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释迦牟尼答长爪问

——悖论之一

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时,有一名叫长爪的修行者来访。长爪说,自己的观点是“一切于我皆不可”。佛陀敏锐地发现其观点包含着逻辑矛盾,便询问道:“那你对自己的观点‘一切于我皆不可’是否认可?”这一句,便把对方问住了。

在因明——印度佛教逻辑学中,有一条立论的原则,就是不能“自语相违”,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是不能自相矛盾。

在因明中,“我母是石女”是“自语相违”的一个实例。因明家分析说:既然告诉别人“我母”,明明是说有子女;又说“我母”是不会生育的“石女”,不可能有子女。“自言既已乖反,对敌何所申立?”意思是你自己的立论都自相矛盾,还拿什么去向敌方宣传自己的主张呢?因此立宗——立论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不能自语相违。

“我母是石女”,包含着矛盾,可以说一目了然,立论者不大会去树立这种显然荒谬的供人批判的靶子。在印度佛教因明的著作中,“自语相违”的另一实例是“一切言皆妄”。这句话与长爪的“一切与我皆不可”相类似。没有一定的逻辑修养,恐怕很难洞察其谬。

唐代玄奘译场中担任“证义”的一位叫神泰的高僧评论说:说“一切语皆是妄”的人,你口中这句是实(真)呢,还是妄(假)呢?

如果说是实,那么为什么说一切语皆是妄语呢?如果你口中这句话是妄,那么应承认一切语皆实。

即使你补救一句:“除我口中所语,其余一切语皆是妄”,也无济于事。这时又有第二者听了你这句补救的话之后,指出“你这句补救的话是大实话”。请问,这第二者的话是实,还是妄?

如果说第二者的话是妄,那么就会推出你的补救的话是虚假的;如果第二者的话是实,你又有什么理由说“除我所说”呢?

假定你再补救一句:“除了这个评论我的第二者的话是实以外,其余一切言论统统是假的。”如果这样的话,又会有第三个人接着评论说:“这第二个人说的话也是实话。”这第三个人的话算是假的,还算是真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说是假的,那么说第二个人以及第一个人说的话是真的就不对了;如果第三个人的话是真的,又凭什么说“除我语及此人,其余都虚妄”呢?

神泰的这一连串的推论,除了从“自言是妄”(“一切语皆妄”是虚假的)推出“即应一切语皆实”不合逻辑外,后面的推论都是正确的。因为全称肯定判断“一切语皆妄”与全称否定判断“一切语皆实”是反对判断,可以同假,不能同真。由其中一真可推另一假,但不能由其中一假推出另一真。

按照神泰的推论,第四人、第五人……依此类推,以至无穷。你说“一切语皆妄”是真的,可是“一切语皆妄”本身也是“一切语”中的一句,因此又推出“一切语皆妄”这句话本身是假的。你看到推出了矛盾,作个补救,说什么除我口中之语以外,其余一切都是妄,但这样一来,又会出现无穷多个“例外”,例外也就不成其为例外了。总之,“一切语皆妄”,自语相违,隐藏着矛盾。

我们说,“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凡人皆有死”,“物质不灭”,“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等等。我们要认识世界并且改造世界,就要认识许许多多的“一切”。“一切”怎么样一般都反映着事物的规律,换句话说,无数的规律、定律、定理是以“一切”的形式加以概括的。但是在“一切”中也有例外,当“一切”涉及自身的时候,就要出问题了。

科学史上有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去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说,他一定能发明出一种万能溶液,一切物品都可以被它溶解。爱迪生问他:“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呢?”

大家知道,批评是个好东西,它是解决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之间矛盾的好办法。可是,有人说,批评是不好的,甚至断言一切批评都是要不得的。假定“一切批评都是要不得的”是对的,是真的,那么“一切批评都是要不得的”,本身也是一种批评,自然也在“要不得”之列。

在世界三大逻辑体系的发源地印度、中国和希腊,古代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并研究了悖论这种特殊的逻辑矛盾。

在中国古代的《墨经》中至少提到过三个悖论。其一,“以言为尽悖,悖”。“言尽悖”相当于“一切言皆妄”。墨家明确指出,说“言尽悖”是错误的,错就错在自身。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么就有一句话是对的,说“言尽悖”就错了。接下来的分析不好理解。

其二,“非诽者,悖”。“诽,明恶也”,即批评别人的错误。《墨经》认为,反对批评本身就是对别人的一种批评。

其三,“学之无益也,说在诽者”。《墨经》认为,有人主张“学无益”是不对的。你既然主张“学无益”,又教别人学你这“学无益”的知识,岂不自相矛盾?

有人主张“一切判断都是真的”,亚里士多德便进行归谬推论,假定“一切判断都是真的”是真的,又由于“有的判断不是真的”也是判断,从而“有的判断不是真的”也是真的,简而言之,从“一切判断都是真的”推出了“有的判断不是真的”。亚里士多德也批评过反对者主张的“一切判断都是假的”,这句话同因明、《墨经》所批评的“一切言皆妄”、“言尽悖”是完全一样的。

熟悉逻辑的读者都知道,本文提到的自语相违现象(除“我母是石女”以外),都称为悖论。这些悖论都是不完全的悖论。古代对悖论的研究是很粗浅的,这跟悖论本身的形式不完全有关系。在希腊,悖论产生的最早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克里特岛人埃匹门尼德说:“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这就是著名的“克里特岛人说谎者悖论”。如果这句话是真的,则他自己(是克里特岛人)便说谎,从而这句话为假;如果这句话为假,则克里特岛人不说谎,而这句话便可为真。读者注意,分号后面的推导是不合逻辑的,我们在前面对神泰的推导作过修正,人们认为,如果将那个克里特岛人的话进一步改为:“我这句话是假的”,那么悖论就完全了。

古希腊人对悖论百思不得其解。据说斯多噶学派的一位哲学家曾写过六篇关于“说谎者悖论”的论文,后来都散佚不存。还有位诗人很另类,他瘦得弱不禁风,要在脚上绑上铅块才不至于被风吹跑。为解答这些悖论,他苦思冥想,最终落得个英年早逝。

什么是悖论?从字面上说,悖论是指荒谬的理论或自相矛盾的语句、命题。悖论与一般的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不同的是,它是这样的一类命题,由肯定它真,就推出它假,由肯定它假,就推出它真。这类命题也可以表述为:一个命题A,A蕴涵非A,并且非A蕴涵A,A与非A等值。它有如下特点:一是推理的前提明显合理(按常识或直觉都是合理的或可接受的)。二是推理过程合乎逻辑(不是错误推导的结果)。三是推理的结果是自相矛盾的命题或这样的命题的等价式。

由于悖论的捣鬼,现代数学掀起过一场被称为第三次数学危机的轩然大波。悖论,成了当代数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讨论的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