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手册(2020版)
- 蔡昉 (英)马丁·雅克 王灵桂主编
- 2661字
- 2021-09-30 12:13:40
第一版序一
蔡昉
世界各国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但是,各国人民对于和平与发展有着共同的愿望。以摆脱贫困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基本标志,提高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是各国执政者的目标和不断做出的承诺。与此同时,人们也倾向于同意,任何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时也应兼顾他国,各国共同发展才是一国发展的可持续性所在。习近平同志于2013年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一贯倡导并做出深刻阐释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迅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这个概念本身也被载入一系列联合国决议。
共同的发展愿望并不意味着唯一道路,也不要求单一模式,而是提倡发展途径的多样化、本土化和与时俱进。不过,各国发展的道路上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障碍,如资本积累的瓶颈、国际经贸关系中的不平等、基础设施能力的不足、人力资本培养的难点、劳动力等资源动员能力的缺乏和配置的无效率,等等。因此,在承认和鼓励模式多样性的同时,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也在探讨促进发展的基本条件,寻找创造这些条件的途径,以便能够打破关键领域的瓶颈制约。此外,各国的发展也需要相互借鉴成功经验、汲取失败教训,也有必要形成一种各国紧密合作、充分协商、携手互动,同时又给每个国家以充分选择空间的发展战略框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框架。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理念和主体思路,已经为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和分享的经验所验证。中国在过去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经济史提供了一个同时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成功案例。1978—2019年期间,在实际GDP总量增长38倍、实际人均GDP增长26倍左右的同时,得益于就业的扩大,实际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保持了相同的增长速度。同一时期劳动生产率(劳均GDP)提高了19.4倍,其中劳动力在区域间和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等区域均衡发展战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建设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明显改善了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的营商环境、对外开放水平、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随着投资环境和发展条件的显著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实现了赶超式的发展。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成本的提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这些地区逐渐丧失比较优势,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通过能力建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得以成功地接受更多的国内跨地区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承接了从沿海地区转移的制造业产业。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这一倡议并非简单地借用古老的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个符号,还有更深的历史涵义和现实启迪。从历史深度上,这个符号隐含着对于传统的西方中心论的否定,更强调东西方文明相互交通、互学互鉴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作用。以当代国际视野来看,这个符号也蕴含着如何打破传统的全球公共品供给的内容及模式,特别是破除单一或少数国家主导国际规则话语权的过时做法,更加注重在联合国宪章原则基础上,通过所有国家的参与,治理全球化和消除全球贫困的新理念。
第三,“一带一路”倡议抓住了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各国普遍面临的关键性制约。在几乎所有的“一带一路”沿线和相关国家,都存在着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薄弱的瓶颈问题,构成对投资环境、投资效率和产业发展的长期制约,也使许多国家不能充分享受经济全球化的红利。中国发起并率先投资,借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融资机构,与相关国家和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合作,可以像中国自身曾经实施过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所显示的那样,预期大幅度改善“一带一路”沿线和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条件,创造经济发展必要条件。
最后,“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根据国情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模式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困、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走向现代化,终究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国情,依靠内在的决心和努力,消除在发展动力和制度环境等方面现存的各种障碍。如果说外部人能够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的话(无论是否称其为国际公共品),那无疑就是提供有益的知识,包括曾经在其他环境下取得过成功的经验和需要汲取的教训、软件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人力资本培训等方面的必要帮助,以及容易入手和迅速见效的市场投资机会。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一带一路”就是这样一种可以同各国自身需要和努力并行不悖的共建共享倡议。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倡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迅速转变为各国的合作行动,体现在一系列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合作项目的落地,以及一部分早期成果的收获上面。然而,在不同国家,人们对这个倡议和相关行动的理解尚不尽一致,也存在着疑惑、误解甚至有意歪曲。这种情况也并不令人感到过分意外。毕竟,正如人类社会任何活动都必然经历不断探索和认识的过程,任何合作事业都需要参与各方不断磨合一样,“一带一路”倡议本来就具有开放的性质,也需要在实施中积累经验、完善理念、增进共识。因此,在该倡议的每一个实践阶段,都有必要对已经取得的进展做出总结,对已有的经验进行评估,对已经形成的共识予以确认,甚至在理论上进行提炼和抽象。
出于以上考虑,我们编辑撰写了这本《“一带一路”手册》,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出版了中文版和英文版,作为截止到当时关于“一带一路”理论、实务和实践成果的一个阶段性汇总,也受到了读者的欢迎。鉴于“一带一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编者、作者(我相信读者也是如此)都感到这本手册有更新、修订和再版的需要。经过编者和作者一段时间的工作努力,现在,我们把本书的2020版奉献给国内外广大读者。我们希望这本手册能够满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任务的需要,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的实践需要。
参加“手册”写作的作者包括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通过条目的选择和内容的介绍,我们力图反映与“一带一路”的理念、实务和实践相关的内容,包括倡议的理念与原则,历史与现状,相关的国际和国家经验,合作的内容与实践,机制、平台和项目建设,可能对接的相关地区机制和国家行动计划,以及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基本知识,等等。编者和作者并无意让这本手册充当理论和实务的指南,但希望它能成为一个有参考价值的读本,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研究者、实际工作者和观察者及至感兴趣的一般读者有所裨益。文本中的内容或许未能体现最新进展,错误和遗漏之处也在所难免,作者和主编诚挚地期待读者提出批评。
蔡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理事长
2018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