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邵叔宀先生遺札 [1]

死别生離各泫然,吞聲惻惻已經年 [2] 。帆開南浦春剛去 [3] ,舟到西泠月正圓 [4] 。當日祖筵如夢裏 [5] ,即今展翰又天邊。傷心一樹梅花發,更有誰移植墓田 [6]

【注释】

[1] 邵叔宀(mián):邵齊燾(1717—1768),字荀慈,號叔宀,昭文(今屬常熟)人。乾隆七年(1742)進士,官編修。乾隆三十一年(1766)罷官歸,即主講常州龍城書院,仲則與洪亮吉都受業於門下。邵氏卒於乾隆三十三年,此詩中有“吞聲惻惻已經年”之句,可知應作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

[2] 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一:“死别已吞聲,生離常惻惻。”惻惻:悲痛,悽涼。

[3] 南浦:南面的水邊。泛指送别之處。南朝梁江淹《别賦》:“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乾隆三十三年仲則赴徽州訪徽州同知王祖肅,時在首夏,邵先生有詩序送行。

[4] 西泠:亦稱西泠橋。在杭州孤山西北盡頭處。仲則應浙江觀察潘恂之邀,客杭州觀察署中。原注:二語昔年别先生之武林詩,未成而發,後得書示和章。

[5] 祖筵:送别的筵席。孟郊《送黄構擢第後歸江南》詩:“却憶江南道,祖筵花裏開。”

[6] 原注:庭梅一株,先生嘗酌其下,曰:“吾老去,移此植墓田足矣。”竟成語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