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

包含佛陀的教导的佛教文献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小乘(使用巴利语和混合梵语)和大乘(使用混合梵语和规范梵语)。进而,还可以分成小乘和大乘两者各派的文献。

巴利语三藏 代表现存最早和最完全的佛经总集。“藏” 的词义为“筐”,意谓汇集。三藏包括(1)律藏,戒律的汇集;(2)经藏 ,说法的汇集;(3)论藏 ,高级宗教或形而上学的汇集。

律藏通常居于三藏之首,包括戒律,有时对佛教比丘和比丘尼的行为作出细微琐屑的规定。佛陀在初转法轮后,生活了四十五年。他本人肯定确立了许多戒律。但也肯定有其他一些戒律是在他去世后增添的,虽然通常也归在他的名下。律藏包含以下经。(1)《戒本》(,“波罗提木叉”),提供227条戒规(最初只有152条)以及犯戒的赎罪处罚。(2)《经分别》,包含对戒本的解释,附有简短的历史事实的说明。它分成《大分别》和《比丘尼分别》。(3)《犍度》(Khandaka),是《经分别》的续编,分成《大品》和《小品》(Cullavagga)。(4)《附随》,是后期作品,提供《经分别》和《犍度》的概要(详情参阅下面第四章)。

经藏专门记录佛陀本人的言说,一般采取与某人对话的形式,常常是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方式。偶尔也有一位信徒复述佛陀的言说。这些经附有简短的引言,说明乔答摩或他的信徒在何时何地说这部经。它分成五种尼迦耶:(1)《长尼迦耶》,包含34部篇幅较长的经;(2)《中尼迦耶》,包含152部中等篇幅的经;(3)《杂尼迦耶》包含56集(,“杂”)各种话题的经,通常分成五品:《有偈品》、《因缘品》、《六处品》、《犍度品》(Khanda)和《大品》;(4)《增一尼迦耶》(),包含以数字逐一递增方式排列的经,分成11集 ;(5)《小尼迦耶》,各种短经的汇集[75]

《小尼迦耶》包括十五种经:(1)《小诵》,包含一些短经;(2)《法句经》(Dhammapada),包含423首道德格言诗;(3)《自说经》,包含82首短诗,被认为是佛陀有感而发;(4)《如是语经》(Itivattuka),包含110种佛陀的言说;(5)《经集》,包含70首教诲诗;(6)《天宫事经》,讲述天国宫殿的故事;(7)《饿鬼事经》(Petavatthu),论述饿鬼;(8)《上座僧伽他》,比丘创作的诗歌;(9)《上座尼伽他》,比丘尼创作的诗歌;(10)《本生经》,讲述佛陀前生的故事;(11)《义释》(Niddesa),舍利弗对《经集》的解释;(12)《无碍解道》,论述直觉的洞察;(13)《譬喻经》 ,讲述阿罗汉的传说;(14)《佛种姓经》,讲述过去佛和佛陀乔答摩的前生故事;(15)《所行藏经》,讲述佛陀乔答摩的前生故事,采用偈颂形式。

论藏旨在讨论形而上学或高级宗教,但实际上是论述与经藏相同的主题,虽然采取一种更加学究的方式。它包括七部 :《法集论》、《分别论》、《论事》、《人施设论》、《界论》、《双要论》(Yamaka)和《发趣论》。所有这些论都是很晚出现的。例如,《论事》通常归诸目犍连子帝须(Moggaliputta Tissa,公元前三世纪),虽然温特尼茨正确地将它的一些部分归在更晚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