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走出“生活剧本模式”——我们对情绪的典型童年信条

如果我们想要理解愤怒的女性,那么,了解其背后的想法是非常有益的。

很多时候,我们根据经验学到的思维模式发挥着作用——从未进行过实际检验。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信条”。

我所属的心理疗法学校在沟通分析中使用了“生活剧本模式”一词。

沟通分析是人文心理学领域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精神病医生埃里克·伯恩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创立的。现在,这种理论的发展已经遍布全球,并在很大程度上由伯恩的继任者们进行了进一步发展。

愤怒的典型童年信条有“如果我发火了,别人就不喜欢我了”或者“如果我发火了,我就是个坏孩子”。尤其是后一种想法,不仅让孩子感到很难受,而且孩子会决定以后不再表达他们的愤怒。

他们想要通过这种方式避免自己受到别人的排斥。

类似的信条还有“我不可以生气”,因为“我们必须始终理解别人”以及“和善的人才能走得更远”。在下文中,我们还会对其他典型的信条进行研究。

我们对自己、他人和生活的信条总体上构成了一种解释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整体信念模式。

我前面提到过,信条源于童年。

父母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

孩子依赖于父母或亲人的照顾,所以他们会试图融入家庭中。他们会适应家庭的行事态度和规则,以便被家人喜欢并产生归属感。

孩子不仅会接受家长明确的口头信息,而且还会(有时在很大程度上)接收非语言的间接信息。如果孩子从父母那里听到了“吵架是不好的”以及“如果你打了弟弟,你就是个坏女孩儿”的信息,孩子通常就会采用这些信条。

与我一起工作的许多女性告诉我,她们小时候公开表达愤怒时会听到:

“这不是你该做的事情。”

“控制自己。”

“乖一些。”

“如果你这样发脾气,就是个坏孩子。”

“你该觉得羞愧。”

“你真是个顽皮的孩子。”

“你现在头上长了个愤怒的犄角(凸出的隆起物)。”

“你的错误可真幼稚。”

“你看起来真爱发脾气。”

“回你的房间去冷静一下,等你恢复正常了再出来。”

“有一个爱发脾气的女儿是上帝对她母亲的惩罚。”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这么生气?”

“如果你再这样发脾气和哭闹,我又要头疼了。”

“等一下,亲爱的上帝能看到一切,包括你偷偷有的那些邪恶的想法!”

“发脾气没有任何用处!”

“爱和愤怒可不相配哦。”

“愤怒会杀死爱!”

“愤怒是软弱的表现。”

“你不要在意那些。”

这些让我感到吃惊,很多人在童年的时候曾因发脾气而受到惩罚,被侮辱、被殴打,甚至被关禁闭。

很多女性在童年时期也经历过,在她们发脾气时被讥笑,甚至被嘲笑,或者在她们发脾气时被取笑,说她们好可爱。

这样的羞辱往往比惩罚更具伤害性。

表达愤怒会和羞耻以及内疚的感觉相联系。如果孩子发脾气时大声吼叫、指责或者羞辱,他们的内心往往就会退缩,以免以后再遇到这样的经历。

当然,愤怒不会消失。

可爱、友好的女孩儿是更健康的孩子吗?

在日常生活中,对大人来说,这样的孩子当然好带,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但是,可爱对女孩儿的成长真的有好处吗?

有多少成年女性,当她们真正地发泄愤怒时,会让她们感觉很好,但同时也因此产生罪恶感呢?有多少女性会因为在生气的时候大声说话,或者把盘子摔在地上而感到羞愧呢?

在对男孩儿的教育中,愤怒却常常受到区别对待。

人们更能容忍男孩儿的愤怒,并将其视为男孩儿以后能够很好地坚持自我和获得认可的标志。

对于男孩儿,愤怒更多地被视为“男性气质”的正常标志。

年轻的妈妈也会说,她们会尝试对儿子和女儿进行同样的教育。通常,男孩儿也不允许无限制地发脾气,他们也经常会感觉到愤怒不受欢迎,并会尝试抑制住愤怒以免惹人讨厌。

但是,当一个小男孩儿发脾气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和对女孩儿不一样的评价,如“他会好起来的”“嗯,你已经长成一个真正的小男子汉了”“他只是死脑筋”或者“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成年之后是否能够很好地表达愤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时期孩子的愤怒是否被父母接受,以及父母是否能够教会孩子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愤怒。

但是,很多人说,他们的父母曾通过不理会来应对他们的愤怒,可能几个小时,有时甚至整天不和他们的孩子说话。

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失去了爱,对孩子来说也是最可怕的事情:“如果我生气了,我就要被抛弃了。”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决定以后再也不表现出愤怒了,即使愤怒让他们的内心几乎被撕裂。

在孩子的房间里,可能只有布娃娃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愤怒。

在这样的时候,有的小女孩儿可能会剪掉布娃娃的头发。他们也可能会将怒气撒到兄弟姐妹或者宠物身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沟通分析师范妮塔·英格利希恰如其分地称其为明智的生存法则。

这里指的生存法则不仅是身体方面,更主要的是精神方面的生存法则。

孩子需要父母的认可。对于他们来说,这关乎一个问题:“我有多么被喜爱?”如果父母不喜欢他们发怒,他们甚至会因此受到惩罚,那么,他们就不会再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愤怒。他们会寻求另外一种撒气的方式。

有的孩子也会选择另外一种生存法则,完全不去感受它,而他们不去感受的不仅是愤怒,还有悲伤、恐惧与无助。

这是一种保护机制,可以使人在成长过程中变得无情,并且会严重限制他们建立情感联系的能力。

如果孩子在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疾病或残疾的家中长大,父母往往会要求他们更体贴、更懂事。虽然原则上来说,孩子学会体贴是好事,但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孩子通常不得不忽视自己的需求,因此不堪重负。这会导致他们的生命能量、自然扩张的冲动受到抑制。

孩子会发展出这样的信条——“我很好,我很健康,所以我不能要求太多。”或者“我不是那么重要。”

那些总是听到“看,你比姐姐强多了”“我们不能让生病的妈妈负担过重”或者“你不可以打生病的妹妹”的孩子会在家庭之外寻求可能性,以此满足他们的需求,表达他们的愤怒。

如果没有这样的可能性,则可能会发展出以下信条:“我不是很重要,但是我一直很可爱,让别人开心,我就会得到足够的爱。”

但是这将对健康地解决怒气和愤怒产生致命的影响。

这样的孩子成长中将几乎不能用愤怒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 反思问题

我的母亲是如何处理愤怒和生气的?

我的奶奶和外婆是如何处理愤怒和生气的?

我的父亲是如何处理愤怒和生气的?

我的母亲对待愤怒和生气的态度是怎样的?

我的父亲对待愤怒和生气的态度是怎样的?

我小的时候,大人对发脾气的小女孩儿怎么说,或者怎么想?

他们对发脾气的小男孩儿怎么说?

小时候,我自己对愤怒有什么想法?

我曾经偷偷发泄过愤怒吗?

如果生气和发怒,我会受到惩罚吗?什么样的惩罚?

青春期时,我是如何经历我的愤怒和生气的?

我现在对待愤怒的态度是否和我的母亲或父亲相似?

我现在处理愤怒的行为是否与我的父母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