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论体系

数论哲学在印度哲学思想中享有很高声誉,《薄伽梵歌》将它的传说的创立者迦比罗(Kapila)称为完美的牟尼。数论 这个名称本身暗示它运用依据数字分类的分析方法。古典数论承认两种互相独立的最高真实,即原人 和原初物质 。原人或自我是智性原则,与身体全然不同。意识(caitanya)不是原人的特征,而是原人的本质。物质的存在供原人享受。有无数自我或原人,与不同的身体相联系。原初物质是世界的终极原因。它是永恒的无意识原则。它始终变化,除了满足自我,别无目的。按照希尔(B.N.Seal),它是“一种漠然的真实”[15]。在德宝(,十四世纪)为《六见集论》所作的注释《思辨秘密灯》 中,将数论分成两派:(1)认为每个原人有各自不同的原初物质;(2)只存在一种永恒的原初物质(,“根本数论”)[16]。善性(sattva)、动性(rajas,忧性)和惰性(tamas,暗性)是原初物质的三性或三要素(不是品质或特征)。原初物质保持它们处在一种平衡状态。善性具有明亮性,动性产生行动和能力,惰性是一种阻碍因素。按照《数论颂》,善性是光明,动性是活动的源泉 ,惰性有沉重的特点,造成限制(niyama)。从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快乐、痛苦和冷漠的特质可以推断这三性。一旦原人与原初物质结合 ,原初物质演化出世界。从原初物质依次演化出大(mahat)、智(buddhi)和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作用是骄慢 。由于它,自我认为自己是行动者 ,而实际并不是。从自我意识产生五种感觉器官(,“五知根”)。从它们产生五种行动器官(karmendriya,“五作根”)和思想(manas,“意”)。随着自我意识的增长,产生五种感觉对象(,“五唯”)。从它们产生五大元素(空、风、火、水和地)。这样,数论共有二十五种原则(“二十五谛”)。原初物质包含原人之外的所有这一切。它是包括思想、物质和生命在内的所有一切的终极原因。原人既不是任何事物的原因,也不是它们的结果。实际上,自我是自由的和永恒的,然而由于无知 ,它将自己与身体和思想混为一谈。这是所有人烦恼的原因。一旦我们认识到自我和非自我的区别,就达到解脱(mukti或)。关于神,数论的主要倾向是摆脱有神论信仰。而有些数论哲学家允许神作为至高原人存在,但他只是见证者,而非世界创造者。

这样,古典形式的数论现实主义二元论试图构成一个演化体系,取代吠陀和梵书中接受金胎或生主为创造主,在这种意义上是反吠陀的。但是,许多学者试图在吠陀中追溯数论的起源[17]。不同于佛教,数论承认吠陀的权威 ,始终盼望确立自己的吠陀起源(这种主张受到商羯罗的严重挑战)。有论证说《梨俱吠陀》中存在数论概念的萌芽,其中提到有两只鸟结为朋友,栖息在同一棵树上,一只鸟吃甜蜜的无花果,另一只鸟不吃,只是观看[18]。按照麦克唐纳(Macdonell),《不存在颂》中提出的存在产生于不存在的概念是自然哲学的出发点,发展成数论体系[19]。按照拉达克利希南,有些颂诗停留在原人和原初物质两种原则[20]。有些学者从后期吠陀中追溯数论的起源。《阿达婆吠陀》(10.8.43)提到三性。许多印度和欧洲学者从梵书和奥义书中追溯数论的发展。约翰斯顿(Johnston)认为数论根植于梵书的思辨[21]。伯鲁阿追溯数论二元论根植于《疑问奥义书》。《大森林奥义书》中说:“将我从黑暗带往光明!”[22]然而,按照G.C.般代,数论和瑜伽属于沙门思想源流。奥义书中企图将数论与有神论观念相结合[23]。这里,可以回想《数论颂》明确批评吠陀祭祀,称说它们污秽不洁。它认为并非祭祀,而是具有分辨力的知识是解脱的真正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