南景村50年的变迁》,《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78]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三联书店,2005,第302~360页。
[79]王福定:《城市化后的村庄改建模式研究》,《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6期。
[80]Gans Herbert,The Urban Villager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2);B W.Roberts,Organizing Strangers:Poor Family in Guatemala City (Austine: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3);W.Mangin,Sociology Culture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Urban Migrants in Peru(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81]周学义:《土地·经济·就业——简论城乡结合部的形成及其解决对策》,《劳动保障世界》2003年第10期。
[82]王新:《解读温州城中村现象》,《温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83]吕君、刘丽梅:《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未来与发展》2009年第6期。
[84]中共济南市委党校课题组:《“边缘社区”与城乡结合部社会稳定问题研究》,《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4期。
[85]姚妮、谢宝富:《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服务问题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1期。
[86]冯晓英:《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人口管理模式的制度选择》,《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87]任焰、潘毅:《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8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200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第57页。
[89]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编《中国城市状况报告(2010/2011)》,外文出版社,2011,第72页。
[90]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72页。
[91]文军:《农民市民化》,《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
[92]文军:《农民市民化》,《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
[93]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城乡接合部的大部分本地居民并不在村内居住,而是利用土地征用补偿款在市区购买商品房。
[94]刘杰:《从隔离走向融合:失地农民社群隔离现象的剖析及破解》,《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95]鲍曼:《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第136~1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