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圈地运动”是毛主义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

一 印度“经济特区”发展模式付出的代价

21世纪以来,印度政府刺激经济发展的第三只手是大力引进外资。自1991年起,印度积极引进外资,从1991年8月至2011年1月,印度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累计63033.6亿卢比(约合1439.75亿美元)。离岸金融中心毛里求斯是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占44%),其次是新加坡(占9%,也是离岸金融中心)。[32]这证明进入印度的外资主要谋求短期利益,其投机性重于生产性。由于印度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基础素质方面与中国相差很大,所以印度吸引外资的数量和质量都比中国差。

2005年印度国大党通过了《经济特区法案》,使建设经济特区成为印度政府吸引海外投资的核心战略。2006年2月10日,印度正式实施新制定的《经济特区法案》。该法案规定:在经济特区内,企业享受15年的税收减免政策;被征土地的1/4需用于加工业,其他部分可用于任何目的;简化申请手续提供“一站式”服务。[33]这一法律的颁布使得印度各邦经济特区建设蜂拥而上,到2007年2月底,印度政府已经批准建设237个经济特区,占地面积高达3.45万公顷。

由于《经济特区法案》对土地使用要求过于宽松,许多地方打着建经济特区的旗号,实际上从事土地开发。大批土地被廉价征用,失地农民得不到应有的补偿。由此引发的农民与征地官员之间的冲突事件不断。有分析指出,印度的经济特区是官商勾结盘剥农民的“圈地运动”,而征地法和《经济特区法案》已经沦为地方政府与商人勾结起来进行寻租的工具。印度某公司在孟买附近征地,该公司想要在孟买郊区的齐尔勒建立一个占地3.5万英亩的经济特区,孟买政府负责为这个项目征用45个村庄的土地。在当地,土地如用于商业开发,其征地价格在每英亩200万卢比到400万卢比之间,而孟买政府以建经济特区的名义征地,最多只需补偿农民40万卢比就可以拿到一英亩地。[34]

另外,印度的经济特区为偷税漏税提供了保护伞,根本起不到吸引外资、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特区”作用。有关资料显示,入驻经济特区的企业大都是原本就在印度有投资的企业,迁入只是为了能够享受税收减免待遇。

二 新自由主义圈地计划遭到的反抗

印度经济学者巴杜里估计,按照目前印度建立经济特区的模式,这种经济特区在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毁掉了4个农民的生计。[35]印度经济特区的圈地行为遭到农民的激烈反对。2007年1月初,印度西孟加拉邦东米德纳帕地区政府官员在征用土地计划建经济特区时,与农民发生冲突,导致6人死亡,25人受伤。[36]2007年3月,南迪格拉姆约4万名将因经济特区计划而失去土地的农民为抗议政府行为,毁坏公路,设置路障,拒绝让政府进入该地区达3个月之久。大批警方赶赴当地维持秩序,与农民爆发冲突。警方使用了催泪瓦斯、橡皮子弹和燃烧弹,造成14名农民死亡,数十人受伤。[37]2007年10月初,来自印度各经济特区的近2.5万名失地农民从印度中部城市瓜里尔出发,朝着首都新德里开始了漫长的徒步游行。将近一个月后,这些身无长物,甚至是穿着一双拖鞋走完全程的农民抵达新德里,示威反抗活动达到高潮。[38]

2006年9月印度总理辛格接受采访时披露了印度首富圈地真相:“在达德里征地给农民的价格是每英亩150卢比,同样的地未经任何开发就由瑞莱恩斯集团(又译信实集团,印度首富穆凯什名下的私人公司)公司定价为5700卢比,而且瑞莱恩斯还以这个价格作为资产抵押,从银行贷出了一大笔钱。”针对印度兴起的征地狂潮,这位印度总理恐惧地说道:“主要的农业用地有将近10万英亩被北方邦政府拿走,另外10万英亩则被各邦瓜分……另外你们若想从西部农村圈地,如在哈里亚纳邦或旁遮普邦,有20%到25%的无地劳动者不能维持生计,你把他们的地没收了,他们去哪里谋生?……人民流离失所,谁能阻挡毛主义的兴起?……在奥里萨邦的卡林加纳加尔已经遍布反圈地的人民运动,一年来公路全部被堵死,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被逼上梁山,他们汇入了毛泽东主义的洪流。……发展成这副鬼模样,要不是我这一大把年纪,身体也不行,我早就是一名毛泽东主义者了。”[39]

印度的大规模新自由主义圈地计划遭到了印共(毛)的极力反抗。而印度大力引进外资、积极让跨国公司跑马圈地的很多地区,恰恰是相对贫穷落后及印共(毛)活跃的地区。2007年2月1日的《印共(毛)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则激烈抨击印度政府的圈地行为:

“自由化、私有化、全球化的政策正在向全世界的工人阶级进攻,他们卑劣地想把劳动者的手脚捆绑住,以便于大财阀的巧取豪夺。劳动合同期被缩短,工资被冻结,被自愿退休,随意解雇,强制征兵,敌视劳动者的法庭裁决,事实上的禁止罢工等政策导致整个工人阶级深陷于贫穷的苦难。农村的穷困使得大批的劳动力外出寻找出路,他们是城市无根的浮萍,他们处于半饥饿的状态,他们在各地漂泊,维持着仅够糊口的艰难生计。

当前庞大的移民政策正在导致土著部族、森林地区的原住民进一步边缘化。采矿或修建水坝等工程如韩国浦项钢铁项目、卡林加纳加项目;又如在奥里萨邦、切蒂斯格尔邦的查尔贡和饶加特开发矾土矿藏;在北方邦开发矾土矿藏的波拉瓦瑞亚工程;又如大规模地开发铁矿,还如在贾坎德邦的铀计划:凡此种种表明印度农村面临着强拆强迁的悲惨命运。印共(毛)九大号召所有森林地区的居民对于大规模的移民政策进行抵制,保卫他们的土地与森林,坚决不允许强盗与劫匪从他们手里夺走。300个计划内的经济特区事实上就是建立了300块外国领土,这些外国领土劫掠我们大量的良田,这些外国领土里充斥了无数国内外的政治骗子。与此相配套的是市中心成了精英阶级的私宅,它铺就了财阀们的零售渠道,这一切都是以残忍的毁灭与无情的驱逐为代价的,他们摧毁贫民窟,甚至那些永久性房屋也遭到铲除。印共(毛)九大号召人民尽一切可能捍卫土地与房屋,坚决打退这些毁灭性的野蛮的‘资本游牧部落’。”[40]

由于弊端太多,印度各界纷纷要求暂缓甚至叫停经济特区。然而,各界的反对并没有阻止印度经济特区的扩张步伐,至2010年3月,印度已经新增500个经济特区,该财年出口额达2.2兆卢比(约合48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1倍,占印度总出口额的1/4。[41]

三 印共(马)因“圈地运动”丧失政权

值得关注的是,在印度建设经济特区及大规模征地进程中,在政府与农民爆发冲突比较尖锐的西孟加拉邦,其执政党是已经连续执政30余年的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以下简称印共(马)],而印共(马)素以劳苦大众的代言人著称,它在1977年执政后曾执行比较坚决和彻底的土地改革政策,而广大农民一直是其重要的执政基础。在2005年《经济特区法案》刚出台时,印共(马)曾要求中央政府修正经济特区的征地政策,设置最高占地标准。但是由于《经济特区法案》具有法律效力,且在短期经济利益驱动下,各邦特区竞相上马。印共(马)也改变以往对经济特区和征地政策的谨慎态度,开始大面积收购土地。害怕失去土地的数万名农民采取“挖路障、炸桥梁”的办法阻止政府征地人员进入,政府则组织军警镇压,接连发生数起冲突。[42]

2008年,以印共(马)为主的左翼政府极力将塔塔集团引进辛古尔村(Singur),政府征地1000英亩,开发生产微型汽车。大量获得土地不久的农民又面临失去土地的风险,纷纷质疑政府的工业发展计划,认为农民的利益被出卖给了资本集团。失去土地的农民约15000人,但塔塔汽车集团只愿提供1000个工作岗位。于是,这些农民奋起抗争,捍卫自己的土地所有权,与印共(马)和左翼政府发生激烈冲突。当地农民认为实际工厂只需要600英亩。由于遭遇示威者的抗议,该工厂所在街道被封锁近1周,工厂被迫停工,工厂内几百名员工一度需要警方护送方得以安全离开。2008年10月3日印度塔塔集团宣布,该集团在西孟加拉邦建厂生产世界最便宜汽车“NANO”的计划遭到当地农民反对,集团已决定另择厂址。[43]

2007年3月14日,西孟加拉邦南迪格拉姆村的农民举行示威,抗议左翼联合政府征用10000英亩土地建设经济开发区。警方在政府授意下,出动4000名警察试图阻止当地农民的抗议行动,警察与示威人群发生冲突并向人群开枪,导致14位农民死亡,70多人受伤。这一事件引起印度全国轰动,印共(马)备受责难。这样,西孟加拉邦以草根国大党为代表的反对党找到口实,该党主席麦莫塔·巴诺基宣布绝食抗议,并要求印共(马)主席、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辞职。在南迪格拉姆事件中,巴诺基躲过警察的拦截,亲临南迪格拉姆村,率领党员与村民同吃同住,组织村民进行“护村运动”,巴诺基猛烈抨击印共(马)及其领导的左翼政府,并使自己的名字和照片成为印度媒体的头条新闻,她领导的草根国大党的支持率因此大幅飙升。[44]

在2009年的联邦议会选举中,草根国大党击败印共(马),在西孟加拉邦获得19个席位,比上一次选举猛增17席,而印共(马)只获得9个席位。2011年5月13日,印度国家选举委员会公布了第15届西孟加拉邦议会选举结果。总计294个议会席位中,草根国大党获得184个席位,远超法定半数的组阁议席数,成为西孟加拉邦的执政党,而该党在2006年的选举中只获得29个席位。在西孟加拉邦连续执政34年的印共(马)在议会中的席位则从175席锐减为40席,远远落后于在该邦基本没有政治基础的印度国大党,从而失去了执政地位。

印共(马)此次失利惨重并不仅仅是由于印共(马)某些具体策略上的失误。这次失败是印共(马)主张的议会路线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尽管印共(马)由于比较彻底的土改深得农民支持,但是建立起真正造福人民的工业体系需要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政权,还需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阶层数十年团结一致的艰苦奋斗,来建设独立自主的工业和技术体系,就像当年的苏联和中国那样。然而,印共(马)通过议会选举获得的虚弱的政权无法完成这个使命,为了促进城市就业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印共(马)只好采取大力引进外资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因此也必然与广大农民产生激烈的冲突。

实际上,在西孟加拉邦,草根国大党和印共(毛)一度结成某种程度的联盟,共同将印共(马)拉下了马。印共(马)陷入困境的背后,是印共(毛)实力的扩张。2010年5月28日,一辆火车在西孟加拉邦脱轨,149名乘客失去生命。西孟加拉邦政府认为是印共(毛)制造了这起事件。然而,身兼印度铁道部部长的草根国大党主席巴诺基指责该事件为印共(马)所为。2011年2月7日,印共(毛)在其声明中明确表示,在此次西孟加拉邦议会选举中支持草根国大党。[45]其实,在西孟加拉邦的政府与农民的冲突中,印共(毛)经常保护农民,甚至袭击军警。在印共(马)失去执政地位的背后,是走议会道路的共产党的影响日渐式微,而激进的印共(毛)的影响在不断扩大。2011年7月印度政府宣布,受“左翼极端主义”影响的地区将在83个地区的基础上再增加20个,至此,全国602个行政县中已经有103个被印度政府认定为受印共(毛)武装影响的地区。[46]


[1] 《印度发展道路》,孟买,第184页,转引自孙培均主编《中印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第33页。

[2] 印度计划部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统计》,V.K.R.V.拉奥:《1950~80年印度国民收入》,转引自孙培钧主编《中印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第31页。

[3] 孙培钧等:《印度垄断财团》,时事出版社,1984,第46页。

[4] 熊俊:《中印经济发展之比较》,《当代财经》1990年第9期,第58页。

[5] 国家统计局:《奋进的四十年》,北京,1989,第469页;A.N.阿格拉瓦尔等:《印度经济资料年鉴1988~89》,新德里,1989,第15页,转引自孙培钧主编《中印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第110页。

[6] 文砚:《独立以来印度经济政策的调整》,《南亚研究季刊》1988年第3期,第8页。

[7] 孙培钧等:《印度:从“半管制”走向自由化》,武汉出版社,1995,第28页。

[8] 王丽娜:《印度和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根源》,《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3期,第29页。

[9] 《欧盟报告:印度已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国》,新华网,2008年1月14日,http://news. 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1/14/content_7418791.htm。

[10] 中国驻孟买总领馆经商室:《美国对印度政府是否妨碍其农产品出口展开调查》,商务部网站,2009年3月9日,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i/jyjl/j/200903/20090306104744. html。

[11] 王丽娜:《印度和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根源》,《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3期,第30页。

[12] 〔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第70、77、81页。

[13] 〔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第172、168页。

[14] 〔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第196、197页。

[15] 〔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第201页。

[16]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新中国五十年农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第37页。

[17]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第103页。

[18] 张讴:《印度软件业并不风光,民族软件美梦正在破灭》,《环球时报》2004年10月14日,第14版。

[19] 张龙海:《印度经济能否度过金融危机》,《东南学术》2009年第4期,第101页。

[20] Hari Kumar,“India Asks,Should Food be a Right for the Poor?” The New York Times,August 9,2010,A1. http://source.yeeyan.org/view/157491_aff.

[21] 张讴:《印度软件业并不风光,民族软件美梦正在破灭》,《环球时报》2004年10月14日,第14版。

[22] 《印度近半数民众无任何交通工具,5%的家庭有汽车》,国际在线,2012年3月15日,http://gb.cri.cn/27824/2012/03/15/5411s3602299.htm。

[23] 《印度软件业并不风光 班加罗尔街头汽车与牛并行》,人民网,2004年10月14日,http://www.people.com.cn/GB/it/1066/2918501.html。

[24] 《印度担心软件外包业被中国赶超》,新华网,2010年9月9日,http://news.xinhuanet. com/world/2010-09/09/c_12535721.htm。

[25] 《印度纺织业隐忧多多》,新华网,2002年4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chanjing/2002-04/26/content_373883.htm。

[26] 《金融危机让“印度制造”如跌冰窟》,新浪网,2009年2月8日,http://finance. sina.com.cn/j/20090208/18035829477.shtml。

[27] 《金融危机影响印度纺织机械行业产量下降30%》,国际企业网,2009年11月12日,http://news.b2bvip.com/200911/12/124923.html。

[28] 张龙海:《印度经济能否度过金融危机》,《东南学术》2009年第4期,第98页。

[29] 张龙海:《印度经济能否度过金融危机》,《东南学术》2009年第4期,第98页。

[30] 《澳媒称印度GDP增长率统计造假 数据或存水分》,环球网,2010年9月2日,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9/1067674.html。

[31]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别了,印度奇迹》,新浪网,2012年6月8日,http://finance. sina.com.cn/world/yzjj/20120608/112012261150.shtml。

[32] 《印度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大使馆网,2014年9月,http://www.fmprc. gov.cn/ce/cein/chn/gyyd/ydgk/t9381.htm。

[33] 任彦:《印度叫停经济特区》,《人民日报》2007年1月22日,第7版。

[34] 孙一楠:《印度经济特区的征地问题:缘起·影响·出路》,《当代世界》2007年第12期,第46页。

[35] 马晶:《印度经济特区计划陷入征地僵局》,《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11月9日,第4版。

[36] 任彦:《印度叫停经济特区》,《人民日报》2007年1月22日,第7版。

[37] 《农民不满政府征地行动引发流血冲突 印度叫停经济特区》,搜狐网,2007年3月20日,http://news.sohu.com/20070320/n248849618.shtml。

[38] 孙一楠:《印度经济特区的征地问题:缘起·影响·出路》,《当代世界》2007年第12期,第46页。

[39] VP Singh,“I Want to Become a Maoist,” Soviet-Empire,March 2007,http://www.soviet-empire.com/ussr/viewtopic.php?f=117&t=41113.

[40] CPI (Maoist),“Call of the Unity Congress-9th Congress of the CPI (Maoist),” Satp,February 1,2007,http://www.satp.org/satporgtp/countries/india/maoist/documents/papers/callofunity.htm.

[41] 《印度重启经济特区政策》,凤凰网,2010年11月20日,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1120/2921094.shtml。

[42] 孙一楠:《印度经济特区的征地问题:缘起·影响·出路》,《当代世界》2007年第12期,第47页。

[43] 《印度塔塔集团因农民抗议而迁址NANO车厂》,新华网,2008年10月4日,http://news.xinhuanet.com/auto/2008-10/04/content_10147442.htm。

[44] 官进胜:《印共(马)在西孟加拉邦失去执政地位的原因探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第72页。

[45] 官进胜:《印共(马)在西孟加拉邦失去执政地位的原因探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第71页。

[46] Namrata Biji Ahuja,“Over 100 Districts Will be Declared Maoist-hit,” The Asian Age,July 5,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