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话说龟板与龟甲

龟板,又名龟版、玄武版、元武版、龟底甲、龟腹甲,使用历史悠久,传统多使用从龟科动物乌龟上剥取的腹甲,近现代以来为节约利用药材资源,即将乌龟的背甲壳一同收入药用,并在《中国药典》中作出明确规定,且统一定名为龟甲。

背甲与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常与腹甲分离。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长7.5~22cm,宽6~18cm;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脊棱3条,颈盾1块,前窄后宽,椎盾5块,第一椎盾长大于宽或近相似,第二至第四椎盾宽大于长;肋盾两侧对称,各4块;缘盾每侧11块;臀盾2块。腹甲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长6.4~21cm,宽5.5~17cm;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块,每块常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腹盾、胸盾和股盾中缝均长,喉盾、肛盾次之,肱盾中缝最短;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带血迹或残肉,除尽后可见骨板9块,呈锯齿状嵌接;前端钝圆或平截,后端具三角形缺刻,两侧残存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入药须浸泡、洗刷干净,经干燥、大小分档后,用油砂炒至酥脆。

龟甲主含角蛋白及骨胶原蛋白,尚含胆甾醇类成分、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等。具有抗骨质疏松、抗神经损伤、抗肝损伤等药理作用。中药学界定的功效为: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退虚热,用于肾阴不足之骨蒸潮热、盗汗、头目眩晕、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小儿囟门不合、遗精、崩漏带下、月经过多、久嗽、久痢、久疟、心虚惊悸、失眠健忘等症。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结核、慢性肾炎、神经衰弱、小儿软骨病、慢性肝炎等有阴虚内热及阴虚见症者。并可烧灰或煅后、研粉,外用治痈肿疮毒。

入汤剂9~24g。应打碎先煎。亦可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研粉,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或有寒湿者忌用。孕妇忌用。用于配方的龟甲须经油砂炒并醋炙。常见的混伪品较多,应注意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