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政务教程(第三版)
- 赵国俊主编
- 12738字
- 2021-10-28 15:11:00
1.5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近年来,在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加拿大、瑞典、新加坡等,电子政务的发展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期,并且这些国家已开始对电子政务进行比较深刻的反思和再认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分析、研究这些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进程、经验和特点,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对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1 美国
1993年,克林顿政府成立了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NPR)。NPR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提出了《创建经济高效的政府》和《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两份报告,试图应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克服美国政府在管理和提供服务方面所存在的弊端,这使得构建电子政务成为美国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由此揭开了美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序幕。2005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公布的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美国以高分排名第一。(注:2005Global E-Government Survey:From E-Government to E-Inclusion,http://www2.unpan.org/egovkb/global_reports/05report.htm.)它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1.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并注重绩效评估
美国实施电子政务最早,也最先遭遇重复建设、信息孤岛、效益低下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美国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委员会在1999年提出了联邦政府组织架构框架(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FEAF)的研究报告。21世纪以来,随着美国电子政务战略以及《总统管理议程》中24个总统优先项目的实施,共享联邦政府IT投资、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就显得尤为紧迫。因此,预算管理办公室(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OMB)根据FEAF的基本精神,于2002年提出了联邦组织架构(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FEA)的概念,并为此成立了FEA项目管理办公室(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PMO),具体负责电子政务建设。
FEA由五个相互关联的参考模型构成,如图1—9所示(注: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http://en.wikipedia.org/wiki/Federal_Enterprise_Architecture,2012-11-25.),它们共同组成了联邦政府的业务、绩效与技术的通用定义和架构。FEA是一种基于业务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规划IT。它为OMB和联邦政府各机构提供了一个共享信息资源、减少成本和改善公民服务的通用方法,其作用是:为定义绩效、业务流、信息、服务和技术提供了一种共同语言,定义了一个架构中关联元素之间的关系,为所选择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一个评价标准。
图1—9 FEA参考模型
FEA从联邦政府行政管理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出发,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已经成为联邦政府行政管理的日常工作内容与操作工具,并曾应用于美国联邦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编制。
FEA的建立表明美国联邦政府的电子政务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已经由原先的注重具体项目、业务与资金配给的特别管理,转向通过引入绩效管理、制定业务规范、明确技术标准,进而将电子政务纳入制度化运行轨道的例行管理。这表明,美国的电子政务正在趋于成熟。
2.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尽管具有世界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条件,但在电子政务战略的具体实施方面,美国仍然是采取分阶段实施的策略,由简单到复杂,将电子政务划分为四个阶段来实施:第一个阶段为初始阶段,主要是提供一般的网上信息、简单的事务处理,所采用技术的复杂程度也比较有限;在第二个阶段,进一步发展门户网站和实行更复杂的事务处理,实现初步的业务协作,技术复杂程度也逐步提高;在第三个阶段,重点是实现政府业务的重组,建立集成业务服务系统以及复杂的技术体系;在第四个阶段,建立具有适应能力的政务处理系统,实现政府与企业、公民的交互式业务交流与服务。
3.以公众为中心的美国政府门户网站
从层次上讲,美国政府网站可以分为联邦、州与市(县)三级,每一级政府网站的服务内容均不相同,彼此之间分工明确。在联邦一级建立美国政府门户网站。2000年9月,美国政府开通“第一政府”网站——FirstGov(见图1—10)。
图1—10 美国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FirstGov.gov/)
2007年1月,FirstGov.ov更名为USA.gov。为此USA.gov曾在网站上对更名作出解释,美国联邦事务服务总局(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GSA)为了便于处理市民的信息请求和求助,将网站域名改为一个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的名称。USA.gov是美国最大的电子政务网站,它整合了联邦政府几乎所有的服务项目,并与立法、司法部门等建立链接,同时也链接各州政府和市县政府网站,这些链接在USA.gov上大概有500万个。作为综合性网络门户,用户通过该网站可以通往任何政府网站,包括州和地方政府的网站。每个州政府和市(县)政府也都建立自己独立的站点,企业或公民根据业务内容,通过访问所在地的州或市(县)政府网站,即可获得相应的服务。
USA.gov网站的设计很有特色,体现了“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见图1—11)。USA.gov网站首页上占据面积最大的不是政府新闻,而是关于公共服务的链接和指示。网站按不同的用户群将服务划分为四类,分别是:为公众(For Citizens)、为企业及非营利机构(For Businesses and Nonprofits)、为联邦政府职员(For Government Employees)、为外国客人(For Visitors to the U.S.)。用户可以依照这一分类对号入座。首页显著位置为特殊人群如孩子(Kids)、父母(Parents)、老人(Seniors)、军人(Military and Veterans)和海外人士(Americans Abroad)等开设了专门的服务通道。首页的左侧则依据主题对政府信息进行了划分,包括福利和救助(Benefits and Grants)、就业和教育(Jobs and Education)、消费者指导(Consumer Guides)、金融和缴税(Money and Taxes)等。通过这样的设计,用户可以不费力气地找到自己所需的服务。美国政府要求,网站的设计要使得用户最多点击三次鼠标就能找到所需服务,这正是“以公众为中心”这一理念的真正体现。
图1—11 美国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前主页(http://www.USA.gov/)
不断推陈出新、重视政府网站的建设与应用是美国电子政务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2010年USA.gov再次大幅度改版,最近的网站主页面见图1—12。现在的网站栏目“少”、“精”、“新”、“实”,更加优化实用,进一步增强了网站的易用性。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优势和外部资源来扩大社会化服务和提升在线互动能力是新版网站的又一大亮点。实用而时兴的网络交流渠道,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增加了用户与政府交流的渠道,使其畅所欲言。利用这些在线方式让公民更多、更好地参政议政,以促进民主建设,改善政府对公民的服务和反馈能力,提高政府行为透明度,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图1—12 美国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后主页(http://www.USA.gov/)
4.制定电子政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力。美国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法》、《文书消减法》、《个人隐私权保护法》、《电子签名法》、《联邦政府采购改革法》、《联邦信息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依法保护信息安全和隐私,为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5.2 加拿大
加拿大的电子政务被很多研究机构评为全球最佳的范例之一。著名的埃森哲咨询公司每年都会对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并发布相关排名。在网络服务和电子政务成熟度方面,加拿大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第一。
在推进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加拿大充分发挥了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统一协调作用。1997年9月23日,加拿大总督提出要将加拿大建成世界上网络最发达的国家。为此,加拿大联邦工业部推出了全国联网战略,该战略由六大计划组成——加拿大在线计划、智能社区计划、政府在线计划、与世界连接计划、资料数据在线计划、电子商务计划。其中,政府在线计划就是针对加拿大电子政务发展所制定的国家级战略。加拿大的电子政务战略计划由国家财政部部长负责实施,并由国家总理亲自挂帅。财政部还负责跨政府和跨机构的电子政务协调发展,以确保“统一的政府”策略。同时,政府还委托首席信息官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整体规划和信息管理,并制定最及时、统一的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
“政府在线”(Government on-Line)自1999年推出伊始,就明确提出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内容为驱动,建立便捷、高效的电子政务平台。这个平台的特点是强调信息和服务按主题和受众分类,而不是以政府部门分类,以更好地为公民服务。具体实施前,规划者首先根据民众的要求,确定哪些服务应该网络化,以及如何最好地组织网上信息和服务。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听取民众的反馈意见,反复测试各种构思和设计,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考虑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而较少考虑国民的需求。另外,政府还特别注重培育民众的信任和信心,使他们确信个人隐私在电子环境中仍会受到保护,进行网络交易也有安全保证。加拿大政府在线计划的实施过程充分体现了“服务第一”的思想。
2005年9月成立的加拿大服务网(Service Canada)是加拿大“政府在线”的主要建设成果,也是加拿大政府向社会各界提供更快捷、更容易、更方便服务的有效载体。它通过整合各级政府部门的服务,努力推行“统一的政府”策略,保证用户获得“一站式”(One-Stop)服务。加拿大服务网已经成为加拿大电子政务发展的旗舰,成为相关领域的全球典范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
(1)加强联邦、省、市各级政府的纵向合作和联邦政府各部门间的横向合作以及部门内部的网络建设,进一步构建起一个三维立体的电子政务服务网络,以推动教育、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险等领域服务的全面电子化。从申请各类行政许可到报税,从领取社会福利到申请政府贷款等政府所有对外服务均已实现网上运作。
(2)更强调个性化服务。所有信息和项目均以不同用户群分类,如老年人、工人和残疾人等,这不仅便于人们查找其所需服务,同时还可了解自己能享受哪些服务。而且,服务信息基本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很直观,也很实用。
(3)技术上强调简洁、高效、易操作。在提供服务时,网站确保提出、接受、处理申请过程和反馈申请结果清晰、简便。公众在本网任何一项服务页面登记一次个人信息后,再登录其他服务页面无须重复登记。此外,还增设流动服务站,扩大了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服务辐射范围,保证公众可在任何时间、地点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类服务。
(4)对网站服务效果加强检测和评估,并不断创新加以改进。主要手段有:通过对访问次数、人数和点击率的动态监测,对标准网络信息流量进行评估;收集使用者对网站的意见并进行分析;请使用者给主要页面有用程度打分,必要时对使用者进行集中访问,或进行网上公开调查。
加拿大的电子政务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后来居上,与加拿大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分不开的。加拿大拥有北方电信等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网络技术开发公司,全国主要城市均有高速数据网连通,上网资费在西方七个发达国家中最便宜。加拿大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部学校都联网的国家,每个图书馆和社区中心都实现了网络化。此外,加拿大政府还实施了保护消费者利益和公民隐私权等政策法规,并对安全威胁和隐私影响及时进行评估,从而构筑起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这些为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网络、技术和法律支持平台。
1.5.3 瑞典
瑞典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政府应成为应用新技术的先锋。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DESA)发布的2008年度全球电子政务报告显示,在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排名中,瑞典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注:2008Global E-Government Survey:From E-Government to Connected Governance,http://www2.unpan.org/egovkb/global_reports/08report.htm.)瑞典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方面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参考。
1.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构
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瑞典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并授予相应的权力。在中央层面,由财政部牵头,负责制定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有关政策和策略,各部在自身职责范围内负责各自的电子政务建设;在地方层面,地方议会和政府负责当地的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必然涉及多个部门和多级政府,为了更好地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瑞典专门成立了电子政务代表团(E-Government Delegation),其成员包括了瑞典主要公务机构的负责人。
2.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指导标准
由于政出一门、标准统一,瑞典的电子政务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一个政府、企业和居民联网互动的发展态势。在瑞典的政府门户网站中,实行“一站式”服务,即企业和居民只要进入一个政府门户网站,就可以方便地访问国家各部委、市政机构和各地区的政府网站,获得相应的政府信息;实行“统一式”管理,由司法部制定统一标准和格式,其他各部委、地区均按此统一标准和格式独立制作自己部门和地区的网页并链接主站;实行“协议式”信息共享,各建库单位通过签订协议,共享各类数据库。此外,政府还制定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以解决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的保密和安全问题。统一的电子政务指导标准有效地促进了瑞典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各部门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规范了国家各部委及各级政府网站上的信息。
3.信息共享四步走
瑞典电子政务是按照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信息服务、网上交易和按项目进行功能整合四个步骤逐步实施的。这四个步骤的核心是信息共享。首先是各级政府部门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网上信息发布。门户网站只起引导居民到正确的网站去找信息的作用。其次是网上信息服务。瑞典对各政府网站有三个强制性要求,一是企业或居民只要向一个公共部门提供信息后,就不得再向其他任何公共部门提供信息;二是企业和居民只要进入一个政府网站就可以进入所有政府公开网站,得到所有政府公开信息;三是政府网站不仅要提供信息服务,还要帮助企业和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如就业、奖学金申请、税务申报等。再次是实现网上交易。企业和居民可以在任意地点完成与政府以及银行、保险公司等部门的业务联系。最后是以电子政务项目为龙头的政府服务功能整合。瑞典实施了一些跨部门的电子政务项目,这样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和重复采购,更使政府各部门从分散服务逐渐走向业务的协同和功能的整合。
4.照顾边远地区,缩小数字鸿沟
瑞典是个地形狭长的国家,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北部地区居民稀少,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很大。瑞典政府提出所有的居民都能够使用宽带的计划。虽然在北部地区实行宽带计划费时费力,但是,电子政务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发扬民主,确保人人都能够从电子政务所带来的机遇中受益。
5.动态调整电子政务政策和规划,高度重视并加强立法
瑞典政府通过颁布政策文件和健全法律体系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保障。瑞典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动态调整电子政务政策和规划,及时修正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如2009年10月19日,瑞典电子政务代表团发布了一份名为《电子政务领域中有关公务机构工作的战略安排》的报告,就提高瑞典公共机构效率和利用电子政务进行创新方面提出若干建议。瑞典政府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在欧盟统一法律规范的指导下,立足本国国情,分别制定了包括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电子签名、电子通信、电子采购等多部与电子政务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法律并驾齐驱,共同促进了瑞典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1.5.4 英国
英国自1994年开始电子政务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进入全球领先国家行列。
英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导思想是: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加强跨部门合作,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在制定有关政策和方案时,应照顾到少数民族及残疾人的需求;通过实施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并改进服务方式。
英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原则是:提供更多服务方式供民众选择;获取公众信任;提供全天候快捷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并快速回应公众的需求;使政府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化,减少政府支出并简化系统;使信息公开制度化,提高国家竞争力与政府开放性;维护电子政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注重实效是英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之一。为此,英国政府建立了电子政务评估体系。政府内阁办公室下设电子专员办公室,电子专员每月向首相汇报电子政务的整体发展情况;电子专员办公室每年递交国家电子政务进展年度报告。
“平民化”色彩较浓是英国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最为突出的特点。政府在发展电子政务过程中,既考虑到熟悉、了解信息技术的人的需求,也充分考虑到不熟悉、不了解信息技术的人的需求。为了实现全民上网,英国政府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公民在家、在工作单位及在社区都能接入互联网;同时,开展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培训及建立电子终身教育系统,帮助人们掌握互联网技术,通过大力发展地方在线内容使更多人使用互联网。
2002年年底,英国所有中小学和图书馆就都已接入互联网,有效地确保了英国的年轻一代掌握信息技术。政府还在全国设立1000个新的信息技术培训中心,投入了3亿英镑对教育者进行ICT培训。为缩小数字鸿沟,政府还向10万个低收入家庭出租电脑或廉价提供整修过的旧电脑,并向求职者提供免费的电脑技能培训。为使不同收入水平的人都能便捷地接触到互联网、电子邮件和其他新兴的信息通信技术,英国政府建立了“英国在线中心”。该中心主要是为没有上网条件的人们提供上网天地,同时为他们提供ICT培训。这些中心遍布于酒吧、商业街、大学、社区中心、公共图书馆等任何一个公共人群密集的地方。同时,英国还建立了国家学习网,将许多机构(如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等)与供应商连接到一起,向人们提供互联网教育。
当然,英国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建设之初,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一哄而上,纷纷把自己的业务搬上网。英国政府2007年初开始实施网站瘦身计划,将现有的951个网站缩减为26个,其余925个将被陆续关闭,被关闭网站的信息将通过政府“直通车”(Direct.gov)和“商业连接”(Business Link)两个网站提供。英国政府在2007年年初公布的《转变策略报告》中说,合并政府网站是因为人们需要通过更便捷的方式查找信息,而不愿花费时间搜索大量网站。
显然,英国政府这一举措使公众查找政府信息的过程大大简化,进一步提高了电子政务的效率。此举还可为英国政府每年节约900万英镑的开支。裁减政府网站的行动受到了英国企业和民众的欢迎,大部分民众认为这种做法符合国家和个人的利益,同时希望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英国此举无疑对我国国家政府网站建设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它为我国电子政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通过信息资源整合,提高电子政务效能。
1.5.5 法国
2007年9月20日,欧洲电子政务奖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社会影响与社会凝聚力”奖项由法国贝桑松市(Besancon)开发的Besancon.clic网站获得。贝桑松市通过该网站回收企业捐赠的电脑,然后将这些电脑分发给中小学、医院、社区活动中心等机构,并与高校合作建立数字接入点,通过数字接入点免费向农村居民、老人、中小学生等开展信息网络应用培训。Besancon.clic对缩小该市的数字鸿沟发挥了重要作用。
贝桑松市只有十几万人口,但在信息化方面一直在法国保持领先地位。1994年,该市第一个在法国建成城市光缆网络。2000年又成为法国第一个可在互联网上打电话的城市。2004年该市在社区建立了数字公共空间。2005年,法国教育部又选中贝桑松市作为发展第一批“数字工作空间”的城市之一。
贝桑松市是近年来法国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缩影。2007年9月,在欧盟第四届电子政务部长级会议上,欧盟委员会赞扬了法国在电子政务方面的成就,声称在电子政务方面,法国是欧盟的“优等生”,70%的行政事务能在网上办理。法国网民也对政府的努力予以肯定。据法国一家民意调查机构调查,80%的网民对所获信息质量和网上办事的方便性表示满意。法国预算部长埃里克·韦尔特说,政府将继续努力满足用户对公共服务人性化的需求,并精简行政机构。
确实,点击进入法国政府门户网站后,可发现这里链接着国际组织、欧盟机构、政府各部门和地区的行政机构网站。该网站的最大特点是尝试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部门间业务功能的整合,实现了电子政务网站从政府部门为主导向以民众为中心的本质转变。
网站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法国电子政务亲民务实的面孔。通过该网站,个人可办理人口登记、选举人注册,可以查看个人医疗、退休等各种保险的账户并办理相关手续,可以挂失证件并申请补办,可以在住址发生变化时自动将信息提交至居住地相关服务机构……根据法国政府公布的数字,最受欢迎的两项网上行政服务是身份登记和变更住址。每天有超过7000份出生备案在网上申请。自从2005年在网上开通变更住址服务后,已有125万法国人通过网络把他们的新地址发给税务局或社会保障局等公共部门。
法国政府采购也实现了现代化和电子化。在政府采购专门网站上,企业可获取政府招标信息并提交投标资料。政府部门还要实施采购专业化,以简化对政府采购市场的管理。
法国政府重视并立法保障电子政务的发展,自2000年以来已颁发多项法令,如2003年法国总理府专门向政府各部发布通告,要求各个部门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行政效率。2005年政府又颁布法律,对用户和行政机构及各个行政机构之间的电子信息沟通进行了规范。
1.5.6 澳大利亚
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澳大利亚已经跻身于全球领先国家行列。
澳大利亚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1.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建设
澳大利亚政府认为电子政务成功的关键是政府的主导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没有政府的主导,就可能只有电子没有政务;没有部门的协调,恐怕只能建立一些“信息孤岛”。为此,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建立、健全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管理机构、组织协调机构和执行机构,确保电子政务顺利实施。
管理顾问委员会(Management Advisory Committee,MAC)是澳大利亚政府高层领导者的论坛,负责为澳大利亚政府在公共服务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提供建议;信息管理战略委员会(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Committee,IMSC)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管理机构,负责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管理政策,领导政府在信息网络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建设工作,并提供信息技术战略和政府管理方面的咨询;首席信息官委员会(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Committee,CIOC)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组织协调机构,主要负责公布信息管理战略委员会确定的优先项目,指导信息网络技术在政府部门的推广应用,并向IMSC汇报工作;财政和行政部(Department of Finance and Administration,DOFA)是负责为重要的政府项目提供建议的中央机构;澳大利亚政府信息管理办公室(Australia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fice,AGIMO)受联邦首席信息官领导,负责提出电子政务发展的建议,落实IMSC的决定事项,包括领导和管理政府部门的信息网络技术项目,管理政府在线和电子政务服务相关事务,促进政府部门信息服务、应用等方面的合作等内容。
2.以公众为中心,优化服务
在信息化初期,澳大利亚政府部门的网站主要是以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过程为中心设计的,因此存在政府网站过多、内容庞杂的问题,用户从网上获取信息和服务费时费力。2002年,澳大利亚“更优的服务,更好的政府”的电子政务战略明确指出,在新的电子政务时代,必须以公众为中心,公众不一定非要了解联邦政府的组织结构才能与之互动,政府在线服务不能只是增加一种服务提供渠道,政府应根据用户需求调整、优化在线服务,使公众和企业能更加便捷地获取政府服务和信息。为此,澳大利亚倡导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梳理政府业务流程,建立了一系列以公众为导向的门户网站。
3.以标准化为支撑,促进协同办公
整合服务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在网上协同办公来实现。澳大利亚政府认识到,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基础,是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前提。为此,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从网站建设到后台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标准,以协调各级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
4.以设施建设为基础,缩小数字鸿沟
澳大利亚的偏远地区面积广大,人口稀少。80%的人住在中心地区,20%的人住在偏远地区,地理条件使得偏远地区的人们难以获取便利的电子服务。同时,在澳大利亚公众中,收入和教育差距问题也很明显。澳大利亚政府提出,要使全体澳大利亚公民都能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确保人人融入信息社会,尽量避免地区间、群体间的“信息差”。为此,澳大利亚政府开展了反数字鸿沟行动。
联邦政府制定了产业投资计划和改善偏远地区通信条件的行动框架,以及有关数字传播的推行计划,努力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尤其是偏远地区网络覆盖率。政府通过采用市场机制,实行项目招、投标,提高了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有效改善了信息资源配置状况,企业和公民的网络通信费用显著降低。澳大利亚政府专门建立了农村、偏远地区及老年人信息服务中心,并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特殊信息服务,如建立专门网站、开发盲人视读系统等。这些措施和行动为缩小数字鸿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5.7 新加坡
作为亚洲的一个城市小国,几十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新加坡以发展信息产业为重点,积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注重利用信息化进一步提升政府的管理服务能力,使这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成为亚太地区的电子商务中心和信息化强国,创造了信息化的奇迹。
自1980年起,新加坡政府就相继制定了六大全国性信息通信策略计划和四大电子政务计划,如表1—1所示。这些国家级的战略规划,得到了包括李光耀总理在内的高级行政长官们的高度重视,有力地推动了新加坡信息通信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快速发展。2006年,新加坡信息通信业收入增长19.9%,达到454亿新元;信息通信的从业人员增长了7.5%,达到11.9万人;新加坡有78%的家庭至少拥有一台电脑,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1%,其中在15岁以上(含15岁)的网民中,有86%的用户使用网络作为交流工具,手机的普及率达到了112.8%。截至2007年,在新加坡政府提供的1600余项电子政务服务事项中,97%以上的服务可在网上办理,在政府办理过事项的人中,88%的民众至少有一次采用电子方式完成,民众满意度高达81%。
表1—1 新加坡的国家信息通信策略计划和电子政务计划
2011年6月,新加坡政府发布了《新加坡政务总体规划(2011—2015)》(eGov2015),同时也是新加坡《智慧国2015》(IN2015)十年规划的一部分。该规划创造性地提出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将从“政府向你“(government to you)向“政府与你”(government with you)转变,提出“建立一个与国民互动、共同创新的合作型政府”的愿景。
集中式指导与分权式执行相结合,以“两杠杆、一纽带”为特征的运作机制是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的核心因素之一。1999年新加坡调整合并了国家电脑局、电信管理局,建立了新加坡信息通信发展管理局(Information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Singapore,IDA),负责总体规划、政策制定、行业发展、挑选CIO等。IDA对上从组织隶属关系角度向新闻通信及艺术部负责;从业务领导关系角度向财政部负责。新闻通信及艺术部主要负责审核信息化内容建设;财政部作为电子政务的责任主体,用“财政和评估”两个杠杆,重点解决机构之间妨碍服务和程序整合的跨界问题。
而IDA的分布式执行机制更具新加坡特色,IDA充分依靠各部门的CIO和IDA的派驻人员,建立沟通与协调的“纽带”,确保分权式执行的质量。新加坡各级政府部门及法定机构均有CIO,且都有IDA派驻的业务人员,有些CIO直接由IDA派驻人员担任,CIO和派驻在各部门的IDA官员,业务上直接向提供服务的部门领导负责,技术上向IDA报告。这一运作方式的优势在于:有利于确保战略发展方向,使相关部门自上而下地贯彻规划和计划,有利于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技术保障的专业化水平,降低总体成本。
在此基础上,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建设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如图1—13所示。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1992—1999),以“IT 2000计划”为标志,明确提出将新加坡建设成为“智慧岛”的目标,并建成了新加坡的首个宽带网络,政府部门开始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第二阶段是融合阶段(2000—2006),通过实施“信息通信21世纪蓝图(2000—2003)”和“联系新加坡(2004—2006)”等计划,政府所有部门全部完成业务系统的建设,全面开放了通信市场,把信息通信的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民素质的主要动力。第三阶段是定制阶段,目前正在实施“智慧国2015(2007—2015)”,推出“3I策略”,提出“多个部门,一个政府”的口号,努力提高政府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图1—13 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和相关举措
新加坡电子政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公民电子生活方式的推广。“电子公民”(E-Citizen)可以说是新加坡人对自己的形象概括,这不仅意味着公众可以在政府网站获得的服务涉及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还能获得政府为满足公民各种生活需求所提供的配套服务。新加坡政府网站(http://www.gov.sg)的“电子公民中心”是一站式理念的最好体现,其目的是将政府机构所有能以电子方式提供的信息和服务整合在一起,并以一揽子的方式轻松便捷地提供给全体新加坡公民。
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改善,公民逐渐意识到电子政务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也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精神,鼓励他们去了解、学习和使用电子政务,以及更好地去学习信息通信技术。
新加坡电子政务在世界范围的领先位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它连续六年在全球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报告》电子政务指数中名列第一,并连续五年在埃森哲《全球IT报告》中被评为全球三大最佳电子政务(美国、新加坡、加拿大)之一。
1.5.8 韩国
建设“世界上最开放的电子政务”是韩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韩国政府强调采用最新信息技术,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建立公民和政府之间的信赖关系,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从发展历程来看,韩国电子政务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处于比较高级的整合阶段,即推进无处不在的政府整合系统和提供智能型的服务。
第一阶段(1977—1996年)。韩国政府从1977年到1986年10年间进行了第一次行政电算网建设工程;从1987年到1996年10年间推进了第二次行政电算网建设工程。韩国政府通过20年的行政电算化工程和行政电算网建设工程,实现了居民登记、汽车登记、不动产登记等主要资料的在线化和信息化。这个时期的工程的目的只是提高政府部门内的工作效率。
第二阶段(1997—2000年)。韩国政府在1996年制定《信息化促进基本法》,完成了第一个五年信息化促进基本规划,根据信息化促进基本规划推进了真正的行政信息化。这个时期的工程特点是重视政府部门间的工作联网。
第三阶段(2001—2006年)。根据2001年生效的《电子政务法》,韩国政府通过了电子政务委员会关于扩大行政信息化,正式启动电子政务的工程决定。这个时期的电子政务工程主要是韩国政府革新方面的课题,特点是重视促进居民参与公共服务,以及政府部门间的协作。
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这个时期电子政务工程的核心要点是推进无处不在的政府整合系统和提供智能型的服务。
为了使韩国的电子政务更有效率地运作,一件相当重要的工作就是扩展电子政务的覆盖范围,即让每个公民都能上网。为此,韩国政府积极推进信息化村庄建设,以逐渐缩小城乡信息化差别,实现国家的均衡发展。
韩国政府对信息化村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行政自治部设计并积极督促工程计划的实施。按照分工,地方政府负责构建和管理地区信息网络,营造信息利用环境,对农村居民实行信息化培训,在现场给予大力的行政支援;乡镇政府负责建立网络信息村管理委员会,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有序地经营乡镇信息中心。
正是依赖卓有成效的网络基础建设和覆盖面极广的乡村信息化教育,韩国成为全球首个无线宽带普及率超过100%的国家。(注:http://www.ecas.cn/gnwdt/201208/t20120806_3624321.html,2012-08-06.)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民众的积极响应下,以强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依托,韩国电子政务在近几年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在联合国及一些非政府组织的世界电子政务排名中,韩国的排位逐年提高并步入世界前列。2002年5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其公布的《电子政务对比分析:评估联合国成员国电子政务进展情况》的分析报告中,将电子政务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起步阶段、提高阶段、交互阶段、在线处理阶段和无缝隙阶段,其中韩国被列入达到“在线处理阶段”水平的17个国家之一。在联合国电子政务评比中,2003年韩国电子政务被评为世界第13位(注:2003Global E-Government Survey:E-Government at the Crossroads,http://www2.unpan.org/egovkb/global_reports/03report.htm.);2004年和2005年则连续排名第5位(注:2004Global E-Government Readiness Report:Towards Access for Opportunity,http://www2.unpan.org/egovkb/global_reports/04report.htm;
2005Global E-Government Survey:From E-Government to E-Inclusion,http://www2.unpan.org/egovkb/global_reports/05report.htm.);2010年一举超越2008年的前3名瑞典、丹麦和挪威,从第6名上升至第1名(注:2010Global E-Government Survey:Leveraging E-Government at a Time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is,http://www2.unpan.org/egovkb/global_reports/10report.htm.);2012年则继续占据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排行榜的首位(注:2012Global E-Government Survey:E-Government for People,http://www2.unpan.org/egovkb/global_reports/12report.htm.)。韩国进入电子政务领先国家行列,其综合实力已得到国际认可。
从电子政务在国外的发展来看,由于国情和发展重点不同,各国在电子政务的具体构建方面有许多差异,可以说各有千秋。但一些共同特征还是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的,如:都建立了专门的领导和协调机构,并相应地制定了电子政务发展战略和由易到难、分段实施的阶段性计划;加强法律和标准化建设,确保信息安全和互联互通;重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整合;多管齐下,努力缩小数字鸿沟;把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交流和充分共享,建设一个崭新的精简、高效、廉洁、公平、亲民、为民的政府,从而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有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