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86. 吹箫引凤

其实这是一个神话故事。

秦穆公小女儿出生时,适逢有人进献一块璞玉,剖开顽石的表面,竟得到一块碧色的美玉。小公主满周岁了,举行抓周仪式,盘子里那么多东西,她却单单抓着这块玉在手里不放。穆公笑了,给心爱的小女儿取名为弄玉。

弄玉渐渐长大,出落得婷婷玉立,姿容绝世,又聪明无比,善于吹笙,不用乐师教,便无师自通,吹得有模有样。穆公便命玉工将那块碧玉制成玉笙,送给弄玉。

一转眼,弄玉十五岁及笄了,该论婚事了。秦穆公自是要好好挑个女婿的,但弄玉却说:“必须是一个善吹笙的,才能与我唱和,其他的我看不上。”

某一夜,弄玉在自己居住的凤楼上卷帘闲看,只见月明星稀,夜空如镜,便来了兴致。一面焚香,一面取碧玉笙临窗而吹。声音愀然,直入天际,微风吹拂中,隐隐传来若有若无的乐音仿佛在和弄玉的调子。

弄玉停住,侧耳细听,对方的乐音亦停,但却余音袅袅不绝。她不由惘然,若有所失,但夜已深,只得就寝。恍惚中,梦见西南天边五色霞光,耀眼如白昼。一俊美男子头戴五色羽毛冠盖,身穿鹤羽制成的大氅,骑彩凤临空而降,立于凤楼前的凤台之上,对弄玉说:“我乃太华山之主,天帝命我与你结为夫妇,约于中秋日相见。”

说完便解下腰间一根红色的玉箫,倚栏吹曲,彩凤舒展着翅膀在一旁翩翩起舞。弄玉被乐声所迷,问:“这是什么曲子?”

“《华山吟》第一弄。”

“此曲能学吗?”

“你我既成夫妻,自然会教你的。”男子说完便来拉弄玉的手,这一下,她猛然从梦中惊醒。

秦穆公听说此梦,便派孟明视前往太华山寻访此人。农夫们说山上的明星岩那里,的确有一异人,自七月十五在那里结庐而居,每天会下山买一次酒。到了晚上,便吹箫,那乐声十分动听。

孟明视按照指点,果然看到一个羽冠鹤氅,相貌英俊,气质出尘的男子,一问姓名,答曰:“萧史是也。”

此人形象气质与弄玉所梦之人十分相近,孟明视说明缘由,便载其回宫。

秦穆公见了萧史,觉得他形容潇洒,有离尘绝俗之韵,也是十分喜欢。但听说他只会吹箫,还是有些失望,这和女儿的要求不符啊!

本来准备送他出宫,但弄玉派人来说:“箫与笙同类,不如请客人吹奏一番,好容易来一趟,不好便这样走了。”

只见那萧史拿出一管赤玉箫,玉色温润,红光耀眼,真是希世之宝。只吹第一曲,清风徐徐而来;吹第二支曲,则彩云集于台上;第三支曲一开始,便见成对的白鹤在空中飞舞,又有数只孔雀在御花园的林中栖集,好一幅百鸟和鸣的图景。

秦穆公见此祥瑞,不由大喜过望。弄玉躲在帘后见了,也十分开心:“这人真是我丈夫了!”

秦穆公问:“你吹这箫,为什么能召来这许多珍禽?”

“箫者象征凤鸣,凤是百鸟之王,故而珍禽闻凤声而翔集。从前舜帝作箫韶之乐,凤凰也应声来仪。凤都可召,何况其他鸟呢?”

萧史对答如流,声音清越,秦穆公便欲为女儿招婿了:“小女曾誓言择善笙者为婿,如今你这箫能通天地,胜于笙多矣。何况小女有异梦,今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日,这是上天赐与的缘份,卿可不能推辞哟。”

萧史这便半推半就地答应了,穆公这便赐衣冠,香汤沐浴,送他到凤楼与弄玉完婚。

次日一早,穆公拜萧史为中大夫,但却不参与国政。萧史每天只躲在凤楼中,除了喝些酒外,连半点烟火吃食都不沾。弄玉跟着他学了些道家的辟谷术,渐渐地也不食人间烟火了。

萧史教弄玉吹箫,曲名为〈〈来凤〉〉。约摸半年后,夫妻俩在月下吹箫,忽地有只紫凤飞到凤台之左,又有赤龙盘旋于台右。萧史这才道出原委:“我本是上界仙人,天帝因人间史籍散乱,命我下界整理。于周宣王十七年生于周朝萧家,至今已有一百一十余年了。如今天帝命我为华山之主,虽然与你有夙缘,但却不能久住人间。如今龙凤相迎,咱们可以一齐飞升了。”

弄玉本想辞别父亲,但萧史说:“既然做了神仙,自然应当超然世外,岂可眷恋人间亲情?”

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从凤台驾云而飞去。由此今人称佳婿为“乘龙”,便是有此出处的。当然,有人在太华山听见凤鸣声。

秦穆公听说后惘然半天,叹息道:“世上真的有神仙啊!若此时有龙凤来迎寡人,那寡人必弃山河如旧履也!”也难怪他这样想,晋文公重耳做上霸主的位子又怎样,还不是说死就死了,人死万事皆空,哪有神仙长生不老的好?

自此穆公开始厌倦政务,超然有世外之念,将国政悉数交给孟明视,自己则专心修道求仙。没多久,公孙枝病逝。孟明视推荐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针虎,并称为“三良”的,秦穆公一一拜为大夫,礼待甚厚。

又过了三年,即周襄王三十一年春二月,穆公又坐在凤台赏月,想念女儿弄玉,不觉沉沉睡去。梦中恍惚似见萧史与弄玉骑着凤凰来接自己了,一起游历广寒宫。待到醒转,便着了风寒,没几日便薨了。穆公在位三十九年,活了六十九岁。

世人说他是仙去,其实怕不然。既然他醉心于修道成仙,怕和后来的秦始皇,唐太宗,雍正帝一样,吃多了丹药,慢性汞中毒是跑不了的。

世子罃即位为秦康公,葬父于雍城。秦国沿用西戎的葬制,使用活人殉葬,秦穆公陪葬者一百七十三人,为历代秦君之最,连子车氏三子都在其中。国人作诗《黄鸟》为讽。

其实秦国的活人殉葬的确残忍,这也客观上阻碍了秦国的发展。因害怕被迫殉葬,天下有识之士裹足不敢入秦,这样开历史倒车的制度幸而不久便被废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