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术研究与科学思维训练

学术研究需要学术研究者必须始终坚持求真的价值追求、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注重概念内涵外延的清晰和准确,注重论点的鲜明,注重论据的充分和必要,注重论证过程的逻辑严谨。以此为基础,精准把握问题、深入到位地分析原因、以扎实的论据有力支撑论点、“对症下药”地提出应对之策。

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发挥着基础、关键、核心的作用。思维是人类应对生产和生活需求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种特殊的能力。这种能力促成人猿揖别,使人类从根本上区别于其他动物,从而成为万物之灵长。

一、人类主要思维方式

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和发展,在适应与满足生产和生活不同需求的过程中,人类发展起了功利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艺术思维方式、宗教思维方式等刘宏森.“创新思维”培养何以艰难[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1):19-20.

(一)功利思维方式

功利思维方式主要指人们为了应对种种日常生产、生活问题,广泛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其追求的核心价值是“利”。其基本思维模式是“趋利避害”。功利思维方式总体上以经验和常识为主要的思维材料,往往概念涵义较为模糊,思维过程中往往缺乏明显的逻辑推演,表现为一种直觉式,甚至本能式反应的形态。比如,“中国大妈”“抢金”,主要就运用了这种功利思维方式。大妈们“抢金”,旨在在金价有所下跌之时,低位购入,日后高价卖出,逐利是其基本动力。老姐妹间道听途说的各种似是而非的信息,以及低进高出的常识,成为支配她们这种行为的基本依据和基本逻辑。

(二)科学思维方式

科学思维方式是人们在对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时,普遍采用的一种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追求的核心价值是“真”,即事物的本来面目,事物背后的机理、缘由,现象背后的本质,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等。其基本思维模式是“实事求是”。科学思维方式注重以客观事实为原材料,注重概念的清晰和明确,注重论据的充分和必要,注重推演过程的严密。它不仅运用于科学研究过程中,也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

(三)艺术思维方式

艺术思维方式是人们在以审美方式面对世界和人生之时运用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其追求的核心价值是“美”。其基本思维模式是“见象生意”,注重从丰富多彩的现象世界中提炼意象,注重在具体的情境中凸显意象的意义,以此寄寓人类的情感。艺术思维方式不仅运用于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过程中,同样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四)宗教思维方式

宗教思维方式是人类普遍拥有、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并非教徒的专利。其追求的核心价值是“善”。其基本思维模式是“信仰甚于求证”:不在于求证神灵或“上帝”“佛祖”“安拉”的存在,而在于坚定不移地信仰其存在。“一切宗教思维的共同点都在于强调‘信’,关键也就在于‘信’,而不允许‘怀疑’或追问‘为什么’杨楹.解读“宗教”的新视角——宗教思维方式探究[J].学术界.2000(4):59.”。它体现了人类对某种超越自身力量的信仰、依赖之情和对价值的追求。

四大思维方式构成了人类基础性的思维方式。自古以来,人类生存发展的绝大多数实践活动,都是综合、灵活运用求利(效益可观)、求善(造福人民)、求真(符合规律)、求美(工艺精湛)等多种思维方式的过程。“科学家必须思考和把握其发现和发明对于改善人类生活、促进人类自身完善的功利价值和终极价值(求‘利’和求‘善’)。在具体的研究和发明过程中,他要从探究、追寻‘what’‘why’‘how’等问题起步,努力准确把握事实;他要运用概念界定、判断、推理等方法,把握隐含于纷繁复杂现象中的实质和规律(求‘真’);他要运用直观、想象等具体思维方法,横向发散,触类旁通(求‘真’和求‘美’),通过对现有各种相关事物、相关认知进行新的组合,以产生新的事物、新的认知。把握事物之间的新的、超常式的联系,这是思维创新性最直接的体现,也是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的核心之所在。这就必然会涉及和运用诸如功利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艺术思维方式,乃至宗教思维方式刘宏森.“创新思维”培养何以艰难[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1):20.”。因此,个人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使用这四大思维方式。由于生存环境、从事的工作和职业不同,每个人较为擅长的思维方式也有不同;由于每个人较为擅长的思维方式不同,其生存发展的状况又往往会有较大的不同。因此,思维方式与人的生存发展相辅相成。

二、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是重点和难点

(一)科学思维方式具有特殊作用

毫无疑问,在四大思维方式中,科学思维方式以求“真”为核心价值,以“实事求是”为基本模式,与学术研究的关系最为直接,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求善、求美和求利等思维方式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就没有存在空间。事实上,艺术思维方式就往往通过“创造性直觉”“想象力”等特殊能力在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科学创造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特殊作用。本书第四章“概念的基本理论”第四节“概念和意象”,对此有专门的论述。卡尔·波普尔说:“每一个科学发现都包含‘非理性因素’,或者在伯格森意义上的‘创造性直觉’[英]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M].査汝强,邱仁宗,万木春,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8.”。然而,科学思维方式注重以客观事实为原材料,注重概念的清晰和明确,注重推演过程的严密等方面的特质,对于学术研究无疑有着特殊的意义。学术研究以“真”为核心价值,以“求真”为己任,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准则。可以说,学术研究的过程,就是以科学思维方式为主,艺术思维方式、功利思维方式和宗教思维方式等协同发挥重要作用的运行过程。以学术研究为志业者,必须好好训练、习得科学思维方式,并不断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研究学术问题,必须具备极强的科学思维能力。同时,还需要很多仪器设备。有些仪器设备还非常复杂、非常昂贵。比如,测量高能粒子,科学家们需要对撞机等设备。相对而言,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不那么高。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们依凭的主要还是他们的大脑,确切地说,是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思维能力。这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们拥有的一种看家本领。

(二)科学思维方式训练不足是关键短板

值得追问的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有些研究者,尤其是青年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其科学思维能力水平如何?在将逻辑知识转化为逻辑能力、训练和增强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方面,有多少清醒的意识,下过多少实实在在的苦功夫?

科学思维能力是长期学习与实践的产物。当今学术研究队伍中,包括青年研究队伍中,拥有硕士、博士学位者越来越多。然而,毋庸讳言,不少青年研究者在学习、训练科学思维方式等方面,功夫下得很不够。这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直接相关。

各个学科的教育是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首先需要各个学科共同发力。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虽然有别,但它们必须谨守的逻辑规则和要求却没有二致。教育学生通过学习理论和方法,通过发现问题、界定概念、把握论据、作出判断和推理等多方面长期的实际训练,帮助学生学会在谨守逻辑规律的前提下,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种具体逻辑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所有学科、所有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师的责任。然而,多年来,很多学校的学科教育往往只注重以相关“陈述性”知识的灌输、给学生现成答案为主,而对学生“程序性”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狭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指技能,包括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认知技能又包括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等。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对学生进行某种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时不应该忽视有关概念、规则等的传授,也不应该将学生埋入题海之中,埋头苦练,而是应当首先使得学生掌握或理解有关操作或运算步骤的知识,然后通过变式练习,以促使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见: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2-103.知识的培养教育则非常有限。作业、小论文等形式的练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而现在很多学科的教学,尤其是文科的教学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作业、小论文等练习的要求并不多、也不高。

其次需要学校开设“形式逻辑”“思维科学”等系统讲授科学思维理论和方法的课程。然而,事实上,很多学校当下已经很少,甚至不再开设“形式逻辑”“思维科学”等课程。甚至有不少学生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些课程。即使有学校开设了“形式逻辑”课,这些课课时一般也比较少,而且往往以“陈述性”知识的介绍为主。教完种种“陈述性”知识以后,承担“形式逻辑”课教学的教师往往已经无暇指导学生开展实际训练了。毋庸讳言,当今中国教育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总体上还处于“无为而治”的状态。如此,学生不仅对科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知之甚少,还因为缺乏多种变式练习和实践的机会,难以将种种科学思维方式的理论和方法转化为科学思维的能力。在此情况下,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因此,毋庸讳言,科学思维能力的匮乏,已经成为当下很多高校毕业生,甚至不少硕士生、博士生共同的不足和缺陷。“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曾指出:现在培养的十多万基本上不合格和学风不佳的博士,他们将会充实到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由这些不合格的博士再培养出更多不合格的博士,这就是一个恶性的循环怪圈。所以,我预计二十年以后,我国的教育和科学水平还要下降,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还要拉大宋赵来.学术腐败:动摇中国的发展根基.光明日报[N].书摘.http://epaper.gmw.cn/sz/html/2010-08/01/content_20885.htm?div=-1.。”刘道玉的言论或许有些以偏概全,却未必没有揭示出一些真相,特别是学历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并不匹配的现实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接受了很多年系统的教育,但是,不少学术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中却清楚地反映出,他们“具体的思维方法往往主要表现为:以经验和常识为主要的思维材料和知识背景,以内涵和外延都比较模糊的概念为思考的基本单位,以直觉式、本能式反应,而不是以严密的逻辑推演和严谨的计算为思维的主要过程刘宏森:“创新思维”培养何以艰难?[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3):19.”。以这样的思维方式方法开展学术研究,研究者如何能够准确把握问题、确定合适的选题,如何能够合乎逻辑规范地使用概念,如何能够合乎规范地进行实证研究,如何能够在以扎实的论据证明论点、文题相对、层次分明等方面体现出严谨的逻辑性?或者说,如何能够体现出训练有素的特质,是值得怀疑的。

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以来,青年研究就一直努力跻身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界,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构建青年学就是这种努力的集中体现,具有一种标志性意义。毫无疑问,能否真正跻身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界,关键在于青年研究是否在对问题的把握、概念体系的建立、基本逻辑的谨严等多方面按照哲学社会科学界普遍遵循的学术规范要求,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果,为繁荣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看,40多年来,青年研究总体上既未能把准青年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又对青年问题背后的社会根源等缺乏必要的深入挖掘和研究;既缺乏现实的新鲜度和敏锐度,又缺乏历史的厚度与深度;既缺乏调查研究的热情与能力,更缺乏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甚至在青年、青年性、青年发展、青年期等基本概念界定和青年研究基础理论建设方面,还处于缺乏深入研究,众声喧哗、说不清楚的初级阶段。虽然进入21世纪以来,“青年研究专业化规范化有所突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用专业方法来推进青年研究,尤其是青年社会学等学科的推动,给‘实证说理’的青年研究做出了榜样何绍辉.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青年研究与青年学[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5):17.”。但是,青年研究至今依然未能真正得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少青年研究者缺乏科学思维方式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学术素养难以满足学术研究、提升中国青年研究整体学术水平的需要。

强化科学思维方式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努力提升科学思维能力,这是苦练学术内功的重要方面。在这方面,青年研究者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