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1]。六亲不和[2],有孝慈[3]。国家昏乱[4],有忠臣。
问题分析
对“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的异文与说解,应取怎样的态度?
本章文字有两种读解:一种如王弼本、河上公本“大道废,有仁义”的三字句,意思是大道被废弃破坏后,才出现什么仁义,对“仁义”等显然具有贬抑的意义。另一种是帛书本与简本,均作“故大道废,安有仁义”的四字句(傅奕本作“焉有仁义”),其中一“安”字,一般解释为“哪里”,这样,文义就成了大道被废弃破坏,哪里还有仁义可讲呢?“仁义”等词与“大道”为相承关系,是同义或近义,具有褒扬的意思。所以有的学者据此认为老子并不鄙薄仁义,其与儒家的思想是相同的。可是对照《老子》全文,其中与儒家思想冲突处甚多,仅据此以“道”合“儒”,殊非定论。同时就帛书本而言,其继“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后,就是“智慧出,安有大伪”,以“大伪”等同“仁义”,显然不合文义,所以又有后人“增改”说,而简本仅三句,没有“智慧出”一句,则较合理。总之,这一问题至今仍有争论,暂可存疑。
文化史扩展
1.孔、孟的仁义观
文天祥曾说“孔曰成仁,孟云取义”(《纪年录赞》),仁义观正是孔子与孟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基础。具体说,“孔子贵仁”(《吕氏春秋·不二》)。首先,孔子贵“仁”表现出对“人性”的态度和做人的尊重。《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而仁之本,则在来自家族亲缘的孝悌观,即“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学而》)。其二,孔子的“仁”实现了由尊天命向重人事的转化。他奉行“敬鬼神而远之”的原则,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天神已成人的附庸,没有了独立的意义。但是,他同样重视天命,他见宾客、临祭祀的那种“如见大宾”“如承大祭”“居处恭,执事敬”的态度,指向的是一种内心敬天如祭的虔诚,是“祭神如神在”的“仁”的境界。其三,孔子论“仁”是与“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他一方面以“仁”充实“礼”,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一方面又用“礼”规范“仁”,即“克己复礼”为“仁”。孟子在“仁”的基础上更重一“义”字,并由此生发出义利之辨与尚义而轻利的思想。孟子取“义”,最基本的特征是将其与仁心结合,认为“义”源自人的“良知”,为人心所固有,即“义内”说。由于孟子以“良知”拯救乱世,所以他的“义”与“礼”的结合,又不同于孔子“仁”与“礼”的结合,孔子偏重的是“尊王”,孟子偏重的是“贵民”,也就是“民为贵”,“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这也是孟子以“义”为核心的从“民之归仁”“民之为道”到“保民而王”的政治理想。
2.避讳与称号
在传世的《老子》版本中,多有避讳现象,如“邦”“盈”“恒”等字因讳汉代高帝、惠帝、文帝均改字,本章的“国家昏乱”之“国家”即“邦家”。所谓避讳,指凡遇到与君主或尊长名字同音或同字的字,不能直接称呼,要用改字、缺笔、空字等方式来回避,以表示敬畏。避讳主要有避君讳与避家讳两种。避君讳如汉文帝名恒,把“恒”改为“常”,把恒山改为常山。又,唐太宗名世民,将“世”改为“代”或“系”,将“民”改为“人”,如柳宗元《捕蛇者说》将“民风”写作“人风”。避家讳如司马迁父名谈,《史记》就把赵谈改为赵同;再如苏轼祖父名序,苏洵文章把“序”改作“引”,苏轼又改用“叙”字。以缺笔方式避讳,始于唐代,如“世”字缺底部一横,孔丘之“丘”缺右边一竖等。避讳往往造成语言上的混乱,做法也几近荒唐,特别是谐音避讳(古称“嫌名”),就受到颜之推、韩愈等学者的质疑。比如唐代诗人李贺父亲名“晋肃”,因“晋”与“进士”之“进”同音,当时就有人坚决反对李贺报考进士科,韩愈为此写了《讳辩》一文,对此荒唐现象进行了批评与嘲讽。
与避讳相近的称号,即由古代宗法制度的“尊祖敬宗”带来的对君主等尊者的敬畏与崇拜。称号主要包括谥号、庙号与尊号。谥号是朝廷以谥法为标准,给予已逝帝王、诸侯、卿大夫的一种称号,用以概括死者生前的事迹和品德,具有评判的性质。谥号有一些固定的字,根据内涵大致有三类:一是褒扬类,如:经纬天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等;二是贬抑类,如: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等;三是同情类,如: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慈仁短折曰“怀”等。除朝廷赐谥,也有一些私谥现象,如陶渊明死后,颜延年谥其为靖节征士。庙号是太庙立祀时为已逝帝王追尊的称号,如太祖、太宗、世宗等,通常放在谥号之前,如汉武帝的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尊号起于唐代,为生前的尊奉,受尊号者为皇帝、皇后(皇后的尊号又称“徽号”),如宋太祖乾德元年受尊号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清同治帝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尊号可以累加,多为阿谀奉承之词。
[1] “大道”四句:河上公本与王弼本同,傅奕本多两“焉”字,作“焉有仁义”“焉有大伪”。帛书本则整章“有”字前皆多出“安”字,简本残“慧智出”二句,余三处亦有“安”字。“慧智”,他本作“智慧”。按:文本不同,意义差异,所以本章解读歧义甚多。废,废弃,破坏。伪,欺诈。
[2] 六亲:王弼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
[3] 孝慈:父慈子孝。或作“孝子”。
[4] 国家:简本作“邦家”。昏:昏庸。乱: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