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高校学术资本的积累

一 学术自由是高校学术资本积累的基本底线

布鲁贝克认为,“学术自由的合理性至少基于三个支点:认识的、政治的、道德的。大概最主要的是认识方面的。为了保证知识的准确和正确,学者的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任何外界压力,如教会、国家或经济利益的影响”。[57]因受外部政治上的限制、经济上的诱导等,高校若屈于权势或经不起利益诱惑,看似短期内可以通过“学术”获取政治资本或经济资本,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必然会催生学术浮躁,导致学术不端,生发出更多的衍生学术资本,从而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学术之目的,虽不离乎利用厚生,然专以利用厚生为目的,则学术决不能发达;以其但有实用之目的,而缺乏学术上游心邈远之精神自由也。希腊学术之发端,哲学家名之曰出于好奇心。好奇心者,以其见某种现象之不可解,乃思所以解之;至其有益于实用与否,初非所计。人类因有思想有智识,以解决宇宙之秘奥为己任;若但以有用无用为念,则精神之自由必不能臻于高远与抽象之境。”[58]可见,精神自由为学术自由之基础,唯有精神自由才能够生成学术发展的原动力,才能够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此外,大学内部官僚化的管理、教师团体内“家族制”的滋生、学术研究中霸权主义的压制等,也都是阻碍学术自由发展的不良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使教学科研人员放弃独立思考,或人云亦云,或口是心非,或闭口不言。大学内部学术自由受限,必然会影响到大学人才培养、发展科学以及服务社会等职能的发挥,并进而影响到高校学术资本的积累。当然,尽管学术自由是高校学术资本积累的首要因素,但是任何自由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任何国家高校学术资本的良性发展,不但需要学术共同体自觉履行一定的学术道德规范,而且也需要国家在法律制度层面进行约束。

二 道德规范是高校学术资本积累的内在诉求

道德规范是个体和组织健康发展的主要根基,不同时代的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规范,不同个体、不同组织的道德规范侧重点亦不尽相同。就大学组织而言,学术责任和学术诚信应当是其最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只有明确学术责任,教师才可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中,管理者才有可能认真负责、公正公平,大学也才有可能建立合理的奖惩运营机制;只有建立学术诚信,师生才有可能教学相长,公众才有可能对大学进行持续性关注和投入,他者才有可能愿意进行交流与合作。一言以蔽之,只有在学术责任和学术诚信的道德约束下,高校学术资本积累才有可能良性发展。此外,“对给予高等教育的捐赠,尤其是工业界的捐赠又是一个不同于其他问题的道德问题。接受这些捐赠的学者必须小心谨慎,确保自己不被剥削和利用”。[59]同样,高校在接受外部捐赠的过程中,尤其是要注意确保自己的学术声望不被利用。

三 法律制度是高校学术资本积累的外在保障

相对于道德规范更加侧重于学者或学术共同体的自律、自觉、自察和自省而言,由国家制定的明文法律制度则具有约束、强制、监督和惩罚的刚性作用。我们不可能寄希望于每一位教学科研人员都是理性的道德人,就道德水准而言,他们与寻常人一样有着人性普遍的道德弱点。事实上,学术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不是一个道德共同体。因此,无论是作为学者的教学科研人员,还是作为学术共同体的高校组织,在学术资本积累过程中同样需要外部法律制度的制约。缺失或者忽视了外部法律制度的制约,既有可能产生1972年德国海德堡大学费尔斯乌斯教授侵吞研究经费的事件,[60]也有可能产生上海交大的陈进教授以假芯片骗取巨额资金的事件。[61]毫无疑问,这些不但影响到学者个人的学术资本积累,而且也会对高校学术资本积累产生负面影响。

四 知识创新是高校学术资本积累的不竭动力

与物质要素相比,知识型要素具有不完全排他性。一项知识被拥有,并不排除他者也拥有同样的知识。知识型要素不像物质要素那样,消费了也就没有了,知识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内多次重复使用。但是,一项知识产品的使用者越多,其价格将越低,其边际成本将趋近于零。然而,随着人们对一项知识使用的增加,将形成另外一种稀缺,即对新知识的稀缺。[62]作为高深知识的集结地,高校只有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才能够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才能够拥有更多的显性和隐性学术资本,从而使基于声望的混合学术资本不断增加。回顾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环视当今各国大学之发展,勇于接纳新知并创造新知,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大学的兴衰存亡,从中世纪意大利萨莱诺大学的覆灭,到20世纪美国哈佛帝国的崛起,无数鲜活的案例都为这一论断提供了有力明证。


[1]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 上册》,高鸿业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88页。

[2] [秘鲁]赫尔南多·德·索托:《资本的秘密》,王晓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9页。

[3] [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陈福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1页。

[4]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0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版,第200页。

[5] [美]爱德华·希尔斯:《教师的道与德》,徐弢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2页。

[6]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n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pp.18-23.

[7] 相关研究参见:刘春花《学术资本: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要素》,《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21期;李侠《学术资本积累、收益与炼金术》,《民主与科学》2012年第5期;吴洪富《理性大学·学术资本大学·民主大学——大学转型的知识社会学阐释》,《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12期;宣勇、付八军《创业型大学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基于学术资本转化的维度》,《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9期,等。

[8] [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页。

[9] Eddy,M.D.,“Academic Capital,Postgraduate Research and British Universities”,Discourse: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Philosophical and Religious Studies,Vol.6,No.1,2006,p.212.

[10] White,B.R.,Presley,J.B.,and DeAngelis,K.J.,Leveling Up:Narrowing the Teacher Academic Capital Gap in Illinois,Illinois:Illinois Education Research Council,2008,pp.9-10.

[11] [美]大卫·科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晓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12] 孙进:《德国大学教授职业行为逻辑的社会学透视与分析》,载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北大德国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197页。

[13]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22页。

[14] 冯大鸣:《沟通与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15] Eastman,J.A.,“Revenue Genera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Academic Capital,Values and Autonomy:Insights from Canada”,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 Policy,Vol.19,No.3,August 2007,p.12.

[16]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56—258页。

[17]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58页。

[18] [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19] [美]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7页。

[20] 赵宏中:《对智力资本的新认识》,《光明日报》2014年11月23日第2版。

[21] Kronfeld,M.and Rock,A.,“Some Considerations of the Infinite”,Analysts Journal,Vol.14,No.5,1958,pp.87-90.

[22] The Konrad Group,“The Invisible Balance Sheet”(http://www.sveiby.com,2015-12-21).

[23] Thomas Stewart and Clare Ruckdeschel,“Intellectual Capital: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Performance Improvement,Vol.37,No.7,September 1998,pp.56-58.

[24] [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滕大春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版,第40页。

[25]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邱立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0—91页。

[26] Prejmerean,M.C.and Vasilache,S.,“A Three Way Analysis of the Academic Capital of a Romanian University”,Journal of Applied Quantitative Methods,Vol.3,No.2,2008,p.130.

[27] 关于人力资本的翻译,国内有“human capital”和“manpower capital”两种。但是自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和贝克尔以降,西文学术界里皆使用“human capital”。因此,我们在对“人力”之英文词义学分析时,仅分析“human”一词。

[2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45页。

[2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59页。

[3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47页。

[31]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4)》,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5页。

[32]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4)》,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04页。

[33] 本词典编译出版社委员会编译:《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6页。

[34] 本词典编译出版社委员会编译:《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8页。

[35] 本词典编译出版社委员会编译:《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36] 2016年1月9日,以“学术资本”为篇名在“中国知网期刊库”中进行精确检索,共得到81条文献。其中,篇名中含有“学术资本主义”的文献有66条,含有“学术资本化”的文献有4条,含有“学术资本炼金术”的文献有1条,含有“学术资本性”的文献有2条,含有“学术资本转化”的文献有1条,含有“学术资本”的文献有7条。研究“学术资本主义”的文献占到总文献数量的80%以上,可以说占到了绝对多数。

[37] 宣勇、付八军:《创业型大学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基于学术资本转化的维度》,《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9期。

[38] [英]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王玉章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85页。

[3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01页。

[4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87页。

[41] 黄节:《李氏焚书跋》,载(明)李贽《焚书·续焚书》,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280页。

[42]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4)》,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50页。

[43] [美]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梁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9页。

[44] Prejmerean,M.C.and Vasilache,S.,“A Three Way Analysis of the Academic Capital of a Romanian University”,Journal of Applied Quantitative Methods,Vol.3,No.2,2008,p.129.

[45] Daniel Fallon,The German University:A Heroic Ideal in Conflict with the Modern World,Colorado:Colorado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1980,p.9.

[46] Charles E.McClelland,State,Society,and University in Germany,1700-1914,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pp.211-212.

[47] Richard J.Storr,Harper's University:The Beginnings.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6,pp.37-41.

[48] 梅贻琦:《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梅贻琦自述》,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13页。

[49] 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158页。

[50] [美]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吕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51]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27—28页。

[52]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53] [美]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王孙禺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页。

[54] 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1页。

[55] [美]大卫·沃德:《令人骄傲的传统与充满挑战的未来:威斯康星大学150年》,李曼丽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8页。

[56] 胡钦晓:《大学社会资本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页。

[57]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58] 张君劢:《明日之中国文化:中印欧文化十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59]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页。

[60] Daniel Fallon,The German University:A Heroic Ideal in Conflict with the Modern World,Colorado:Colorado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1980,p.61.

[61] 田松:《警惕科学家》,《读书》2014年第4期。

[62] 陈华:《生产要素演进与创新型国家的经济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