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胆囊癌的预防

一、胆囊癌的危险因素

(一)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患者罹患胆囊癌的风险是无胆囊结石人群的13.7倍。9.3%~83.7%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胆囊结石;而1.5%~6.3%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囊癌。在胆囊结石患者中,单个结石直径>3cm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是直径<1cm者的10倍。此外,研究证实结石数目与胆囊癌存在关联,胆固醇及混合胆固醇类胆囊结石患者发生胆囊癌风险更高。

Mirizzi综合征指由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和/或其他良性疾病压迫或炎症波及引起肝总管或胆总管不同程度梗阻,导致胆管炎、梗阻性黄疸为特征的一系列的症候群。其发病率约为2.8%,且5.3%的Mirizzi综合征患者合并胆囊癌。由于Mirizzi综合征包含了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癌变过程中所有病理生理改变,故术前需要谨慎评估,如影像学检查难以鉴别导致胆管炎及黄疸的原因,应高度怀疑胆囊癌。

(二)胆囊息肉样变

胆囊息肉样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对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突入胆囊腔内隆起性病变的统称,其中大部分并非真正的肿瘤性病变。PLG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手术标本的检出率为7%~12%。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其检出率呈上升趋势。PLG病理学类型包括非肿瘤性息肉样病变(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等)和肿瘤性息肉样病变(如腺瘤、血管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等)。后者以腺瘤较多见,其余类型偶见散在病例报道。

近5%的成年人患有胆囊息肉样变,但多数为假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一般很小,其常见病理学改变主要是胆固醇沉积、反应性增生、炎症等,临床上容易发现却较难鉴别。胆固醇息肉主要是上皮下胆固醇沉积形成黄色小结节突出黏膜表面,属于胆囊胆固醇沉着症之一,约占60%;炎性息肉为炎症刺激形成肉芽组织,为单发或多发的广基纤维性结节,主要成分为成纤维细胞及炎性细胞,约占10%。这两种息肉少见癌变报道。

胆囊腺瘤属于癌前病变,具有明显的癌变潜能,且随着体积增大,风险增加。胆囊腺瘤病理学形态以乳头状腺瘤多见,管状腺瘤或管状乳头状腺瘤少见。组织学可分为幽门腺型、肠型、胃小凹型和胆道上皮型,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上皮内瘤变。正常胆囊-腺瘤-腺癌途径是胆囊腺瘤发展为胆囊癌的重要途径。各种细胞异型性指标和DNA含量在正常胆囊上皮、单纯腺瘤、腺瘤恶变、原发性胆囊腺癌中呈逐渐增加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胆囊息肉样变具有恶变倾向的特征如下:①息肉直径≥10mm(约1/4发生恶变);②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③单发息肉或无蒂息肉,且迅速增大者(增长速度>3mm/6个月);④腺瘤样息肉。年龄超过50岁的胆囊息肉样变患者,恶变倾向增高,需动态观察。

(三)胆囊慢性炎症

胆囊组织的慢性炎症与胆囊肿瘤关系密切。胆囊慢性炎症伴有黏膜腺体内的不均匀钙化、点状钙化或多个细小钙化被认为是癌前病变。胆囊慢性炎症导致胆囊壁营养不良性钙化,可形成质硬、易碎而呈淡蓝色的瓷性胆囊(图4-2),于中年、超重女性多见,癌变率为2%~3%,与完全钙化相比,慢性炎症伴局灶性、点状或多发点状钙化、胆囊壁增厚及有症状的瓷性胆囊更容易发生恶变。

(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或残余胆囊

因为“保胆取石”的胆囊,结石成石机制和胆囊慢性炎症并没有消除,仍是胆囊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五)胰胆管汇合异常

胰胆管汇合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图4-3),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入胆总管,奥迪括约肌丧失控制功能,导致胰液逆流入胆囊,引起黏膜恶变,在组织学上多表现为乳头状癌;约10%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胰胆管汇合异常。

图4-2 瓷性胆囊

图4-3 胰胆管汇合异常

(六)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是一种以胆囊腺体、平滑肌慢性增生,伴有黏膜上皮陷入肌层形成罗-阿窦为特征的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病变,手术标本检出率为1%~8.7%,影像学检查易与炎症混淆。其病理学类型分为弥漫型、节段型和基底型。胆囊腺肌症病因不明确,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囊腔内压力增大,以及胆囊结石、胆囊炎等长期刺激导致的胆囊黏膜萎缩和肌层增生有关。

既往认为胆囊腺肌症无恶变可能,但近年已有恶变报道。近期研究结果显示,有6.4%~6.6%的胆囊腺肌症患者合并胆囊癌,高于非胆囊腺肌症患者的胆囊癌发生率3.1%。且胆囊癌合并胆囊腺肌症者的TNM分期较未合并胆囊腺肌症的分期差。虽然,目前尚无确凿的证据证明胆囊腺肌症增加胆囊癌发病率,但当胆囊腺肌症合并胆囊结石时,癌变风险会增加;当术前影像学检查不能确定胆囊腺肌症是否癌变时,特别是胆囊壁增厚>10mm,建议尽早手术,且术中常规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尤为重要。

(七)胆道系统感染

慢性细菌性胆管炎明显增加了胆管黏膜上皮组织恶变的风险。常见的致病菌是沙门菌(如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和幽门螺杆菌,伤寒带菌者中胆囊癌发病率可增加12倍;幽门螺杆菌携带者的胆囊癌发病率增加6倍,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菌诱导胆汁酸降解有关。

(八)肥胖症与糖尿病

肥胖与糖尿病明显增加癌症发病率。超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kg/m2]和肥胖(BMI≥30kg/m2)类人群胆囊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31和1.72倍,其BMI每增加5kg/m2,胆囊癌的风险增加1.27倍。潜在机制可能是由于雌激素或胰岛素等激素的浓度增加,利于结石的形成。肥胖与胆囊癌的联系多见于女性,可能是由于女性血液循环中雌激素水平较高。同时,肥胖症引起的代谢综合征可增加患胆囊癌的风险,如糖尿病是形成结石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与结石协同促进胆囊癌的发生。

(九)年龄和性别

世界范围内,胆囊癌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提示>50岁人群胆囊癌发病率明显增高;此外,女性的胆囊癌发病率是男性的2~6倍,月经初潮早、更年期晚、多胎怀孕和生育的女性患胆囊癌的风险增加,可能与雌激素促进胆汁淤积、结石形成有关。

(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肝内和/或肝外胆管进行性纤维化破坏,导致胆汁淤积,男性多见;PSC患者的直系亲属患该病的风险高出9~39倍。PSC患者发生胆囊异常,如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样变及胆囊癌的风险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胆囊息肉样变在一般人群中是良性的,但PSC患者的畸形或恶性息肉发病率明显升高。PSC患者的胆囊癌终身发病率为3%~14%。在PSC患者中发现的胆囊肿块里56%为胆囊癌。建议该类患者进行胆囊切除。

(十一)遗传学

遗传因素是胆囊癌的常见危险因素,有胆囊癌家族史者,其发病风险增加。基因遗传背景占胆囊结石总发病风险的5%~25%,有胆囊结石家族史者,胆囊癌发病风险亦增加。

(十二)吸烟

吸烟是胆囊癌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剂量、吸烟时间呈线性关系。据统计,与不吸烟者相比,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人群胆囊癌风险增加10倍。同时,咀嚼烟草也会增加胆囊癌发病风险。

(十三)化学暴露

胆囊癌患者外周血中黄曲霉毒素、重金属(镍、镉、铬等)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其癌变发生机制可能与细菌释放β葡糖醛酸糖苷酶,或化学性游离毒素直接接触胆囊黏膜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