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究竟旨趣是主张“空”

的确,禅宗文献里有许多段落可以被解释为宣扬虚无主义的学说,例如“空”的理论 [1]。即使是熟悉一般大乘佛教教法的学者们,也有人鼓唇弄舌地说禅是“三论宗”(又叫作中观派)哲学的实修法门。所谓“三论”,是指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它们构成了中观派的基本学说。龙树被认为是它的创立者,而由于大乘般若经系也阐释类似的思想,该派哲学有时也被称为般若学说。因此他们认为禅实际上是属于该系的,换句话说,禅的究竟旨趣就是主张“空”的体系。

在某种程度上,至少表面上,这个观点是对的。例如下面的对话:

大珠慧海禅师初参马祖⋯⋯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2]

大珠禅师有时候会说:

“禅客,我不会禅,并无一法可示于人,不劳久立,且自歇去。”[1]

又如:

“菩提离言说,从来无得人。”[2]

或是:

“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3]

有人问大珠禅师说:“云何是常不离佛?”大珠回答说:“心无起灭,对境寂然,一切时中,毕竟空寂,即是常不离佛。”[4]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话:“无中间,亦无二边,即中道也。外缚色声,名为彼心,内起妄念,名为此心。心既无二边。中亦何有哉。得如是者。即名中道。”[5]

数百年前有一位日本禅师,弟子问他如何摆脱生死缠缚,他回答说:“此处无生死。”

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初祖,有一次梁武帝问:“如何是佛法第一义?”他回答说:“廓然无圣。”

以上只是从禅宗文献的宝库里信手拈来的,而它们似乎都充斥着“空”“无”“寂静”“不思议”及其他类似的观念,我们都可以视为虚无主义,或是宣扬否定性的寂静主义。

此外,《般若心经》[1]里引文可能会比前面例子更让读者吃惊。其实,大乘佛教的般若部经系,尽皆蕴含着“空”的观念。不熟悉这种思考方式的人,或许会瞠目结舌。《心经》被认为是般若经系里最简要却又完备的,是禅寺里日课必诵的经典,每次过堂(用斋)前也要读诵。经云: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1] 关于空的理论究竟所指为何,见拙著《铃木大拙禅论集之三》(Essays in Zen Bud-dhism, Ⅲ)。

[2] 《五灯会元》卷第三。

[1] 见《五灯会元》卷第三。

[2] 语出《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3] 德山语。见《五灯会元》卷第七。

[4] 语出《大珠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

[5] 同前面。

[1] 另见前面石霜禅师的引文,他经常被误解为宣扬断灭论。关于《心经》的梵文原典、玄奘的中译以及比较直译且正确的英译,见拙作《铃木大拙禅论集之三》。作者对于这部重要经典的意义提出个人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