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社会主义文化方向的确立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指出:“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根据。”[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新阶段,政治上与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因素空前增多,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因此,中国共产党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文化建设。1949年9月,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郑重宣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5]

社会主义文化的确立,始自对旧文化的清理、批判和改造。“旧中国不但在经济方面,而且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是依赖帝国主义的;不但经济上受剥削,思想上也受毒化,这是很危险的。现在要清算、消除这些毒素。不要依靠他们,也不要怕他们,这样,自力更生的基础才会巩固。”[6]清理旧文化的工作,包括审查电影、戏曲等文艺作品,接管领受外国津贴和资助的大中小学校。通过对旧文化的清理,党就完全掌握和控制了新闻媒介和文化教育事业。

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清理旧文化的同时,确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文化教育方针。《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7]与此相应,在全国开展扫除文盲活动,开办工农业余学校,在中等以上学校设立人民助学金,开设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工农速成中学和与之相匹配的大学预科,使广大工农干部、劳动模范、产业工人受到了比较正规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使广大群众提高了文化水平。

在全国范围内树立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是建立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建设的重点。刘少奇郑重宣布:我们要“真正做到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来宣传马列主义,用马列主义教育人民,提高全国人民的阶级觉悟和思想水平,为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打下思想基础”。[8]因此,党和政府的各个部门利用各种手段,掀起多次群众性的学习马列主义、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思想理论的热潮。此外,还开展教育制度改革,在高等院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程,对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合,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确立其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最终构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社会主义为指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从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促进了共和国的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革,促进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思想文化基础。刘少奇对此自豪地宣布:“马列主义已经确定地在中国人民中间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不止在中国人民中间取得了胜利,而且使东方各国人民一天一天地更信服马列主义。”[9]

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党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要改造旧文化,还要扬中国传统文化之长,对传统文化进行伟大超越,于是提出了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问题。毛泽东于1956年4~5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最后一条就是专门探讨中国与外国、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相互关系。他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10]同时,毛泽东强调对于外国文化不能照搬照抄,“要把它改变,变成中国的”。随后,毛泽东明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1]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专门讲了“双百”方针问题,开宗明义地指出了这一方针的客观根据、理论基础和重大意义。在同年3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他进而强调了双百方针的“基本性”与“长期性”,强调它不是权宜之计。如上思考显示出,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已经注重在树立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强调文化的多元性。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非社会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因素,因而如何正确对待这些非社会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因素,就成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强调:“对于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应该采取什么方针呢?对于明显的反革命分子,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分子,事情好办,剥夺他们的言论自由就行了。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情形就不相同。禁止这些思想,不允许这些思想有任何发表的机会,行不行呢?当然不行。对待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对待精神世界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但不会收效,而且非常有害。”[12]简言之,只有实行百家争鸣的方针,让各种思想得到充分的发表,经过充分的平等自由的讨论,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社会主义因素才能得以确立和发展,非社会主义因素才能逐步得以克服和消除,并使其积极因素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