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际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现状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了“理想健康7要素”,包括:不吸烟或戒烟1年以上;坚持有氧运动;坚持健康饮食;血压<120/80mmHg;血糖<6.1mmol/L;血胆固醇<5.2mmol/L;正常体重。研究显示,达到上述7个指标的全因死亡率比仅达到1个指标者要降低51%,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76%。这个结果提示,以降低健康危险因素为主的预防策略,是降低死亡率最重要的方法。

基于上述数据,美国于2011年启动了“百万心脏计划”(Million Hearts Initiative)。其目的是在5年内使美国居民减少100万个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每年降低卒中和心脏事件10%。该计划包括4项内容: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A);降血压(B);控制胆固醇(C);戒烟(S),简称ABCS,均是从预防的角度来控制健康危险因素。

2012年,第65届世界卫生大会发布了一项全球医学目标,即到2025年,要使全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25%(25×25计划)。为了配合WHO提出的这一全球性目标,AHA又与世界心脏联盟(WHF)、欧洲心脏学会(ESC)一起提出了如下具体行动计划:酒精摄入量减少10%;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减少15%;控制肥胖率的上升趋势;缺乏运动人数下降10%;高血压患病率下降25%;高胆固醇患病率下降20%;盐摄入量减少30%;吸烟率降低30%。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理念与战略已出现了4个方面的重大改变:

(1)从针对疾病下游开发药物,发展介入与外科技术,转向重视疾病上游的预防,并从针对疾病转向针对健康。开始综合治理多重健康危险因素,从青少年抓起,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2)从经验医学转向循证医学和价值医学,并针对具体的患者进行循证医学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

(3)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从单一学科转为多个学科联盟;从干预单一危险因素转为多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从一家医院或一个地区转向区域联盟框架下的联防联治。

(4)从大医院为中心转向以社区/家庭为中心。

全面的、分层次的心脑血管疾病防线的建立应从动脉粥样硬化入手,因为它是脑卒中、心梗等缺血性疾病的罪魁祸首。这些危害百姓生命的重大疾病,其上游是由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多重危险因素所构成的。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是血脂异常,使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事件。以下4类人群受益比较明显:有临床ASCVD症状者;LDL-C>190mg/dL的患者;无临床ASCVD的糖尿病患者(40~75岁),伴LDL-C水平70~189mg/dL;无临床ASCVD或LDL-C水平为70~189mg/dL的糖尿病患者,且10年ASCVD的风险>7.5%。

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预防医学专家提出了他汀类药物使用的5个准则:

(1)对于既往有心梗、卒中病史的患者,应使用他汀类药物作为饮食、运动和戒烟的辅助措施,以实施二级预防。

(2)在糖尿病、HDL-C降低或hs-CRP升高的50岁以上人群中,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是饮食、运动和戒烟的辅助手段,是一级预防的组成部分。

(3)开具他汀类药物处方时,临床医师应在安全的前提下,寻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强度,并集中精力进行依从性的随访。

(4)应限制使用非他汀类药物或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除非有明确证据表明这种方法可进一步降低特定患者的心血管事件。

(5)基于证据的指南和共识必须简单、实用,且符合循证医学的原则。另外,预防的新进展应尽快纳入这些指南和共识之中。临床医师不仅要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我们应付出更大的努力,抓好疾病的零级预防、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做好脏器的早期康复,注重“治未病”,综合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多重危险因素。应联合相关学科协同工作,在共同的平台上预防疾病。同时,我们需与社区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家属密切联系,努力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规范措施转变成社区和家庭的卫生实践。

医学科学技术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和成就,都是革命性的。同样,预防和康复理念的传播和落地也是革命性的。

心脑血管疾病是多因素、多阶段作用的结果。例如,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最后导致冠心病等,以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都是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因此,早期预防、控制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这可以给广大患者带来无法估量的收益。而当疾病已经发生时,我们应该进行规范化诊疗,依据大量循证证据,更加科学地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将疾病的危害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