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城池

元上都

元代统治时期陆续建设了三个都城,第一个都城位于蒙古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和林)附近,在宁夏银川正北4000里。后迁至上都(在多伦诺尔),在北京正北1000里。

上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诺尔西北80里处,当地叫召司乃木城。明末对全城废弃之后,便没有人烟,房屋也全部倒塌。1959年春,笔者到达多伦诺尔,在考察善因寺、汇宗寺时,由当地人陪同,骑马进入上都。附近是一片荒地,有一点草原,全城周围没有村庄。我们仓促参观,拍照,逗留不久又返回,因为当时没有地方住,更不能吃饭,唯恐出事,勿忙骑马返回。至今已有50年了。

元上都平面正方形,外城东西长1300米,南北长1250米,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全城分为三圈城,第一圈为寨城,平面方形;第二圈为内城,内城亦做方形城池,它紧靠外城东南角;第三圈为外城,也是方形的城。

元上都城实测图

元上都实测图《东亚考古学》丛刊

外城的南城墙开两个城门,偏东的城门即与内城的南门合而为一,也是在内城的中轴线上。城外建方形瓮城,偏西的南城门即是外城的南城门,门外建有圆形瓮城。外城的西城门只有一个,门外建圆形瓮城。东城墙有两个城门,均设在内城的东城墙部位,此二门均做圆形瓮城。外城的北城墙也开两个城门,均做方形瓮城。内城的东墙、西墙各开两个城门,北墙开一座城门。各城门已成为土堆,更没有什么城门的名称。

全城的布局规划严整。在宫城中只有丁字路,四周都有纵横交错的街道,城内之东侧还有小型湖池,可作为绿化用水。外城北半部有两条河流入。西半城偏南有水池。外城周围有护城河的痕迹,尚可辨认。

外城的城墙用石块砌筑,十分坚牢。内城用砖砌,是一座砖城。当年考察时,笔者还看到片断存留的痕迹。《口北三厅志》也有记载“:外城石砌,南北各一门,东西各二门,周十六里三百三十步。内城用砖砌,周六里三百三十步,东西各一门。”

元上都城是由刘秉忠规划的。刘秉忠是汉人,全城的布局式样,与北宋东京城相仿,元上都的内城偏于东南,这一点是独创的。引水入城也是参照北宋东京城的规划而设计的。

元上都宫城城墙外观

全城采取正方形,与《周礼·考工记》的王城图相差不大。外城建瓮城,方形的有4个,圆形的有3个。内城也建有瓮城,2个方形的,圆形的有4个。全城周围有护城河围绕,目前仅在东南角尚有护城河的痕迹。内城的宫门前有大道直通内城的东门、西门,并与天街相交,构成丁字街口。

元世祖忽必烈一开始居住在上都,据《元史·地理志》58卷记载:“宪宗五年,命世祖居其地,为巨镇。明年,世祖命刘秉忠相宅于桓州东、滦水北之龙冈。中统元年(1260年),为开平府。五年,以阙庭所在,加号上都,岁一幸焉。”刘秉忠担任上都城的设计规划,以后他又到大都,担任大都城的设计规划。《元史·刘秉忠传》记载:“初,帝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年而毕,名曰开平,继升为上都……四年又命秉忠筑中都城……十一年,扈从至上都,其地有南屏山,曾筑精舍居之。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卒。”元上都在北京正北近千里,天气非常寒冷。古人曾流传一句话:“上都六月凉如水”,又有,“上都六月冷如冰”的说法。由此可知上都是多么寒冷。

目前元上都遗址仍为不毛之地,没有人烟,周围全部是沙丘,生态环境恶劣。

参注:《元史·地理志》58卷。

元上都宫城城墙流水沟

元上都出土汉白玉佛碑

元大都

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时,由于都城在上都(今内蒙古多伦诺尔),人员往来十分不便,后来决定迁都到北京。当时的北京是金中都,城东北是园林区,有海子、园子,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忽必烈决定建都北京,当时叫做大都城,也是汉人刘秉忠进行规划的。

元大都呈正方形。南城墙开三门,中为丽正门,东为顺城门,西为文明门;西城墙开三门,南为平则门,中为和义门,北为肃清门;东城墙开三门,南为齐化门,中为崇仁门,北为光照门;北城墙开二门,东为安贞门,西为健德门。

四面城墙为砖城,城墙笔直,没有一点弯曲,城墙都有马面,在各城门处都建造瓮城,唯有齐化门与和义门的瓮城为方形,其他城门的瓮城均为圆形。周围有护城河环绕。

全城的各个城门之间道路不直通。从丽正门进城后,正对皇宫,一直往北到海子。从文明门进城,往北到光照门内大街,相交成为丁字路。从北部健德门进城后,大街往南直通海子,拐向东南。从安贞门进城,往南直通崇真万寿宫。东西方向的大街也不直通。从齐化门到平则门之间有皇宫、太液池相隔;从崇仁门到和义门之间有海子相隔;从光照门到肃清门之间有北宫相隔。这些都是城内的干道,但不直通。城里有很多东西方向的胡同,在胡同内建四合院住宅。这就是元大都的“大街小巷”的布局方式。

城内的建筑有官府、寺院、庙宇、仓库、皇宫、苑囿、佛塔、殿阁、草场……一一穿插在全城之中,占去许多有效用地。其他如河道、海子、太液池等,也用掉许多地方。

城内的皇宫甚大,根据《辍耕录》所记,长宽有480步,大体上与现在的故宫差不多大。

元大都和义门

丽正门是元大都的正南门,从天街可以直通。据明萧洵《元故宫遗录》:“南丽正门内,曰千步廊,可七百步,建灵星门,……门内数十步许有河,河上建白石桥三座,名周桥,……度桥可二百步,为崇天门。”以笔者之见,这一点纯粹是仿宋人建造北宋东京城时的方式。

元大都平面图

元大都纯粹是根据《周礼·考工记》中的王城图式样,按照“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制度设计的。元大都是一座对称式的城池,城中有很多海子,海子的形状、大小、位置,都是不对称的。外国人认为这是中国人的大胆创造。这种设计方式是历代都城所没有的,到元代才这样做,这确实表现出大胆的设计智慧。

全城的水道也有总体规划,先规划好城内的水道系统,然后才施工建设。这样的施工设计方式,是中国古代哪一个城池都未能做到的。当时除刘秉忠之外,郭守敬也参与了设计。到今天,700多年过去了,上下水道仍然畅通。这说明我们祖先的技术水平是相当高的。

元大都(右上)与金中都(左下)的关系

元大都土城遗址“蓟门烟树”

元大都有300多个火巷,实际就是直通的胡同。

元朝末年大都北城失火,火烧的时间很长,把大都北城的房屋都烧掉了,很长时间北城都破破烂烂的。到明代规划北京城时,把元大都北城墙以南5里全部毁弃,北京城的北城墙南移到今安定门、德胜门一线,然后在南城又加建一座外城。

元大都城内的园林、苑囿很分散,对城池的防卫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太分散了,以致无法管理。

此外,元大都的水井特别多,大部分遗留到明清时代,甚至到今天还在使用。例如至今尚存的东、西苦水井,小甜水井、水关、大井沿等。元大都的很多建筑别具风格,以游牧生活为主题,体现出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在宫廷中尚有蒙古包,宫廷、庙宇、寺院用方柱,还包上毡毯。

参注:赵正之:《元大都平面规制复原的研究》。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

元大都及城内延春阁、大明殿平面图

元集宁路故城

辽、金、元三个朝代的统治者,分别是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他们是精于骑射的游牧民族,利用强大的军事实力,占领了中原地带甚至是全国。他们都兴起在北京东北面的北部地区。在他们的统治区域划分州县,建立城池,辽、金称为州,元称为路,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地区行署。在每个朝代灭亡之际,由于战乱,破坏严重,因此,这三个朝代州、路一级的城池基本上都被打平了。元集宁路故城,也同样遭到这个下场。

元集宁路故城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巴彦塔拉乡。这个城与草原连接。元朝被明朝灭亡后,这个城全部被焚毁,变为废墟。它是元代当年的一座路城,规模还是很大的。1958年笔者到内蒙古对该城考察时,全城依然荒草丛生,城墙塌落,所幸墙址犹存,四面都很完整。但许多处的墙基都被挖掘过。当时正当严冬季节,寒风凛冽,大雪纷飞,附近数十里内没有人烟,十分荒凉。

全城附近的地势比当年缓和,城东有莫子山河,城北是连绵群山,城西是广袤的大草原。这个路城为平面方形,分为里城、内城、外城三重。里城长、宽60米,在南墙中心有城门一座。内城东西630米,南北长730米,四面各开5个门。外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长1100米,四周开5个门,南墙开3个门。东门外做了一个比较大的瓮城,东西长75米,南北长65米。

元代中等路城最多,大部分是在辽金故城基础上重建起来的,取形均是辽金的特点。

集宁路故城位于元上都与大都中间,是当时集宁路总管府所在地,从已出土的文物来看也是一个重要的城池。城的形状与元上都相差不多,只是面积比较小,但是建筑规划与上都很接近。例如,内城靠近北城墙、东城墙;内外城门相对;中轴线贯穿全城;在重要的城门处加建瓮城。这些与刘秉忠规划元上都与元大都时所运用的建城规划很相似,由此可以略知刘秉忠的影响。全城做方形,是我国自周王城以来连年沿用的方法。元代在平地上筑城都采取方形,如呼伦贝尔路城、四子王旗净州路城、应昌路城。

元集宁路故城

元集宁路故城位置图

在城门处建造瓮城,主要是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卫性。在宋代,军队攻城时常用火力交叉、烧城门的战术,当城门中的木过梁烧毁之后,城门洞塌陷,敌人攻入城中。宋代以后,在城门处建造券门,一般不用木过梁。如果安装木过梁,也要安装在券门内部。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在城门上加建城楼,一层乃至三层。元代的城池建设城楼很多。例如元代的上都城、呼伦贝尔路城、应昌路城、集宁路城,都建造了很大的瓮城楼。从这样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城楼的重要性。

从城内的道路规划,基本上可以看出当年元代规划的手法。各个城门相对,城中主干道并不直接贯通,而在城中有宫墙挡住或者是伸入道路的另一端,与横街交汇构成丁字街口,这个手法也与元大都相仿。南城是工商业区,东西三条街的两旁,房屋密集,很可能是繁华地区。北城内有文庙,还有总管府。空余地带为民居房屋或者是架设蒙古包的地区。

文庙位于里城的中心,从中可看出主殿与配殿的关系。一组三合院,门前有东配殿的石碑一通。元代时,对文庙建设非常重视,在城市规划中把文庙摆在重要位置,对后来的城市规划有一定影响。在元世祖到大都之前,刘秉忠向世祖上书:“……孔子为百王师,立万世法,今庙堂虽废,存者尚多,宜令州郡祭祀,释奠如旧仪……”由这一点来看,文庙在城池里是非常重要的。另据《绥远旗志》38卷:“集宁路在兴和西一百五十里,金代置集宁县,属于抚州。元置集宁路治焉,明初废。”由此可知元代集宁路的状况,这是属实的。

元代应昌路城

在内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内有一座元代路城,名叫应昌路城。元代的建制“路”,相当于今日的专区。从应昌路城,到元上都城约计150公里。

全城采取正方形,全城开3个城门,即南城门、东城门、西城门,北城墙不做城门。全城形成一个丁字形大街。大街是正街,它从南城门进入,面对衙署。衙署门前,是东西向大街。三个城门都建有瓮城。全城南北长650米,东西长600米,总面积为39万平方米。

元应昌路城图

应昌路城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年),到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为应昌路。元大都被明朝军队攻下后,元顺帝向北奔逃时,驻于应昌路城内。1370年,顺帝就死在这个应昌路城里。

应昌路城中有儒学,位于城中重要位置。元集宁路城也有儒学,也建在城中心,这说明元代统治者对儒学是很重视的。笔者在考察元代文庙时,发现元代大德年间,下令各地大建文庙。文庙中立碑把圣旨刻下来,让天下人都知道。

元应昌路城出土石柱础

参注:董鉴泓:《中国古代城池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李逸发先生提供资料。

内蒙古黑城

黑城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的额济纳旗,地处内蒙古与甘肃、新疆交界处,有居延海。黑城是西夏时代建的城池。1232年西夏为蒙古所灭,黑城就一直归蒙古管辖。黑城位于东西交通线上,是蒙古的军事重镇。黑城地处边陲,交通十分不便。但在解放前,它是考古界非常重视的一个地点。1908年俄国人科洛夫,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来此地盗掘文物。欧洲、日本的其他学者也接踵而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文·赫定等人在徐炳旭陪同下建立黑城考古团,在黑城进行考古发掘。此地曾出土汉简,名曰居延汉简。黑城由此闻名于世。

全城做方形,南北长424米,东西长346米,总面积为14.6万平方米。从遗址来看,城的四个转角可能有角楼,因为坍土特别多。南城墙、北城墙不开城门,只在东城墙与西城墙开城门,而且东西城门不相对,南北相错50米左右。东西两座城门,都建设瓮城,瓮城也都开南面的城门。西城门的瓮城外面再加一道小城,今天这个小城已经残破不堪。

全城建设马面(即是硬楼),南城墙向外建6个,北城墙也建6个,东城墙建4个,西城墙也建4个。各个马面大部面向城外,南城墙只有1个马面是面向城内的,这是为加强军事防御而建的。全城全部用砖砌城墙。此处交通不便,在这里建造砖城真是一个奇迹。城墙高达7米。

城内道路规划有点乱。南北方向有4条道路,东西方向有5条道路。从东门进入之后沿路穿过两条街,到城中端头有一座建筑群,路北房屋数座。从西门进入的路穿过三条街,为丁字路口。南北方向的四条路,西门里第一条南北路仅能通北城为半段路;第二条路,从南向北通向端头为一组建筑群;第三条路通向东门里大街为止构成丁字路口;第四条路,在东门里与东门里大街十字相交。东西方向的南路与南北方向的第二条路相交,又与第三条路相交,与第四条路构成丁字街口。东西方向第二条路,从西城门进入穿过南北方向的第二条、第三条路并与第四条路相交,构成丁字街口。第三条路即是东门内大街之路。

黑城里的寺院,庙宇很多,大部分都是藏式召庙,其中还有喇嘛塔。全城面积甚大,人数甚少,僧侣及喇嘛很多,城中的居民还是不太多的,其中有不少居民未建土房,还用帐篷。全城空地也比较多。

内蒙古黑城平面图

此地有居延海,分为东西二湖,东湖叫苏泊诺尔,西湖叫嘎顺诺尔,这两个湖的水由张掖河所汇而成。《水经注》云:“居延泽……形如月生五日也。”古代时只是一个湖,其后中段淤塞,遂成两个湖。《水经注》《汉书》均有记载,指“流沙”即是居延海。黑城即是在居延海之边缘。

城内寺院都是藏传喇嘛教寺院,佛殿的平面布局宽广,采用方形,四周有回廊,可以绕佛读经。另外还有塔婆式塔,目前大部分尚存在。

参注:《水经注》。

《中国建筑城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