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临证古今通论:杂病分册
- 刘立公 黄琴峰 胡冬裴主编
- 6620字
- 2022-04-24 11:28:33
《针灸临证古今通论》编写说明
中华民族的历代医家多重视全面、准确地整理中医文献,《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即是针灸前辈们的心血之作。但由于采用手工整理,所收文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受到限制,前辈们的理想未能完全实现。当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给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本丛书利用已建成的“针灸古籍中腧穴主治的计算机检索系统”和“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分别对古今针灸临床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统计,得到较为全面的文献资料和较为可靠的统计数据,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分析对照,希求得到一个较为客观、公正、可靠的结论,从而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攻克常见病症和疑难病症,提供文献基础,为推动针灸学术的发展,实现古代医家的理想,尽绵薄之力。
本套丛书共收入针灸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症100余种,涉及内、外、妇、儿、伤、五官等科,分为五册。其中,《头面五官分册》收入的是头面和五官的病症;《心肺肝脾分册》收入的是心、肺、肝、胆、脾、胃病症及胸腹胁肋病症;《肾胞二阴分册》收入的是肾、膀胱、胞宫、二阴的病症;《皮肉筋骨分册》收入的是外科和伤科病症;《杂病分册》收入的是上述病症以外的病症。各分册的每一节收录一种病症的古今针灸文献,按照不同历史时期予以排列,并对其针灸治疗特点进行讨论和比较。
当临床上遇到急难病症时,本书可提供较为全面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展示出古今针灸临床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和特点,供医者参考和选择。患者也可以从本书中找到治疗自己疾病的针灸方法,并择而试之,以减轻病痛,故本书具有相当的实用性。
以下就《针灸临证古今通论》编写中的若干问题作一说明。
一、古代文献的种类
这套丛书收入涉及针灸内容的古代中医文献共135种,来源于先秦至清代末年的重要中医著作(个别著作为同时代外国著作)。由于清代末期的许多学术内容被民国前期的著作所收录,故本书还收录了民国前期的部分针灸专著。这135种文献是:
《阴阳十一脉灸经》
《足臂十一脉灸经》
《五十二病方》
《素问》
《灵枢经》
《难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脉经》
《针灸甲乙经》
《肘后备急方》
《刘涓子鬼遗方》
《龙门石刻药方》
《诸病源候论》
《黄帝内经太素》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火灸疗法》
《吐番医疗术》
《灸法图》
《新集备急灸经》
《杂证方书》
《外台秘要》
《孙真人海上方》
《铜人针灸经》
《太平圣惠方》
《医心方》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苏沈良方》
《针灸神书》(又名《琼瑶神书》)
《圣济总录》
《灸膏肓俞穴法》
《西方子明堂灸经》
《子午流注针经》
《普济本事方》
《伤寒论著三种》
《扁鹊心书》
《针灸资生经》
《千金宝要》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医说》
《备急灸方》
《儒门事亲》
《兰室秘藏》
《内外伤辨惑论》
《脾胃论》
《卫生宝鉴》
《针灸四书》
《济生拔粹》
《世医得效方》
《丹溪手镜》
《丹溪心法》
《十四经发挥》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医经小学》
《神应经》
《针灸大全》
《奇效良方》
《灵枢经脉翼》
《针灸集书》
《针灸捷径》
《续医说》
《针灸节要》
《针灸聚英》
《外科理例》
《针灸问对》
《神农皇帝真传针灸图》
《名医类案》
《古今医统大全》
《保婴撮要》
《钱氏小儿直诀》
《女科撮要》
《外科发挥》
《外科心法》
《外科枢要》
《外科精要》
《痈疽神秘验方》
《外科经验方》
《正体类要》
《疠疡机要》
《医学入门》
《医学纲目》
《奇经八脉考》
《秘传眼科龙木论》
《经络全书》
《杨敬斋针灸全书》
《针灸大成》
《经络考》
《东医宝鉴》
《寿世保元》
《针方六集》
《经络汇编》
《经穴指掌图书》
《类经图翼》
《循经考穴编》
《针灸六赋》
《十四经络歌诀图》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
《身经通考》
《石室秘录》
《太乙神针》
《医宗金鉴》
《针灸则》
《罗遗编》
《续名医类案》
《重楼玉钥》
《串雅全书》
《绘图针灸易学》
《采艾编翼》
《针灸逢源》
《针灸内篇》
《名家灸选三编》
《疯门全书》
《太乙离火感应神针》
《神灸经纶》
《针灸便用》
《太乙神针集解》
《疫喉浅论》
《勉学堂针灸集成》
《刺疔捷法》
《灸法秘传》
《针灸摘要》
《绘图痧惊合璧》
《针法穴道记》
《育麟益寿万应神针》
《小儿烧针法》
《西法针灸》
《经学会宗》
《周氏经络大全》
《项氏耐安延寿针灸图》
《针灸秘授全书》
《针灸治疗实验集》
《中国简明针灸治疗学》(又名《针灸简易》)
《金针百日通》
《金针秘传》
上述135种文献出自119种古医籍。这119种古医籍的名称,列于书末附录“主要引用书目”中。
二、古代文献的摘录
古代文献中用针灸治疗上述100余种病症的内容,本书均予收入;与针灸治疗学关系不甚密切的内容,如病机分析、腧穴定位、中药方剂等,一般不予摘录。对于古医籍中犀角、虎骨等现已禁止使用的药品,本次出版也未予改动,希冀读者在临证时使用相应的代用品。
腧穴主治文献中,每一腧穴往往有很多主治,各节内只摘录与该节病症相关的内容。
历代各书中内容相同者,一般只录其首见者,以免重复。词异而义同或文字稍有出入者,则选用目前较为流行者(如《针灸大成》等)。
同一古籍的文字在各种版本之间差异较大,本丛书所据版本即书后附录“主要引用书目”中列出者。
由于本丛书的特点是对已建成的“针灸古籍中腧穴主治的计算机检索系统”和“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进行讨论,因此各节(每一个病症为一节)收录的与该节病症相关的文献中,不仅有治疗该节病症为主症的针灸文献,也包括该病症为非主症的针灸文献;而各节的统计数据也是对相关文献(包括非主症)内容的计算结果;并以此为基础对古今针灸特点进行了讨论比较。
本丛书所收入的“针灸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治疗疾病的方法,故除了针刺、艾灸外,还收入刺血、熨法、烙法、敷贴、发泡、按摩、刮痧、拔罐等内容。其中,按摩(推拿)文献是与针灸相关文献中的按摩(推拿)内容,而其他文献(如按摩推拿专著、气功专著等)中的按摩(推拿)内容并未收录。由于“针灸古籍中腧穴主治的计算机检索系统”主要收入有关穴位主治的文献记载,故本书对于古代刺灸方法内容的收集尚不够齐全。
在摘录古代文献时,本丛书将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异体字一般改为正体字,而对通假字、古今字一般未作改动。
三、古代文献的出处
各节“历代文献摘录”的古代与近代部分,本丛书尽量列出文献的来源,以方便读者查找。
历代文献的来源,均列于各条文献之前。或将书名及二级标题放在书名号内;或在书名后圆括号内标出二级和三级标题,若遇原文献的二三级标题较长,则摘取其要,仅为检索时提供指引。如《脉经》(卷二·第一)、《针灸甲乙经》(卷七·第一中)。古(近)代文献出处完全一致的条目,归入同一出处下。
敦煌医书所载文献标有“P·T”“P”“S”“India Office”等字样,其后面标有数字,此为国内外图书馆、博物馆收集该文献的编号,均出自丛春雨主编的《敦煌中医药全书》(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
历代文献中就同一内容所作的表述,词异而义同或文字稍有出入的情况较为普遍。本丛书为避免重复,选择其中目前较为流行者,属于这种情况的文献来源不一定是最早记载该内容的古代文献,其原始出处列于该文献末的方括号内。如《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承筋……大小便不止。”[原出《铜人针灸经》(卷六)]
在各节关于古今针灸方法与特点比较的论述中,所引用的古代与近代文献一般仅列书名(一级标题);而古代的针灸歌赋或若干名篇(如《盘石金直刺秘传》等)多为人们所熟悉,故直接将其作为文献名。
四、古代文献的校勘
在各节“历代文献摘录”的古代文献部分,本丛书作者对若干文献作了少量校勘,在其后用方括号标出,以与文献中自带的圆括号内文字区别。其中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根据他人的古籍研究著作进行修正,方括号内注明“据某书……”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足太阴):“地[原作池,据《圣济总录》改]机”。
其二,根据原始文献的其他版本作出校记,方括号内注为“一本作……”或“一本有……”如《针灸甲乙经》(卷七·第一下):“消中,小便不利,善哕[一本有‘呕’字],三里主之。”至于“一本”是何版本,亦请查阅本丛书引用的版本及其他相关著作中的有关内容。
其三,本丛书作者径改原始文献的明显别字,在方括号内标示。如《医学纲目》(卷十四·小便不通):“血淋:气海、丹田[原作山,据义改]。”
另外,根据文献上下文内容,本丛书作者对相关文字作的补充说明,也置于方括号内。如《循经考穴编》(足阳明):“[足]三里……噫哕癃遗。”据上下文,此处当为足三里,故补[足]。
五、现代文献的来源
《针灸临证古今通论》收入的现代文献包括1949年以来74种科技期刊内的针灸文献。这74种期刊是: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现名《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按摩与导引》(现名《按摩与康复医学》)
《北京中医》(现名《北京中医药》)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现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现名《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现名《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现名《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福建中医药》
《甘肃中医》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现名《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现名《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西中医药》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现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现名《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国医论坛》
《河北中医》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现名《河北中医药学报》)
《河南中医》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现名《中医学报》)
《黑龙江中医药》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现名《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现名《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南中医杂志》
《吉林中医药》
《江苏中医》(原《江苏中医杂志》,现名《江苏中医药》)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现名《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江西中医药》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现名《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辽宁中医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现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现名《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东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
《陕西中医》
《陕西中医函授》(现名《现代中医药》)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现名《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上海针灸杂志》
《上海中医学院学报》(现名《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上海中医药杂志》
《四川中医》
《天津中医》(现名《天津中医药》)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现名《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新疆中医药》
《新中医》
《杏苑中医文献杂志》(现名《中医文献杂志》)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现名《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云南中医杂志》(现名《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现名《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浙江中医杂志》
《针灸学报》(现名《针灸临床杂志》)
《针刺研究》
《中国民间疗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中国针灸》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中医急症》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中级医刊》(现名《中国医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现名《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学报》
《中西医结合杂志》(现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医外治杂志》
《中医文献杂志》
《中医研究》
《中医药信息》
《中医药学报》
《中医药学刊》(原《中医函授通讯》,现名《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医杂志》
《中原医刊》(现名《中国实用医刊》)
在现代文献部分收录的“针灸方法”,除了上述古代已用的方法外,还收录了穴位注射、激光照射、挑割结扎、埋藏、小针刀等通过经络穴位治疗疾病的现代方法。其中,按摩(推拿)文献也是与针灸相关文献中的按摩(推拿)内容。
六、古今文献的数据统计
《针灸临证古今通论》中古代中医文献的统计数据来源于“针灸古籍中腧穴主治的计算机检索系统”,由计算机对135种古代文献中的内容累加得出。关于辨证取穴的文献,有些证型的资料不多,难以进行统计,故没有统计数据,只能根据现有文献内容试作若干分析,以供参考。各节所述的古代文献条目数均出自编写本书时对上述数据库的分类统计结果,而在本书编辑成稿时,作者根据古代文献的原貌等情况,对若干文献条目进行了合并与删节,因此各节病症涉及的确切的古代文献条目数与各节所述条目数有所出入。
本丛书现代文献的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由计算机对74种科技期刊中的针灸内容累加得出,时间跨度为1949年至2006年。对于上述文献中非临床内容(如有关经络腧穴、针法灸法、实验研究、理论推导、文献探讨、综述论述、针刺麻醉等内容),以及临床文献中经验医案、针灸意外、临床样本5例以下者、无疗效者、临床数据有误差者,一般不作统计。对一稿多用者,只计其中一稿的数据。由于现代文献的数据量浩大,早期文献一时不易找全,数据库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中,因此上述统计结果尚是初步的,仅供参考。而本书在引用文献时,有一部分内容由手工检索而得,也有一部分内容来自2006年以后的期刊,因此引用情况与上述统计结果有所出入。
各节的统计数据包括经脉的穴次、部位的穴次、穴位的次数(但不包括现代微针系统穴次),以及方法的条次(古代)或篇次(现代)。其中的“部位”共计13个,各部位所包含的穴位情况如下:
“头面”含头部、面部、颈项部的穴位;
“胸脘”含胸部与脘腹(即脐以上的腹,又名上腹)部的穴位;
“小腹”含脐以下的腹部(包括脐横纹上)的穴位;
“上背”含命门以上的背部穴位;
“下背”含命门以下的背部(包括命门横线上)的穴位;
“臂阳”含上臂与前臂的阳面穴位;
“臂阴”含上臂与前臂的阴面穴位;
“手背”含腕以下手的阳面(包括腕横纹上)的穴位;
“手掌”含腕以下手的阴面(包括腕横纹上)的穴位;
“腿阳”含大腿与小腿的阳面穴位;
“腿阴”含大腿与小腿的阴面穴位;
“足阳”含踝以下的足阳经(包括踝横纹上)的穴位;
“足阴”含踝以下的足阴经(包括踝横纹上)的穴位。
因为古今文献中各病症所涉及的经脉、部位、穴位很多,若全部列出则使人不易抓住重点,故上述项目仅列“常用穴次”;而古今所采用的针灸方法在归纳后并不很多,所以本书全部列出,名之为“治疗方法”,而不是“常用方法”,所统计的数值,在古代文献中为“条次”,在现代文献中为“篇次”。
七、古今针灸特点的分析与比较
首列4个古今文献对照表(即常用经脉的古今对照表、常用部位的古今对照表、常用穴位的古今对照表、治疗方法的古今对照表)。表中“相同”一词,指名称相同而次数可相同或不同,以次数多少为序;“相似”一词,为部位或经脉相同,而腧穴名称不同,其中括号内的腧穴名,表示该腧穴已在“相同”中出现;“不同”一词,指名称、部位(或经脉)与次数均不同。
继而分【循经取穴比较】【分部取穴比较】【辨证取穴比较】【针灸方法比较】【结语】几个标题,归纳病症的针灸治疗特点,比较古今针灸文献在内容及表述方面等的异同,以期为寻找针灸临床治疗规律提供线索;各节所归纳出的针灸治疗常规方案,供临床医生参考。
在讨论中涉及的腧穴排列次序,一般按腧穴出现次数的多少排列;如果腧穴较多,为使文理清晰,视前后文情况,对腧穴按照经脉(或部位,或辨证)排列,同一经脉(或部位,或辨证)的腧穴之间用顿号间隔;不同经脉(或部位,或辨证)的腧穴之间用逗号间隔。
书稿中,本书作者叙述文字中的粗体字,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浏览作者观点,或总结、把握内容要点和重点。
“针灸古籍中腧穴主治的计算机检索系统”和“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的研究编制,以及本丛书的编撰,先后得到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局(现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其针灸推拿学院、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等各级组织的资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的领导范吉平、洪净教授,上海市中医界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领导施杞、刘平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领导沈雪勇、房敏教授,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的老领导魏稼、李鼎教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的领导陈汉平、葛林宝、吴焕淦教授和全所的同仁们,对本课题的研究和本丛书的编写,始终给予了关怀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饮水思源,对于本项研究的早期指导老师黄羡明、奚永江、张令铮、吴绍德、王卜雄、杨仁德、刘长征等教授,以及顾耀芳、庄重九、王景寅、方保卫、孔陶华等专家,再次表示由衷的敬意。
虽然我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毕竟才疏学浅,在编撰中挂一漏万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专家不吝赐教,以免贻误于人。
编者
2020年2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