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脑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第2版)
- 李联忠等主编
- 952字
- 2021-12-10 22:37:36
第九节 透明隔发育异常
透明隔发育异常(agenesis of the septum pellucidum)是指胚胎期透明隔发育或融合异常。透明隔间腔和威氏腔(Vergae)属于正常变异(图2-9-1),透明隔缺如和透明隔间腔囊肿属于发育畸形。
【病因】
病因不清,可能与胚胎发育5~10周时,透明隔形成期局部受损有关。透明隔缺如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少见,发生在透明隔形成阶段;而后者可能与反复创伤、炎症或脑积水的长期牵拉有关,可发生在出生前或后。
图2-9-1 透明隔间腔和威氏腔
女,40岁。透明隔及威氏腔明显扩张,呈囊性
【病理】
透明隔是两侧侧脑室间的薄膜状结构,如薄膜状结构缺如,则两侧侧脑室相通或形成单脑室,可伴前脑无裂畸形。在胚胎期透明隔融合不全,即形成透明隔间腔,若室间孔闭塞,透明隔间腔积液过多,壁向外膨隆突出,形成透明隔间腔囊肿。
【临床表现】
透明隔间腔囊肿临床可无症状,亦可出现一些非特征性症状,如锥体束征阳性、癫痫等。透明隔缺如者,可伴智力发育异常。
【CT表现】
侧脑室融合,前角扩张,冠状位呈“幕状”。
【MRI表现】
MR可直接显示透明隔形态,正常表现为侧脑室体部间的膜样结构,分隔两侧侧脑室。
1.透明隔缺如
两侧侧脑室体部间的薄膜状结构部分性和完全性缺如。完全性透明隔缺如多为原发性,两侧侧脑室融合成单脑室(图2-9-2),侧脑室形态可基本正常,或前角变平失去“V”形表现,罕见单独存在,常伴有其他脑发育畸形如前脑无裂畸形、视隔发育不良、脑裂畸形等。部分性透明隔缺如常为继发性,矢状和冠状T1加权像可见在胼胝体下方透明隔的附着部残留,或透明隔局部呈“穿孔”样表现,常伴有脑积水。
图2-9-2 透明隔缺如
女,46岁,头痛。A、B.T1WI示透明隔缺如,双侧侧脑室前角融合,呈“幕”状
2.透明隔间腔囊肿
存在于两侧侧脑室体部之间的液性腔,液性腔的两侧壁向外膨隆突出(图2-9-3)。腔内表现与脑脊液信号强度一致,呈长T1、长T2信号,壁无强化。
图2-9-3 透明隔间腔囊肿
男,34岁。透明隔间腔明显扩张,呈囊状
MRI可明确诊断透明隔缺如和透明隔间腔,而透明隔间腔囊肿需与纵裂蛛网膜囊肿、第三脑室前部的胶样囊肿相鉴别。纵裂蛛网膜囊肿很少见,常靠近胼胝体,或伴有胼胝体发育异常,而透明隔间腔囊肿的侧壁仅限于菲薄的透明隔与侧脑室相隔,据此可与纵裂蛛网膜囊肿区别。胶样囊肿主要位于第三脑室,为短T1、长T2信号,常阻塞侧脑室室间孔,产生阻塞性侧脑室积水,可与透明隔囊肿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