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取穴比较】

在本病的古代针灸文献中,有若干内容与辨证相关,兹列于下。

与寒相关者,如《针方六集》载:阴郄主“肩臂腕骨冷痛”;太渊主“手腕冷风”。

与热相关者,如《针灸内篇》云:经渠治“手腕疼,咽喉掌热”。

与风相关者,如《针灸大全》言:足临泣配太渊、腕骨、大陵治“手腕起骨痛,名曰绕踝风”。《针灸大成》曰:外关主“中风腕酸,不能屈伸,指痛不能握物”。《针方六集》语:太渊主“手腕冷风”。《针灸秘授全书》称:“中风,腕不能屈,指疼不能握物:外关、五虎、八邪。”

与瘀相关者,如《千金宝要》谓:“腕折,四肢骨碎,及筋伤蹉跌”,“若血聚在折处,以刀子破去血”。《针方六集》述:阳池主“臂腕……肿痛(宜弹针出血),折伤恶血不出亦治”。

与虚相关者,如《新集备急灸经》记:“患手腕劳,疼痛不可忍,加手麻痹,兼风劳,手腕节灸七壮。”《针灸集书》道:列缺治“腕劳无力”。

由上可见,对于诸类腕病古人均取腕部穴位,并无差异;而对于与风相关者,还取手背部、手臂部、足背部穴(如上述五虎、八邪、外关、足临泣),此可能与风“善行数变”的特性相关。而在现代本病文献中,有关辨证取穴的报道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