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
韩信平定齐地是整个楚汉战争的转折点,楚汉双方打破了实力相当,长期拉锯的战略相持阶段,刘邦的实力对比项羽已经取得了压倒性优势,汉国全面转入对楚国的战略反攻阶段。
韩信平定齐国后,刘邦很不情愿地封他为齐王,希望他赶快参与到对项羽的总决战中。
齐国作为东方大国,无论其人口还是土地面积都是十分强大的,并且还有渔盐之利。齐国的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汉方完成了从北面对楚国的战略包围,楚都彭城直接暴露于齐国的攻击范围之内,项羽连一个稳固的大后方都没有了。
但是另一方面,齐国离刘邦所控制的范围非常远,韩信虽然是刘邦的手下,但是他实际上却处于半独立状态,可以在齐地独霸一方。天下大势形成了楚、汉、齐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样,韩信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项羽拉拢的目标。一向依靠武力,很少使用政治手段的项羽,此时就决定派盱眙人武涉前去齐国游说韩信。
武涉游说
武涉来到齐国,韩信把他奉为上宾,客客气气地接待了他。
“项王近来可好?”韩信首先开口问道。
“天下未定,战乱频仍,百姓生灵涂炭,士卒死伤无数,项王怎么会好过呢?”
武涉的回答非常巧妙,他回避了目前楚国所处的窘境,而把项羽形容成一个关爱天下苍生的仁者。
“项王派先生前来,想必有话要指教韩某,先生不妨直说。”
“天下苦秦久矣,各路诸侯勠力攻秦。秦灭后,项王按功劳分封天下,诸侯们各自为王,本来相安无事。可是汉王怀贪鄙之心,还定三秦后又领军东进,侵犯他国土地,还胁迫其他诸侯向东攻打楚国。汉王的野心十分明显,不吞并整个天下,他是不会罢休的。”
“何况汉王这个人本就不值得信任,他曾多次成为项王的阶下之囚,是项王怜悯才让他得以苟活,而他一旦脱身就会立即翻脸不认人。足下自认为和汉王的交情深厚,全心全意地为他领兵作战,将来功高震主,也一定会被他所擒!”
“他之所以能让你活到今天,就是因为项王的存在,如果项王不在了,他下一个要消灭的目标就一定是您齐王!当今天下大势,权在于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既然足下与项王原本就有交情,为什么不与楚军讲和,然后三分天下,各自为王呢?”
武涉劝韩信保持中立,三分天下。他的这番话堪称高论,他首先把天下战乱纷纷的原因归结为刘邦的贪心,其次再说刘邦是一个不值得信任的小人。最后一段话更是厉害,像谶语一样预言了韩信以后的结局。
听了武涉的话,韩信的内心深处也做了些许的犹豫与挣扎,但是他自信与刘邦交情深厚,为了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他没有选择背叛刘邦。
韩信辞谢说:“我当初在项王手下,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侍从,进言不被听从,计策不被采纳,所以我才背楚投汉。汉王拜我为大将军,让我统领汉军兵马,他待我亲如兄弟,脱下他自己的衣服给我披上(解衣衣我),将自己吃的食物分给我吃(推食食我),对我言听计用,所以我韩信才能取得今日的成就。汉王对我如此亲近信任,我若背叛他的话必遭不详。武先生还是请回吧,韩信忠于汉王之心,虽死不易!请先生回去替我谢谢项王的好意。”
待到武涉还要开口再劝,只见韩信背过身去,摆摆手,示意送客。武涉也只得作罢,回去给项羽覆命了。
蒯通劝谏
武涉离开后,蒯通知道掌握天下大势的关键人物就是韩信,于是他就想用辩才去打动韩信。
蒯通之前曾劝说韩信伐齐,等到齐地平定以后蒯通就成为了韩信手下最为重要的谋士。
蒯通来到韩信的宫室,两人一番闲聊以后,蒯通突然说:“在下早年间曾跟随高人学过相术。”
“当真?原来先生还会给人看相,不知这相人之术可有什么讲究?”蒯通的话倒真是勾起了韩信的兴趣。
“人的高低贵贱体现在骨格上,人的忧愁喜悦体现在面色上,而人的成败得失则在于决断力。用这三项标准作为依据,可以很准确地预测到人的未来。”
“说得好!那请先生给我看看相如何?”
“请大王屏退左右。”
韩信挥一挥手,示意左右之人退下。屋内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
蒯通仔细地端详着韩信的脸,又绕到韩信的身后,犹犹豫豫,如此三圈,才缓缓地说道:“从大王的面向来看,将来的爵位不过封侯而已,而且就算封侯也是有危险的。但是看大王的背相,则实在是贵不可言啊!”
蒯通所说的这个背相,就是劝韩信背叛刘邦的意思。韩信听出了蒯通话里有话,便装糊涂问道:“不知先生此言何意?”
“此时说来话长,请大王听我慢慢道来。想当初,天下起兵抗秦,各路诸侯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名号,天下有志之士云集响应。那时,大家唯一的目标就是要灭掉暴秦。而如今,楚汉相争不下,天下百姓无辜受到牵连,父子兄弟的尸骨遍布于荒郊野外。连年征战,百姓实在是苦不堪言,这样的局面若非圣贤之人是不能平息的。”
“可是什么时候会出现圣贤之人呢?”韩信问道。
“现在刘、项二王的命运都掌握在您的手里。您要是辅助汉王,汉王就会取得胜利;您要是帮助项王,项王就会取得胜利。此时,您就是天下的圣贤之人啊!”
听到蒯通此话,韩信的脸上似乎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在下愿意竭尽所能,为大王献计献策。在下有一个能让刘、项双方都有利,让天下快速止息干戈的办法。只是担心大王不肯听我的。”
“愿闻先生之言。”
“如今大王占据着强大的齐国,又迫使燕、赵两国屈服了,大王不如和刘、项三分天下,呈鼎足之势。然后向西发兵,顺应百姓的心愿,去制止刘、项两军的纷争,为将士和百姓请命。刘、项两家如果谁不服从调解,您就去打谁,这样的话,就没有任何一方敢轻举妄动了。如此,战乱自然就停止了,天下百姓自然会感念您的恩德。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大王早下决断!”
“汉王待我非常好,他把自己的车子让给我坐,把自己的衣裳送给我穿,把自己的食物分给我吃。常言说,乘坐过他人的车子就要帮助别人分担祸患;穿过人家的衣服就要给人家分担忧愁;吃过人家的食物就要效忠于人家的事业。难道我可以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吗?”
“大王自认为和汉王的私交非常好,想要为汉王建立万世功业。殊不知,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当初张耳、陈馀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两人曾结为刎颈之交,经历过同甘苦,共患难。可是后来在巨鹿之战中两人发生矛盾,直至互相之间心生仇恨。张耳投奔汉王,其后在攻打赵国时将陈馀斩杀于泜水边。他们两个人的交情可以称得上是全天下最要好的,但是到最后双方还不是都想将对方置于死地?”
“春秋时越国大夫文种与范蠡共同努力挽救濒临灭绝的越国,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称霸天下。可是勾践功成名就后,文种被迫自杀身亡,范蠡也逃亡在外。野兽打完以后猎狗就会被烹煮!”
“人心隔肚皮,如果论到交情友谊,您和汉王之间的交情是比不上张耳与陈馀的;如果谈到忠诚信义,您和汉王也比不上文种、范蠡与勾践之间的关系。这两类人已经足以让您认清现实了。”
“况且功高震主的人本来就是非常危险的,您俘虏魏王、活捉夏说、占领赵国、镇服燕国、平定齐国、打败了龙且的二十万楚军,这样的功劳可以说是天下无二。如今您拥有震慑君主的权威,立下无法封赏的功勋,如果归附楚国,楚国人一定不信任您;如果归附汉王的话,汉王一定会感到恐惧。您带着这么大的功勋和声望,又能到哪里去呢?”
韩信听了蒯通的话,时而彷徨,时而坚定,时而犹豫,时而自信。他对着烛火来回踱步,踌躇半晌。
“今晚就先说到这里,请先生回去吧,容我再思量几天。”
最终抉择
过了几天,蒯通再次劝说韩信:“心甘情愿从事喂马劈柴等差事的人,就会失去成为万乘之尊的大好机会;安心守着微薄俸禄度日的人,就不会获得公卿宰相这样的高位。聪明的人处理事情当机立断,优柔寡断的人做事却迟疑不决!”
“犹豫不决的猛虎还比不上黄蜂用毒刺去蜇敌人;徘徊不前的千里马还比不上一匹稳步前进的劣马;像孟贲(注:孟贲,战国时秦国勇士,传说他陆行不怕虎狼,水行不避蛟龙,一人同时可制服两头野牛。后与秦武王嬴荡比赛举鼎,导致嬴荡被鼎压死。)那样勇猛的人处事却狐疑不决,还不如一个决心实干的凡夫;就像是舜禹那样拥有大智慧的人如果不开口说话,那还比不上借助手势沟通的聋哑人!”(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局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孟贲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也。)
“请大王早下决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韩信却仍然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刘邦,他认为自己功勋卓著,刘邦是不会对自己下黑手的。最终,韩信拒绝了蒯通的劝告。
蒯通见自己的计策没有被韩信采纳,为避免将来殃及自身,就离开了韩信,装疯卖傻地做了巫师。
其实,韩信之所以没有背叛刘邦,三分天下,除了他自己所说的要报答刘邦知遇之恩以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两条原因。
第一,韩信心中压根就没有要当皇帝的想法,他的志向就是当一个诸侯王,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从他早年经历我们可以看出,他一直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赏识自己的主子。项羽不能赏识他,他就去投奔刘邦;开始刘邦也没有赏识他,他又打算逃离汉军去另觅新主,最后让萧何给追回来了。他始终是为人臣子的思维,从来没有做过帝王梦。
第二,韩信虽然是一个军事奇才,但他也仅仅是一个专才,论起政治手段、组织能力与用人艺术,他万万不是刘邦的对手。也就是说,他除了会打仗,在其他方面却并不突出,这也决定了他只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而不是皇帝。要想成就大事必须得是通才,仅仅是专才那是不够的,而刘邦就是一个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