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颌面部肿瘤就医指南
- 郭传瑸主编
- 5456字
- 2022-04-21 16:40:44
第二章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什么样子的?
1.口腔颌面部肿瘤是什么样子的?
位置表浅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常表现为溃疡、斑块、肿物。位置较深的恶性肿瘤,可能先出现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或者张口受限、咀嚼无力、伸舌偏斜、吞咽功能障碍。位置较深的良性肿瘤,一般难以察觉,直到出现外形改变才会被发现。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样子,不仅因所处位置的深浅而显著不同,更重要的是,还因肿瘤的发展阶段而不同。在早期,无论是哪种恶性肿瘤,患者是感觉不到的,只有肿瘤变大了,破坏了邻近结构,才可能出现疼痛等症状。因此,人们想象的让人痛苦不堪的、要人命的癌是晚期的癌,早期的癌非常“温和”、不知不觉。
癌症虽然多种多样,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越早诊断、越早治疗,治愈率越高。因为这个区域的癌症以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为主,位置表浅,张口可见,触手可及,很多口腔癌能够早发现。之所以不能早诊断、早治疗,很大部分原因是不知道癌会发生在口腔。
2.通过抽血检查可以诊断口腔癌吗?
目前在人的血液中没有找到与口腔癌相关的特异性指标,也就是说无法通过验血来发现是否得了口腔癌。口腔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位置表浅,无需考虑抽血检查。位置较深的口腔颌面部肿瘤,一般借助CT、MRI、B超等方法。这些方法称为影像学检查。
在日常体检或临床上,确实有“抽血验癌”之说。这是通过检验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来进行人群筛查、病情监测、疗效评价。例如,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癌胚抗原(CEA)是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前列腺癌的标志物。此外,还有卵巢癌的标志物CA125、胰腺癌的标志物CA199。但这些方法都不是用于诊断癌症。
3.口腔中哪些变化应警惕口腔癌?
口腔中出现下列变化,且2~3周没有好转趋势,应警惕口腔癌:
(1)口腔里的新生物,如肿块、结节;
(2)口腔黏膜上白色、红色、黑色、蓝色等斑块;
(3)口腔溃疡、糜烂、出血;
(4)口腔及面部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灼热或干燥感,且原因不明;
(5)口腔功能障碍,例如:吞咽、说话困难或不正常,牙齿松动,咀嚼无力,张口受限,伸舌偏斜等。
显而易见,与肺、胃肠道、肝、胆、胰等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症完全不同,只要知道癌会发生在口腔,对镜自我检查或别人帮忙检查,能发现很多早期口腔癌。早期的口腔癌治疗简单、效果很好。
4.什么样的口腔溃疡可能是口腔癌?
位置固定,不会自愈的口腔溃疡可能是口腔癌。口腔癌的溃疡,用手触摸,有的能感觉较硬或有块状肿物,这是癌向深处侵袭的结果。口腔黏膜出现溃疡,去除可疑病因后,超过2周仍不愈合,应找专业医生检查,排除口腔癌的可能。
绝大多数口腔溃疡是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名复发性口腔溃疡,它的典型表现为:溃疡周围轻度红肿,溃疡表面黄色,溃疡中央凹陷,疼痛非常明显,简称为“红、黄、凹、痛”(图2-1)。这不是癌症,也不会变成癌。复发性阿弗他溃疡非常常见,反复发作,但是溃疡位置时常变换,也可以多处溃疡,一般1~2周能自愈。
图2-1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5.牙龈上的红色肿物是口腔癌吗?
牙龈上的红色肿物可能是牙龈瘤,也可能是牙龈癌。
牙龈瘤长在牙龈上,常位于两牙之间的牙龈边缘,专业术语叫龈乳头。牙龈瘤常由牙齿的残根、牙石、不合适的假牙等局部刺激因素所致。另外,有些类型的牙龈瘤与内分泌因素有关,例如孕妇容易发生牙龈瘤,即妊娠期龈瘤。去除这些局部刺激因素后,症状明显好转。所以,处理口腔内的问题不能拖延,怀孕前一定要找口腔医生检查口腔。这类牙龈瘤其实不是真正的肿瘤,只是样子像肿瘤,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故名称中仍保留“瘤”字。
牙龈癌的初始阶段可以是牙龈的红色肿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癌症的发展,演变为人们熟悉的、典型的牙龈癌,即菜花状、结节状肿物,肿物表面溃疡状,溃疡表面凹凸不平,边缘外翻似肉芽,质地硬,可有恶臭,溃疡区域的牙松动或者缺失。
6.拔牙后伤口一直长不好,会是口腔癌吗?
口腔癌可以表现为拔牙后伤口一直长不好(图2-2)。有些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糜烂、牙齿松动是牙龈癌的表现,尤其是局限性的,只有单个或邻近两三颗牙齿范围内的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糜烂、牙齿松动。这种情况就像经久不愈的口腔癌溃疡。口腔癌的拔牙窝是经久不愈的,拔牙窝里有或多或少的肉芽状或菜花状肿物。
图2-2 拔牙后伤口经久不愈,要警惕口腔癌
牙周炎是牙齿松动、脱落、拔除的常见原因。多数情况下,牙周炎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糜烂、牙齿松动。这种情况下,拔除患牙后,伤口很容易愈合。
下颌第三磨牙(俗称“智齿”)所在的区域好发多种疾病,其中包括口腔癌,如黏膜鳞状细胞癌、中央性颌骨癌、黏液表皮样癌等。因此,智齿相关疾病要及时治疗,拔除智齿后伤口经久不愈,应及时诊治。
7.舌头上的肿物是恶性肿瘤吗?
舌头上的肿物,除了乳头状瘤,也可能是舌癌(图2-3)。
乳头状瘤好发于口腔黏膜,常波及口、咽、喉等部,多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所致,表现为口腔或口咽部黏膜表面像乳头样的小突起,表面光滑,质地中等,白色或浅红色。瘤体较大时,突起的上端可摆动,有时仅出现单个,有时出现多个。
图2-3 舌头上的肿物——舌癌
增生是舌癌临床表现中的一种,突出于舌的黏膜表面,典型表现是菜花状,逐渐增大。菜花状肿物的底部可能变硬,这是癌组织向舌的深层浸润。
舌头上的肿物要及时诊治,不可心存侥幸。即使是良性的乳头状瘤,也有癌变的可能,应该手术切除。
8.经久不愈的舌头溃烂是癌吗?
经久不愈的舌头溃烂,是舌癌的典型表现。
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舌癌的重要临床特点是能早期发现却不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其原因是人们不知道癌会发生在口腔,误把舌癌的溃疡当作口腔溃疡。舌癌与口腔溃疡有明显的区别,前者不能自愈,会进行性扩大发展;而口腔溃疡可以自愈,换位置复发。
舌癌还易与创伤性溃疡混淆。创伤性溃疡多位于舌的边缘,是被尖锐的牙齿边缘、牙根尖端损伤导致。溃疡面形态与牙齿边缘、牙根尖端相一致。通过磨改牙齿等方法去除引起损伤的因素后,溃疡可愈合。若2周后溃疡仍不见好转、愈合,应怀疑舌癌。
9.舌根有堵塞感是舌根肿瘤吗?
舌根部如果出现堵塞感、疼痛等,应警惕肿瘤的可能。
舌根部是肿瘤的好发部位,有良性,也有恶性;有黏膜鳞状上皮细胞来源的肿瘤,也有唾液腺上皮来源的肿瘤。舌根是口咽部结构,是食物经过的通道,因此该部位长了肿瘤就会影响吞咽,造成吃饭时有堵塞感。如果同时伴有疼痛,长肿瘤的可能性更大。
舌根部肿瘤很难早期发现。口腔其他部位长肿瘤,无论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常常能看得见或摸得到,而长在舌根部的肿瘤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吃饭时舌根有堵塞感、疼痛等症状,或伸舌受限、偏斜等异常情况,应该去医院找专科医生诊治。
10.口腔黏膜新出现的斑块,是不是口腔癌?
口腔黏膜上新出现的红色、白色、黑色、黄色、蓝色斑块,如果2周以上没有好转,可能是口腔癌,要找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诊治。
口腔黏膜是包括舌、颊部、口底、牙龈和腭部等的黏膜,正常情况下是粉红色的,颜色深浅因位置不同而略有差别。当口腔黏膜新出现红色、白色、黑色、黄色、蓝色斑块等变化时要引起注意。白色病变多数是白斑、扁平苔藓等疾病的表现,这些黏膜病变都可能癌变。引起口腔内黑色斑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需警惕的是恶性黑色素瘤。这种恶性黑色素瘤的黑色斑块多见于硬腭和上颌牙龈,除了颜色改变外,还呈现扁平结节状的肿块,生长迅速。红色斑块多数情况下已经是原位癌状态。腭部、下颌第三磨牙附近区域的淡蓝色变化,可能是黏液表皮样癌(图2-4)。
图2-4 右侧腭部以小血管增生为主要表现的小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无疼痛感,容易被忽视
11.牙齿松动会是口腔癌吗?
颌骨肿瘤有可能引起牙齿松动、移位、咬不了东西。引起牙齿松动、移位的颌骨肿瘤,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但是,牙齿松动、移位、咬不了东西,绝大多数情况是由牙周炎引起的。牙周炎非常常见,其引起的这些症状时好时坏,而且常常是双侧同名牙、上下颌同名牙同时受累。颌骨肿瘤长到一定大小会破坏、挤压牙根和/或其周边组织,引起牙齿松动移位,呈进行性发展、加剧,不会时好时坏。特别是只有某一颗或相邻的两三颗牙出现松动、移位,而全口其他牙齿却健康、牢固,要及时就诊,拍X线片(如全口牙位曲面体层片等),进行初步鉴别诊断(图2-5)。当然,即使是牙周炎,也应该要找口腔科医生治疗。
图2-5 牙齿松动也有可能是口腔癌
12.嘴唇麻木要警惕癌吗?
如果嘴唇出现不明原因的麻木,要警惕颌骨恶性肿瘤。
负责下唇感觉的神经是三叉神经的一个分支,医学上叫下牙槽神经。下牙槽神经走行在下牙槽神经管里,位于下颌骨内,周边由骨质包裹保护,不会轻易受到损伤。通常的炎症、囊肿、良性肿瘤都不会损伤神经功能而出现麻木的症状。但是,源于下颌骨的恶性肿瘤,例如中央性颌骨癌,不但会破坏颌骨,还会侵蚀神经,导致感觉异常。因此,如果单侧下唇出现感觉异常、麻木,要警惕下颌骨恶性肿瘤。如果麻木出现在上唇或面颊部,同样要警惕恶性肿瘤,如上颌窦癌。
13.看东西重影,会不会是肿瘤引起的?
看东西重影,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物体的现象,医学术语叫复视,可能是肿瘤的症状。
引起复视的肿瘤,往往是恶性肿瘤,除了眼眶肿瘤,还要考虑上颌窦癌。上颌窦癌病情发展迅速,随着病情发展,复视逐渐加重。除了复视,还可能出现同侧鼻塞、鼻出血等鼻部症状,同侧面部隆起、牙痛、牙松动、上唇麻木等症状。
引起复视的原因,除了肿瘤,还可能是其他原因,例如颅内疾病、血管性疾病所致的眼肌运动障碍,因此要及时就诊检查。单纯的复视可先找眼科医生就诊。复视伴有鼻部症状、牙齿症状,可先找口腔颌面外科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就诊。
14.面颈部出现隆起或肿块,是肿瘤吗?
面颈部出现隆起或肿块,要警惕肿瘤的可能。
面颈部软组织或面部骨骼(上颌骨、下颌骨)均有可能长肿瘤,造成面部逐渐隆起。其中上、下颌骨肿瘤比软组织肿瘤早期更不容易被发现,原因是颌骨周围有软组织包裹,但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就会造成面部隆起显示出畸形。如果从小就有面部隆起、不对称,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明显,这种情况多为颌骨发育异常或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耳前部的“腮帮子”区域,医学上称为腮腺咬肌区,有一个很重要的器官——腮腺。上颈部靠近两侧下颌骨的下方,医学上称为下颌下区,此区域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器官——下颌下腺。腮腺与下颌下腺是产生唾液的地方,也是肿瘤的好发部位。这些区域出现肿块,要及时找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就诊,判断是否为肿瘤。
口腔癌、鼻咽癌能转移到颈部,因此颈部出现肿块,也要警惕恶性肿瘤。
15.肿瘤会导致嘴张不开吗?
口腔颌面部肿瘤会导致嘴张不开或张不大,称为张口受限。正常人最大张口时,能伸进并拢的示指、中指和无名指,上下颌门牙之间约4cm。最大张口小于此数值即为张口受限。
张口受限的原因很多。其中,颞下颌关节(俗称“挂钩”)本身的肿瘤或其他肿瘤(如上颌窦癌、鼻咽癌和颞下窝肿瘤等)侵犯关节、关节周围肌肉时,就会引起张口受限(图2-6)。所以当出现张口受限,且排除了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下颌关节脱位、强直等原因外,需要考虑张口受限是否与肿瘤有关。这时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行CT或MRI检查,以免误诊或漏诊。
图2-6 张不开嘴是口腔癌的一种表现
16.口角歪斜是肿瘤恶变了吗?
口角歪斜、鼓腮漏气、闭眼不全等表现,属于面神经功能障碍,简称面瘫。恶性肿瘤的侵袭、破坏可以引起面神经功能障碍。
腮腺咬肌区的肿块多是腮腺肿瘤,多数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介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例如多形性腺瘤。腮腺良性肿瘤如果不治疗,时间久了,有可能会发生恶性变。恶变的腮腺肿瘤就有可能侵袭、破坏面神经,出现相应的面瘫表现,如口角歪斜、鼓腮漏气、闭眼不全、睁眼无力、额纹变浅等。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远比良性肿瘤细胞快,因此原有肿块突然增大,即使没有出现面瘫现象,也应警惕腮腺肿瘤恶变。
17.面部“胎记”是不是肿瘤?
多数“胎记”是良性肿瘤或良性病变。“胎记”是皮肤发育时的异常增生,在皮肤表面出现形状和颜色异常的现象。“胎记”可能出生时就有,也可能在出生后几个月才慢慢被发现,可出现在全身各处皮肤,其中面部“胎记”更引人注意。面部“胎记”有不同的颜色,一般可以根据颜色初步判断疾病,如红色“胎记”为血管瘤、微静脉型血管畸形等,黑色“胎记”为黑色素细胞痣等,褐色“胎记”为神经纤维瘤病等。如果面部“胎记”影响美观或有些长期不治疗病情加重者,建议及时就诊治疗。
18.痣会恶变成癌吗?
痣很常见,痣有可能会变癌。由痣变成的癌是恶性黑色素瘤,或叫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但黑色素瘤未必都是从痣转化而来的。
恶变成癌的痣,其外观表现会有所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概括为ABCDE,分别是几个英文词组的首字母。
A:非对称(asymmetry),色素斑的一半与另一半看起来不对称。
B:边缘不规则(border irregularity),边缘不整齐或有切迹、锯齿等,不像正常色素痣那样具有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轮廓。
C:颜色改变(color variation),正常色素痣通常为单色,而黑色素瘤主要表现为污浊的黑色,也可是褐、棕、棕黑、蓝、粉、黑,甚至白色等多种不同颜色。
D:直径(diameter),代表直径>6mm。
E:发展(evolving),代表皮损渐进性隆起。
痣是由痣细胞构成,是棕色或黑色的斑疹、丘疹或结节,一般较小,表面光滑。如果痣突然增大、颜色改变、局部微痒、灼热疼痛、破溃出血或周围出现卫星小点、放射状黑线、黑色素环等时,则恶变的可能性大,应尽早就医(图2-7)。另外,唇、口腔黏膜也会发生恶性黑色素瘤(图2-8,图2-9),因此唇、口腔里出现黑色病变,也要尽早就医。
图2-7 有的痣会恶变成癌
图2-8 未及时治疗的下唇恶性黑色素瘤
图2-9 下牙龈恶性黑色素瘤,容易被发现,但治疗易被延误
(林李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