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黄仕忠
剧戏在先秦已经出现,本为“小道”,侏儒俳优,供人调笑而已。或因事涉讽谏,故而见载于史书。汉唐以降,百戏并作,演艺人冲州撞府,演事不断;到宋代则有杂剧,金代有院本,而“真正的戏曲”,也在这一过程中悄然形成。
至迟在南宋时期,“南曲戏文”已经出现于温州一带,但不受“名公才人”关注,还一度在杭州遭到“榜禁”,所以一直只在民间潜行。北方一路,则在宋杂剧、金院本之后,形成了“一本四折”形式的“北曲杂剧”。有关汉卿者,创作了六十余种杂剧,被明初朱权称是“初为杂剧之始”,关汉卿可能是最早运用这种体裁进行创作并获得巨大成功的剧作家。通过关汉卿和同代人马致远、白朴等人的努力,“北杂剧”以其中“曲”的要素,上溯“乐府”,中承诗、词,并联“散曲”,为文人士大夫所接纳,从而进入主流社会的视野。杂剧演出也由此为达官贵人所喜爱,并且进入宫廷。故元人自称“唐诗、宋词、我朝乐府”,后人则用“元曲”一词来代表这个时代的文学,并有“一代有一代文学”之说。
到了元代末年,杂剧创作开始走向衰落,而在南方,进士出身的高明及施惠等人,重新发掘了南戏的价值,在北曲杂剧所积累的文学成就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南戏文学性的提升,创作出《琵琶记》《拜月亭》等杰作。
戏曲的演出,主要是由乐人及民间戏班来完成的,它主要供人娱乐,地位低下,所以单凭演艺人群体自身的力量,是难以进入文化史的主流的。与之相对,文士阶层是演艺的欣赏者,而不会是参与者,他们能够参与的只能是剧本的创作。因为在俗与雅之间有一条清晰的分界线,演艺与创作,事关森严的社会等级。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化史视野”,在古代其实是以文人士大夫的目光所及为范围,以这个群体的价值观念为基准的。文人阶层掌控着一条“文化”或者“文明”的分界线,形成上通下达的通路,因为他们的参与,“戏曲”得以化俗为雅,被主流文化的追影灯所照亮,从而进入到历史舞台的“表演区”。出身低微的戏曲,想要为主流社会所接纳,以获取广阔的市场空间,首先必须获得掌握着书写权力与阅读评价权力的文人阶层的认可;而获得这种认可的路径之一,就是让“戏曲”成为文人阶层自身所喜欢的一种书写文体,成为他们表达内心情绪和思想文化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这不取决艺人和演艺群体的意愿,而是文人阶层主动选择的结果。
在元代,诚如胡侍在《真珠船》中所说:“中州人每每沉抑下僚,志不获展,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鸣而焉者也。”关汉卿等人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掘出杂剧的功用,一新体制,让杂剧文学迸发出灿烂的光芒。只是随着元亡明兴,朱明一朝回归汉族统治之后,进入到比宋代更兴盛的科举时代,汉族读书人“沉抑下僚,志不获展”的状况已经全然改变,“戏曲”再度沦入卑微的境地,而不再是读书人表达不平之鸣的选择了。
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明朝开国七十年,虽然杂剧创作仍然沿着元末的惯性滑行了一段时间,但创作主体其实是藩王如朱权、朱有燉以及永乐皇帝朱棣在燕藩时周边的文人,到正统(1436—1450)之后,文人的杂剧创作就完全停滞。至于南戏,从明朝立国开始,在创作上就处于沉寂状态。所以,戏曲史家称明初百年,戏曲处在一个沉寂的阶段,这意味着到明中叶戏曲再兴,需要经过文人士大夫的“重新发现”。
正德年间,康海、王九思因受刘瑾案的无端牵累,仕途失意之后,归居田里,在主流文学之外寻求文学创作的新路,因而选择了时人眼中十分低俗的散曲和戏曲来作为创新的文体,以表示一种无声的对抗。他们各自创作了《杜甫游春记》《王兰卿贞烈传》这种一本四折规范的杂剧,同时又用“院本”的形式分别创作了同名剧本《中山狼》。状元出身的康海,在文坛有着巨大的影响,他不仅致力于戏曲创作,还倡导作剧谱曲,他在嘉靖七年翻刻了朱权《太和正音谱》,作为谱曲的工具书。可见这是有意为之,而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康、王的创作,实际上开启了“明杂剧”的新时代。这种新兴的“明杂剧”,在曲调上可南可北,篇幅上可长可短,可以根据自己内心的需要而任意书写,它介于杂剧与院本之间,是一种以阅读为主的新文体,所以在嘉靖、隆庆及万历间,深受仕途失意的文人士大夫的喜爱,所谓“假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垒块”,杨慎的《洞天玄记》、徐渭的《四声猿》、王衡的《真傀儡》,可以视为其中的代表。
与此同时,南戏创作也发生着静悄悄的蜕变。早在景泰初年,下第举子丘濬寓居南京,在戏场看戏时,因不满于演剧内容的低俗,遂标举《琵琶记》“关风化”之意,化名“再世迂遇叟”,写下了一部《五伦全备记》,以为戏曲也有“教化”民众的作用。至成化年间,因为左目眇而仕进无望的宜兴老生员邵璨(字文明),续取《五伦新传》,写成了一部歌颂兄弟伦理的《香囊记》。大约在弘治年间,海盐人姚茂良(姚能,号静山),撰写了歌颂唐代张巡、许远的《双忠记》。这些符合儒家伦理观念的创作,逐渐改变人们对南戏俚俗淫秽的观感。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和弋阳腔这“四大声腔”,也随着创作的改变悄然兴起。
在正德年间,明武宗好听曲观剧,教坊之外更设钟鼓司,编剧演戏成为常态。特别是在正德末年,武宗下江南,一些南曲名家如徐霖等人,被征召到御前,即兴谱曲撰剧,颇得圣眷。明武宗的作为在政治上受到非议,在史书上也无好评,但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南方社会风气,实为之一变。从正德末到嘉靖初的一段时间里,“四大南戏”和《琵琶记》都开始出现有较大幅度改编的“改本”,邵璨的《香囊记》也在正德末年经过杭道卿、钱西清等人修订润色,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在这一时期,先是由一批生员为主体,创作、重编了一批南戏剧本,如徐元据《赵氏孤儿》重编为《八义记》(有嘉靖六年刻本),据说徐霖改编了《绣襦记》《三元记》,陆采则据“王《西厢》”重写了《南西厢记》,同一时期的作品有《连环记》《还带记》《四喜记》等等。然后是一批仕途失意的官员进入南戏创作。在嘉靖十三年,陆粲与弟弟陆采一起合作完成了《明珠记》,只是陆粲因为有着官员身份,不便在剧中署名,所以此剧只以陆采的名义流传。但到嘉靖二十年左右,谢谠、李开先这些进士出身的官员,在宦海失意、归里家居之后,则是很自然地作剧写序,不以为非。这说明这些被贬斥的官吏的观剧、撰剧行为,已经为这个社会所接纳,其实也意味着再度“中兴”的南戏日渐被社会接纳。
在这个过程中,文人的剧本创作,构成了这个阶段戏曲史发展的主体。而这些将南戏典雅化的剧本,也正是后人所称道的“传奇”。换言之,“明传奇”的时代就此正式开启,并逐渐汇成一股荡涤一切的潮流,滚滚向前,势不可挡,直到万历间,以汤显祖“临川四梦”为代表,达到明代传奇创作的巅峰。所以,“明传奇”的兴起,实际上是明代文人发掘、介入南戏创作的结果。它以《五伦全备记》为起始,经过正德、嘉靖年间文人群体广泛关注、参与创作,“传奇”作为一种新文体,正式得以确立。
文人的广泛参与,代表着士大夫阶层对戏曲的认可。文人士大夫亲自编创、改写,组织家班或请戏班来演出自创的新剧,邀请同好前来观赏,因而在士大夫家族中演剧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在家族或宗族的演剧中,主事者通常忙于应酬,而真正的观戏者,主要是妇女与孩童。从孩童时代就开始观剧生活,平时又不断听母亲一辈或姐妹们交流对于戏剧的观感,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士子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戏曲素养”的培育。他们成人后又成为戏曲创作与资助演剧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有学者对江南戏曲世家的探讨,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可惜其着眼点只落到曾有多少曲家、多少曲作名目,可供辑佚索隐,而没有从戏曲演出生态与戏曲素质养成的角度,去挖掘更多的内容。
在我看来,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并不只是剧本文学和演剧表演的孤立的演进历史,而是始终交融于社会文化系统的一种变迁史。也正因为它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其中一种表征,所以它的意义、价值乃至功能,也不应当被局限于它自身的内容。我们研讨戏曲史,当然应以“演剧”为主体,也即所谓以“舞台”为中心,但作为研究对象的“戏曲史”,却有着比之远为丰富的内容。作为“行院之本”,作为“演剧用的底本”,剧本当然应该服务于演出。但在文人士大夫的参与过程中,“杂剧”“传奇”已经是他们手中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新文体”不过是用演剧模式作为叙事方式,保留了以演出为目标的痕迹,但事实上已经独立于舞台之外,主要作为“阅读文本”而出现。它已经进入到“文学”领域,并且用便于阅读的方式被不断刊印与传播。
从“戏曲”的刊印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阅读文体”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元刊杂剧三十种》录曲文而删宾白的刊印方式,令读者在阅读时无法联贯情节故事,这意味着它主要不是用于阅读的。它发挥的是“掌记”功能,即以舞台演唱为中心,为配合演出而使用。阅读这些印刷物,可让人事先熟悉曲文,便于观剧时的记诵与欣赏。到永乐间,朱有燉自刻杂剧,正文曲白齐备,题下特别标有“全宾”二字,说明在当时这是“特例”,并非主流模式。这种印刷物,不仅可供玩味曲文,而且可以作为文本来阅读,这是藩府财力充足才能做到的。所以我们看《永乐大典》收录的戏文,以及嘉靖间所刻杂剧、南戏或传奇,通常不分出和折,当然也没有出目,曲文中正字、衬字均不作区分,曲和白都是用大字连写、连刻,颇不便于阅读,这说明“阅读文本”的特征还不是很明显。到隆庆、万历之后,戏曲刊刻的格式逐渐明晰定型,形成今天通行的戏曲排版方式,也即便于阅读的格式,说明其主要功能,已经从演出的脚本转化为阅读用的文本。而这种变化,与文人戏曲创作的日渐繁盛是同步的。
不过,随着文人对于戏曲了解的深入,人们开始从演戏、观剧的角度,提出“本色”“当行”之说,再进一步则提出曲文的写作应当合律依腔,让妇孺都能听懂。这是从何良俊到沈璟这一路的进展,再进一步延伸,则进到清初李渔对演剧的解说。这样的延伸,是从创作到表演,并且考虑观众欣赏,代表了“戏曲史”的舞台主体视野。但另一方面,这毕竟是从文人角度对于如何符合演剧要义的表述,而无论是看起来“昧于音律”的汤显祖,还是精通音律的沈璟,以及主张通俗而迎合观众的李渔,与真正的精通舞台表演的演艺人,与真正的舞台艺术,总归还是隔着一层。真正向舞台的回归,只能由新生的声腔与演艺人来完成。所以那些被不断演出的文人剧作,主要附着于“雅部”昆曲而延续着舞台生命,但它的“演出市场”也同时在不断萎缩之中;清中叶之后新兴的以舞台为中心的地方戏,虽然在剧本文学上无足称道,却是百花盛开,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文人剧作因为拥有其文学功能,故而一直未曾失去生命力。清初,戏曲创作大为繁盛,最为成功的当然是《桃花扇》和《长生殿》,以及以苏州地域为中心的李玉等人的创作,但我以为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在明末时期对戏曲不屑一顾的文人,纷纷运用戏曲这一文体展开创作。例如吴伟业写了《秣陵春》,尤侗有《西堂乐府》,嵇永仁有《续离骚》等,还有许多曲家以曲代史,用戏曲来抒写史实与人物。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戏曲的“文体”特征更加得以彰显。因为诗、词、文,乃至小说,都有其“文体的规定性”。诗言志,词擅长吟咏婉曲的感情,小说虽是叙事,但受史传的影响,通常用白描,而不擅长抒发内心。易代之际,清初文人不约而同地拾起戏曲这种文体,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所以使得写史咏事的戏曲创作骤然兴盛。
我以为,在中国文化的进程中,每一种新文体的出现,都是人们基于抒发心灵新的需求而做的探寻,虽然“戏曲文学”之主体是一种叙事文体,但因为融诗词曲于一体,可以“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垒块”,拥有其他文体所不能具有的功能。因此,虽然每个剧作家都希冀“场上”“案头”兼擅,但实际上大多数缺乏剧场意识和音律天分的剧作家清楚,他们更希望用这种特别的文体表达所想要表达的内容。所以,他们既是为戏曲史添加了剧目,更是为文学史书写着新篇章。
到晚清及民国初年,西方印刷术和西方报纸刊物构成的传播平台被引入中国,这些报刊所构成的新平台,尚未建立起相适应的报刊专用文体,“杂剧”和“传奇”便成为经常被利用的一种为大众熟悉并接纳的文体,充当人物和事件的深度采访和专题报道。学者们在晚清民初的报刊上发现了数以千计的“戏曲”文本,有人批评这些都是案头之作,没有演剧史意义。但它们本身就无意在演剧史里争地位,它们原本就是文学的一种体裁,也是中国近代报刊文体成长变迁中的替代品。
正是在这样的视野里,我们可以发现,学者反复强调的“戏曲的本质是舞台”,其实并不足以涵盖戏曲史的全部,至少在演剧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剧本,同时作为一种“文体”,在“文学史”领域也有着自身的价值。元明清文人参与戏曲创作,并不是为了给“戏曲”或演剧作“嫁衣”,而是为了抒发自我心灵的需要而作出的拓展,是为自身的需求而做的探索与创新。
另一方面,“戏曲”(演出)作为宋元以来“娱乐产业”中最主要的“商业项目”,并不是先天拥有无限的“消费市场”,戏曲的演出市场是在文人士大夫的参与过程中逐渐拓展的。因为这个阶层不仅拥有评价的权力,而且拥有足够的资本来从事“戏曲消费”,同时也就掌控了“市场准入门槛”。在明代,从明初到景泰间戏曲创作沉寂,在没有文人士大夫参与的情况下,其背后必然是戏曲演出市场的空前萎缩。戏曲市场的拓展过程,也是社会大众戏曲审美的养成过程,其中知识阶层发掘并参与戏曲创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必须指出的是,明武宗个人的爱好,以及他下江南过程中频繁地观剧听曲,召集徐霖等人为供奉等夸张的行为,无疑对以戏曲为中心的娱乐市场的开启,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乾隆皇帝庆寿与徽班进京,被视为清代戏曲史的一个转折点,它最终引发的结果,是皮黄的兴起和地方戏的遍地开花。同样,慈禧太后对皮黄的欣赏,对于皮黄在京城的崛起,乃至最终成为全国第一大剧种,无疑有着直接的联系。帝王的喜爱与参与,在皇权社会中对于其臣民的影响,是决不可低估的。因为它意味着整个娱乐市场对戏曲演出的全面开放,帝王的爱好还让“戏曲演出”在这个市场的产业竞争中,占据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广阔的娱乐消费市场,为戏曲的全面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与条件。
所以,戏曲的发展历史,并不单纯是文本创作和舞台表演两者之间的事情,更是与整个社会系统之间交互关系的变迁历史。正因为如此,戏曲史研究的视野仍需要不断地拓展。
民国立国之初,溥仪仍居故宫,到1924年溥仪搬离之际,这十多年里,故宫昇平署所藏档案与曲本大批散出,其中一部分为历史学者朱希祖所购藏。朱希祖后来将这些资料转让给了北平图书馆,以便研究者利用。王芷章利用这些材料写成了《清昇平署志略》,周明泰则据以完成了《昇平署存档案事例漫抄》。朱希祖在王芷章著作的序言中,充分肯定了帝后的行为对于戏曲史的意义,这让帝王及宫廷演剧与戏曲发展史的关系,成为学者的关注对象。
但也因为统治者的身份的缘故,清代内廷演剧以往很少能获得戏曲史家的认同。例如主流的中国戏曲史和京剧史的著作,大都仅仅肯定了其中的舞台美术方面的成绩,其他方面则隐而不论。我曾经留意到翁同龢在日记记载的他在畅音阁陪皇上看戏的事——第一次是在廊柱间隔的第五间,二十年后做到军机大臣,才坐到了第三间——于是才明白,大臣陪皇上看戏,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娱乐,而是“国务活动”的一部分。
事实上,清代统治者对戏曲十分喜爱,无疑间接地影响了戏曲史的走向。而清代帝王对于戏曲的关注与掌控,内廷与戏曲的关系,内廷演剧与戏曲为整个社会的普遍接受,凡此等等,还有许多新的内容有待研究与发掘。
彭秋溪也正是在这样的视野下,在博士阶段展开了对清代乾隆饬禁戏曲的研究。但他的研究并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在阅读与研讨中发现了问题,然后展开进一步探考,逐渐形成系统的想法。他在参与《全明戏曲》编纂时,查核了近现代学人所编的戏曲簿录,注意到王国维《曲录》、董康等人《曲海总目提要》,都提到了清代人黄文旸的《曲海目》。根据这个话题,他进一步去了解《曲海目》的编纂与清高宗查禁戏曲之间的关系,发现当时为饬查“违碍”剧本,在苏州、扬州地区设立专局作处理,聘用一百多人参与工作,其运作体制与当时“四库”馆臣编纂《四库全书》大同小异,而学术界对这件事还没有系统、精密的考察,有许多令人疑惑的地方有待解决。所以,他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以清高宗谕令各地搜缴、勘查“违碍”剧曲为中心,层层深入,最后完成了一篇颇多新见、文献资料十分翔实的毕业论文,受到评审人和答辩委员的较高评价。
之后,他又深入调查了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及“中研院”所藏档案文献及戏曲资料,从清代各朝“活计档”中辑录了十余万字的内廷演剧资料,部分已经在《戏曲与俗文学研究》上连载,最近还完成了对畅音阁戏台及演剧的新探考,他将以自己独到的视野,把这类资料与昇平署档案相结合,完成一系列的写作计划。他的工作,也正耦合了我所说的戏曲史视野的拓展,因而十分令人期待。
值秋溪新书即将付梓,问我索序,我借此简要地陈述一下我对“戏曲史”视野的新的理解。是为序。
2021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