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茶文化研究(1650—1900)
- 刘章才
- 4189字
- 2021-10-11 18:41:10
小结
茶是中国先民的重要发现,茶文化在中国有一逐渐发展与传播的过程,同时随中外交流开始对外传播,但限于落后的交通工具与通信手段,在较长历史时期其影响主要局限于周边国家与地区,尤其是在朝鲜半岛与日本得以真正植根。在较长时期内西方对中国的茶文化闻所未闻,沟通中西的重要人物马可·波罗虽有机会但还是错过了与茶文化的接触,直至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欧洲人利用原有区域性抑或跨区域交通网络并使其进一步延伸与系统化,世界性的经济文化联系更为密切,基于传教或商业目的东来的传教士与商人成为跨文化传播媒介,才将饮茶资讯与实物不断传至西方,饮茶在西方社会得以逐渐传播。
饮茶最初在西方的传播顺序与各国和东方发生接触的先后有关,饮茶相对较为流行的国家进而辐射影响到更多国家。在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人首先抵达东方并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而且可能最早开始饮茶,但葡萄牙人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香料,只是将茶作为稀罕物携带回国,并未重视其商业价值。随后而至的荷兰人真正将茶纳入商品名单,从而开启了东西方之间的茶贸易,并成为当时饮茶最为流行的西方国家,进而辐射影响到其他国家乃至殖民地,刺激了各国东印度公司纷纷投身到茶贸易之中。
在赞同饮茶者的鼓吹之下,饮茶在荷兰日渐流行,茶的功用由最初的以药用为主逐渐转为日常饮品,其影响渗透至社会生活各个层面,进而日益形成独具本土特色的茶会。荷兰式的茶会具有一定的程式规范,与日本茶道相比,荷兰饮茶在程式上较为随意,并不侧重于精神生活与文化修养,更偏向于社交性活动。荷兰饮茶的这些特色后来成为西方国家饮茶的基本特点。
[1] William H.Ukers,All about Tea,Vol.Ⅰ,p.24.
[2] J.C.Drummond,Anne Wilbraham,The English Man's Food:A History of Five of Centuries English Diet,London:Jonathan Cape,1958,p.117.
[3] 根据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统计数据,世界人均饮茶量最多的国家为爱尔兰,年人均饮茶3.17千克,鉴于爱尔兰长期处于英国统治之下这一历史关系,爱尔兰饮茶实则受到英国的影响。参见韦公远《世界人均饮茶知多少》,《茶叶通讯》2003年第2期。
[4] 茶树原产地问题是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可见吴觉农撰《茶树原产地考》(《中华农学会报》1923年第37期)与庄晚芳著《茶树生物学》(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等论著,有关该问题的概述参见朱自振编著《茶史初探》(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中的相关内容以及邹元辉的《历时百多年的“世界茶的起源地”之争》(《农业考古》1994年第4期)等论著。
[5] 关剑平曾就此撰文,论证了神农发现饮茶这一说法并非历史事实,笔者对此表示赞同,在此仅将其作为影响甚大的传说予以叙述。参见关剑平《神农对于茶业的意义:兼论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学术规范问题》,《中国茶叶》2010年第6期。
[6] 朱自振编著:《茶史初探》,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7] (唐)陆羽著,沈冬梅校注:《茶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8] 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上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9] 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10] 朱自振编著:《茶史初探》,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
[11] (清)严可均编:《全汉文》,第四十二卷,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2] (唐)欧阳询编,汪绍楹校:《艺文类聚》第8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
[13] 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上),第38页。朱自振对唐代始出现“茶”字一说持有异议,认为现存最早的出现“茶”字的文献并非唐代的《开元音义》,而是隋代仁寿初年撰刊的《广韵》,至唐朝中期,随着茶文化的蓬勃发展,陆羽、卢仝等在《茶经》《茶歌》中用“茶”而非“荼”,增强了“茶”字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推进了社会上“弃荼取茶”的发展,以至在唐朝中后期,即实现了由“茶”到“茶”的根本变革。详见朱自振《关于“茶”字出于中唐的匡正》,《古今农业》1996年第2期。
[14] 王玲:《中国茶文化》,第38页。
[15] Edward Fisher Bamber,Tea,London:Langmans,Green,Reader and Dyer,1868,p.5.
[16] (唐)杨哗:《膳夫经手录》,清初毛氏汲占阁抄本。转引自宋时磊《唐代茶文化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3年,第67页。
[17] 吴枫、陈伯岩:《隋唐五代史》,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20页。
[18] Edward Fisher Bamber,Tea,p.5.
[19] 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史》,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20] 刘志霄:《察合台汗国初探》,《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21] [波斯]火者·盖耶速丁:《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6页。
[22] [韩]崔锡焕:《中国茶文化东传韩国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载《“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版,第353页。
[23] [新罗]崔致远撰,党银平校注:《桂苑笔耕集校注》(下),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63页。
[24] 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25] 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26] 转引自刘礼堂、宋时磊《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5月。
[27] 转引自刘礼堂、宋时磊《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5月。
[28] 茶学界有世界三大茶书的说法,不过具体所指并不一致,第一种说法为陆羽的《茶经》、荣西禅师的《吃茶养生记》、威廉·乌克斯的《茶叶全书》;第二种说法为陆羽的《茶经》、冈仓天心的《茶之书》、威廉·乌克斯的《茶叶全书》,尽管只有前一说法将《吃茶养生记》列入其中,但还是可以显示出《吃茶养生记》在全世界的重要影响。
[29] 庄晚芳:《中国茶史散论》,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8页。
[30] 王玲:《中国茶文化》,第336页。
[31] 杨志玖:《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对〈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的回答》,《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
[32] 黄时鉴:《关于茶在北亚和西域的早期传播——兼说马可·波罗未有记茶》,《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
[33] 杨志玖:《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对〈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的回答》,《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
[34] Samuel Phillips Day,Tea:Its Mystery and History,London:Simpkin,Marshall &Co.,1878,p.20.
[35] William H.Ukers,All about Tea,Vol.I,p.24.
[36] 杨志玖:《马可·波罗与中国》,载《元史三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0页。
[37] 黄时鉴:《关于茶在北亚和西域的早期传播——兼说马可·波罗未有记茶》,《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
[38] Joseph M.Walsh,“A Cup of Tea”,Containing a History of the Tea Plant,Philadelphia,1884,p.15.
[39] 有关商人哈只·马合木,目前存有其为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两种说法,黄时鉴先生认为其是阿拉伯人,威廉·乌克斯认为其是波斯人。参见黄时鉴《关于茶在北亚和西域的早期传播——兼说马可·波罗未有记茶》,《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William.H.Ukers,All about Tea,Vol.I,p.23.
[40] William.H.Ukers,All about Tea,Vol.Ⅰ,p.23.
[41] [葡]克路士:《中国志》,载[英]C.R.博克舍编《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8页。
[42] [葡]克路士:《中国志》,载[英]C.R.博克舍编《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页。
[43] Michael Cooper,“The Early Europeans and Tea”,Paul Varley and Kumakura Isao,Tea in Japan: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Chanoyu,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9,p.104.
[44] 有关西方人在日本对饮茶的观察与接触,米歇尔·库珀认为,西方人在16世纪上半叶进入日本后观察到日本人饮用热水或者混合了药草的“热水”,其温度以能够忍受为宜,他认为这种“热水”就是茶水,早期的欧洲人之所以没有注意到其中的茶,是因为日本人放置其中的为茶粉,西方人对此并不熟悉,只是观察到了水,没有对茶粉给以关注,所以认为日本人只是在饮用“热水”,其实饮用“热水”即饮茶,而明确指出饮茶而且有确切日期的资料证明即路易斯·艾美达的信件。参见Michael Cooper,“The Early Europeans and Tea”,Paul Varley and Kumakura Isao,Tea in Japan: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Chanoyu,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9,pp.103-104。
[45] William.H.Ukers,All about Tea,Vol.Ⅰ,p.25.
[46] [西]胡安·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1页。
[47] Joseph M.Walsh,“A Cup of Tea”,Containing a History of the Tea Plant,p.16.沃尔什在本书中提到马菲的《印度史》出版于1559年,乌克斯认为出版于1588年,笔者检索发现最早的版本为在佛罗伦萨出版的1588年版。参见William H.Ukers,All about Tea,Vol.Ⅰ,p.25。
[48] [意]利玛窦、金尼阁:《中国札记》上册,何高济等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18页。
[49] (唐)陆羽著,沈冬梅校注:《茶经校注》,第1页。
[50] [葡]曾德昭:《大中国志》,何高济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51] [葡]曾德昭:《大中国志》,何高济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76页。
[52] G.A.Ballard,Rulers of the Indian Ocean,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28,p.126.
[53] 汪敬虞:《中国近代茶叶的对外贸易和茶业的现代化问题》,《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6期。
[54] Robert Wissett,A View of the Rise,Progress,and Present State of the Tea Trade in Europe,London,1801,pp.7-8.
[55] E.Lankester,On Food:Being Lectures Delivered at the South Kensington Museum,London:Robert Hardwicke,1873,p.299.
[56] Godfrey McCalman,A Natural,Commercial and Medicinal Treatise on Tea,Glasgow,1787,p.45.
[57] Great Tower Street Tea Company,Tea,its Natural,Social and Commercial History,London,1889,p.18.
[58] The Licensed Victuallers' Tea Association,A History of the Sale and Use of Tea in England,London,1870,p.4.
[59] Anonymous,The History of the Tea Plant:from the Sowing of the Seed to its Package for the European Market,London,1820,p.17.
[60] Thomas Short,A Dissertation upon Tea,London,1730,p.12.
[61] Samuel Phillips Day:Tea:Its Mystery and History,p.27.
[62] William H.Ukers,All about Tea,Vol.Ⅰ,p.28.
[63] William Milburn,Oriental Commerce,Vol.2,p.528.
[64] [荷]伦纳德·鲍乐史:《荷兰东印度公司时期中国对巴达维亚的贸易》,《南洋资料译丛》1984年第4期。
[65] Zhuang Guotu,Tea,Silver,Opium and War:The International Tea Trade and Western Commercial Expansion into China in 1740-1840,p.59.
[66] 张应龙:《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暨南学报》1998年7月。
[67] William Milburn,Oriental Commerce,Vol.2,p.528.
[68] 全汉昇:《略论新航路发现后的中国海外贸易》,《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1993年第5辑。
[69] 张应龙:《中国茶叶外销史研究》,第27页。
[70] [荷]包乐史、庄国土:《〈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3、88、97页。
[71] 刘勇:《中国茶叶与近代荷兰饮茶习俗》,《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
[72] 刘勇:《中国茶叶与近代荷兰饮茶习俗》,《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
[73] Cassell,Petter and Galpin,Cassell's Household Guide:Being a Complete Encyclopaedia of Domestic and Social Economy and Forming a Guide to Every Department of Practical Life,Vol.1,London,1869,p.380.
[74] William H.Ukers,All about Tea,Vol.I,p.32.
[75] Gervas Huxley,Talking of Tea,London:Thames & Hudson,1956,p.69.
[76] 刘勇:《中国茶叶与近代荷兰饮茶习俗》,《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
[77] William H.Ukers,All about Tea,Vol.I,p.32.
[78] 刘勇:《中国茶叶与近代荷兰饮茶习俗》,《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
[79] William H.Ukers,All about Tea,Vol.I,p.32.
[80] 关于日本草庵茶道的形成过程,详见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1] 草庵茶道的详情参见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2] 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第224页。
[83] [日]伊藤古鉴:《茶和禅》,冬至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第13页。
[84] [日]伊藤古鉴:《茶和禅》,冬至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第89页。
[85] 刘勇:《中国茶叶与近代荷兰饮茶习俗》,《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