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研究中的核心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最近几年,工人阶级问题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与焦点,一些社会学家提出“把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中心”。因此,这几年多有关于工人阶级的文章与著作问世,成果日渐丰硕,然而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刻性却仍显薄弱。对于任何学术问题,明确概念都是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工人阶级问题亦如此。本文对我国当代工人阶级概念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概念

关于阶级阶层问题的研究有两大理论源头,一为卡尔·马克思,二为马克斯·韦伯。而对工人阶级的关注与器重,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传统。“马克思、恩格斯将自己的理论称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1]“关于工人阶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也是建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2]再加上我国多年来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坚持,因此,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就成为社会各界对工人阶级问题探讨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工人阶级概念的含义,国内学界的理解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是被作为同义语使用的两个概念。对此,国内学者早已达成共识。“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就是工人阶级……”[3]“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是在一个意义上使用的,是相对于资产阶级的一个概念。”[4]而对此,学者们已经从马克思、恩格斯大量的经典著作中找到了众多的论述作为佐证。“现代工人,即无产者,是伟大的工业革命的产物。”[5]“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6]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工人阶级概念的基本含义为:工人阶级,是指没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来获取生活资料的雇佣劳动者阶级。对此,孙寿涛先生在其著作《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演变》中引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时期所讲的三段话进行证明。①“无产阶级是完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这一阶级的祸福、存亡和整个生存,都取决于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生意的好坏,取决于不受限制的竞争的波动。一句话,无产阶级或无产者阶级是19世纪的劳动阶级。”[7]②“‘无产者’在经济学上只能理解为生产和增殖‘资本’的雇佣工人。”[8]③“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9]尔后他总结道:“这三种界定大体上构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的基本定义,其内在实质是前后一致的,即始终强调没有生产资料和出卖劳动力这两个决定性的标准。”[10]

黄旭东曾作以下论述:“工人阶级没有生产资料,是专靠出卖自己劳动力而获取生活资料的雇佣劳动者阶级。”[11]柳可白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工人阶级的概念作了这样的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同义语,是指不占有生产资料,在雇佣劳动关系中,依靠工资收入获得生活资料的劳动者构成的社会集团。”[12]

3.“总体工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工人阶级概念内涵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早期,绝大多数工人都处在生产劳动的第一线,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人阶级概念中,其内涵“主要是产业工人,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13],然而随着社会化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过程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个重要的现象是,随着社会化生产的发展,不是个别的工人,而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联合劳动力渐渐成为总的劳动过程的执行者”[14],这时劳动产品就变成了总体劳动的成果。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越来越多的生产性服务工作如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产品营销等,从生产企业中分离出来,但仍是生产总过程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上述这些变化“在马克思时代就开始了,并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视”[15]。于是,“马克思根据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动向,预测了工人阶级范围的扩大和多阶层化的趋势”[16],提出“商业无产阶级”、“脑力劳动无产阶级”和“总体工人”等概念。经常被大家引述的两段话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17]“所有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商品生产的人,从真正的工人到(有别于资本家的)经理、工程师,都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围。”[18]“马克思在此提出了‘总体工人’概念,扩大了生产工人概念,把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劳动者(体力的和脑力的)一起纳入了生产工人范畴。”[19]“现代学者对经典作家关于工人阶级概念的理解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的理解认为工人阶级只包括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一些人甚至认为只有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体力劳动者才属于工人阶级,而将从事非生产性劳动的工人排除在外。广义的理解以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以及劳动的雇佣关系为标准,破除了只有体力劳动才是劳动,体力被雇佣者才是工人的陈旧观念,从‘总体工人’角度去认识工人阶级。”[20]

二 中国工人阶级概念的当代解读

关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概念,国内学界认为主要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化。柳可白等作了这样的概括:“什么是工人阶级?在中国。‘工人阶级’的概念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大体上发生过三次大的变动。这就是:无产阶级—工人阶级(职工)—工薪阶层。”[21]高爱娣在编著《中国工人运动史》时,把全书的基本框架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人运动(1940~1949年);第二部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工人运动(1949~1978年);第三部分,改革开放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工人运动(1978年至今)。黄旭东把中国工人阶级发展的历史分为三个大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早期中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传统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后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阶段。[22]

新中国成立前,“早期的中国工人阶级和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工人阶级状况基本相符,有马恩经典作家所描述的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23]。即第一阶段的工人阶级,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没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主要是产业工人,以体力劳动者为主。对此,学界并无争议。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工人阶级的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不仅是因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已不复存在,而且是因为工人阶级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以及他们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一方面,我国工人阶级从“无产”变为“有产”——成为生产资料的拥有者;另一方面,我国工人阶级在社会经济结构中也处于领导的地位。”[24]

因此,“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是指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为生,处于领导阶级地位的劳动者所形成的阶级”[25]。“这时候的工人阶级涵盖中国社会中一切具有城镇户口,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收入的‘职工’,主要由国有、集体企业职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工组成。”[26]“‘工人阶级’成为身份而不是职业的概念。”[27]

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概念从内涵到外延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引起社会上一些人的疑虑,作为“无产阶级”的工人阶级在中国是否还存在?对此庞贵宪指出:“如果以阶级划分的同一标准来衡量,必然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之分,即有两个工人阶级概念。”“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也就是本来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被剥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消灭了,通过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也就随之被消灭了。同时,工人阶级不仅成为政权的主人,而且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工人阶级也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时,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本来意义上的工人阶级也就不存在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工人阶级是一种新型的工人阶级。”[28]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学界纷纷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的学科角度,以不同的理论模型和标准把中国社会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或者阶层,其中2002年陆学艺主持编写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把中国社会分为十大阶层,影响广泛。这一时期社会上还兴起了关于中间阶级或中间阶层、新阶级或新阶层的热烈讨论,同时也引起人们对工人阶级问题的种种疑虑和深思。人们开始追问:中国的工人阶级哪去了?当代谁是中国的工人和工人阶级?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发生了哪些变化?于是大量关于工人阶级的文章和著作便纷纷发表和出版。而在这大量的关于工人阶级的文章和著作中,关于当代工人阶级的概念便成了人们研究的重点和立论的前提,这其中出现了明显的意见分歧,直到今天观点也未能完全统一。综观各家之言,这些观点可以分为两大类,或者说可以分为两种定义角度。

第一类定义,被称为“职业意义”上的工人阶级或者叫“狭义”的工人阶级。这种观点认为,鉴于目前中国社会结构的复杂情况,为了研究和凸显不同社会群体的地位、生活状态和利益诉求的差异,工人阶级的外延有所缩小。2004年陆学艺在其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的第九章“工人阶层的社会流动及内在逻辑”中,开篇就作了如下说明:“本章采用的‘工人’定义,将其界定为凭借体力和操作性技能,在用人单位直接操作机械和工具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以及从事有形产品或商品的交易、交换和提供劳务服务的所有工薪人员,在职业分类中,包括商业营销人员、服务人员、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等。”[29]他还特别指出,他这里的“工人”不同于社会上所使用的“工人阶级”概念,而是一个职业概念和社会学的阶层概念。2007年,沈原在他的著作《市场、阶级与社会》中这样讲道:“在我看来,构成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有两部分,一个部分是从农民变成工人,即我们所谓的‘农民工’:另一个部分是原有的国有企业工人转变为市场社会中的工人。当然,也还有其他各种情况……不过,在我们的情境下,在当前的阶段上,最主要的还是上述两个部分。”[30]可见,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职业的角度给工人阶级下定义。

第二类定义,被称为“政治意义”上的工人阶级,通常也被称为“广义”的工人阶级。这类工人阶级概念的外延广泛。柏湘宁等给我国工人阶级作了如下定义:“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人阶级是凭借体力和脑力劳动为社会作贡献,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社会领导集团。”[31]朱光磊等认为:“中国工人阶级区别于其他阶级的主要特征,是不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以工资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其外延大致等同于人们俗称的所谓工薪阶层。他由蓝领工人、白领工人、知识分子、官员四个阶层,以及失业者、退休职工这两个附属阶层组成。”[32]黄旭东、柳可白、徐立志等借用2001年修改的《工会法》第3条来界定我国当代工人阶级的内涵: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依这种规定,我国工人阶级的内涵就变得十分广泛,所有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都可以划为工人阶级。人们在讨论作为执政党基础的工人阶级时,通常用此概念。

邹农俭对于国内工人阶级概念方面的分歧作了这样的阐释:“目前关于工人阶级概念的不同解释和理解,我认为,可以归为政治意义上的解释和职业意义上的解释两种。”“政治上的工人阶级除了包括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各类企业中的职工,还包括机关干部、知识分子等社会群体。在这里,阶级是区分群体政治类别的一种方式,工人阶级完全是一个政治范畴,据此界定政治阵营。分类的依据是政治立场、政治态度,而不是职业、劳动方式。”“职业意义上的工人阶级是对与工业活动直接相联系的那一部分人的统称,是一个职业分层意义的概念,这里的‘工人阶级’与农民、商人、管理者、知识分子相区别。‘阶级’一词在这里已失去了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上的差别、政治地位上的对立,而只是对同一类型人群的概括。”[33]他的观点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

三 研究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意义

近年来,工人阶级问题之所以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是因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陈长治指出:“工人阶级的本质内涵是党的性质的本原,工人阶级的外延是党组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阶级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全面准确地界定工人阶级概念,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党的性质、党的力量和党的前途命运。”[34]沈原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产业工人阶级将进行“国际重组”,中国正在变成一座“世界工厂”。“世界上最庞大的产业工人阶级正在中国形成。不用说,这个阶级的命运、它对社会转型的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应当成为中国社会学关注的中心问题。”他主张“把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中心”,强调“确立工人阶级研究在当代中国社会学中的中心地位”。[35]彭恒军撰文再次强调:“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正在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与这一过程相伴随的直观逻辑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工人阶级的再形成过程’,在这样一种历史方位下,关于工人阶级的理论和研究是一个迫切需要得到深化和发展的领域。”[36]

还有众多的学者从工人阶级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指出工人阶级研究的重要性。黄旭东撰文专门阐述了当代工人阶级的权利保障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各阶层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利益严重分化现象已经影响了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37],因为改革开放后工人阶级内部所分化出的各个阶层,地位和受益情况出现了较大分化。其中的“工人阶层”在改革中作出最大贡献,同时却承受了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成本代价,他们社会地位在下降甚至被边缘化,正逐渐变为弱势群体,因此他们普遍感到不公和被剥夺。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各阶层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利益严重分化现象,正视工人阶级中普通职工群体、特殊困难群体以及外来劳动者等弱势群体在经济、社会地位上与社会其他阶层差距越来越大的现实,采取有力措施,确立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增加他们的福利,构建一个人人都能分享改革成果的和谐社会”[38]

原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原题目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概念研究综述》,作者为刘海军、高炯


[1] 孔德永:《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工人阶级与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 孔德永:《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工人阶级与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 曹天禄:《从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概念看“两个先锋队”的理论依据》,《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3期。

[4] 黄旭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与当代工人阶级的新变化》,《江汉论坛》2009年第1期。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24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72,第275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30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2页。

[9]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674页。

[10] 孙寿涛:《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演变》,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第103~104页。

[11] 黄旭东:《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与和谐社会构建》,《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12] 柳可白、王玫、阎春芝:《当代工人:市场化的演变与趋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第3页。

[13] 黄旭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与当代工人阶级的新变化》,《江汉论坛》2009年第1期。

[14] 柳可白、王玫、阎春芝:《当代工人:市场化的演变与趋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第4页。

[15] 柳可白、王玫、阎春芝:《当代工人:市场化的演变与趋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第4~5页。

[16] 孙寿涛:《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演变》,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第104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72,第556页。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147页。

[19] 黄旭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与当代工人阶级的新变化》,载《江汉论坛》2009年第1期。

[20] 柳可白、王玫、阎春芝:《当代工人:市场化的演变与趋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第5页。

[21] 柳可白、王玫、阎春芝:《当代工人:市场化的演变与趋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第2页。

[22] 黄旭东:《中国工人阶级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3] 黄旭东:《中国工人阶级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4] 顾建键:《略论中国工人阶级的内涵和新变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6期。

[25] 张朝晖:《当代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第3期。

[26] 黄旭东:《中国工人阶级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7] 柳可白、王玫、阎春芝:《当代工人:市场化的演变与趋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第6页。

[28] 庞贵宪:《试析两个工人阶级概念》,《社会主义研究》1986年第6期。

[29]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285页。

[30]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285页。

[31] 柏湘宁、崔志英:《社会主义时期工人阶级的内涵探究》,《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32] 朱光磊、韩秀发、郭道久等:《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第38页。

[33] 邹农俭:《工人阶级概念的两重区分》,《江海学刊》2005年第4期。

[34] 陈长治:《科学界定工人阶级概念及其对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实事求是》2004年第1期。

[35] 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36] 彭恒军:《重返阶级:“世界工厂”的必然逻辑——兼述近年来的阶级理论研究》,《兰州学刊》2008年第6期。

[37] 黄旭东:《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与和谐社会构建》,《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38] 黄旭东:《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与和谐社会构建》,《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