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大规模快速城镇化的历程,全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5年的56.10%。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近年来中国涌现出一批城市群。较典型的有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作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正日益成为中国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成为提升国家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导地区,成为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随着城市群的迅速兴起,中国的区域竞争正在由过去单个城市之间的个体竞争转变为各城市群之间的群体竞争。这种群体竞争的实质是以城市群为载体的综合能力竞争和一体化的产业链竞争。可以说,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一个以城市群为载体的群体竞争新时代。

伴随着区域竞争格局的变化,中国的区域产业分工也在不断深化,出现了由部门间分工向部门内产品间分工,再向产业链分工演变的趋势,由此形成了部门专业化、产品专业化和功能专业化并存的局面。所谓产业链分工,就是各地区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工序甚至模块进行专业化。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目前这种产业链分工已经日益凸显。一些跨国企业纷纷在上海、北京等设立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采购中心等,而把加工制造部门留在周边地区甚至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国内一些大企业也纷纷把总部、研发机构等迁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由此形成了按产业链分工的错位发展格局。面对新型产业分工态势,各地区需要从各自的优势出发,整合相关资源,选择合适的产业部门、产品甚至产业链的某一环节进行重点发展,由此在城市群内构建若干具有竞争力的一体化主导优势产业链。对于不同规模的城市,由于其发展条件和特点不同,应该实行差异化的产业转型战略,以便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构筑一个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错位竞争、互动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产业集聚是区域分工的组织形式,而集聚经济则是区域分工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作为当前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区域分工的深化和新型产业分工问题是与集聚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苏红键的《空间分工、专业化与集聚经济》一书,试图把区域分工与集聚经济两个主题统筹起来,从空间分工的形式和微观基础、空间分工的经济性、空间分工的形成和演进机理方面,构建了一个包括“微观基础—形成和演进机理—形式与演进—经济性”的空间分工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群)分工和专业化特征,检验了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经济性,并综合分析了城市集聚经济的三种效应,即规模效应、密度效应和结构效应,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本书中,作者将空间分工的形式分为产业分工和职能分工两大类,认为随着多区位企业的发展以及交通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城市产业分工不断深化并逐步向职能分工演进。从产业分工角度看,在信息与运输成本非常低廉的情况下,“距离消逝”问题日益凸显,任何地方生产的产品似乎都可以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销往任何地方,因而企业的区位问题似乎从产业分工角度看不再重要。但是,随着多区位企业发展,由于管理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等职能部门活动的性质不同,管理活动和研发活动对知识溢出的要求比较高,而生产部门中知识溢出的作用较低,因而管理和研发部门倾向于集聚,而生产部门则倾向于在成本较低的地区广泛分布。

利用中国城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作者发现不同规模城市之间以及城市群内中心与外围城市之间的职能分工越来越显著。在北京市,则体现为生产部门外迁、企业管理部门集聚,以及各区之间显著的职能分工。这表明,近年来中国的区域分工在不断深化。据此作者提出,应该分类优化城市专业化质量,促进城市群内职能分工。此外,作者还采用不同区域层面数据,考察了专业化、多样化和城市群分工的结构效应,综合研究了城市集聚经济的来源和最优城市人口密度,得到了一些对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本书是苏红键在其博士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规范性学术专著,是他近年来学术研究的集成。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将进一步丰富区域经济学文献,有力地推动区域分工和集聚经济的理论研究。

魏后凯

2016年10月5日

于北京