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植
才高八斗又如何,洛水一曲赋悲歌
一
东汉建安十七年(210),邺[yè]城,铜雀台竣工庆典。
现场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盛况空前。
作为一个资深文艺大叔,曹操除了安排百官宴饮,组织将帅比武,还让身边文人轮番上阵,吟诗助兴。
曹家的几位公子,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么好的机会,谁不想赢取加分?
但是很遗憾,和往常一样,这次出尽风头的,依然是那个老三。
他提交的作品是《登台赋》,一经亮相,惊艳全场: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川之长流兮,望众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上篇,寥寥数笔,写尽铜雀台的宏伟壮丽。
下篇,则极其自然地由写景状物,转为抒情与赞颂:
天云恒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呈。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尤其是末尾几句,一下子就写进了曹操的心坎里,堪称点睛之笔: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王。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尊贵如天神般的父亲大人,必将擎龙旗、驾鸾车,遨游天地,恩德惠及四海,天下太平,物阜民康。
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主题鲜明。这分明就是一篇“满分作文”。
而这位拔尖的“考生”便是曹家的三公子,大名鼎鼎的曹植。
二
曹植成名很早。十岁的时候,他便读完了《诗经》和《论语》,以及数十万字的辞赋,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才气和名气,远非同龄人所及。
加之性格低调,生活朴素,一时倍受曹操器重。
整个青少年时期,他都跟随父亲一道,跃马扬鞭,南征北战:
臣昔从先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行军用兵之势,可谓神妙矣。
故兵者不可预言,临难而制变者也。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铭著于景钟,名称垂于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
——《求自试表》
豪情万丈的《白马篇》,正是写于此时: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行走在刀尖,哪里还有安危可言?
父母都无法照顾,何况妻子与儿女。
入了军籍,便没有私利。
若能为国解难,死亦无所惧!
这份视死如归的壮志雄心令人肃然起敬,也让年纪轻轻的曹植实力圈粉。
很快,他的身边便聚集了杨修、丁仪、丁廙[yì]等一大批青年才俊。
曹植的爵位,也是一路高歌猛进,先是封为平原侯,三年后,又改为更加显赫的临菑侯。
214年,曹操征讨孙权。
临行前,曹操把都城交给曹植,并告诉他:“如今的你,正是我担任顿丘县令的年纪。想起当年所为,我至今备感欣慰。你可不要让我失望!”
语重心长、言短情长,这明显是在把曹植当成世子培养。
但可惜的是,曹植并没有把父亲的话放在心上。
三
217年,曹操继续南下,留守邺城的曹植,竟然借着酒意,强行要求公车令打开皇城的司马门,然后在中央大道上策马狂奔。
这可是大不敬的僭越之举。
曹操回来后,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处死了公车令。此后,对于曹植,他再无半点信任。
曹操甚至怀疑,之前曹植能通过各种考察,全是靠善于揣测上意的谋士杨修,泄露机密,暗中相助所致。
于是,曹操便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杀死了杨修。
曹植日见失宠。
同年十月,曹操告示天下,立曹丕为世子。至此,曹植的政治生涯,已经无限接近于终结。
昔日的豪情万丈,终究抵不过现实的苍凉。曹植开始借酒浇愁。
两年后,镇守襄樊的曹仁受到关羽围攻,久战不退之后,只得向邺城求助。
曹操思考良久,决定再给曹植一次机会,便任他为南中郎将,让他火速赶往襄樊。临行前,还特意召见曹植,准备叮嘱一番。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无法领命。
曹操简直气到吐血,连忙收回成命,改派于禁带领三万精兵,前去支援曹仁。
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当然,此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听说曹植将要出征,曹丕为他饯行,然后故意在席间强行劝酒,灌得曹植人事不省。
这个说法,难辨真假。
襄樊之战,是汉末形势的重要转折点。
虽然不能强求曹植能有上帝视角,可以预判战争局面,但不管什么原因,大战在即,临危受命,他却贪杯好饮,误了大事,丢了前程,终是咎由自取。
从此,曹植便被彻底冷落,再无出头之日。
四
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位称帝,定都洛阳。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曹植本就险恶的处境,雪上加霜。
但他似乎不太懂得保全之道。听说曹丕废汉自立,他竟穿上丧服,大声痛哭。
曹丕大为恼怒:“朕顺应天命,登上帝位。有人却哭哭啼啼,这是为何?朕,不配吗!”
当场便有人读懂了曹丕的弦外之音。
他们连夜呈上密奏,称曹植“醉酒悖慢”,辱骂朝廷派往封地的监察官,是为大不敬,必须严厉追究,以儆效尤。
曹丕收到奏折后,频频点头。
但曹植毕竟身份特殊,不可轻举妄动,只能先从外围下手。
于是,曹丕便一纸诏书,将丁仪、丁廙二人收监,然后满门抄斩。手段何其毒辣。
明知连累了挚友,曹植却无力相救,只得将万般悲苦全都写进诗句: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野田黄雀行》
患难之时,不能倾力相助。这样的朋友,再多又有何用?
那篱笆上的黄雀,刚躲过鹞鹰,又坠入罗网。
真希望能有一把利剑,挑破罗网,救出飞鸟。
然而,现实中的曹植,自保尚且无力,又何谈救助他人?
好在太后护子心切,曹植终于躲过一劫,仅仅被贬为安乡侯,同年又改为鄄[juàn]城侯。
贬职的诏书,倒是写得挺讲究:
植,朕之同母弟。朕于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骨肉之亲,舍而不诛,其改封植。
曹植与我,一母同胞。朕能容整个天下,何况一个曹植?论罪当斩,但念及手足之情,免去死罪,改封他处。
处理完曹植,曹丕又将目光转向了后宫。
为防太后再次干政,他专门写下一道《禁母后预政诏》,称“妇人与政,乱之本也”,从今往后,文武官员,不得私下拜见太后,更不能向后宫禀告政事,“若有背违,天下共诛”。
果然,论起执政的手腕,曹植和曹丕确实不在一个档次。
五
222年,曹植升为鄄城王,食邑也从当初的八百户,增加至两千五百户。
爵位再度加升,曹植却无半点高兴。他仍然希望能够再度被起用,建功立业,辅主惠民。
但现实告诉他,这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从京师返回鄄城,曹植路经洛水,有感于楚王与巫山神女的传说,即兴写下一篇赋作: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沓,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洛神赋》
在文中,曹植邂逅洛神,一见钟情,却因为身份相差悬殊,只能含恨而去。
这篇赋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毋庸置疑。后人经常将它与《九歌》《神女》相提并论,甚至有人认为,曹植的作品兼备屈原和宋玉之长,已经超越了前人。
这篇赋的主旨,却一直都有争论。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大部分人相信,曹植和屈原一样,都是在借芳草美人,隐喻君臣大义,寄托政治理想。
但也有极少数人,提出了“感甄说”,称曹植与曹丕的妻子有染,文中的洛神,即是甄妃的化身。
这个观点,最早来自唐朝的李善:
魏东阿王(曹植),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思甄后,忽见女来……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曹叡)见之,改为《洛神赋》。
——《文选注》
晋唐之间的正史,从无一字记载曹植与甄妃有什么交集。也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证明两人之间曾经发生过故事。
李善从哪里得知这段“绯闻”,他并没有交代。
宋代的刘克庄认为,这完全是一派胡言,如果确有其事,曹植绝对活不到曹丕登基之日。
清朝的朱乾更是直言,李善没有认真辨析,就采用牵强附会之言,实在过于轻率,“不独污前人之行,亦且污后人之口”。
况且此后数年,曹植一直都在主动请缨,希望再当大任,从侧面证明,他的《洛神赋》就是一篇《寻君王不遇》。
这样看来,曹植和甄妃的传说应该和那首《七步诗》一样,虽然流传甚广,却是民间百姓,按照“喜闻乐见”的标准,杜撰出来的精彩剧情。
六
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
曹植以为,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便言辞恳切地上书朝廷,称自己怀抱利器,只等用武之地,如果有幸得到起用,必将“乘危蹈险,为士卒先”。
出于对皇叔的尊重,明帝每次收到奏折,都会很客气地回复,叮嘱曹植多保重身体、常回家看看。对于他的政治诉求,却置若罔闻,不作任何回应。
232年,明帝心血来潮,下诏让曹氏诸王回到京师一聚。
曹植也在受邀之列。抵达洛阳后,他便直奔内廷,想单独面圣,好好聊一聊朝政、社稷和民生,却连续多日都吃了闭门羹。
几天后,明帝下诏,封曹植为陈王,食邑三千五百户。
很明显,他是在告诉曹植,爵位可以酌情加升,实权不会给你一分!
曹植心灰意冷。
明帝登基后,极力管制亲王、诸侯,他们可调拨的官吏、士兵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之人,总量也仅仅维持在两百左右。
作为朝廷格外关注和“优待”的对象,曹植府中的人手、物资又通通减去半数。且十几年来,曹植隔三岔五地就被调整封地,常年奔波迁徙,苦不堪言。
堂堂一个王爷,连应有的尊严与体面都几乎难以维系,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同年冬天,曹植从洛阳回到陈郡不久便郁郁而终,时年四十一岁。
七
“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曹植的诗文中,从来不乏豪言壮语。
他的本领与才华,也确实撑得起志向和抱负。
曹操曾经在公开场合非常欣慰地告诉众人:“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
只可惜,后来的曹植任性放纵、不拘礼法,生生被曹丕弯道超车,赢在起跑线,却输在了终点站。
但换个角度看,世间安得两全法,顺风顺水的仕途、志得意满的人生,又岂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诗文?
曹植的一生,阅历丰富,跌宕起伏,“生乎乱、长乎军”,身处草莽,心系庙堂,位列王侯,实为囚徒。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曹植的文学创作,也正是以曹操病逝、曹丕登基为界,前期英姿勃发,昂扬向上,后期抑郁沉怨,却又哀而不伤。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这样一个“浪漫得要死、狂得要命”的人都愿意承认,曹植的才华,有他八倍之多。
足见在魏晋之后的文坛中,曹植绝对是神一般的存在。
即便到了隋唐、两宋,依然是仰慕者众。就连李白、杜甫这等人物,都说“子建文笔壮”“建安之雄才”。
或许正因如此,清代的丁晏才会称他为“古今诗人之冠,灵均(屈原)以后,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