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年龄老化

帕金森病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前相对少见,提示年龄增长与发病相关。资料显示,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呈指数增长。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约为1%;而在85岁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高达5%,由此可见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de Lau和Breteler等人指出,约90%帕金森病是散发性的,衰老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而只有10%是家族性的,并显示出单基因遗传。最初的研究表明,在帕金森病患者及健康受试者中,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呈退行性改变。当黑质中这些细胞的退化数量达到40%~50%,纹状体中超过80%时,即可能会出现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因此,帕金森病和正常衰老之间的区别在于多巴胺神经元质量和数量。在退化过程中一部分存活下来的神经元通过增加多巴胺(D1和D2)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DAT)及表型性状的丧失,防止自身的退化。另一方面,年龄老化也可导致非多巴胺神经元的退化。如蓝斑核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脑桥核的胆碱能神经元,以及丘脑核谷氨酸能神经元均可出现退化。Braak等人认为非多巴胺神经元的退化可以先于多巴胺神经元,即在临床上可先出现非运动症状(嗅觉障碍、便秘及抑郁等)。其次,年龄增长不利于小胶质细胞的生存及自我更新能力,从而导致衰老和/或营养不良性小胶质细胞的生成。老化的小胶质细胞(M1)生长停滞,在脑内大量聚集、激活,通过释放炎性介质(TNF-α、IL-6、前列腺素、趋化因子、分泌蛋白酶、活性氮、活性氧等)持续对周围多巴胺神经元生存的微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多巴胺神经元开始衰老、大量死亡。此外,年龄增长,引起与年龄相关的α-突触核蛋白在人体内的积累。最后,年龄可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干扰能量代谢、产生氧化应激、调控相关基因、加强环境因素的易感性等来增加帕金森病的患病风险。当然,单纯年龄增长及神经系统老化不足以导致发病,而且在老年人群中,帕金森病患者也只是少数,所以年龄老化作为帕金森病发病的一个不可控制的促发因素,会积极地创造出一个帕金森病的前期状态。

(朱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