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城池

明代南京城及宫殿

南京城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地理环境优美,山环水抱,为天然佳地,人们也称之为龙盘虎踞的形势。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到六朝,都有帝王在这个地方建都。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修筑城池,全城周长达30公里。明南京城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从全世界来看,它也是比较大的。全城形状极不整齐,它是最不整齐的城池的代表。目前,全城还保存完好。

全城城门有13座:聚宝门(中华门)、三山门(水西门)、石城门(汉西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兴中门)、钟阜门(小东门)、金川门、神策门(和平门)、太平门、朝阳门(中山门)、正阳门(光华门)、通济门。城墙高14米至21米。南京城的城砖大都是江西袁州府(今宜春)、临江府两地烧制的,大部分是用黏土烧制的青灰砖。具体的烧砖地还有安庆、合肥、宣城、池州、芜湖、扬州、南昌、九江、上饶、萍乡、赣州、石城、长沙、武昌、黄梅……

城内河道有秦淮河、运河、城壕、御河、珍珠河,均互相通连。秦淮河分为两股,一股流经通济门、聚宝门、三山门,最后流入长江。城内的秦淮河从通济水门入城,流入大中桥与吴城濠汇合,往西至望仙桥出城。为了调节水位,在城墙下部设有通水沟、管道。

南京城分为城内市区、宫城区、沿江军事区。宫城区主要是明代的宫城,位于城的西端,占全城的1/5。从正阳门进入,往北直达洪武门。这条中轴线就是皇宫的中轴线。洪武门是宫城的正南门,再往北即是御道街、外五孔桥、承天门、端门、午门,午门即皇城的正门。皇城内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乾朝宫、省躬殿、坤宁宫。北安门是皇城的北门,再往北即为宫城的北门——玄武门。

历代南京城址变迁图

明南京紫禁城示意图

在御道街的两侧是文武衙门办公场所。东侧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西侧有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外五孔桥的东西面各有青龙桥、白虎桥。端门西面是社稷坛,东面是太庙。午门之内,西面是武英殿,东面是文华殿。进城后,东西方向有文楼、武楼。宫城东侧还有东宫、太极宫,西侧有西宫、御花园。宫城东门是东华门,西门是西华门。

明南京城的布局,体现出《周礼·考记》中王城图的规划原则,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它为明清时期的北京城的规划起了一个很好的奠基作用。

明代凤阳城

凤阳城是明代初年朱元璋把凤阳作为京师建设的城市,又叫中都城。全城选在背山向阳的平地上,在城内从西北到东南有四座山:马鞍山、万寿山、凤凰山、独山。全城方形,建设三重城,中心是皇城。内城建在万寿山正南。外城包罗四座山,形势险要,建筑物基本上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凤阳城的正南门是洪武门,向北依次是承天门、午门、玄武门、北安门。

皇城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正南门为午门,正北门是宣武门,西门为西华门,东门为东华门。

明代凤阳城平面图

明代凤阳城门洞

明代凤阳城城门洞拱券

内城也有四个城门,南为承天门,北为北安门,西为西安门,东为东安门。

外城以中轴线划分为东半部与西半部。东半部广阔,面积较大,南墙有三门,中为洪武门,西为左甲第门,东为右甲第门。东墙有三门,南部为朝阳门,中为独山门,北为长春门。北墙有二门,西为右甲第门,东为左甲第门。西墙只开涂山门。

四面城墙全部用石块垫基,用砖砌券门洞。洪武门与承天门各有三个门洞。砖城刚刚建完,街坊与道路还未来得及建造,到洪武末年即逐渐拆毁了。凤阳城布局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第一,凤阳城北面依山,南对平川,左为马鞍山,右为独山,这种选址有利于保证安全,十分平稳。

第二,城墙三重,继承北宋东京城建城制度,在凤凰嘴的突出部分大有取意于唐长安城的大明宫的选地意向。

第三,钟鼓楼不在中轴线上,分设于外城的东西两端,这种布局很有气魄,很具创造性,是历代都城中很少见的。

明代凤阳城三孔城护壁

明代凤阳城殿宇石础

第四,洪武大街的布局也是采取历代都城中天街的布局方式,一进门为凤阳桥,进而为洪武门,门内左千步廊,右千步廊、洪武门大街的尽端为承天门,左建功臣庙,右为城隍庙,承天门以内仍有端门与午门。

在皇城的东南方向建有皇陵一组,陵园面北。皇陵以方形大院墙包围,中轴线上的正门本应北面开门,但是开在东北方向,成为斜向开门,这是受风水的影响。北墙东为东角楼,西为西角楼,有东西两城门。

陵园的中轴线上,自北向南有:金水桥、明楼、二道桥、陵门、陵丘、北门、南明楼,凤阳陵至今石人、石马、石兽依然。

这一陵园,四面环水,河水从东西方向穿入园中,整体布局传统古朴。

明代凤阳城西城墙

明代凤阳城砖城墙外观

明代凤阳城三孔城门洞

明代凤阳城正南门

一座明代镇城

保留至今的明代村镇城池,没有一座是完整的。建于明代的村镇城池,在清代仍继续使用。由于重新建设房屋,明代城墙有的就要重新改建。经过清代300多年的改观,纯粹的明代城池基本上看不见了。从而也不知道完整的明代城池是什么样的。

笔者于1962年在山西省东南阳城县远郊的一个小镇考察古建筑时,在一座古庙里,发现了一块石刻。从这个石刻上的文字可以看出,这幅明代小城(镇城)的平面图是崇祯年间的作品。它记录了这个明代镇城的全貌。

这个小镇叫润城,位于阳城县东南40里。这座城的规划总图记录在城内关帝庙的一块“山城一览”碑刻上。它是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间刻制的,长91厘米,宽60厘米。从这幅规划图可以看到我国17世纪的镇城规划状况,用地经济,规模小,布局紧凑。它还保留着我国古代镇城的典型规划方式,是研究我国古代城池史的重要资料。

这座城坐落在四周有山围绕的一个盆地里。沁水河流经这里,城址就选在河道分叉处。城墙沿着沁水建造,只有南门和陆地相连。周围的河道即成为山城的天然护城河,河道平均宽度约70米。水流甚急,可藉以达到防卫的目的。城周围的丘陵地带,已辟为农田,从城里向外看,地势很开阔。山城巧妙地利用了天然地形,呈大河包围状,这在山西来说是独一无二的。

从刻图上,山城平面为椭圆形,仅东北城角略呈90度角,其余各面城垣均为圆弧形状。城内总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东、西、北三面紧临河道,城南设水门1座,南门是全城的主要交通枢纽,名为“砥柱门”(位于河水分叉处,取“中流砥柱”之意)。东南城墙部分略成一直线,在中部建设一座瓮城,这有利于防御。为了加强全城的坚固性,南城墙建设城垛——马面2个,图刻中称为炮台,即是这里。西城建设城垛2个(一为方形,所谓“硬楼”;一为圆形,所谓“团楼”);北城墙设硬楼1个。城内设有107个街坊,面积大小不一,主要是由于丁字路、袋状路所造成的。在一座城镇里,要规划这两种路,必然影响全城南北和东西两个方向的直通路的开辟,这就是山城规划的一个重要特征。有意识地规划出死路与拐角道路,是出于加强防御的目的。城内道路都是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斜路只有2~3条。南北方向的一条主干道宽4米,东西方向的两条主干道宽3米,砥柱门洞附近的大道宽4~5米,其余的道路基本上都是小巷。

石刻图中所表现的建筑,有钟楼、庙宇、城楼三类。钟楼建在全城中间,明、清两代县、镇的规划几乎都选取这个位置,这是唐代以来城镇规划的特点之一。关帝庙建在城内中心偏南部,占据全城的主要位置。黑龙庙祭祀龙王爷和水神,建在城的东北角。三官司庙、三清庙建在南门里,以上均为全城的公共建筑。这些公共建筑选择的位置,都是比较合适的。

“山城一览”石刻图还刻画了城墙、炮台、硬楼、团楼、瓮城、城门楼、钟楼、庙宇、街道、街坊以及小巷,比较全面。它的刻图方法均用线刻,利用单线条与双线条来绘制,同时用平面图、立体图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还用立体图的组合方式表现出四合院的平面的式样,这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通行的绘图方法。在原来山城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现存润城,从实测图来看,全城的形状、位置、街道规划全部保存了明代的面貌,特别是庙宇等公共建筑,依然保持原来的位置和形式。

现存的房屋有的保留明代原物,但大都是清代改建或重建的。例如居民住宅的前檐部分仍然砌砖墙,开长方形方格,上部亦采用“眼笼窗”;第二层做挑廊,廊下不用木柱支承,有挑出一间的、两间的甚至三间的;廊上再设小方柱,柱间再施用栏杆,承担月梁,月梁再与柱头相平,上部再用平板枋、单步梁,架设廊子,安装栏杆。前檐安装隔扇。城里有些住宅还建设三层楼,各层均带明廊。此外,在住宅中还建设方形望楼,成为住宅里的“防御性”建筑。

跨街楼、巷楼两种建筑,在城内的街巷中屡屡出现。骑楼是在一个街巷之上两边的楼房互相通连,上部做跨街楼,来往通行,下端做成城门洞式样,同时成为一条街巷之间的分界线。骑楼和巷楼的出现,增添了街巷的美观。巷楼在南河沿较多,凡南北街巷的入口处,都建筑楼门,楼建三层,下边设门通行。这两种建筑,使窄长的街巷增添了艺术点缀。

在实物中,还有在沁河南岸东南方向建造的明代东岳庙。庙内院子宽广,设在南、北的两个戏台均用琉璃瓦顶,规制十分宏壮。在沁河南岸还有玉真庙、八龙庙、东坪庙、天神庙等,并在庙前建设大戏台。例如八龙庙的戏台隔河而建,每当唱戏时,群众在船上观看,分外有趣。

“山城一览”石刻图

全城石刻图呈现出的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瓮城。瓮城是一种防御性的建筑,一座城镇的重要部位必然要建筑瓮城。在城门处建设一道方形或圆形城圈,即是瓮城。城门上建城楼。瓮城制度可上溯自汉代,现存的汉代玉门关就是一个大瓮城。

第二,垛口。城墙建设垛口,垛口即城上的小墙,古代叫“女墙”,在军事方面,用以躲避箭头。修筑垛口始于春秋时代,自此以后各时代建设城墙,大到万里长城,小至县城、镇城,都有这种垛口设置。

第三,券门门洞。我国城门洞口,在宋代以前都采取圭角形,用木过梁承担两端立柱支承,也可以说是方形门洞。方形门洞不坚固,又不易施工。宋元以后,城门洞口都改做券门洞。

第四,马面。马面是从城墙表面突出的方块墙,由于军事上的需要而建设。它产生在战国时代。汉代早期西北的寿昌城就是做出马面墙,北墙、东墙、西墙三面各建设1个马面。汉代的大方盘城,北墙亦建设1个马面。唐代锁阳城也建有马面,东面3个,西墙4个,南墙5个,北墙5个。宋元明清时期的城墙,建设马面就更多了。

第五,关于“门口不相对,道路不直通”的设计手法。在一个城市规划上,主干道和次干道都不是直通的。也就是说从南门进入,不能直接通向北门;从西门进入,不能直接通向东门,必须拐弯,利用丁字路通行。因此,门和门之间不是相对的,也不是直通的。这种设计手法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原则,也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上的一个特征。建造城镇,必须采取一切方法保卫城内的安全,这就是其中的一种。

第六,丁字路和袋状路。修筑这两种道路,主要是为了使敌人不能顺利通行。这种手法从宋、元时代延至明、清时代,表现在各时代的大、中、小城镇上。丁字路口与袋状路口还有一个用途,即是在袋状路口、丁字路口处,常常可建设公共建筑,例如庙宇、寺院,等等。

第七,过街楼(跨街楼与巷楼)。它是由一座建筑物通向另一座建筑物的架空复道,例如唐代长安城的大明宫通往兴庆宫即有飞阁复道。从隋唐一直到宋元明清都有这种实例。明故宫、清雍和宫都有斜廊和飞廊,就是这种跨街楼的前身。

第八,望楼。望楼是一种防御性的瞭望建筑。在一个大宅里或一座城市里,都建设平房,人们不能向外瞭望,所以在住宅及城市中建设一座多层建筑,人们可以登临,向外部瞭望,观察城外动态,以保城内安全。从汉代开始,住宅里就出现望楼,从汉代器具上可以看出这一点。

城内寺庙分析一览表

明清北京城

明代一共建有三座都城:

第一座是凤阳城。朱元璋在元末起义取得初步胜利时,首先在他的家乡建城。他本人是安徽凤阳县人,便把凤阳作为国都。

第二座是南京城。朱元璋当了明朝开国皇帝,在南京建设都城。

第三座是北京城。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夺取建文帝的帝位,后来决定迁都北京,大建北京城。今日的北京城是在明代北京城的基础上建起来的。

而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立的。元代末年,有一场大火把大都北城的房屋全部烧光。明朝建设北京城之时,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南移5里,即今天北京城的安定门与德胜门之间。后来,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在内城南面再建外城,北京城向南大大扩展。

明北京城城址图

北京城分为内城与外城。内城东西长6650米,南北长5350米。外城东西长7950米,南北长3100米。

内城有9座城门:南城墙有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东城墙有朝阳门、东直门;西城墙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有德胜门、安定门。外城有7座城门:南城墙开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东城墙有广渠门、东便门;西城墙有广安门、西便门。每座城门都建有瓮城和两个角楼——东南角楼、西南角楼。

明清北京城平面图

北京城的中心为紫禁城,即宫城。宫城的正南门叫午门。宫城南北长960米,东西长760米。宫城的四周有角楼。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北门叫神武门。紫禁城四周有筒子河围绕,也就是护城河。

紫禁城外面是皇城,皇城也是明代建造的。皇城南门叫天安门,北门叫地安门。西墙是今日之西皇城根,东墙是今日之东皇城根。北海、中海、南海三海都包括在皇城之中。

明北京城以中轴线贯穿,从永定门到正阳门,是南半段;从地安门到鼓楼是北半段。明北京城的布局完全符合明南京城的布局方式,是在明南京城的规划基础上建造的。

城内的道路规划基本上是采用“大街小巷”方式,大街上有各种店铺、酒楼、餐馆……小巷也就是今天说的“胡同”。胡同都是东西向排列,大小有3600个。在胡同里建造四合院,横向布局。居住在四合院里,非常安静舒适。

北京城的大街大部分是丁字街。南边的城门与北边的城门不相对,东西城门相对,但是道路也不直通。这一点是继承古代城池布局的原则。除此而外,还有袋状路(即是死胡同),也是出于军事防卫的需要。北京城也有几条斜街。不过,北京城是方方正正的,道路规划基本上是南北大街与东西大街交叉,成为方格网的状态。

明北京城的水系是在元大都水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的河流有来自城西的永定河和发源于郊区玉泉山的高粱河。护城河除了可作为军事防卫外,同时也可用来排泄雨水。居民饮水主要靠凿井。至于下水道,在街道下面已构造成网,很多是在元代时建成的,留到今天有的仍可以应用。另外,在北京城内有五处海(南海、中海、北海、后海、什刹海),这些海子是由活水积流而成的。北京城有这五处海,有利于清洁城内空气,对市民居住有很大的意义。北京城的园林也很多,从城里到城外,到处分布。不过,大都集中在城外的西北方向,是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

北京故宫平面图

荆州城

荆州城在湖北,地处长江北岸,自古以来就是历史上的名城,又名江陵。春秋战国时代,荆州城是郢都城,楚王在这里建设别宫。楚国被秦灭亡后,秦朝在这里建立江陵县城。此后千余年间,这里一直被称为荆州。三国时,荆州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三国时代两个精彩的故事。到五代后梁时,大将高季兴(后为南平王)用10万人筑荆州城。南宋时代又重修荆州城,城墙附设敌楼战楼就达上千间。

荆州城平面图

荆州城概观图

荆州城西门洞

荆州城北城门瓮城

荆州城是一个矩形城,因连年修改重筑,已成为一座方而不方、圆而不圆的“月亮城”。城南临长江,东北角有一座“古郢城”。另外在城之正北有一座大的土城,比荆州城大一倍,这即是战国时代的郢都(纪南城)。

荆州城护城河

荆州城东有张家山,西有唐家山,西北方向还有付家谷。城内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城墙,把全城分为西城与东城。全城正南面开一个城门,叫南门。东城墙开两个城门,一个叫东门,一个叫小东门。西城墙开一个城门,叫西门。北城墙开两个城门,西边的叫北门,东边的叫小北门。在北城墙上建了三个敌楼,在城墙顶上做重楼,利用城墙为高台。在南城墙靠西侧也有两座敌楼。各个城门洞口,均采取券门式。

荆州城城门

护城河围城一周。从北门与小北门之间引入一条河水,从北城流向南城。另一条是从北门西引入城中,为第二条河道,直达西门,过西门至西南方向又汇聚一湖水。在护城河两岸都用石砌岸,非常整齐。

城内的建筑,西城比较多,东城比较少。

荆州城南城楼

开封城墙现状考察记

我国六大古都,即西安、洛阳、南京、杭州、北京、开封。其中的开封城至今没有一张准确的平面图。目前开封城现存城墙已残破不堪。如果查明了这一座城池的历史来源,这对笔者做北宋东京城平面复原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开封城西南40里,有朱仙镇,是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朱仙镇是战国时朱亥故里,闻名全国,宋代岳武穆大破金兵就在这个地方。今天的开封交通方便,陇海铁路贯穿全城,工商业很繁盛。

北宋时把开封作为首都。当时,城墙有三重,中心是皇城。现在开封城的城围,是北宋东京城的内城。还有外城,至今尚有一点遗迹。1989年10月8日笔者率研究生李明,早上8点到达开封城,从南大门开始对明清开封城墙做地面勘查。从南大门登上城墙,向西行至转角,再转向北进入西城墙,从西城墙行至西北城角又转至北城墙,向东到达城的东北城角,再转入东城墙,从北向南行走至东南城角,再转向南城墙的东段回到南大门,当时已到晚上8点。一边走一边查看,因为当时的城墙墙体已不完整,有的段落墙土已流失,有的段落尚完整,高高低低,破烂不堪。有的地方长满小树,有的古树横隘。城内城外构成斜坡,残瓦碎砖触目皆是,高高低低极不平坦。在荒芜荆棘中行进,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实难行走。整整花了12个小时,总算走完了开封城。开封城城墙残破,倒塌甚多,许多部位的墙土已经塌落了,残留的马面多已残破,唯独在西城外有数个马面尚完整,墙皮还保持青砖砌体,其他部位砖块已被拆除,彻底地成为残破土墙。还有许多城墙的墙土已逐步成为平地,只留下一条条的砖基。尤其是北城墙被黄河流沙封住,构成沙土斜坡,其上坡已与北城墙顶都平齐。开封城的北城墙已成为挡沙墙,在考察时发现流沙已由城墙顶端吹入城中。

明清开封城实地考察平面图

明清开封城西城墙马面

明清开封城西城墙北部砖城及马面

现有的开封城墙是明代建造的。

经步测,开封城南北长2400米左右,东西长2000米左右。城墙外表用青砖包砌,青砖墙体高7米,下部宽60厘米,墙外做出很大的侧脚,墙顶有战台通道,女儿墙高1.5米,并砌出垛口,以窥望敌人,通道铺灰土,城的内壁不砌砖墙,成为夯土斜坡的土坡战城。安徽寿州城就是一座大斜坡土坡战城,开封城与寿州城相仿。

城墙炮眼 女儿墙墙高1.5米,每隔3米~4米,设炮眼石一方,炮眼石中心为圆洞,直径为30厘米,一般城墙是不这样做的。

马面问题 据实地考察,南城墙有12个马面,西城墙有9个马面,北城墙有8个马面,东城墙有8个马面。马面有两种:一种是方式,长10米,宽11米;另一种是单斜面式,长15米,宽20米,倾斜70度。马面外表砌砖,中为夯土,十分坚固。马面每个距离不相等,大约近百米。

明清开封城西城墙马面细部

明清开封城东城墙

转角部位 全城有4个大转角,每个转角城墙坍落的宽度达到30米,笔者推测当初转角处有角楼之类的建筑。否则城墙至转角处不会有那样的宽度。

城墙的墙基 基本上没有石块之类,即城墙没有石构件,这一点说明开封附近没有山,没有石材来源。因此城墙的墙基全部用砖基。砖块的尺度为40厘米×20厘米×10厘米。城墙的夯土夯层厚度为15厘米左右,马道宽6米。

瓮城 在大南门处原有瓮城,城门与瓮城城门斜对,瓮城的两侧墙做直墙,正面墙则做弧墙。

开封城墙之特点 开封城墙外壁用砖包砌,内部墙面不全包砖,而是做出大斜面的土坡,为战马城,这是最主要的特点。四面城墙的墙体不做直线,有很大的弯曲度,也可以说它是弯曲形与直线相结合的手法,转角部位城墙加宽加大。全城四面都建马面,马面密集,数量多,比汉、唐时的古城所用马面墙多得多。这点可以证明交战次数多。四面城墙都不直,各个城门不相对,条条大街不直通。明清时代的开封城不引大河进城,只在西北方面有湖泊数处,蓄存水源。城外地势较高,城内低洼,湖水只是为了日常生活所用。

通过对明清开封城墙的实地考察,深知开封城墙远没有北宋东京城内城的城墙那样平直,这一点比不上北宋时代东京城的建设水平与规模。

关于村镇

村镇是人们聚居的基本场所,也可以说是集体居住的单体组织,其数量之多,要以千百万计。长期以来,村镇的名称不统一,有村庄、小堡、屯子、小镇等等。它的规模是根据人口的多少、家户的数量来建设。在封建社会里,村镇常常畸形发展,有的荒野小庄,人烟稀少,由两三户人家组成。也有的村镇扩展很大,达到千户以上。例如辽宁地区就有许多大村镇,如沈阳附近有“姚千户屯”。还有比姚千户屯大的村镇。

一个村镇位置的选择,主要是考虑村子里耕作面积的大小与距离的远近,交通是否方便,地势的高低,有无水患,地理位置是否适中。故不少村镇都建在山麓、平川、河谷、溪流等生活方便的地方。村镇是自然形成的,像青海、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稀少,村镇间距离都很远,分布松散。如杭嘉湖、珠江三角洲等人烟稠密地区,村镇距离近,村庄密集。这些情况的出现大多是自然条件决定的。

我国古代村镇的规划,主要表现在全村镇的道路布局方面。它一直是沿着传统的习惯进行规划的,有一字形的大街,有十字形大街,还有“大街小巷”的布局。它虽然不像今日城市规划那样周密,但是基本上样样都有,体现了城市规划的雏形。

封建社会时,村镇建设与城池建设同样渗透了防御思想,村镇中往往筑有城池,村镇规模小,城池的建设也甚小。村镇城有圆形、方形、矩形以及不整齐的形状,其中都有一条街作为主要干道。有城墙、马道、马面、城垛、城门、城壕、桥梁。如漳浦诒安城、山西润城可为代表。在经济方面比较差的村镇则建设土围子,作为防御性的城堡,其中也有城门、城壕甚至还筑有炮台,这种方式在我国南北方的实例很普遍。

建设村镇主要是为了便于人们居住,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在村镇中建设房屋为主,有单座房屋,有三合院,也有四合院。南方也有大空间的单层房屋,一般都带有一个院子。

北方的村镇,房屋建设采取单层房屋;南方村镇中兼有楼房,有两层乃至三层不等。因江南天气炎热,人口密集,所以要造楼房。在村镇中也要加强防御。一些地主和大户人家自己建造防御设施。一个村庄一般建有一座或数座望楼,借以登楼远观进行防备。望楼式样很多,有三层、四层甚至六层的。从构图角度来看,村镇的轮廓都是横平线条。在竖向突起望楼,增加高度,打破呆板的横平线条,这样使村镇的构图效果更加丰富多彩。望楼发展甚早,秦汉时代村镇住宅中就有望楼,西北地区的汉代建筑也都有望楼。全国各地的古代村镇遗留至今的望楼还是很多的,山西各地村庄的望楼也很普遍。近百年来有的村镇仍然建有望楼,如广东的开平县,村镇的望楼做得坚固,式样变化多,每村中都有数座。除望楼外,在我国西北的各村镇中常常建有高阁,俗称“村头高阁”。它位于村头一端,为村中的人们集资建设,主要是作为村的象征,作为村镇入口的重要标志。有的村镇利用高阁供奉文昌帝君、关云长、观音菩萨、白衣大士等。往往村镇很小,高阁甚大。这是村镇中特有的建筑。

山西省长治市某镇的门

河南郏县一小村的村门

村镇里除居住房屋外,还有公共性建筑。在封建社会,村镇建设庙宇、大寺等公共活动中心,其中有娘娘庙、关帝庙、孔子庙、土地庙、泰山庙、大佛寺。这些公共建筑都带有一种传统风格,其中有碑刻、壁画,在村中都成为民族历史的展览。人们常在年节喜庆日子里来到庙宇中参观、休息、游乐,这是人们活动的中心。还有的庙宇门前建设戏台,更是人们聚居游乐的中心点。

我国北方村镇,人们常常称为土镇。南国的村镇,人们常常叫做水乡。无论是土镇或者是水乡,都种植树木。一村中有几棵古老的大树,显得村庄年代悠久,历史漫长。北方以苍松翠柏为主,南方则用古榕为多。庙中古树参天,院中庭树成荫,再与村头大树互相连接,增加了村镇特有的风光,也清洁了村镇的空气。

水与村镇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古代村镇往往都选在与江、河、湖、池靠近的地方,生活方便,形成河街小巷,具有鲜明的水乡特征。在村镇中的人家屋前或城门附近处建有水井。南方水井常用石雕做出圆形井口,洁净美观,坚固耐久;北方水井用木材做出方形井口,易于腐烂,极不坚固。凡聚居的村镇,水井很多。

我国古代自然形成的村镇有成千上万个,其中都有极其丰富的内容。若从现代城乡建设的角度来观察,诸如规划布局、选址、房屋、道路、用水、绿化以及公共建筑等方面,可以吸取古代建设村镇的丰富经验,也可以说,古代村镇是一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