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练型教师:从教书育人到启智润心
- 郑磊等
- 2111字
- 2024-11-03 23:23:55
第1章 成为教练型教师的意义
来自一线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心声
面对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加速、教育变革加快、学生更加多元化、同行更加年轻化等问题,我发现自己开始力不从心——不但在教学中遇到了很大挑战,而且在自我成长中遇到了瓶颈。这让我时常会把情绪带到工作中,不仅影响了我的学生,还影响了我的家人。我发现过去的理论和方法有的虽然仍然有效,但很多已经不能够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了。面对现状,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才是一位好教师,很迷茫。
——拥有15年教龄的一线教师
我担任一所小学的德育负责人已经5年了。因为德育和教学一直都是学校里特别重要的工作,所以我经常会与一线的教师们沟通和交流。我发现教师们现在其实面临着很多压力:新时代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状况,搞得教师们疲惫不堪,尤其是当班级里出现所谓的“问题生”,或者家长们特别强势时,教师们就更不知该如何应对了,说轻了没效果,说重了又担心刺激到他们,教师们过去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足以支持他们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有个别教师在跟我讲述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心力交瘁的故事时,都把我聊哭了(尽管我是一位内心非常坚强的男教师),我真心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从压力中走出来,所以如何能够为教师们减压,传播正能量,是我特别希望学习并分享给一线教师们的。
——某小学德育副校长
我是一名“70后”初中教师,从事教师这份职业30多年,并做过20多年的班主任。在我当教师的这些年中,培养出很多非常优秀的学生,每逢佳节都会收到学生发给我的微信,或者接到他们的电话。有的学生每年都会来学校看我,感谢我当年对他的支持和帮助。说实话对于他们提到的在校期间发生的事情有时我都没有丝毫印象了,但学生们认为那些事情在当时和后来对他们影响巨大。
作为教师,看到学生们长大成才,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虽然干了这么多年教师工作,但我对于有些经常发生的事情也是困惑的,其中最大的困惑就是在今天如何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做好家校共育。
学生在学校通过我们的影响,是可以看到他们的进步的,可是有的学生回到家中,由于家庭环境不同、家长们的教育方式不同,导致回家后出现很多问题。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的相距甚远,甚至可能是有冲突的。而这样的情况不仅会给学生们造成困惑,而且会使有些原本成绩很好的学生的成绩一落千丈。在跟家长沟通学生学习成绩的过程中,家长们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家长非常急躁,有的家长则完全无所谓,有的家长口头说得都很好可就是不行动。这只是在沟通学生成绩时的问题,就已经很难了,更别提遇到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其他问题了,更是难上加难了。
过去我与家长的沟通都是基于我这30多年的经验见招拆招的,但随着学生情况的日益复杂化,我越来越感觉过往的经验已经不够用了,特别想掌握一些更科学有效、与时俱进的与家长沟通的方法,让我们家校沟通更顺畅。
——拥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
我是一名教学副校长,曾为一名高中教师。众所周知,高中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每天都是跟时间赛跑,分秒必争,这个阶段关乎每个学生的前途,也关乎学校的声誉,所以教师和学生的压力都特别大。
作为教学副校长,我的工作重心就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支持学生提高成绩,最终助力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
在学校里,有一部分老教师虽然教龄长,且该拿的职称都拿到了,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陈旧,对于教学创新有抵触、有明显的职业倦怠倾向;还有一部分年轻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差、知识不丰富、不虚心学习,浮躁不踏实,甚至对于有的教师你跟他前脚刚沟通完,结果他后脚二话不说就裸辞撂挑子了,这些情况都很常见,也是我们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如何激发老教师的创新活力、解决其职业倦怠问题,以及如何管理新教师并与其沟通。
——某高中教学副校长
在我们这所高校里,教师队伍的打造是个关键问题。我们的队伍主要包括行政人员(14名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教务人员)和47名专业教师。
教师专业化水平整体很高,47名教师里99%博士毕业,年龄在40岁上下,目前负责四个系的学科教学。他们教的学生很多都来自像清华附、人大附、衡水中学这样的重点高中,都很聪明,所以如果选用按部就班、一潭死水似的教学方式则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校领导,我最头疼的是如何提高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的能力,把课教得有意思,让课堂学习更活跃和更生动。
对于辅导员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如何与不同代际的学生谈心和谈话?如何正确处理危机?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如何支持教师在自我成长和自我认知方面加快速度?如何做好学生干部管理?如何及时帮助学生梳理情绪?如何解决学生的配合度问题?如何加强和不同学生的连接性?如何平衡是服务学生还是管理学生的冲突?等等。
——在京某高校校长
以上这些心声都是两位作者这些年在学校培训和项目辅导期间所听到的具有很多共性的真实声音,从中可以发现底层问题:如何调节自身及学生的情绪压力?如何帮助、支持学生发现自身潜能并排除干扰活出真正自己?如何有效地与家长、学生、教师沟通?如何解决老教师的职业倦怠、激发创新活力等问题?这些问题让我们意识到,教师需要转型,而教练型教师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