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治污背景

为了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优化南北水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设跨流域、大规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连通,构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华北地区特别是首都北京资源性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期工程年平均调水量95亿m3,二期工程年平均调水量130亿m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03年12月开工,历经12年建设,于2014年12月12日实现正式通水,成为北京、天津等沿线城市的主力水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长、移民多、工程量大、环保任务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而调水水质决定着工程的成败。中线工程水质保护一直是国家领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水源区各级政府摆在重要日程的中心工作。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工程建设好,把移民安置好,把水质保护好。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做好后续工程筹划,使之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2002年,温家宝副总理强调:“中线要抓紧编制污染防治规划,保护好丹江口水库水质”,明确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目标重在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2008年李克强副总理指出:治污和环保关系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要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落实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规划,加快治污项目实施步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水源地和沿线水体安全,确保送出一泓清水,使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横跨湖北省、河南省,60%的水域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丹江口水库主要集水区域包括湖北省、河南省、陕西省,少量集水区域涉及重庆市、四川省、甘肃省,集水总面积9.52万km2,以秦岭与黄河流域为界,东北以伏牛山与淮河流域为界,西南以米仓山与嘉陵江为界,东部是南阳盆地,南部有大巴山脉。湖北省辖区内面积2.17万km2,占整个集水区域总面积的22.8%。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量丰沛,多年平均入库388亿m3,约占全流域582亿m3的66.7%。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处在秦巴山区腹地,多属崇山峻岭,人口密度小,工业不太发达,城镇化水平不高,较为集中的工业污染源少,水质常年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虽然汉江干流和丹江口水库水质优于国家其他水源地水质,但从历史比较,其水质一直呈下降趋势。随着丹江口库区及上游资源的过度消耗、人口的逐渐增长、工矿企业的逐步增多,带来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超自然规律的开发带来的后果:森林覆盖率下降,植被不同程度破坏,自然与气象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自然对人们的惩罚近些年来日益明显。

20世纪50—60年代,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在湖北省丹江口库区周围砍伐森林面积达335万亩,为国家建设提供木材1345万m3,森林覆盖率由60%降至35%。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建成后,湖北省淹没丹江口市(原均县)、郧阳区(原郧县)两座县城,淹没土地30万亩,搬迁、移民28.7万人,当时人平补偿水平为全国最低,73%的移民被迫后靠安置,为求生存只得靠毁林开荒度日,导致大面积植被损毁。

丹江口水库建成后,带来了发电、航运、灌溉和养殖等效益,并从根本上解决了汉江中下游心腹水患,但付出的代价是丹江口库区大面积的木材被砍伐或毁林开荒,导致水土大量流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给丹江口库区带来严重危害。一是泥沙填淤库底降低有效库容与水源调节能力,危及丹江口水库使用寿命;二是上游来水减少、径流变差大,影响可调水量,特别是枯水期可调水量;三是丰水期泥沙含量高,枯水期水质污染加重。丹江口水库1968年建成发电,泥沙淤积量已达12亿m3,坝前淤积深度达15m,已对库容量与水源调节能力构成一些影响。生态破坏导致丹江口库区乃至整个汉江上游自产水明显减少,枯丰变差越来越大,将严重影响枯水期可调水量。同时,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大多为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的要求十分迫切。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用水量和排污量都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而影响丹江口水库水量和水质。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承担着保障调水水质安全的历史性任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基本目标是有水可调而且是优质水,如果水源区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大量污染的工业项目在水源区不断布局,毁林开荒植被继续破坏,有可能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以后的某个时刻无水可调或者调不成优质水,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水源区的综合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水源区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如何长期确保水源区水质优良,现实与历史、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实际状况表明,必须高度重视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这是确保水源区水质不受污染的前提,也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根本所在。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既是丹江口水库水量的来源,也是污染物的来源,需要建立水源地保护系统和水源区节水系统,将丹江口入库水质指标作为水源地保护系统运行优劣的判别依据,实现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综合管理。对组成这一系统的各个控制单元,优化配置有效削减点源与面源污染排放量的各项措施。通过水土资源的集约利用,减少农业用地,从而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态用地比重,增加林草植被覆盖面积,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对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将水土保持与解决人畜饮水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稳定和维护丹江口水库优良水质。为防止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新污染源,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制度,强化措施,切实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护好现有天然植被和水土保持治理成果。从预防产生新的污染入手,强化区域生态建设,实现丹江口水库水质长治久安的目标。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面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的新任务,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真正把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上来。要着力研究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机制,制定新政策,注重生态建设和监督监测。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步跨越式增长,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于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同时还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地方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调控能力,统筹各部门的工作计划,按照统一的规划,各负其责,共同推进水源区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实现。需要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保障要求出发,流域治理与区域治理同步,上中游治理与库区治理同步,治本与治标同步,做到突出重点,集中投资,要着力抓好直接影响水库水质的重点污染区和水土流失区的治理项目,实现区域水质状况的迅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