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其实一开始,我给这本书取的名字是《你和父母的战争不会结束》。写下这行字时,我仿佛看到许多父母怒目而视的面孔,以及他们的泪水、叹息和滔滔不绝的诉说。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这句话其实是我对我儿子说的,你会不会感到惊讶?2019年,儿子刚刚大学毕业,他身高1米85,学习成绩优异,长相清秀阳光。从儿童到少年的这段时间里,他是很多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我曾经隐隐地担忧过,在本该叛逆的青春期却如此安静,真的是好事吗?然而,在他升入大学之后,我们之间的战争毫无征兆地爆发了。

我不打算讲述这场战争的由来。因为本书主要是站在孩子的视角,来回顾、分析父母错误的养育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给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从而探索积极的应对之道。我希望帮助孩子们(包括“成年的孩子”),修复在亲子关系中受到的创伤,重新拥有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在我儿子的成长道路上,我只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体。他在成长中经历的困扰、痛苦,他自己的理解才更重要。但是,我可以保证,我对我们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我来说,这些反思意义非凡。它带给我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新的方法论,使我能够解剖一些常见的亲子关系问题。我开始认真思考: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怎样做才最有利于人的发展?

简而言之,在整个大学期间,那个曾经沉默、乖巧、顺从的孩子,忽然变成刺儿头,而且这些刺的方向,全部朝向我。最严重的时候,只要我一讲话,就会瞥见儿子厌烦的目光,听到他满怀恶意的批评、抵制、斥责。虽然我对人类复杂的心灵有足够的体验和观察,但是这种来自至爱亲人的攻击,仍然让我十分难过。曾经安慰和开解过很多人的我,不得不依赖亲友的劝慰,才能稀释这份痛苦。

我曾经做过5年情感热线的主持人,接待过数千位来访者的咨询。这些经验让我在处理自己的家庭问题时,能够保持相对超脱的理性。在孩子小的时候,我还开设过关于子女教育的专栏,拥有一批热心的读者。他们如此热情地赞扬和鼓励我,甚至让我产生一种幻想:我可以做没有缺点的母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只留下支持,不留下遗憾。

所以,你应当可以理解,当他的怨念和攻击对我脱口而出时,我是多么震惊和痛苦。尤其是当我发现自己对改善现状无能为力时,那种深深的无奈感。于是,在一次令人疲惫的争吵之后,我忽然说出了这句话。当时我儿子的反应是回头看了我一眼,嘴里哼了一声。

我咀嚼这代表不屑的哼声,心中五味杂陈。曾几何时,我也像他一样对我的父母不满,对他们的误解、阻碍、压抑感到痛苦。如今,我却成了另一个人心中的魔障!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打破这种循环?让孩子们可以在更适合他们的环境中长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本书就是我思考的结果。

毫无疑问,中国的父母是爱孩子的。中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望子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例子俯拾皆是。

在这样的宠爱与呵护之下,中国的孩子理应生活得更幸福,更顺遂,更无忧无虑。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沉重,30%左右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和职场新人中,也有不少人因为亲子关系的困扰,在学业上、工作上和婚恋关系上举步维艰。就算是已经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中年人,也因为早年的亲子关系问题,而影响了现在的生活。因为曾经受到父母的忽视、控制甚至虐待,他们习得了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沟通方式,因此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了困扰。

17岁的上海男孩因为被母亲责骂,突然打开车门跳下大桥,当场身亡。

贵州一家4个留守儿童,因为长期见不到父母,集体自杀。

……

这些极端事件里的父母,有哪一个会说他们不爱孩子?一个都没有。但是这些孩子的所作所为,却与父母的期待截然相反。

只有矛盾积累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会爆发极端事件。这些新闻都曾引发广泛的议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注意力又转移到新的热点上。那些刚刚暴露出来的问题,又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问题依然存在。

有多少家庭表面风平浪静,实际却暗流汹涌、危机四伏?对外人温文尔雅、热情友善的父母,回到家里面对孩子的时候,却变得焦躁不安,甚至蛮不讲理;在外面乖巧懂事、满脸阳光的孩子,回到家里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本该温馨和睦的家庭,却给孩子们带来伤痛。

如果爱不能让人健康成长,那还是爱吗?如果孩子必须努力抗争,才能让父母听到他们的心声,才能让父母有所触动,那么这些父母,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孩子们无法选择他们的父母,当他们在幼小的时候,也无法告诉父母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对待。当初的“为你好”起了副作用,这样的事实,无论孩子还是父母都很难接受。

我们习惯了听那些慈母严父的感人故事,甚至我们自己也会往里面添加一两个。而且,鼓励宽容、忍让的孝道文化,让“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老话,更显得庄严神圣,无可辩驳。仿佛只要一迈进成年的门槛,就可以自动消化父母给的童年创伤,自动变成一个高大、健康、包容的成年人了。

如果直接讲述父母的缺点,会被别人笑话太幼稚,一定要用更达观、和善的理由包装起来才可以。如果一个孩子——无论未成年还是成年——对别人抱怨自己的父母,多半会引来他人的开导甚至教训。于是,父母就是不可侵犯的,而孩子的痛苦却被掩盖起来。

2019年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其实有点反主流文化。自私做作的苏大强,不再是人们习惯的那种慈眉善目的老人,而是他儿女心中的梦魇。苏明哲的虚荣、苏明玉的委屈,成了众多国人同情的对象。人们关心苏大强又怎么折腾他的儿女时,心中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童年呢?我认为大概率是有的。当习俗要求我们做孝子,提倡无原则地宽容父母时,这种方式可以稍稍发泄一下被压抑的不满。

其实,大多数父母是落后于时代的。因为他们做父母的经验,很多是从自己父母的行为方式中习得的。以落后几十年的经验、观念,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生命,是很危险的。很多正直而严格的父母,教育出一代又一代内心懦弱、纠结,不敢追求梦想的孩子,这是一个难以打破的循环怪圈。

诗人纪伯伦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这句话让很多做父母的很难接受,却让更多的孩子从压抑中解脱出来,敢于直面自己对生活的要求。

一个全新生命的成长,一定会跟他的环境产生矛盾。就像竹笋拱破地面、小鸡挣脱蛋壳,新生命只有冲破束缚自身的旧环境,才能真正地成长。有人在进步,就有人被超越。放眼一生,孩子试图挣脱父母的影响、束缚,这本来是一件具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可是,我们受制于传统观念和脆弱的情感,不能接受冲突,不愿承受伤痛,这导致我们不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亲子冲突,也就无从找到解开心结、重获幸福的钥匙。

一种教育方式,或者确切地说是一种爱的方式,应该是有利于人的终生发展的,而不是为了满足教育者的某些需求。这个道理,放在学校教育上,我们都能理解。这也是我们对学校教育的主要诉求。但是,同样的事情放到家庭里就不一样了。很多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在要求、利益、情感上,比孩子要的还要多,似乎更应该优先满足。“孩子那么小懂得什么”“我是为孩子将来考虑”等,父母们为自己辩解的理由实在太多了。其实,他们忽视了这些问题:谁才是孩子生命的主人?谁最懂孩子要什么?谁最清楚什么才是幸福?这3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都是:孩子。

如果父母不能认清这一点,就不能给孩子最需要的爱。“初衷是好的,却起了反作用”,就会一代代循环下去。

如果孩子不能认清这一点,就不能从过去的痛苦和困惑中走出来,就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价值。他抱怨、指责,却不知道能救他的,恰恰是他自己。

我说的“你和父母的战争不会结束”,指的就是这种彼此纠缠、迷惘痛苦的状态。

幸运的是,这种状态并非永恒,也不会是终点。只是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才能走出这个循环。

我写这本书的初衷,绝不是制造另一个“父母皆祸害”的“吐槽”之地,更不是鼓吹廉价的宽容、谅解。我想帮助“孩子们”——无论处于什么年龄,直面曾经的隐痛,勇敢地、快乐地、坦荡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这正是父母应该给你们,而他们没做到的。

毕竟孩子属于未来。只有孩子们都幸福了,人类才能拥有幸福的智慧。

你和父母的战争何时结束?当你真正长大,把命运攥在自己手中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不会困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