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希腊神话的道德律令
- 郭玲
- 6155字
- 2021-09-29 13:50:42
第五节 研究方法
本书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多学科一体化研究方法、母题分析研究方法、马克思唯物史观研究方法及比较研究与文献归纳的研究方法。
一 多学科一体化
神话学本身是一门“领域学”,属于综合性学科,这也奠定了神话学研究方法复杂性的特点。美国历史与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1930—)创建的“多学科一体化”的研究方法是神话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神话是原始先民最初的精神产物,创始之初的神话与哲学、宗教、历史等学科尚未分化。因此,对古希腊神话的研究要采取多元研究范式。
对人类精神文化产物的分析研究方法不应局限于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研究,必须从多重学科视野着手,在被割裂开来的文化因素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联系。正如中国台湾中研院前副院长、美国科学院院士张光直(1931—2001)所说:“神话不是某一门社会或人文科学的独占品,神话必须由所有这些学问从种种不同的角度来钻研与阐发。”[86]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将古希腊神话的产生、发展与式微的历史脉络嵌入古希腊的哲学、文化、宗教、历史及社会等学科中进行统整性的分析,以期运用各个学科的互补性进行整体性的一体化研究范式,由表及里地、时空交错地、立体地、科学地解释神话中隐含的道德文化价值。
二 母题分析研究
神话具有多种母题。美国学者斯蒂·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指出,“一种类型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传统故事,可以把它作为完整的叙事作品来讲述,其意义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故事。……组成它的可以仅仅是一个母题,也可以是多个母题。……绝大多数母题分为三类:其一是一个故事中的角色——众神,或非凡的动物,或巫婆、妖魔、神仙之类的主灵,妖魔甚至是传统的人物角色,如受人怜爱的最年幼的孩子,或残忍的后母。第二类母题涉及情节的某种背景——魔术器物、不寻常的习俗、奇特的信仰,如此等等。第三类母题是那些单一的事件——它们囊括了绝大多数母题。”[87]
本书正是依据斯蒂·汤普森的“母题”分类研究方法分析古希腊神话,一方面以母题为分析单位将古希腊神话分为神祇神话、英雄神话、创世神话等母题,再通过横向比较,梳理各母题的神话与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各个母题神话,进一步提炼出古希腊民族生活中隐含的各种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以此来确认古希腊神话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价值与地位。通过神话的各类“母题”研究,发现其中蕴藏的演化规律及时代特征。
三 唯物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纠正与批判西方神话学立足唯心主义错误的唯一科学的方法。神话作为人类文化发展史的一部分是从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基于唯物史观的观点,神话的发展演变与社会生产力及经济基础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及生产方式决定了神话发展的不同形态。
依据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分析,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生产和生活实践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本书依据唯物史观的历史阶段划分将古希腊神话历史发展脉络分为四个阶段:史前史阶段、古代文明阶段、轴心阶段、科学技术阶段的神话发展态势。史前阶段——天人合一阶段,人类尚未厘清主体与客体二元差别,人与外在世界的界限模糊不清,客体之于主体而言更多的为亲密关系而非敌对关系,神人关系亲密无间,此时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渔猎采集的经济模式;古代文明阶段——天人分离阶段,人类开始出现主客体观念,人类生活有赖于自然客体,人类对外界不可抗力的客体存在产生敬畏意识,并开始相信超自然力量神祇的真实存在,神人关系亲密却也矛盾,此时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渔猎采集、畜牧养殖及原始农业的经济模式;轴心阶段——理性萌发阶段,人类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渐行渐远,人类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神祇的形象也开始具备了人类的形与性,同时出现了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神话,此时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民族农业的经济模式;科学文明阶段——人神分离阶段,人的主体意识增强,自然客体之于人类主体逐渐演变为工具与材料的角色,神话日渐退出了历史发展舞台,科学成为人类认识自然客体的唯一手段。在分析神话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借鉴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学观点。本书基于唯物史观的观点,以及古希腊神话发展中所体现出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组成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坚持从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中推演出神话发展的时代价值及其所隐含的道德意蕴。
四 其他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
当今时代,世界文明分类中最大的分歧表现为东西方世界各自坚守的自身文化传统,神话这种古老的意识形态,对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形成影响深远。研究某一民族神话的类型、文化底蕴和精髓的核心目的,不仅是要揭示某一民族的历史面貌,更主要的是把一个民族的神话与其他相关民族的神话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各个民族神话的主题、母题、情节、人物及关系等,客观地廓清本民族的精神本质及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源自两个不同社会的两类事实,并不能仅仅因为它们彼此相似就进行比较;只有在这些社会本身彼此相似的情况下,换言之,只有在它们作为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比较这些事实。倘若不存在什么社会类型,那么比较方法也就不可能存在,只有在单一类型之内,比较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88]正如谢六逸(1898—1945)在《神话学ABC》[89]所示,神话必然是古代社会、古代宗教、古代知识的一部分。
本书在探析古希腊文明溯源的部分将古希腊道德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同中华道德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横向的比较研究。本书分别从地理、民族、社会制度三个维度对东西方道德文明产生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
(二)文献与归纳法
在文盲社会中,原始先民的智慧结晶保存方式要有两种:其一,以各种宗教仪式为表征的活态神话资料并通过口耳相传得以流传;其二,原始先民将神话及神祇形象调绘在各种器物和建筑物上并通过考古发掘得以再现。现在学界已经通过各种考古发掘及文献整理提供了具有一定可信度的、丰富的、多样的文献资料,这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此外,神话学、社会学、文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对古希腊神话的研究成果颇丰,这也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佐证资料。
[1]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神话简史》,胡亚豳译,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2]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神话简史》,胡亚豳译,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3] [德]卡希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31页。
[4] [苏]A.古谢伊诺夫、伊尔利特茨:《西方伦理学简史》,刘献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5] 所谓集体无意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纪只产生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
[6]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7] 冷德熙:《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8] [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周世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3页。
[9] [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 Georg Friedrich Creuzer,Symbolik Und Mythologie Der Alten Völker,University of Michigan Library,2009.
[11] [美]阿兰·邓迪斯:《西方神化学读本》,朝戈金等译,刘魁立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2] [英]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3] [英]J. G.弗雷泽:《金枝》,徐育心、张泽石、汪培基译,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14] [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 [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 [加]弗莱:《批判的解剖》,朱国华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7] 所谓“母题”(Motive),其一,指在神话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种人类精神现象,与原型类似;其二,指从故事情节中简化抽离出来的、不是有任何主观色彩的,甚至只剩下一个基本动作或一个基本名词,它必须带有普遍存在并且广泛推广意义的文本中的最小元素。
[18] Josepha. W. Shermen,Mythology for Storytellers:Themes and Tales from around the World,Routledge,2015.
[19] Lorena Stookey,The Thematic Guide to World Mythology,Greenwood Press,2004.
[20] Claud Calame,Myth and History in Ancient Greece:The Symbolic Creation of Colony,translated by Daniel W.Berma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21] Ariel Golan,Prehistoric Religion:Mythology,Symbolism,Jerusalem Press,2003.
[22] Mary Lefo Witz,Greek Gods,Human Lives:What Can We Learn from Myth,Yale University Press,2003.
[23] Radcliffe G. Edmonds Ⅲ,Myths of the Underworld Journey:Plato,Aristophanes and the “Orphic” Gold Tablet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4] Luc Brisson,How Philosophers Saved Myth―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 and Classical Mytholog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8.
[25] [德]施瓦布:《希腊神话故事》,刘超之、艾英译,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
[26] [德]施瓦布:《古希腊罗马故事神话和传说》,光明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27] Harold Newman & Jon O.Newman,A Genealogical Chart of Greek Mythology,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3.
[28] 希腊雅典科学院于1987年12月授予罗念生“最高文学艺术奖”,以表彰其对古希腊文学翻译和研究的卓越贡献。
[29] 隋竹丽:《古希腊神话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0] 王倩:《20世纪希腊神话研究史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1] 楚金波:《希腊神话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2] 孙正国:《20世纪后期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之批评》,《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杨绍华:《中西神话的历史差异与文学的进步》,《求索》1998年第1期;周天:《中西神话同异论》,《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2期;廖练迪:《神话的魅力——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之比较》,《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缑广飞:《尽显英雄本色——中西神话英雄形象比较》,《中州学刊》1999年第1期;张淑英:《古希腊神话和中国远古神话之比较》,《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彭兆荣:《和谐与冲突:中西神话原型中的“二女一男”》,《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2期;何文桢:《中西神话与中西文化传统》,《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刘长:《从中西神话之异看文学民族特色的历史渊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1期;刘长:《从中西神话之异看文学民族特色的历史渊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1期。
[33] 叶尔肯·哈孜依:《希腊神话哈萨克神话的比较研究》,《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4] 贡觉:《神性与人性的对话——藏族和古希腊关于人类起源神话之比较》,《西藏研究》2006年第3期。
[35] 王湘云:《中国希腊古代神话对比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 Wace,Alan J.B.and Frank H. Stubbings,A Companion to Homer,Macmillan St Martin's Press,New York,1962.
[37] Wace,Alan J.B.and Frank H. Stubbings,A Companion to Homer,Macmillan St Martin's Press,New York,1962,p.451.
[38] A.W.H. Adkins,Merit and Responsibility:A Study in Greek Value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
[39] A.W.H. Adkins,Moral Values and Political Behaviour in Ancient Greece,Chatto & Windus Ltd,1972.
[40] Eric A.Havelock,The Greek Concept of Justice:From Its Shadow in Homer to Its Substance in Plato,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41] James M. Redfield,N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Iliad:The Tragedy of Hector,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1994.
[42] 陈鹏程:《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43] 王怀义:《中国史前神话意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4] 张文安:《中国神话研究与文化要素分析》,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5] 将散体叙事划分为神话、传说、故事的开端,可以回溯到C.W.冯·西多所著《散文传统的范畴》(with the title translated as The Categories of Prose Tradition),重印于《民俗学论文选》(Selected Papers on Folklore,哥本哈根,1948)。
[46] “神话”一词,最初通过日本而从西方引进。1903年,留日学生蒋观云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这是中国第一篇关于神话学论文。此后,王国维、梁启超、鲁迅等人,相继把“神话”概念作为启蒙新工具引入到文学和历史研究领域。参见马昌仪《中国神话学发展的一个轮廓》,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
[47] 何顺果、陈继静:《神话、传说与历史》,《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版,第10页。
[48] [英]麦克斯·缪勒:《比较神话学》,金泽译,上海译文出版1989年版,第11页。
[49] 《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35页。
[50] Bruce Lincoln,Gendered Discourses:The Early History of “Mythos”and “Logos”,History of Religions,Vol.36,Number 1,Aug.,1996,pp.1-12.
[51] [美]阿兰·邓迪斯:《西方神话学论文选》,朝戈金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37页。
[52]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6页。
[53]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54] [美]威廉·巴斯科姆:《民间文学形式:散文叙事》,载阿兰·邓迪斯《西方神话学读本》,朝戈金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5] [美]威廉·巴斯科姆:《民间文学形式:散文叙事》,载阿兰·邓迪斯《西方神话学读本》,朝戈金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56] 苑利:《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神话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57]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载《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
[58] 茅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59] 王钟陵:《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古代·神话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
[60] 乌丙安:《简论神话系统》,《辽宁大学学报》 1986年第2期。
[61] [英]麦克斯·缪勒:《比较神话学》,金泽译,上海译文出版1989年版,第23页。
[62] [英]弗雷泽:《金枝精要: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刘魁立编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63] [奥地利]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60—264页。
[64] C.G.Jung & K.Kerényi,The Science of Mythology:Essays on the Myth of the Divine Child and the Mysteries of Eleusis,Routledge,2005.
[65] [英]简·艾伦·赫丽生:《希腊宗教研究导论》,谢世坚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6] 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86—787页。
[67] [德]列维·施特劳斯:《神话的结构研究》,《结构主义神话学》,叶舒宪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页。
[68] Roland Berthes,The Eiffel Tower and Other Mythologies,Trans.Richard Howard,New York,1979.
[69] [法]罗兰·巴尔特:《现代神话》,《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203页。
[70] [法]罗兰·巴尔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203页。
[71] [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潘光旦、胡寿文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26页。
[72] Bryce Huebner,Susan Dwyer and Marc Hauser,The Role of Emotion in Moral Psychology,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8,13(1),pp.1-6.
[73] I.A.Richards,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74] I.A.Richards,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p.55.
[75] Lakoff,G. & 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76]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期,第11—19页。
[77] 李福印:《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44—49页。
[78]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9]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隐喻是所有修辞手段中最具形象性的。
[80] 张光明:《英汉互译思维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第298页。
[81] [德]汉斯·布鲁门伯格:《神话研究》,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6页。
[82] 茅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83] 希罗多德(Herodotus,希腊古代历史家,被称为历史之父)分析荷马时代为公元前850年,这一时期被称为希腊史诗第二期时代。
[84] [德]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腊古典神话》,曹乃云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97页。
[85] 茅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9页。
[86]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56页。
[87] [美]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99页。
[88] [法]埃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89] 谢六逸:《神话学ABC》,上海书店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