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光(中)

中国上古神话中,在女娲补天之后,日月才重光的……

《汉书·元帝纪》中曾经记载:贤圣在位,阴阳和,风雨时,日月光,星辰静,黎庶康宁……

可见,世界之大,真正的光明,是多么得难能可贵、得之不易啊!

而,当一个人陷入绝望之境、无法自拔的时候,就算是,日月同辉、乾坤共舞、天地齐明,他目光所及的视野之中,却满满都是无尽的昏暗……

不知争子身在何处的巫子,此时此刻,正是这种感触……

茫茫人海,放眼望去,唯独没有了,你!

那么,就算是拥有了整个世界,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一晚,光风霁月、星斗漫天。

在殷都宫殿之内,武丁王大摆夜宴、犒赏三军,为自己的宠妃大将军妇好接风洗尘。

满朝文武,众星捧月,一片喜乐祥和、歌舞欢腾。

尤其是,那些在此前曾经极力反对妇好带兵出征的官员们,当时,有多么地“叫嚣咆哮”、“嗤鼻鄙夷”,如今,就有多么地“奉承阿谀”、“谄媚溜须”。

政客,永远,是比女人还要善变的一群特殊“物种”。

似乎,没有人特意去介怀或苛责,既身为卜官、此次又是有功之臣的争子整场的缺席。

代表师父巫子入座的昔迩和姬文等几位巫馆弟子,也只是以师父临时抱恙,和师叔远征而归、脾胃水土不服等理由,应付过关了。

三四个时辰,水米未进,巫子一直马不停蹄地在殷都城中暗地寻访,他几乎找遍了争子以往可能会去的每一个角落,然而,却一无所获。

自从觋仲病逝之后,巫子一直在担心着父亲临终遗言中所揭示出来的“那件事情”。

可是,这个世界,就这么奇怪!你越是殚精竭虑什么,反而,它就越容易发生。

这一条阐释心理学效应的自然法则,是在三千多年以后的20世纪中期,被在美的一名空军上尉工程师爱德华·墨菲总结提炼了出来: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无论可能性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因为,从概率学角度分析其中原委,就是说,如果有两种及以上的方式去完成某一件事情,而,有一种错误的行为选择,会导致灾难,那么,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那么,只要是不断地重复这个行为,不管,发生事故的概率有多小,灾难迟早会在某一时刻出现。并且,还有数理统计中必然事件的公式结果,作为实证。

墨菲还说了,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所有的事,都要比预计的时间长;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这个定律,应用到某个人所处境遇的方面,可以理解为,这人要是走了背运呢,还总是会祸不单行——你说,气人不?

但是,我认为,试错,自始至终都是通过正确方向的唯一途径。

这就像是,穿衣买鞋吃东西,你不亲自尝一尝、试一试,如何能够下定论,那些适合不适合你呢?只要,你自己把握好试错的机会成本,尽量让其控制自己可承受的范围阈值之内,就好了。

拿我自己做比方,正如,我生前,在南域方国境内的贡池泥洼之中养尊处优的时候,总有一些雄龟不厌其烦地前来叨扰,我兴致上来了,自然总是要相互接触一下、谈一谈龟生与理想什么的,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谁跟我最为登对,这也是为了此后我孵化的龟蛋质量负责任,不是?

如果,你拥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可以投入的物质成本与精力成本,总是能够找到那个最正确、最恰到好处的方式、路径和结果!

毕竟:“once you've ruled out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 however improbable, must bu true!”

即,当你排除所有的不可能,无论剩下的是什么,无论它看起来是多么的不可能,但是,那一定就是真相……

大殿内,一派电光石火朝露的繁华喧嚣过后,曲尽人散,杯盘狼藉,宫仆们收拾整理着残局。

武丁王早已携自己的爱将爱妃妇好,回到了特意为其新辟出来的一处别具风情的寝宫里,美事不尽地相欢了起来。

而,宫外,在觋氏府邸的后山上,密林深处,星星点点的一把火光在窜动,一个黑色的人影,时隐时现着。

他,所到之处,驱散了深夜的些许凉气;离去之时,寒意再次笼罩了回去。

最后,都快到了午夜子时,在一座尚未清明、杂草丛生的坟塚前,巫子才最终发现了,披头撒发、伶仃大醉、浑身泥泞不堪的争子,还有一块半璧,即便是已经醉得不省人事、却仍然被争子紧紧攥在手心儿里早就硌出了几道深深血痕的雪莲玉佩……

另外能够与之合璧的那半块玉佩,是当年父亲觋仲全凭着那硬挺的最后一口气,死死等到巫子赶回府邸来,塞到他怀里的,随即在告之他有关争子的真正身份之后,便毫无留恋地撒手人寰、驾鹤西游去了。

那个时候,争子已经接替了年迈隐退的觋仲、担任塞北卜官,跟随着杞家军在外远征。

如此想来,那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十年了,就如同心中被压着一块难以释怀的千金重石,巫子独自默默地承受着一切的一切。

倘若,这巨大的秘密,被旁人所知晓,何止是争子要被当做早已覆灭的土方细作,当街处死。

整个觋府上下,指定是罪不可恕,绝不是株连九族,就能彻底了事的。

巫子将燃着的火把稳稳地立于身侧,扯下自身上的厚披风,为意识不清、口中还在胡言乱语着一些梦魇之辞的争子盖上了。心中又怕饮醉昏睡在地的争子受了风寒,他只有将自己的背部牢牢地倚靠在父亲的墓碑前,把争子暖暖地呵护在怀中……

二人相守相伴,直至次日清晨。

头顶几声清脆的鸟鸣,窸窸窣窣地落入半梦半醒的耳畔;数道来自朝阳的红光,映照在四目微闭的眼帘之上……

“醒了?”

巫子臂弯之间有了几下冗动,他慢慢睁眼,正好,与满身酒气、眼神灼灼的争子,凝视对望着。

【本章附:】

电光、石火、朝露,皆为何意?

原为佛家之语。即一闪而过的电光,一点燧石的火苗,日出以前的露水;形容事物像闪电、石火、晨露般的,一瞬间就消失。常常用来比喻,存在不久的事物、瞬息即逝。

唐·敦煌变文《无常经讲经文》:人生一世,如石火电光,岂能久住。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宋·朱熹《答张钦夫书》:禅家所谓石火电光底消息。

《心地观经`卷一》: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与电光。

元词·姬翼《恣逍遥》:昨日婴孩,今朝老大,百年间电光石火。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便是厮守百年,也不过是电光石火。

郭沫若《学生时代·孤山的梅花》:但看还没有十分看明,又如电光石火一样飞也似地过去了。

这三个词,相互组合、联合起来的成语,便是电光石火、石火电光、电光朝露、朝露石火等。

与之近义的词有:昙花一现、弹指之间、稍纵即逝;与之反义的词有:地久天长、旷日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