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然高台做城墙

我们的先人聪慧敏锐,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去分析解决遇到的情况与问题,并且有一定见解。特别是利用自然高台来做城墙这一点,就令后人慨叹不已。也就是说,把城池全部建在高台上,四面就利用高台建筑的台基之侧面作为城墙。侧面之土如果不整齐,就进行修理。由于高台台壁是垂直的,从外观来看犹如城墙。

但是,我国疆域辽阔,在军事防御上对建城的认识大不相同,在意识形态上反应也不一样,因此城池建设多种多样,一些有创造性的城池丰富了我国城池史。笔者在对古建筑考察时,曾经碰到两座城,建立方式别有风味,体现着一种创造性,值得研究。一座是陕西省富平县城;另一座是新疆吐鲁番的交河故城。这两座城在建城方法上相仿,都是利用自然高台做城墙。

先讲陕西省富平县城。元代后在这里建城,城的具体位置在西安的东北方向,渭水、泾水之北部约百里。这座古城之选地是利用自然土塬,土塬高约7米左右,土壁四面都是垂直的直壁,土塬顶上建有房屋、大街和小巷。全城建在土塬上。土塬的四壁做垂直的壁面,如同城墙,建城时就利用这种土塬直壁作为城墙。从外观来看,与建立的城墙全部相同。如果不注意,就会把它当做原建的城墙。这样做纯粹是为了节省建设城墙的费用。将土塬的壁体砍削笔直,犹如城墙。这样一来,同样起到防御作用,对全城人员同样起到安全保卫作用。

陕西省关中大平原,虽然曰平原,但是经常有“塬”的出现。“塬”,即突然隆起之平地也。塬有陡壁,直陡的壁面,由于壁细而坚,所以雨水冲不倒,这是土质好的缘故。如到东北大平原,一旦有土塬隆起之时,那些土塬,都自然成为斜坡,不可能有陡壁之存在。富平城利用高而大的土塬塬壁来做城墙,到城门之部位,则做大斜坡,以利车马行人之出入,不过城门的建立紧密连通土塬,敌人想入城则没有可乘之机。至于城外,距城墙三至四米宽之处照常挖掘护城河。以上就是富平城城墙的特色,是别有风味的。

另外,在新疆吐鲁番西部,唐代建设的交河城,具体位于朵勒朵木河、马恰河、阿斯克瓦河三条河分道之上端。这条河之分水上端,河道甚宽,河中间出现自然形成的一个长岛,这个长岛四面都有水,在这个孤岛上建的城,即是保留至今的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500米。全城面积合计有100万平方米。这个岛实为东南至西北方向,故城上有东城门、西城门,岛的前半部为居住区,这里土墙林立,街巷密集。主要街巷有十数条,犹可看出当年的风味。目前有许多房屋院落,特别是合院院落,佛教寺庙院落比比皆是。在岛的西北部为佛教区,其中寺院有大有小。从遗址处尚可辨认出土墙、台基、内外望以及殿堂规制。其中最西北处尚存留一个大型塔群,即是一百零一塔的塔群,遗迹十分清楚。再往北为墓区。

庆阳府城图

交河故城平面是长条形,东西边缘弯弯曲曲,南北两头出现尖角,全城做不规整的形状。全城在水中升起,地面距水面的高度差大约有6米~7米左右,这样河水上涨时,河水不能进入城中。

交河故城是利用全城(孤岛)的土塬直壁作为城墙。直壁从河水面开始高达六七米,就用这六七米高的土塬壁作为城墙,塬壁是直陡的,土质坚硬而不塌陷,因为交河城边之河水很少,成为干涸的河床,岸壁直陡立于河床,如同城墙,因此交河故城从未建造城墙。用大河之水,作为护城河,这样一来,城墙与护城河全部形成了。交河城在建城时,就不建城墙墙体,也不必再重新挖掘护城河了,这样节省建城池的经费开支,余下来的钱可以建筑城中的民房,寺院……

交河故城城门有3个:西城门,东城门,西南城门。今天到达交河城的人,都由西南城门进城,城门的建设仍与河岸直壁紧临,没有什么漏洞和空隙可乘。

陕西富平县城与交河故城,一是方形,一是长条形,虽然两座城池形状不同,但是在选地选址方面,有三个共同点:第一,这两座城都利用高台、土塬直壁来做城墙;第二,有效地利用地形;第三,省料、省工,还节省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