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取穴比较】

在本病的古代临床文献中,有若干内容与辨证相关,兹罗列于下。

1.与寒相关

《备急千金要方》曰:“曲池、关冲、三里、中渚、阳谷、尺泽,主肘痛时寒。”《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极泉主“臂肘厥寒”。《针方六集》云:曲泽主“风冷臂痛,肘痛”。《类经图翼》言:后溪主“脾寒肘疼”。《太乙神针》语:曲池主“肘内寒冷而痛”。《采艾编翼》记:少海主“肘腋风寒”。《针灸内篇》称:孔最主“治肘臂厥痛不举”。可见古人祛寒多取肘部、臂部、手背部穴。此外,古人还取背部穴,如《针灸聚英》谓:肩外俞主“周痹寒至肘”。

2.与热相关

《子午流注针经》云:支沟主“热病臂肘肿且疼”。《循经考穴编》曰:下廉主“肘臂肿疼,发热无时,名曰髓干,盖大肠主津液,若液干,则肘臂痛而发热”;养老主“主肘外廉红肿”。《医宗金鉴》道:曲泽主“身热烦渴肘掣疼”;“外关主治藏府热,肘臂胁肋五指疼”。可见古人清热多取肘部、臂部穴。此外,古人还取手阳明大肠经穴,如《灵枢经·经脉》曰:手阳明经主治“当脉所过者热肿”,其中“当脉所过者”当包括肘部。

3.与风相关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肘髎主“肘节风痹,臂痛不可举,屈伸,挛急”;天井主“风痹,臂肘痛,捉物不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曰:尺泽主“手臂风痹,肘疼筋急”。《神应经》云:“风痹肘挛不举:尺泽、曲池、合谷。”《针灸大成》言:阳池配内关主“肩背风生连膊肘”。《针方六集》语:曲泽主“风冷臂痛,肘痛”。《医宗金鉴》道:少海主“风吹肘臂疼痛”。可见古人治风多取肘部、臂部、手背部穴。此外,古人还取背部穴,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附分主“风劳臂肘不仁”。

4.与虚相关

《灵枢经·经脉》载:外关主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太平圣惠方》曰:曲池主“臂肘细而无力”。《针灸大成》云:“肘劳:天井、曲池、间使、阳溪、中渚、阳谷、太渊、腕骨、列缺、液门。”《循经考穴编》言:下廉主“液干,则肘臂痛而发热”。可见古人补虚多取肘部、臂部、手背部穴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类型肘病,古人均取肘部、臂部与手背部穴,这与上述本病的总体取穴特点相同。此外,治疗与风、寒相关者,还取背部穴;治疗与热相关者,还取手阳明经穴。而在现代本病文献中,关于辨证取穴的报道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