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邻近城镇:松潘、马尔康、灌县与成都

几个邻近或就在羌族地区边缘的城市,虽然居住其中的羌族不多,但它们与羌族的日常生活及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这些城镇主要是松潘、马尔康、灌县与成都。

松潘与马尔康是藏族聚居的地方,松潘在羌族分布的北缘,马尔康在西边。清末至民国初年,松潘是在“西番”包围下的边防重镇。目前松潘是往九寨沟旅途中最接近目的地的市镇之一。有些茂县北路羌族会到这儿做些小买卖,或在当地旅游饭店中工作。因此在北路羌族心目中,松潘有特殊意义,松潘人与他们的关系亲近。至于茂县南路及汶川的羌族,特别是老一辈的羌族,则认为松潘是个危险的地方。

马尔康,是今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政府所在。在老一辈羌族心目中,它是代表过去一些强大的嘉绒土司的政治核心地。然而在羌族地区城镇中,他们却常接触到马尔康来的人或听到有关马尔康的事。自然马尔康来的人,或“州里来的人”,多为州政府官员。对羌族民众来说,他们代表一种政治、社会但非文化上的优势群体。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马尔康州政府是一个联合羌、藏的“本地少数民族”象征,代表在此空间藏、羌之间紧密而又友好的关系。

灌县(今都江堰市)是成都平原进入岷江上游山区的入口城市。这个充满神话的古城也是汉文化进入岷江上游的入口。因此与灌县有关的神话传说,如李冰、孽龙、二郎神等等,也都流行在岷江上游,特别是在汶川、理县与茂县南路和东路等较为汉化的羌族之间。灌县在老一辈羌族人的观念中或在本地传说中,是汉人与“我族”的势力交界点。这应是由于灌县是羌族人进入汉区的第一个大城。无论在今日、清代或更早,灌县与岷江上游居民的经济生活都有密切关系。岷江上游山里的人,经常季节性赴成都平原打零工赚钱。不仅当今羌族如此,据汉晋中国文献记载,当时已有本地“夷人”如此。灌县的都江堰,自古以来便需要大量的淘沙工人,至少在近百年来,岷江上游村寨居民为此提供了相当的劳力。如今,灌县仍是许多羌族心目中“找钱”最理想的地方。对于许多经济情况良好的羌族,灌县成为他们消费享受现代化最方便的地方。他们可以在此买到各种新型电器,上高级餐厅享受美食。甚至不少羌族在此买房置产,搬来城中居住。羌族父母常希望他们的子女离开阿坝州,他们认为男孩到外地工作才有发展,女子嫁到州外才不会吃苦。而离阿坝州最近的灌县,则是这些父母心目中最理想的子女工作、成家地点。许多州内的退休干部,也选择在灌县置产度其余生。因此,羌族人多少都有些亲友、熟人住在灌县。

成都是四川省府所在,又是远比灌县来得繁荣的大都市。因此在羌族人民心目中,这儿是比马尔康更高层的政治权威中心。岷江上游村寨流传的一些故事中,成都是中国皇帝居住的地方,这也反映成都过去在本地人心目中的地位。羌族人偶尔需要到成都购买在灌县不易买到的货物,或在此卖出一些土产,或只是访友、逛街。无论如何,成都对他们而言代表富裕、现代化,但也充满了不确定性。有些羌族为了做生意搬到成都居住。他们几乎都聚集在成都西门一带;到成都买卖货物或逛街的州内人,也常只在西门一带活动。成都的西门是由阿坝州进入成都的门户,长途车的终点便在西门车站。在成都,他们常自称“州里的人”,只要是州里的人,无论是藏族、羌族,都感到彼此亲切些。

马尔康与成都,这两个对许多羌族而言的邻近异地城市,分别代表他们心目中两个异文化空间——马尔康代表嘉绒藏族,成都代表汉人,羌族则居于两者之间。羌族同时也居于松潘与灌县之间。但相反地,不同地区的羌族分别对这两个城市有亲近感。对于北路羌族而言,松潘是藏、羌不分你我的地方,他们认为,大家都是质朴的少数民族。对许多南部羌族而言,灌县则是古羌文化(或大禹文化)分布的重要据点,他们甚至认为,灌县过去是羌族的地方。在地理空间上,马尔康与羌族地区之间隔着一座大山,而成都也远在灌县往南还有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地方;松潘与灌县则与羌族地区同在一条沿岷江的交通干道上。自然,后二者与羌族地区在地理交通上较密切。但羌族对此四个城市之爱憎,反映的也是羌族认同的特质,以及此认同下一种文化或认同上的空间距离。

各地方的村寨羌族与城镇关系的亲疏程度不同。即使在同一寨中,各个村民与外界城镇的关系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北川与汶川各村寨的民众和城镇的关系较密切;松潘与茂县西路各沟村寨民众,则进城的机会较少。无论在何处,年轻一代的人总比老年人进城的机会多,也跑得比较远。男人则比女人进城的机会多,也走得远些。许多老年羌族男人,一生中没到过灌县、成都;有些老年女性,更是一生很少出过本村寨所坐落的山沟。由于街市、城镇与邻近城市有不同层次的知识信息传播功能,因此目前有世代、性别、地域、城乡有别的羌族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社会文化认知差异。


1 James C. Scott,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 Rebellion and Subsistence in Southeast Asi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