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莱尔博物馆

卡莱尔又说:“往伦敦方位望去,映入眼帘的是西敏寺与圣保罗大教堂高塔的顶端。当含煤烟的云影退去,隐约可见其他如梦似幻的殿宇。”

“伦敦方位”已经是过时的说法。如今,在切尔西看伦敦,就像坐在家里看向家里一样,跟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没什么两样。不过,卡莱尔并不认为自己住在伦敦。

有个人站在公园角落,对着路过的行人进行演讲。从另一头走来一名戴着釜锅形尖帽子的老爷爷,驼背,罩着旧外套,停下脚步看着演讲者。演讲者立刻停止演讲,迈开脚步来到不晓得打哪儿来的乡下学者面前。两人视线交会。演讲者以含混不清的乡下腔调问:“请问您是卡莱尔[1]吗?”乡下学者回答:“我怎么可能是卡莱尔呢?”他反问:“你就是传闻中那个切尔西的哲人吗?”演讲者哈哈大笑。“原来大家称我为切尔西的哲人!那可是鸟的名字[2],人类的sage比较罕见呢。”乡下学者回答:“原来如此,阿猫阿狗也是人类,为什么特地给哲人起个名字呢,简直就像给鸟取个小名。人类明明只要当人就好了。”他一样哈哈大笑。

晚饭前,我到公园散步时总会坐在河边的椅子上,眺望对岸。岸边很容易出现伦敦特产的浓雾。我用樱木手杖撑着下巴,看着正对面,遥远对岸马路上的雾越来越浓,五层楼高的城镇下方,逐渐隐没于这阵漫长的烟雾里。末了,仅存杳然空中难以捉摸的茶褐色影子,仿佛将遥远未来带到我的眼前。这时,我首度于茶褐色影子深处,见到洒落的微光。三楼、四楼、五楼都点亮瓦斯灯。我拄着樱木杖,回到寄宿的宿舍。归途中,我总会想起卡莱尔与演讲者的故事。那个迷蒙中混着瓦斯云雾的地方,就是当时乡下学者居住的切尔西。

卡莱尔已经不在了,演讲者大概也过世了吧。不过,切尔西却一如往昔。不对,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的是卡莱尔居住多年的老房子。自1708年于切恩路落成以来,老房子已经不知道迎来几任主人,又送走几任主人了,如今却依然维持往昔的模样。卡莱尔亡故后,在几位志愿者的号召之下,大家搜罗他生前用过的器物、日用品、书籍,分置于各个房间,方便来自各地的热心人士自行参观。

举出与切尔西有关的文学家,前有托马斯·莫尔[3],后有斯末莱特[4],接下来是与卡莱尔同时代的利·亨特[5],他们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利·亨特正好与卡莱尔比邻而居,卡莱尔还曾写下记录,在他搬进这房子的那晚,利·亨特曾登门造访。此外,利·亨特曾赠送雪莱[6]的塑像给卡莱尔的妻子。除此之外,爱略特[7]的房子与罗赛蒂[8]的宅邸就在河岸另一头的马路上。不过这些房子现在都有人居住,没办法参观。唯有卡莱尔的故居,只要付六便士,任何人都能随时、随意参观。

从河岸大道往南拐走,即可进入切恩路,卡莱尔的家就在中段右手边。门牌是24号。

我几乎每天都隔着河流,眺望雾里的切尔西。一天早晨,我终于跨过桥,叩问这个有名的“草庵”。

“草庵”听来有几分寂寥的感觉,还有些许潇洒风流的情绪,然而卡莱尔的“草庵”并不是那种不堪一击的房子。它就盖在站在马路上就能直接敲打大门的路旁,是一栋四层楼高的正方形屋子。

屋子没什么凸出与凹陷,笔直地耸立着,就像是将大型工厂的烟囱连根刨除后,覆上天花板,再加上窗户一样。

这就是他离开北方乡村,初次来到伦敦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的房子。他找过西方,找过南方,甚至找到了北方的汉普斯特,仍然找不到心目中的房子,最后来到切恩路,看了这座房子,却没有马上订下来的勇气。曾辱骂四千万愚人及天下的他,对房子似乎拿不定主意,他向那些愚人之中负责付钱的妻子详细禀报之后,征求她的想法。妻子回答:“关于您提到的两间出租房屋,若您认为无不妥之处,在我赴伦敦之前,请对方暂且空下房子,若遭逢必须事先决定之情况,盼您先行考虑如何处置。”卡莱尔总是在书上写得自己无所不知,他似乎也很清楚必须依赖妻子才能做下决定,在妻子到伦敦之前,他只能袖手旁观。四五日后,妻子来了。这回两人一起东奔西跑,最后还是觉得切恩路比较好。两人在1834年6月10日搬到这里,搬家的路上,侍女手上的金丝雀在笼中鸣唱,也成了众所周知的趣闻。夫人选中这座房子,不知是因为非常喜欢它,还是因为没看上其他房子,无论如何,这座宛如烟囱的正方形屋子以每年三百五十日元的房租,迎来了这对夫妻。卡莱尔化身克伦威尔[9]、腓特烈大帝[10],在这宛如烟囱的屋子里,写下克伦威尔、腓特烈大帝,拒绝为迪斯雷利[11]服务,过着艰难困顿的生活。

如今,我站在这座方形屋子的石梯上,敲响鬼脸形状的门环。过了一会儿,里面走出来一名年约五十岁的肥胖老婆婆,她说了句:“请进。”她似乎一眼就看出我是访客。老婆婆随即拿出一本像签名簿的本子,说:“请签名。”留学伦敦期间,我曾四度造访这栋房子,四度在签名簿上写下我的名字。而这次是我首度留下自己的名字。我原本打算写得端正一些,但后来写出来仍是我那一如往常的丑字。翻阅前面的页数,完全不见日本人的姓名。所以我是第一位来到这里的日本人,我为了这点无聊小事高兴不已。老婆婆又说:“请跟我来。”接着她打开左手边的门,走进面向城镇的房间。据说这里以前是客房,摆着各式物品,墙上挂着画与照片,大多是卡莱尔夫妇的肖像。后面的房间是卡莱尔设计的书架,里面塞满书籍,有艰涩的书,有无聊的书,有老旧的书,也有看不懂的书。除此之外,还有为了纪念卡莱尔八十岁生日而铸造的银牌与铜牌,似乎没有金牌。一切可称为奖牌之物,都十分坚固、耐用,历久弥新,想到它和获奖者宛如一阵青烟的寿命之间的差别,我就觉得十分奇妙。接下来走上二楼。这里又有一座大书架,一样塞满书籍。书架上一样有许多看不懂的书、没听过的书、快塞不下的书,总共有一百三十五本。据说这个房间曾经也是客房。这里有俾斯麦[12]写给卡莱尔的信件与普鲁士的勋章——也许是因为撰写了腓特烈大帝传记,卡莱尔才有此藏品。还有他妻子的床,做工非常粗糙,毫无装饰。

每个国家的引导讲解员似乎都是一样的。从刚才起,老婆婆就在为我讲解室内的绘画器具。虽然不是学了五十年引导讲解专业知识的人,但她非常熟练,似乎轻轻松松就能脱口说出哪年哪月哪日发生了什么事,而且语气流畅,抑扬有致,富有节奏感。她的语调十分有趣,光听的话,我是不晓得她在讲什么的。刚开始,我们还有问有答,后来我觉得烦了,她爱怎么讲就怎么讲吧,我摆出一副打算自由参观的态度。不管有没有人听,老婆婆还是一副一定要说的样子,也没露出不耐烦的神色,不曾怠慢,继续着几年几月几日。

我从东侧的窗户探头,环视附近的情况。屋外有个约莫三十平方米的院子。左边、右边和正前方,都被石头砌的高墙隔开,形状一样是正方形。正方形大概都是这座房子的附属品。卡莱尔的脸不是正方形的,他的脸看着像是把中央凹陷的悬崖放在草原上,妻子的脸则像刚做好的蕗荞。此刻正在为我讲解的老婆婆,脸和红豆面包一样,圆滚滚的。再看老婆婆的脸,我觉得真的很圆,她又开始念起几年几月几日。我再度把头伸出窗外。

卡莱尔曾说:“从后窗望去,仅能见到枝叶茂密的树丛、碧色原野,以及点缀其间的陡峭红屋顶。最近吹西风的时候,视野非常辽阔,令人心旷神怡。”

因为想看看茂密枝叶,眺望青色原野,所以我从后窗探头。我已经二度探头,却不曾见到青色之物。我看到右边有房子,左边有房子,正前方也有房子。上方则是一整片灰色的天空,像犯了胃病似的,无精打采地垂挂着。我把头缩回窗子里。老婆婆又高声诵读几年几月几日的后续。

卡莱尔又说:“往伦敦方位望去,映入眼帘的是西敏寺与圣保罗大教堂高塔的顶端。当含煤烟的云影退去,隐约可见其他如梦似幻的殿宇。”

“伦敦方位”已经是过时的说法。如今,在切尔西看伦敦,就像坐在家里看向家里一样,跟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没什么两样。不过,卡莱尔并不认为自己住在伦敦。他打算闲居乡村,远望位于都市中央的大伽蓝[13]。我三度探头,把视线移到他所谓的“伦敦方位”。不过我看不见西敏寺,也看不到圣保罗大教堂。数万间房子、数十万人、数百万声音,在我与教堂之间响起、缭绕、回荡。1834年的切尔西与今日的切尔西,已经截然不同。我把头缩进来。老婆婆沉默地伫立在我背后。

走上三楼,卡莱尔的床铺冷冰冰地横放在房间角落。青色布幔静静地垂落,空荡荡的床铺后方是寂然的昏暗。床框不知道是什么木材,做工一点儿也不精致,除了朴实,再没其他特色。我不禁想起躺在床上的人。一旁是他生平使用的浴缸,宛如九鼎,尊贵地摆在那里。

说是浴缸,只不过是稍大一点儿的水桶。想到他曾在这里,洗去伦敦的煤灰,我便忍不住在脑海中勾勒起他的模样。偶然抬头一看,墙上挂着他离世时以石膏取下的面具。原来他长这样。正是这张脸,在这高度与暖桌架差不多的浴缸里,在这张朴素的床上躺了四十年,一直抱怨外面很吵。老婆婆毫不迟疑的语气,仿佛横滨人通过电话打招呼。

“如果您觉得差不多了,就往上走吧。”老婆婆说。我明明觉得自己已经将伦敦的尘烟与杂音留在遥远的下边,独坐在五重塔的顶端时,耳边竟又传来催促我“往上走”的声音。我不可思议地想,还有上面啊。我同意:“走吧。”越往上走,我就越感到奇妙。

走到四楼的时候,我只觉得虚无缥缈,有种毫无来由的喜悦。与其说是喜悦,倒不如说是不可思议。这里是阁楼,天花板的左右较低,中央较高,形状宛如马鬃,最高的屋脊处嵌着用来采光的玻璃,倾泻至阁楼的光线都是从头顶笔直射入。头顶与通往全世界的蓝天之间,只隔了一片玻璃。没有丁点儿遮蔽物。这个房间是卡莱尔自行设计、建造的,建好之后,把它当成书房,打算一整天都窝在这里。待上一整天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计划出了差错。夏天热得待不住,冬天冷得熬不住。老婆婆以朗诵的口气讲解到这里的时候,回头看着我,圆滚滚的脸底下,隐含笑意。我无言地点点头。

真不知道卡莱尔煞费苦心建造这个房间是为了什么。他就像他的文章那样,是个宛如闪电的人物,爱发脾气,围绕在身旁的声响让他无法心无旁骛地写作。琴音、犬吠、鸡啼、鹦鹉鸣声,一切的声响悉数刺激他敏锐的神经,令他懊恼至极,末了,他只能在这屋里距天最近、离人最远的四楼阁楼里寻求安宁。

他在给艾肯夫人的信上写着:“这年夏天,从敞开的窗户传来各式声响,我为此深感苦恼,尝试过各种修缮方式,亦不见任何效果。经过一番苦思,我决定在屋子最上方加建一个六平方米的房间,拟建造双层墙壁,利用天花板采光,但求完备。落成后,倘使天下鸡只于同一时刻啼叫,亦无须令其闭口。”

于是,耗资两千日元后,他心目中的书房总算落成,达到他预期的效果,然而耳边又响起意料之外的声响。没错,琴声已止,犬吠也歇,鸡啼、鹦鹉鸣声一如他所想,再也听不见了,然而身处楼下时未曾听过的寺庙钟声、火车笛音,不知从哪个遥远的地方传来,外界声响仍宛如诅咒,紧追在他的身后,一如往昔地折磨他的神经。

声音。声音让英国的卡莱尔受苦,也让德国的叔本华[14]受苦。叔本华曾说:“康德[15]写下生机论,我反而要写下悼念生机的文章。拍打声、敲打声、滚动声,都是生机的滥用,我日日为了这些声音所苦。大多数听闻声响也毫无感觉的人,肯定会嘲笑我的说法。然而,若我们感受不到人世的道理,感受不到思想,感受不到诗歌,感受不到美术,也就是忘了我们生而为人。原因是他们的大脑组织俗鄙、感觉迟钝,我对此事深信不疑。”卡莱尔与叔本华其实是十九世纪的好哥们儿。当我回想这件事时,那个老婆婆催促着我:“要下楼吗?”

每往下走一楼,我都觉得自己逐渐接近下界,感觉好像剥去冥想的外表。走下最后一层阶梯,倚在最底下的栏杆上,我眺望马路,心想自己终究是一个俗人。老婆婆若无其事地说:“请参观厨房吧。”厨房的位置低于马路。从我现在站的地方,还要再往下走五六层阶梯。这里是现在为我引路的老婆婆的住处。角落有一口大灶。老婆婆又用那朗读的语气说:“1844年10月12日,知名诗人丁尼生[16]首度拜访卡莱尔时,两人在灶前对坐,只是抽着烟,两小时里,两人不曾交谈。”待在天上,厌恶声响的他,到了地下仍然热爱沉默。

最后她带我从后门走到院子。环顾那片方形的平地,完全不见像样的树与像样的草。老婆婆表示以前有樱花树和葡萄树,好像还有胡桃树。有一年,卡莱尔的妻子买到一棵二十五分钱的胡桃树。老婆婆非常仔细地说:“卡莱尔的爱犬尼罗就葬在距离院子东南角落约一米半的地下。尼罗死于1860年2月1日。当时还有墓碑,不过后来撤掉了。”

卡莱尔在这座院子里,戴着后缘往下拉的草帽,穿着睡衣,叼着烟斗漫步。盛夏时分,他在这座院子里,在树荫浓密的石板上搭一座小巧的帐篷,还把书桌拿到帐篷底下,心无旁骛地写作。星斗闪耀的夜晚,他同样在这座院子里,抽完最后一根烟,仰望天空,大喊:“啊啊,我最后一次见你的时间,大约是转瞬之后吧。全能之神创造广阔无边的剧场,映入眼帘的无限、触手可及的无限,都会在我不注意之时离去。我终究见不着。吾致力则不虚此生,吾欲知则贪多务得。然而,我的知识却是如此浅薄。”

为了感谢老婆婆的付出,我将一枚银币放在老婆婆的手心。她说谢谢的声音,听来都像是朗诵。一个小时后,伦敦的尘土、煤灰、车马之声与泰晤士河,将卡莱尔之家隔绝于远方,仿佛另一个世界。

[1] 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1795—1881),英国历史学家。

[2] 哲人和鸟的英文原文都是sage,这里用的是一词多义的理解。

[3] 英国作家,著有《乌托邦》。

[4] 英国作家,著有《蓝登传》。

[5] 英国诗人。

[6] 英国诗人。

[7] 英国小说家。

[8] 英国画家、诗人。

[9] 英国议员。

[10] 普鲁士国王。

[11] 英国政治家、小说家。

[12] 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

[13] 一般指佛寺,此处指教堂。

[14] 德国哲学家。

[15] 德国哲学家。

[16] 英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