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学研究(2019年第2期/总第2期)
- 涂文学
- 1133字
- 2021-05-11 15:23:02
一 长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傍北纬30°附近的充足水源、温润气候、广阔腹地等,人类繁衍生息、城市群聚崛起、文明繁荣复兴,大河文明由此成为人类原发性文明体系的核心支撑。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等人类四大古文明,是世界大河文明谱系的代表。
中华文明,江海通达、水陆兼具,因“两江互济,南北耦合”的文明发展形态,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消失或断层的大河文明。在新时代,中华文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内核,包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长江文明是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区域所创造的文明的总称,自古涵盖了上游巴蜀文化、中游荆楚文化、下游吴越文化。随着时代发展,长江文明内涵不断充实丰富,成为集成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华文明演化发展的精神标识。
(一)长江文明是中华文明体系的萌生要素
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黄河流域的“粟作文化”,是长江、黄河成为中华文明两大发祥地的重要佐证。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交融互补,但始终独立发展。长江流域上、中、下游文化虽浑然一体,但也一直保持着各自特色。随着黄河流域因垦殖过度、气候转向干冷、胡马南征等渐趋衰落,长江流域凭借自身是全国粮食、衣被、财赋主要供应区以及自然资源禀赋、人文集聚优势,逐步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长江文明承担起农耕文化发展重任,为中华民族绵延传承、中华文明历久弥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二)长江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支点
长江流域构成中国的生态支点、经济支点、交通支点和文化支点:长江流域历来是中国生态安全屏障,承担国家生态文明核心区建设的重任;长江流域覆盖20%的国土面积,拥有超过全国40%的人口数量、GDP总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交通体系是全国最重要的大交通体系之一,为文化交融协同提供了连通干道;长江全域有诸多的历史文化遗址,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8座,高等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均占全国36%以上,文化产业位于全国前列。
(三)长江文明蕴含中华文明典型的精神要义
自春秋战国以来,长江流域孕育了大批思想、历史、文化精英,引领中国各时代发展风潮。在长江文明精神特质中,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开放包容精神,筚路蓝缕、自强进取的开拓创新精神,舍生取义、敢为人先的爱国奉献精神,庇民安民、为民谋福祉的民本务实精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深度和谐理念等,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成长记忆、价值元素和文化符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突出体现了世界大河文明特有的“交汇—融合”的精神要义,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具包容性、可持续的人类文明体系发展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