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理念与实践的核心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是一个快速变化中的发展中大国,2014年11月底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是从理论上把握中国如何发展以及如何影响世界的密匙。

——形成过程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迅速改变国际格局,中国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推动了中国外交工作的发展。在2009年7月举行的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胡锦涛宣布中国“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1]正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让中国领导人意识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责任和国家利益正在前所未有地伸张。2012年11月举行的党的十八大,顺应时势,提出了一些新的外交思想,其中包括“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对于长期生活在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中的各国来说,这两个概念所承载的含义是非同凡响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习近平担任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后的核心目标。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之后,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这一重大认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两个具体目标,分别是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拥有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有利条件。

2014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3]这一论断提出之后,迅速成为中国对外工作的核心。此前一年的2013年10月底,中共中央召开了新形式下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明确今后5—10年周边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总体布局,会议要求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从“奋发有为”的周边外交到“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可以说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外交的总目标不仅被提升至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身也成为伟大复兴的目标之一。

——主要内容

在2014年年底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三个“坚持”。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的发展道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第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第三,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坚持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特别是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说话。[4]

从字面上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与“大国外交”两个方面上。“中国特色”的含义,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大国外交”层面来看,更加强调中国作为大国的身份特征。

中国的大国外交在什么是大国,以及什么是外交上,都有一些新含义。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使用“大国”这一说法时,通常指的是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而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大国外交”,则超越了国土和人口规模等含义,是一种更加复合性的概念,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层面的含义。现在中国大国外交的对象有两个类型,一个是传统的西方发达国家,另一个是发展中大国。需要加以强调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大国”,主要是指具有战略稳定作用的国际行为体,也可以包括多个国家组成的行为体,比如金砖国家、欧盟等。

而在外交含义上,中国使用的原则与理念通常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些不同。例如,中国强调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指让中小国家和穷国也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和权利,而西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民主化”这种词,主要不是指国际体系层面的国家参与,而是指国内层面的政权组织形式。尤其值得强调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还非常重视正确义利观。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只重视物质主义的大国,也看重道义、责任和价值取向。

——现实与理论含义

在中国的认识视野中,一般都会强调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又需要理论的指导。这一辩证关系与西方舆论讨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所不同,西方舆论中提及理论时,其范围比较窄,通常是一套自洽的逻辑体系,与行动之间并无直接的关联。由于在中国的话语体系中,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和政策含义,因此搞懂、弄明白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就很重要。从理论上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助于说明白一个强大起来的中国将如何使用其力量,从而给外界一种比较稳定的预期。

从中国对外关系角度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统筹性质的,具有全局含义。凡是中国致力于推进的对外关系工作,都应该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下,通过对外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3年秋季,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成为这一外交理念最具生命力的一项实践。“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主导的一种机制,并没有严格规定的正式制度,而是一种国际合作平台,向所有国家开放。从理念上说,共商、共建和共享的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在2017年和2019年举行的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无意争霸,也不是要把“一带一路”当作与西方争霸的地缘战略。作为中国新时期推动全球化发展合作的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已经得到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欢迎。

另一项在实践中产生广泛影响的是全球治理中的中国角色。正是由于对大国外交的期待,中国政府对参与全球治理是积极有为的,发挥了负责任的大国作用。2015年12月,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致力于打造专业、高效和廉洁的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中国积极参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的改革,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IMF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成为全球性大流行疾病,中国政府多次给世界卫生组织捐款,推动全球公共卫生国际合作。(本条执笔:钟飞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