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现状

研究表明,虽然我国居民的期望寿命已超过80岁,但各种危险因素造成近20年的带病生存期。影响健康期望寿命的因素主要是年龄,还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潜伏期长、病程长的慢性病。

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一是表明我国快速进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二是患病和致残的年轻化。处于非健康状态、带病生存的人越来越多,不仅给个人带来疾苦,而且会拖累家庭,增加社会负担。

延长健康寿命,缩短健康期望寿命与期望寿命之间的差距,是我们医疗卫生事业神圣的初心和使命、责任和担当。对带病生存的人群要认真做好脏器康复/二级预防和慢性病管理,使带病生存者尽快恢复健康,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职场。而目前我国脏器康复/二级预防的体系尚未建立,“人的健康保障不如汽车的保养”,大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缺乏积极有效的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医疗费用在以每年18.6%的速度增长,大大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这预示着我国已面临医疗危机。解决医疗危机的根本出路,是重新明确医学的价值和本源,建立健全的“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生态)”医学模式和“预防—治疗—康复”生命全程关爱体系,并关注患者的全面身心健康。

我们应对每一位患者作出个体化的医疗评估,并充分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发挥患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只有通过综合评估、综合管理和多学科团队的参与,才能实现综合和全程的慢性病管理。

就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配置格局来看,只靠大医院专科和专家的医疗服务不可能满足医疗和健康服务的巨大需求。这不仅仅在发展中国家不行,在发达国家也是行不通的。

我们还要重视专业人员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培训转岗的护士、社工和志愿者,也包括慢性病患者的家属。应特别重视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模式的探索和创新,要重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运营成本,做好健康管理与脏器康复/二级预防工作。

发展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事业,不可能仅仅依赖目前人满为患的大型医院,而应将二级医院、中医医院转型,吸引民营资本开设“4S店”,并在此基础上,与社区/家庭通过电子医疗、互联网、物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

当前,国家鼓励和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同时鼓励多点执业、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医共体、健共体建设,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4S店”,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延长健康寿命更为重要和有效的措施是实现医疗战略的转移,做好零级和一级预防,重视全民健康促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表1-1)。要从源头抓起,从0~3岁婴幼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直到老年的全生命周期都要重视健康问题。

我们要倡导百姓养成4个理想的健康行为:

(1)不吸烟或戒烟,远离二手烟/三手烟。

(2)坚持运动,每周120~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良好的运动习惯将使我们一生受益。

表1-1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建议

(3)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低盐饮食,少喝含糖饮料等。

(4)理想的体质指数。

其实,做到这些并不难,关键在于长期坚持,使之变成自己的生活习惯。从源头做好预防,不仅心血管病、卒中的发病率会减少,而且对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控制有“一石多鸟”的效果。

在我国,尽管女性的吸烟率远低于西方国家,但年轻女性吸烟率的增加及大量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需引起全社会高度的重视。

另外,在当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句口号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管住嘴的同时,要坚持迈开腿。坚持走路是最易实施且成本最低的运动方式。对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术后的患者,要在心肺功能评估的基础上,按照康复程序循序渐进地开展运动(表1-2、表1-3)。

遗憾的是,一项对外科医师身体活动调查的报告显示,有24%的人近期没有身体活动,有54%的人根本没有锻炼身体,只有22%的人达到了要求。

健康是幸福,健康是尊严,健康是成功人生的基础。健康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同时,健康也是一种责任、一种智慧,需要有效管理。临床医师应做健康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尽可能延长健康期望寿命,缩短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之间的差距,当这个差距为零时,就说明“一生健康、寿终正寝、无疾而终”实现了。

表1-2 定期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好处

续表

表1-3 体育活动水平的分类

虽然,近年来的临床诊疗技术发展迅速,但遗憾的是,50%的患者从来没有症状和先兆就突然发生了心梗、脑卒中,甚至意外死亡。即使能够救治成功,患过心梗的患者最后也会出现慢性心力衰竭,极大地影响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这些患者虽然能够长期存活,却无法继续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增加了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2002年10月,WHO发表了题为《降低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生活》的世界卫生报告,明确指出:为了保护和促进全人类的健康,重点应该放在对重要疾病明确病因的预防上。

慢性病可预测,并且可防可控。因此,全社会要重视并强化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应构建并筑牢4条防线:第一条防线是防发病;第二条防线是防事件;第三条防线是防后果;第四条防线是防复发。成功挽救急性心梗的患者后,还要做好二级预防,防止再次梗死,减慢或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等。

值得关注的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正呈现出快速年轻化趋势。以往认为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而实际上,目前我国城市急性心梗患者中,40~55岁壮年人群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30岁以下也偶有发生。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20世纪末期及以后出生的人群,由于其幼年起便处于高脂饮食、长期伏案工作、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可推测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还会进一步提前。所以全面构筑健康的各级防线已刻不容缓。而30~55岁年龄段正是事业的黄金时期(白领、骨干、精英,号称“白骨精”),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猝死和残疾不仅将极大地增加个人、家庭的不稳定因素,而且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造成巨大隐患。

另外,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18.6%,而大于60岁人群的患病率达28.3%。所以说,老年人同样需要积极调脂。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需要终身健康管理,需要终身健康锻炼。预防要从青少年开始,主要是针对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强调健康生活方式,早期预防危险因素。到中年30~40岁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危险因素的控制和异常代谢指标的干预。对于老年人,应继续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并实行终身的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