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竹书纪年》对研究先秦历史有哪些重要意义?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史书。该书原无名题,后世以所记史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又以原书为竹简,也称为“竹书”,一般称为《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晋太康二年(281年)左右,在汲县(今河南卫辉西南)战国时魏墓中发现了一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朝廷知道后,将竹简全部取出,加以整理,这就是《竹书纪年》。此书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中国史学史上也是一部重要著作。

《竹书纪年》共12篇,叙述了夏、商、西周、春秋时的晋国和战国时魏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为止。由于竹简散乱,以及战国文字“于时即已不能尽识”,《竹书纪年》的整理仍存在争论和问题。晋惠帝时,秘书丞卫恒又从事“考正”,尚未完成即在一次统治者的内部争斗中被杀。他的朋友佐著作郎束皙续成其事,对这批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使其最终成书。

《竹书纪年》有不少地方与《史记》记载有很大差异,被认为比较接近史实,如“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共伯和干王位”等。这使其成为历代研究先秦历史必不可少的参考。

《竹书纪年》原简可能在晋代永嘉之乱时亡佚,但初释本和考正本仍继续传抄流行。但到宋代,传抄本也散佚殆尽。清代学者从史书中辑收《竹书纪年》的各种引文,重新再组合成一份复原版的“竹书纪年”。这一份一般称之为《古本竹书纪年》。明代嘉靖以后,出现了二卷的所谓《今本竹书纪年》。由于来路不明以及体例与历来所引《竹书纪年》有所不同,《今本竹书纪年》历来被斥为元明时人之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