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语言功能评定
一、概述
(一)评定目的
评定是开展科学有效的语言训练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目标设定、干预措施分配、干预管理和结局评价的基础。因为语言的复杂性,想对语言障碍做出科学、准确的诊断和评定并不容易。随着ICF观念被广泛接受和认同,语言障碍评定的目的也从诊断、发现障碍、制订治疗方案过渡为更加全面的考虑,如语言障碍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二)评定原则
在失语症评定过程中,言语治疗师(言语语言病理学家)需要注意以下评定原则:
1.在正式评定前向患者详细讲解评定目的和要求,取得理解和配合,并使患者放松,提高患者参与兴趣。
2.每一亚项的指导语都应明确,若患者无法理解,检查者需运用书写、肢体语言等方法帮助其理解评定要求,评定者也可以做示范。
3.为防止患者出现紧张和焦虑情绪,评定者最好在患者回答或反应结束后再记录相应结果,而非一边听一边记录。
4.评定过程中,检查者应以观察和记录为主,不要试图干涉或纠正患者错误的回答或反应;记录反应,可借助录音和复读设备。
5.评定过程中,除目标刺激外,不应出现其他刺激形式。
6.若患者连续无法完成若干道较简单测试题(每个量表不同),则该部分测试停止。
7.疲劳或极端不配合分几次完成。
(三)评定注意事项
1.评定前临床医生会考虑以下可能影响筛查和综合评定的因素:①并发的言语运动障碍,如构音障碍,失用症等;②听力损失和听觉失认症(无法处理声音意义);③患者所使用语言的情况,如何种为母语,何种为熟练用语,各种语言保留情况如何;④是否并发认知障碍,如执行功能、记忆障碍等;⑤是否有视力减退、视觉失认症和视野缺损;⑥是否存在可能影响书写能力的上肢偏瘫;⑦是否既往存在的或新出现的慢性疼痛;⑧是否存在卒中后抑郁;⑨患者是否易疲劳,是否有完成测试的耐力。
2.失语症评定需要强调综合性判断个体是否患有失语症需要通过言语语言病理学中对语言沟通能力的综合评定来筛查。综合全面的评定可用于指导确诊和描述,需要进行评定的方面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ICF框架相一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包括在语言表达和书写方面潜在的弱点可能会影响沟通表现。
(2)其他方面并存的身体障碍:例如其他的健康状态或药物治疗等都有可能影响沟通表现。
(3)个体在活动和参与方面的局限性:包括改变或影响沟通和人际互动的功能状态的因素。
(4)其他相关因素(环境因素或个人因素等):可以对成功的交流和人际的互动起促进或阻碍作用的因素。
(5)沟通能力的缺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功能的局限对与个体发病前的社会角色的影响、对其所在的群体的影响。
评定方案可以包括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工具和数据库。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方言众多,在面对不同文化和语言的情况下,评定的过程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但需要对这些修改和调整的记录说明。
二、失语症评定
(一)失语症筛查
筛查并不能详细描述失语症的严重程度和特征,而是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评定的一种程序。筛查由语言治疗师(言语语言病理学家)或其他专业人员完成,可采用非标准化和标准化方法,主要考察患者的口语运动功能、语音生成技能、口语和书面语言的理解和生成、沟通的认知和听力等方面。
目前国内尚无非标准化或标准化筛查工具。文献报道可见的国际上常见的筛查工具包括:Frenchay失语症筛查测试完整版或简版;语言筛查测试(language screening test,LAST);密西西比失语症筛查测试(Mississippi Aphasia screening test,MAST);便携失语症筛查测试(the mobile aphasia screening test,MAST);谢菲尔德获得性失语症筛查测试(Sheffield screening test for acquired language disorders,SST)等。
(二)失语症的非标准化评定
非标准化评定的编制和使用不遵循严格的标准化程序,评定资料和评定方法都未做严格要求,如治疗师自编的语言评定测验等都属于非标准化测验。非标准评定虽然结论不一定非常可靠、完整,但其形式灵活、简单易行,有广泛的适用性。标准化评定和非标准化评定可以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以标准评定为主,将非标准评定作为标准评定的事先准备和必要的补充。非标准化评定需要充分考量患者的实际沟通技能,包括日常生活活动的四个方面:社会交往(如打电话交流信息)、基本需求的交流(如紧急事件的反应)、读写和数字概念(如理解简单的标志)以及日常生活计划(如旅游)。
1.访谈
是发生在个体间的言语交流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访谈,以了解关于患者的个人背景、文化知识和信仰,深入了解关于患者言语障碍的信息。治疗师可以从让患者描述日常行为入手,尽量采用无结构访谈、半结构化访谈以及诱发式开放问题,让访谈更像是一场“朋友间的对话”,顺着患者的思路,并引导患者主动的表达个人的意愿。
通过访谈可以了解:①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医疗状况和病史;教育史;职业;文化和语言背景等方面;②患者主诉,包括存在的功能性沟通的问题;沟通困难对个人及家庭/照顾者的影响;康复预期,包括社会互动及工作活动等方面;习惯使用的语言;个人的目标和偏好等方面。
2.行为观察
观察被评定者的行为表现,特别是与语言问题相关的行为表现,包括患者的精神状态、参与评定的愿望程度、注意程度、测验中的停顿、其他不寻常的反应;注意记录患者完成任务的表现,以及患者完成任务时家属提供了何种程度的帮助,需详细系统记录并佐以例证。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对其行为进行观察,也可以观察者成为个体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的表现,以观察被评定者的行为。
3.生活质量评定
评定方法主要有访谈法、观察法、量表法、症状定式检查法、主观报告法5种,尤其以使用具有良好信度、效度和反应度的正式标准化评定量表最为常见。近年国外学者研制了失语症专用生活质量量表,包括脑卒中失语症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and aphas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AQOL-39)和疾病影响程度量表—失语症适用版(aphasic-adapted version of the sickness impact profile,SIP-65)。但该量表为国外量表,是否适合用于我国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还需再进行量表的文化调适,并进行量表可行性、信度、效度的研究后才可推广应用。有学者明确把生活质量作为失语症干预的一个重要的效果指标。Aura Kagan等人把ICF改编成了一种强调失语症患者的关键功能—生活质量的模型(图2-6-1)。这个被称为失语症结果评定框架模型(living with aphasia,framework for outcome measurement,A-FROM)的原理说明了ICF领域动态交互、重叠以提升生活质量的方式。
4.家庭社会支持系统评定
针对家庭社会支持系统评定的量表有每日交往需求评定量表,该量表包括对话和一个问卷,对话评价个人的交往需要,问卷评定社会支持和观察。它是在个体的自然环境中评分,这种评价反映了失语症患者和非失语症患者之间真正发生了什么,失语症患者和他的交流对象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康复可以做些什么。
图2-6-1 失语症结果评定框架模型(living with aphasia,framework for outcome measurement,A-FROM)
(三)失语症标准化评定
1.国际常用的失语症评定量表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此检查是目前英语国家普遍应用的标准失语症检查。由27个分测验组成,分为五个大项目:①会话和自发性言语;②听觉理解;③口语表达;④书面语言理解;⑤书写。该测验在1972年标准化,1983年修订后再版(Goodglass& Kaplan,1983),此检查能详细、全面测出语言各种模式的能力,但检查需要的时间较长。河北省康复中心已将此方法翻译成中文,在我国应用并通过常模测定。
(2)日本标准失语症检查(Standard Language Test of Aphasia,SLTA):此检查是日本失语症研究会设计完成,检查包括听、说、读、写、计算五大项目,共包括26个分测验,按6阶段评分,在图册检查设计上以多图选一的形式,避免了患者对检查内容的熟悉,使检查更加客观。此方法易于操作,而且对训练有明显指导作用。
(3)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是较短的波士顿失语症检查版本,检查时间大约1小时,该测验提供一个总分称失语商(AQ),可以分辨出是否为正常语言。WAB还可以测出操作商(PQ)和皮质商(CQ),前者可了解大脑的阅读、书写、运用、结构、计算、推理等功能;后者可了解大脑认知功能。该测验还对完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传导性失语等提供解释标准误差和图形描记。
(4)Token测验:是De Renzi和Vignolo于1962年编制,此测验由61个项组成,包括两词句10项,三词句10项,四词句10项,六词句10项以及21项复杂指令。目前用的较多的是简式Token测验,优点是不但可以用于重度失语症患者,还可用于检测轻度或潜在的失语症患者的听理解障碍,而且该测验还有量化指标,可测出听理解障碍的程度。
2.国内常用的失语症评定量表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语言功能评测法。较常用的是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李胜利等人编制的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北京医科大学高素荣等人编制的汉语失语成套测验和河北省人民医院张清丽等人编制的失语症汉语评测法。
(1)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 Aphasia Examination,CRRCAE):此检查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听力语言科以日本的SLTA为基础,同时借鉴国外有影响的失语症评定量表的优点,按照汉语的语言特点和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所编制,亦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法。1990年编制完成,经40例正常成人测试后制成试案应用于临床。该测验经过近10年多家医院的临床应用,在1999年被标准化。此检查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通过患者回答12个问题了解其语言的一般情况,第二部分由30个分测验组成,分为9个大项目,包括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理解、抄写、描写、听写和计算。为不使检查时间太长,身体部位辨别,空间结构等高级皮层功能检查没有包括在内,必要时另外进行。此检查只适合成人失语症患者。在大多数项目中采用了6等级评分标准,在患者的反应时间和提示方法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设定了中止标准。
(2)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ABC):此检查法是由北京医科大学神经心理研究室参考西方失语成套测验结合国情编制。ABC由会话、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结构与视空间、运用和计算、失语症总结十大项目组成,于1988年开始用于临床。此检查法按规范化要求制定统一指导语,统一评分标准,统一图片及文字卡片及统一失语症分类标准。其内容以国内常见词、句为主,适量选择使用频率较少的词、句,无罕见词及疑难句。为减少文化水平的差异,ABC大多测试语句比较简单;阅读及书写检查较其他类似失语症检查法少。
(3)失语症汉语评测法:此法设计的条目框架是以国外通用的波士顿失语症诊断评测法为依据,而测验中选用的具体内容则充分考虑到汉语语言的特点,基本能客观、标准地反映出患者语言的功能状态。这项评测法对失语症的语言功能和非语言功能分别进行计分测量。语言功能评测包括:①对话;②听力理解;③言语表达;④复述;⑤字词理解;⑥句子和段落理解;⑦描述性书写;⑧听写。非语言功能评测有结构障碍、计算能力、钟表时间调整三个项目,有利于对失语症进行分类,判断病变部位及帮助确定治疗方案。另外还设立了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和言语特征分级。
(四)失语症评定结果
评定可得到以下一项或多项结果:①语言障碍的诊断;②语言障碍的特征、严重程度和功能影响的描述;③对疾病变化的预测(在个别情况下或在相应情况下);④指导对治疗、家庭及社会支持的建议;⑤是否需要移交其他专科进行评定或干预。
(五)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
通过成套的失语量表评定,言语治疗师可以在整体上横向衡量患者语言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可以参考BDAE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表2-6-1)。
表2-6-1 BDAE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
续表
(杨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