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临证古今通论:杂病分册
- 刘立公 黄琴峰 胡冬裴主编
- 3467字
- 2022-04-24 11:28:40
【分部取穴比较】
1.古今均取胸腹部穴
本病多由阴阳气血脏腑亏损,或其功能失调所致,而胸腹部穴可以补其不足,调其功能,因此本病临床多取胸腹(含小腹与胸脘)部穴。统计结果见表5-8。
表5-8 胸腹部穴次及其分占古、今总穴次的百分比和其位次对照表
表5-8显示,现代比古代更重视小腹部穴,而胸脘部穴次的百分比似较接近。就穴位而言,古今均取小腹部关元、神阙、气海,胸脘部中脘,这是相同的;古代还取小腹部石门、大横,胸脘部上脘、中府,现代取之不多,这是不同的。
在胸腹部,除上述“常用穴位比较”中古今取关元、神阙的内容外,古代还有其他相关记载。如《针灸治疗实验集》载:“夜间偶患腹痛,痛甚至汗流如雨”,“乃按任脉上中下脘、气海等穴,针过一次,又由合谷、少商以散之,半句钟间,病除而愈”。《名医类案》记:“霍乱证,吐泻转筋,足冷,多汗”,“灸丹田八九壮”(丹田为石门)。《类经图翼》语:“多汗少力:大横。”《西方子明堂灸经》称:中府主“肩背痛,风汗出”。另如《千金翼方》谓:“灸汗法”,“灸阴都各一百壮,针入八分补之,穴在侠胃管相去三寸”。该穴在中脘旁,亦属胸脘部,但与肾经阴都似有异。
现代亦有其他的相关报道,如郭万刚治疗脊柱错位引起的多汗症,取腹针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阴都、气穴、外陵、滑肉门,用平补平泻针刺手法;陈瑞华等治疗阴部出汗,针刺关元、气海、会阴等穴。
2.古今均取下肢阴面穴
足三阴经循行至胸腹部,亦可调整脏腑气血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而该三经循行于下肢阴面,因此本病文献中下肢阴面(含足阴、腿阴)穴次较高。统计结果见表5-9。
表5-9 下肢阴面穴次及其分占古、今总穴次的百分比和其位次对照表
表5-9显示,古代比现代更重视足阴部穴,而现代比古代更重视腿阴面穴,即古代更重视取远端部穴,而现代取穴有向近心部发展的倾向,显示古代更重视经络学说。就穴位而言,古今均取足阴部太溪、涌泉,腿阴面三阴交、复溜,这是相同的;古代还取足阴部大敦、太冲、然谷、太白,现代取之不多,这是不同的。
在下肢阴面,除上述“常用穴位比较”中古今取复溜的内容外,古代还有其他相关记载。如《针灸集成》叙:“热病烦心,足寒多汗:先针然谷、太溪、行间,皆补。”《神应经》述:然谷、大敦、涌泉主“自汗”。《灵枢经·热病》曰:“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后人注为三阴交)又曰:大都、太白治疗“热病而汗且出”。《千金翼方》言:“产后出汗不止,针太冲急补之。”
现代也有其他相关报道,如吴军君治疗阴虚火旺汗证,针刺太溪、涌泉;张学丽治疗定时汗出早醒,针刺太冲、三阴交、太溪等;陈瑞华等治疗阴部出汗,针刺阴陵泉、太溪、三阴交、照海、公孙等穴。
3.古今均取头面、手背部穴
《难经·四十七难》曰:“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而手背在人体的上部、上肢的阳面,属肢体的末部,亦为阳气旺盛之部。因此治疗阳气不足或阳热亢盛之汗出,古今选取头面与手背部穴。统计结果见表5-10。
表5-10 头面、手背部穴次及其分占古、今总穴次的百分比和其位次对照表
表5-10显示,古代比现代更重视取头面部穴,而古今手背部的百分比较为接近。就穴位而言,古今均取头部百会,手背部合谷,这是相同的;而古代还取攒竹、风府,现代取之不多,这是不同的。
古今取头面穴者,如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语:“百会主汗出而呕痓。”五处、攒竹、正营等“主汗出寒热”。明代《医学纲目》称:“如有汗恶风者”,“宜针风府”,“太阳中风也”。现代王爱国等治疗五更汗,取百会等穴,用盘旋灸法。又如现代许国等治疗头面单侧出汗证,针刺翳风、风池穴,行针5分钟;王乐善等治疗颜面一侧汗出,针刺新穴“达治”(为王氏命名,位于翳明、风池两穴连线上,近风池1/3处);徐贤伟等治疗围绝经期潮热多汗症,刺头皮针额区三针。上述翳风、风池、“达治”,以及头皮针额区亦在头面部。
在手背部,除上述“常用穴位比较”中古今取合谷的内容外,又如宋代《琼瑶神书》所载后溪治“产后汗多难可治,神针下处即时安”,后溪亦在手背部。现代也有针后溪者,如前面“常用穴位比较”中许海岚治多汗症,即为例。
4.古今均取上背部穴
上背部阳气旺盛,足太阳经又循行于此,而太阳主表,因此本病临床选取上背部穴,在古、今文献中,均为30穴次,分列各部的第六、第四位,分占各自总穴次的6.55%、13.45%,可见现代比古代更重视取上背部穴,此当现代受神经学说影响之故。就穴位而言,古代取百劳、心俞、膈俞,现代则取肺俞、脾俞、大椎,这是相似的。
古代取上背部穴者,如《杨敬斋针灸全书》载:百劳治“伤寒恶风自汗”。《奇效良方》记:“闷乱冒绝汗出,风中於心也”,“急灸心腧百壮”。《针灸聚英》叙:膈俞主“自汗盗汗”。《素问·骨空论》述:“大风汗出,灸。”
现代取上背部穴者,如张伯平治疗表虚自汗,针刺肺俞等穴;霍则军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汗证,针刺肺俞、脾俞、肾俞等穴,用补法;谢中灵治疗头面汗出,针刺大椎、合谷、复溜。又如王伟志等治疗自发性多汗,取华佗夹脊穴,自上而下依次左右交替针刺,用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华佗夹脊亦在背部。
5.古今均取腿阳面穴
前面已述,治疗本病选取足三阳经穴,而该三经循行经腿阳面,因此在古、今文献中,腿阳面分别为27、14穴次,分列各部的第九、第七位,分占各自总穴次的5.90%、6.28%,古今百分比相近。就穴位而言,古今均取足三里,这是相同的;古代还取委中、丰隆,现代取之不多,这是不同的。
例如清代《针灸集成》取足三里,配复溜、神门,治“骨寒热汗注”。晋代《针灸甲乙经》言:“疟”,“渴止,汗乃出,委中主之”。清代《采艾编翼》语:“丰隆:止汗,与肾经复溜合用。”现代张伯平治疗表虚自汗,针刺足三里等穴,用热补手法;魏立中治疗阳虚多汗,针刺足三里等穴。
6.古今均取臂阴面穴
肺主卫气,司汗孔;汗为心液,因此治疗本病又取肺经、心经、心包经穴,该三经循行于手臂阴面,因此在古、今文献中,臂阴面分别为21、15穴次,分列各部的第十、第六位,分占各自总穴次的4.59%、6.73%,古今百分比较为接近。就穴位而言,古今均取列缺、尺泽,这是相同的;现代还取阴郄、内关,古代取之不多,这是不同的。
例如晋代《针灸甲乙经》称:列缺主“实则肩背热痛,汗出”。清代《灸法秘传》治疗“汗症”,“灸其尺泽,可以奏勋,设未效者,膈俞灸之,必然全愈”。现代李天伟治疗漏汗,取列缺等用电针,取阴郄等用针刺;张学丽治疗定时汗出早醒,针刺尺泽、太渊等;尹育隆治疗原发性多汗症之营卫不和针内关平补平泻,心血不足针内关用补法。
此外,表5-2显示,在古、今文献中,手掌部均未被纳入常用部位;但表5-3显示,古代还选取手掌部肺经少商、鱼际;现代则选用心经神门,心包经劳宫。如明代《神应经》谓:列缺、少商等治疗“自汗”。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记:“鱼际主头痛不堪汗出。”现代张伯平治疗表虚自汗,针刺神门等穴,用热补手法。尹育隆治疗原发性多汗症之里热炽盛针劳宫重刺激,邪热伤阴针劳宫平补平泻。结合上述臂阴面的取穴,可知古代重肺经,现代重心经、心包经,古今有所不同。
7.古代选取足阳部穴
前面已述,治疗本病选用足三阳经穴,而足三阳循行至足阳面,因此古代文献中足阳部共计41穴次,列各部的第三位,占古代总穴次的8.95%,常用穴为申脉、昆仑、冲阳、内庭、侠溪。如《八法八穴歌》道:“遍身肿满汗头淋,申脉先针有应。”《针灸甲乙经》记:昆仑主“疟,多汗”。《备急千金要方》载:“冲阳主疟,先寒洗淅甚久而热,热去汗出。”《杨敬斋针灸全书》取内庭,配合谷、复溜,治疗“伤寒汗不止”。《针灸逢源》道:“时行邪疟最难禁,有汗与侠溪。”而在现代文献中,足阳面为2穴次,列现代各部的第十二位,占现代总穴次的0.90%,未被列入常用部位。此又显示古代重视远道取穴,现代不如之。
8.现代选取下背部穴
命门位于下背部,足太阳经亦循行于下背部,因此现代文献中下背部共16穴次,列各部的第五(并列)位,占现代总穴次的7.17%,常用穴为肾俞、命门、志室。如霍则军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汗证,取肾俞等,用针刺补法;陈瑞华等治疗阴部出汗,取命门、志室等穴,用针刺。又如魏立中治多汗症,应用“汗尿同源”论,取次髎、中极,用针刺,其中次髎亦在下背部。而古代虽然也有取下背部穴者,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称:会阳治“阳气虚乏,阴汗湿”。但古代取下背部共10穴次,列古代各部的第十三位,占古代总穴次的2.18%,未被列入常用部位,不如现代。
此外,表5-3显示,古代还取臂阳面穴曲池,其当治阳明热盛之汗出。如《备急千金要方》谓:列缺、曲池主治“热病烦心”,“汗出如珠”。但在古、今文献中,臂阳面分别为14、2穴次,均列各部之第十二位,分占各自总穴次的3.06%、0.90%,皆未被列入常用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